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鼓励让老婆去改嫁!来看看唐朝有多开放,与历朝历代“不一样”的婚恋观

鼓励让老婆去改嫁!来看看唐朝有多开放,与历朝历代“不一样”的婚恋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45 更新时间:2024/2/7 13:10:51

唐朝人民的开放,影响了唐人的婚恋观,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有着民族的大融合,开创大唐的李氏一家,身上就有着北方鲜卑族的血液,李渊,李世民都娶了鲜卑人为妻,包括李渊的父亲也娶了鲜卑人孤独信之女,所以唐朝对外族人格外友好,也很欢迎他们的文化进入中原,辽阔的大草原赐予他们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给他们率真的性格,以及追求“真爱”的勇敢,今天就浅谈一下唐朝的婚恋嫁娶观念。

一、大唐社会氛围允许了“爱情自由”的存在

《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宰相李林甫有六个掌上明珠,为了宝贝女儿们可以找到如意郎君,便命人在自家的厅事壁间开了一个窗户,在外盖上大红薄纱让自己六个女儿平时在窗下玩耍,若有青年才俊前来拜访,女儿们便躲在窗后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当时的人们戏称为“选婿窗”。

不仅高门显贵可以选择自己心仪之人普通的平头百姓也有决定自己婚嫁的权利,中唐时期有位名相张镐,在其还未发达之时曾在酒家遇到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心中升起爱慕,相邀共同饮酒,许是相谈甚欢,分别后张镐夜不能寐,第二日天微亮便又跑到酒家去,结果那女子“已在酒家矣”面对张镐的爱意表达,姑娘则大大方方的回答到“君非常人,愿有所托,能终身,即所愿也”两人遂结为夫妻。简短的几句话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毛头小子在酒吧碰到心仪的姑娘,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又跑到相遇的地方,好在上天眷顾,佳人也芳心暗许,原来一千多年的唐朝人,他们的姻缘缔结并非仅仅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可“两厢情愿,永结同好”。

这一类的故事在唐朝比比皆是,即使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在里面,但也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唐朝也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只是在《唐律,户婚》也有规定,若有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私自缔结婚姻关系,只要双方成年,法律也会支持,成年指男子行“弱冠礼”女子“及笄”相当于当时的律法对于自由恋爱的一种变相保护。

从这两个简短的小故事以及律法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普通人家,心意相通在当时的唐朝都显得更为重要些。

当然,大唐的婚律也对当时的青年男女做了一些约束,例如,同姓不婚,同宗异姓则不在禁例之内,五服之内不可结婚,保障了后代健康程度,又例如,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度“有妻者不得复娶妻,违者徒一年”等对女性友好的婚姻制度,可见即使在民风开放的唐朝,爱情也仅是相对的自由而并非绝对的自由。

二、勇敢追爱的唐朝女人们,改嫁,婚前性行为等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即使在现代提及丧偶也绝对会让老一辈重重的叹口气,俗话说烈女不侍二夫,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一系列彰显男权社会对女性思想,肉体束缚的言论根本无法阻止大唐女性勇敢追爱的步伐。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安乐的第一任丈夫是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三思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称帝封其为梁王,中宗复位后,武三思仍权倾朝野,飞扬跋扈,安乐给武三思当儿媳没多久,武崇训就死了,很快其同族兄弟武延秀就成了安乐公主的第二任丈夫,甚至二婚的场面不输头婚。

据《新唐书》记载“是日,假后车辂,自宫送至第,帝与后为御安福门临观,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学士为傧,相王障车,捐赐金帛不赀”中宗皇帝更是为了女儿,亲自跑到承天门,宣布大赦天下,赏了天下的老百姓共同宴饮三天,可谓是普天同庆了,这件事放在现代社会也难免会引人热议,二婚似乎应该低调行事,最起码排场不能太大,安乐的二婚在像我们宣告着,甭管我之前嫁没嫁过,老公咋样了,再开一段婚姻,我就是要轰轰烈烈,昭告天下,敢问这样的勇敢放在现在人身上又有几个能做到,像唐中宗那样支持女儿追求幸福的父母,又有几个能够做到。

二婚不仅仅发生在统治者阶级,在平头老百姓中也有寡妇再嫁的例子,据说唐朝有一男子,名曰皓潜,在一夜晚需搭船出行,听见船头有女子哭声,上前询问,原来是女子的夫君去世,如今无依无靠的只好来投奔堂哥,堂哥看着两人郎情妾意,直接做主将女子许了出去,甚至夫君丧期都未过,由此可见,无论是公主还是百姓,丧偶再嫁都不是什么难事。在那时的唐朝女性地位空前高涨,婚恋制度也更好的保护了女性追求幸福的权利。

更有一些男子预感自己命不久矣,嘱咐自己的妻子改嫁,著名唐初宰相房玄龄就曾对自己的小娇妻说过“我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可见在唐朝改嫁并非是奇闻轶事,男性思想也同样开放。

“娼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这里描述的是才女晁采与文茂情谊互通,趁机欢合的故事,晁母得知此事并未过分指责而是叹道“才子佳人,自应如此”婚前性行为在当时不足为奇,还可得到长辈的理解,并且促使他们完婚,成就一桩美满婚姻。

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浪漫至极的“离婚协议”

曾几何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句话在网络上成了分手的代言词,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出自唐代的《放妻书》,在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不少来自唐代的《放妻书》,通篇内容并无男尊女卑思想,更类似于我们当代的离婚协议书,除了写明夫妻情感破裂,愿意结束婚姻关系外,更是就财产做出了明确的分割。

“解怨释结,更莫相赠”放下你我的恩怨与心结,“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各自分别两宽心,欢喜的开启新生活“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一次性付清你三年的口粮,衣物,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健康长寿。愿意同关系破裂的妻子,放下恩怨情仇,各自开启新的生活,赠与妻子可以生活三年的银钱口粮,且希望妻子以后可以平安长寿,这样的胸怀气魄恐怕如今的男子都要逊色几分。

离婚再嫁放在现如今即使不能算的上一件坏事但是绝不会成为一件好事,但是纵观唐朝嫁了三四回也不见得是一件丢脸的事,大家开开心心的继续追求人生挚爱,在封建制度下的大唐可以做到,现代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所要活业,任意分将,奴婢驱驰,几不勒,两供取稳,各自分离”这句《放妻书》的内容则明确表达了当时唐人对于财产分割的意向,女方不仅有权利分的财产,更是“任意分将”意思是想要哪部分财产都可以,这样的唐朝老爷们属实让人佩服。

《放妻书》不仅用优美的辞藻将离婚修饰的令人动容更是在实际用途上保障了女性权益,至今看来“各生欢喜”的大度以及“任意分将”的敞亮都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更加侧面的表达了唐朝女性的自主权利,她们并非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而是有思想,有地位,被尊重的人。

结语

唐朝开放的民风得益于唐朝对于各族文化的高度接纳,在那个存在了三百多年的朝代,有二十多位外国人出任高官,更“养育”了两百多位女诗人,其中最著名的鱼玄机,大诗人温庭筠,状元郎李忆都是鱼玄机的裙下之臣,这个时代的人们做到了真正的自由,思想自由,婚恋自由,性自由,这样美好的自由成就了大唐的盛世。

在唐朝不仅仅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也不仅仅有在男权社会创建周朝要日月同辉的武则天,更有无数个淹没在历史河流里勇敢杰出的女性,也许是民风开放的影响,但我更认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勇于挑战固有的传统,带给后世的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无所不可的唐朝。

(文章与照片转载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和明朝的灭亡原因竟如此相似,只需一字就可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相似之处就是在财政上陷入巨大的困境,甚至无法负担起前线军费,归根到底甚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在明朝灭亡的最后时刻,有着明思宗崇祯的励精图治,在清朝灭亡的最后时刻,有着洋务运动等等自救之策,可是依然无法摆脱的还是财政上的困境。这种财政困境可以说一直困扰着末代的明朝和清朝帝王们,最后甚

  • 古代最权威的十位战神,兵家巅峰——唐朝“武庙十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武功最强十大武将,武庙十哲四圣七十二将简介,卫青为啥不是武庙十哲

    梁朝史学家周兴嗣在《千字文》里写道:「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说的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擅长用兵。白起被排在第一位。秦军的经典战例,白起指挥的最多。秦军的典型战法,白起的贡献最大。被他白起灭的韩、魏、楚、赵等国军队累计达到 100 万。如果再算上击伤和俘虏,三晋和楚国大约因白起损失

  • 努尔哈赤的儿子,陷害自己亲儿子,他却跟爷爷告状,废了自己亲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中国有句老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在战场上可以互相照顾,能够获得更好的战功。但是在清朝有这么一对冤家父子,父亲竟然多次想杀掉自己的儿子。这位父亲是爱新觉罗·代善(努尔哈赤的亲儿子),儿子是爱新觉罗·硕托,今天猩猩就来说一说这对有趣的父子。硕托小的时候母亲就

  • 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中,有几人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凌烟阁功臣排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哪

    李世民在取得了政变的胜利后,又逼迫李渊将皇位传给了他,安排去做了太上皇,自己当了皇帝,称为唐太宗。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

  • 乾隆驾崩,嘉庆召一位65岁老人进京,和珅得知后长叹:吾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临死前写下的遗言让嘉庆后悔,乾隆刚驾崩嘉庆处死和珅后续,乾隆皇帝刚驾崩嘉庆就找和珅

    作为乾隆晚年身边的红人和珅,仍然凭借皇帝的信任飞扬跋扈,擅权谋私。但专权的同时,和珅也开始做长远的打算,他清楚一旦85岁高龄的乾隆驾崩,嘉庆掌握实权之后,自己一定没有好日子过。嘉庆元年,乾隆下旨将嘉庆的老师朱珪召入京城做大学士。朱珪为官清廉,一直与和珅为敌,和珅担心朱珪回到京城之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要杀忠诚的部属房玄龄、杜如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房玄龄杜如晦参与玄武门之变,开局狂怼杜如晦和房玄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谁厉害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是一场冒险行动。毕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李渊,帝国的二号人物是太子李建成。大权在握、功劳赫赫的秦王李世民,只能算帝国的第三号。在“玄武门”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已经如火如荼。李渊居中调停,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倾向性,不过是在不可能和解的两个人之间和稀泥。李渊不忍心废

  • 康熙能稳坐江山60年,只因顺治死前的夜里,孝庄深夜急召的这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年代,提起天花,每个人都很害怕,它几乎就是死神的代名词,所以天花就是对于满清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也因此,每年到了冬春交替的时候,顺治都要到北京的南苑行宫“避痘”,因为那个时候的天花发病率最高。然而,顺治十七年,那时候顺治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去世,所以顺治就没有去南苑行宫“避痘”,再加上伤心过度

  • 民族迁徙融合:饮食交融,魏晋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迁徙的特点,南北朝的饮食文化研究,魏晋南北朝吃什么

    导语:饮食器具是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生产和文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当时饮食文化发展。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汉族之间,不同的草原游牧民族之间、农耕汉族不同政权之间战争与冲突不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汉族之间拉锯式的争夺。这不仅促进河西

  • 清朝九门提督是几品京官,为何连鳌拜都惧怕,康熙都要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历任九门提督一览表,鳌拜最怕多铎,鳌拜狱中见康熙

    那么清朝为什么设立九门提督机构,九门提督又是几品京官,究竟有多大的权利?九门提督主要负责整个京城安危和巡夜等工作。它关系着皇帝废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危,雍正继位,九门提督隆科多就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九门提督的权利绝非等闲,在开始设立时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重

  • 唐朝皇帝宠幸完日本公主,为何将她们关进笼子?网友:换你也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21位皇帝顺序,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唐朝宫廷图片大全

    当时的日本对大唐顶礼膜拜,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作为朝贡的礼物,日本不仅献上了许多金银财宝,而且为了与唐朝联姻,一下将两位公主送到唐朝,但当唐朝皇帝宠幸完日本公主后,却将她们关进了笼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贞观之治的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底层群众的力量,对百姓的生活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