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历史参战人数最多十场战役,第一名是长平之战的三倍之多

中国古代历史参战人数最多十场战役,第一名是长平之战的三倍之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4/2/3 9:37:12

[var1]

1.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战可以说是古代投入人数最大的战争,没有之一,不算高句丽一方,仅大隋一方三次征战投入的兵力就超过了两百万,民夫运输后勤等人数更是兵力的两倍左右,部队长度可绵延近千里,仅第一次征战隋朝就损失军队超过34万。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劳民伤财,严重损害了大隋的国力,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军起义,是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var1]

2.长平之战

双方兵力:赵军约45万, 秦军约60万, 共计约105万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事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过百万。在战争中,赵王急于求胜,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弃用让秦国头痛不已的名将廉颇,而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弃用了防守战略而组织向秦国发起进攻。白起假装溃败,诱敌深入,并截断敌人的退路,将赵军困在长平使其弹尽粮绝,最后,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活埋。这一战,使原本实力极为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中原大地再无人能抵挡秦军的脚步,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

[var1]

3.秦灭楚之战

双方兵力:秦军约60万,楚国约40万, 共计约100万

秦灭楚之战或称灭楚之战,是秦王赢政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在征讨六国战争中,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赢政势力(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秦军最初20万结果战败,后60万兵力再次攻楚才取得胜利。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秦军改正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的作战方针,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var1]

4.安史之乱

双方兵力:唐朝约45万 , 叛军50万 ,共计约95万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历时七年最终安史之乱最终结束。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混乱、藩镇割据、边疆不稳、经济重心南移,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不良的影响。

[var1]

5.淝水之战

双方兵力:东晋约8万人; 前秦约80万,共计约88万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var1]

6.鄱阳湖之战

双方兵力:明军20万, 汉军65万,共计约85万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var1]

7.白沟河之战

双方兵力:建文帝:60万 ,朱棣:10万,共计约70万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朱隶经几次大战消灭建文帝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是明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权争夺战,不仅导致了明朝皇位归属的改变,也极大影响了此后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响较大,在政治上考虑,作为朱棣大本营的北平更加适合作为帝都。故考虑各种因素后,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朱棣改北平为北京,名顺天府,建北京城、建宫殿、疏通漕运等;直到永乐十八年,北京皇宫(即紫禁城,故宫)和北京城建成。

[var1]

8.垓下之战

双方兵力:汉军约50万 , 楚军约10万,共计约60万

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垓下之战,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全歼十万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var1]

9.彭城之战

双方兵力:楚军3万 , 汉军(包括诸侯联军)56万,攻击约59万

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更扭转了项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政治局面,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var1]

10.巨鹿之战

双方兵力:楚军约5万 诸侯联合军约10万 , 秦军约40万。共计约55万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邢台市平乡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古之谜!诸葛亮被葬在哪里?临死之前的一个骗局,至今无人看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的八个经典故事,诸葛亮陵墓开棺现场新闻,诸葛亮是什么生肖

    历史上有多少未解之谜?百慕大三角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维度38度到底都有哪些谜团,诸葛亮到底有多聪明,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穿越者……无数的历史,无数的谜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诸葛亮的一个谜团,关于他到底葬在什么地方,据说,诸葛亮的陵墓,绝对是一个意外!为了匡扶汉室,诸葛亮一辈子都在努力,他鞠躬尽瘁

  • 浅谈齐灵公末年齐国的“国君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齐灵公于公元前581年继承国君之位,其在位前期支持晋国称霸,后期吞并莱国并五次攻打鲁国,后在与晋、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十二家诸侯联军的战争中失败,百姓惨遭劫掠,齐国国力此后一蹶不振。[var1]一、动乱始终(一)废嫡风波齐灵公很早以前就迎娶了鲁国的颜懿姬为夫人,但由于颜懿姬

  • 看三国历史后,为什么大家都看不上魏文帝曹丕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丕简介,魏文帝曹丕是昏君还是明君,三国正史曹丕为何能称帝

    其实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大概是他早已觉察出此子的真实本性,即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亲不认,虽然是个搞政治的“好手”,但终归少了很多人情味。曹操的这种认识到底准不准?其实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大概是他早已觉察出此子的真实本性,即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

  • 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开孙膑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孙膑下场,孙膑膝盖为啥被挖掉,孙膑详细死因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下的一处汉墓外,全国最顶级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正在细心整理着从墓中出土的文物古籍,时不时地还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根据专家们推测,这座汉墓并非普通的墓葬,而可能与战国百家中的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这座汉墓的非凡意义,所以从墓中出土的陪葬竹简在被整理之后,第

  • 三国一流武将马超典韦,俩人武力值谁高?可能马超占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上典韦和许诸打个平手,而马超和许诸打个平手。有人说当时马超年青,而且和许诸打的时候是求胜心切,所以应该是马超厉害。但这个只演义里说的,所以不需要追究。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识去分析一下。比如说一个厉害的武将力量一定大,就是个常识。而真实战场上打仗,基本是没有单挑的,而且事实上,别人单没单挑不知道

  • 孙膑和庞涓#腹黑师弟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膑怎么死的,孙膑庞涓36集,庞涓

    在一次宴会上,庞涓先告诉魏惠王有孙膑这号人,然后又谦虚地表示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得多。惠王一听,顿时两眼放光:“竟然还有比你庞涓更有本事的,不行,咱必须把他拉过来。”于是,庞涓写了封信给孙膑,意思是想让孙膑出山,和自己一起闯天下。这时候,孙膑也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是该实践一把了。于是他收拾好行李,辞

  • 能入曹操法眼的6员大将:没有赵云,第一无人替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陈讲解历史传奇说起英雄大家可能有有说不完的话,毕竟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也许你认为的轰轰烈烈在我看来却是稀松平常,所以小编并不想多做评价,但是说起枭雄小编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曹操。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曹操这个人可以算得上识人善用,没有主角光环的他虽然没有称霸天下,却也带着

  •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杀商鞅的严重后果,帮助商鞅在秦国树立威信的是谁,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影响

    [var1]影视剧中的商鞅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

  • 秦始皇为何不烧毁《易经》?幸亏古人重视占卜算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保留易经,千古一帝秦始皇,百家讲坛王立群秦始皇

    在较早的历史时期,由商汤推翻夏朝而建立的商朝,便是占卜的典型王朝。商朝上至国君,下至平民百姓,都相信天神的存在,而占卜被看作是与天神的交流,比如商王准备发动战争,最开始要请巫师进行占卜仪式,然后进行解卦,看下这场战争到底是会胜利还是失败。最后商王将根据“神”的旨意而下达命令,那万一占卜是“大吉之相”

  •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韩国173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巅峰兵力,韩国战国七雄发展,战国七雄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是为三家分晋,自此,韩虔正式建立韩国,是为韩景侯,韩景侯在位期间,由于韩国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因此,韩景侯不断的对郑国发动战争,来获得生存空间,但双方互有胜负。前400年,在位3年的韩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