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开孙膑真实面目

孙膑为何被挖去髌骨?1972年山东出土一批竹简,揭开孙膑真实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3/12/30 6:37:17

1972年4月,山东临沂。

银雀山下的一处汉墓外,全国最顶级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正在细心整理着从墓中出土的文物古籍,时不时地还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

根据专家们推测,这座汉墓并非普通的墓葬,而可能与战国百家中的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正因为这座汉墓的非凡意义,所以从墓中出土的陪葬竹简在被整理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北京进行修复和研究。

数月之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专家们从这数千片竹简中发现了许多早已失传的古籍,其中包括孙膑兵法》16篇孙子兵法》中失传的5篇。

[var1]

而《孙膑兵法》更是为世人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孙膑受膑刑的真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

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以前,史学界一直对孙武和孙膑是否是同一个人争论不休。

而随着银雀山汉墓中的竹简面世,这个疑问才得到真正的解答——孙武孙膑相差百余年的两个人,但相同的是,二人都是在兵法上深有造诣的军事家。

那孙膑的本领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孙膑的师父鬼谷子了。

出生在楚国的鬼谷子,本名王诩,“鬼谷子”是他的道号。

作为诸子百家之中纵横家的创始人,鬼谷子上识天文、下知地理,对兵法谋略拥有深厚造诣,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可想而知,能够成为鬼谷子得意门生的孙膑,他的能力谋略也该是何等非凡。

[var1]

少年孙膑投入鬼谷子师门之后不久,鬼谷子又收了另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为徒,这个人正是庞涓

在鬼谷子的诸多徒弟之中,只有孙膑和庞涓两人的能力最为出众且不相上下。所以师兄弟们纷纷猜测,师父鬼谷子会把自己的毕业绝学传授给谁。

虽然孙膑心地纯正,对自己的小师弟庞涓一直照顾有加,可好胜心极强的庞涓却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打败孙膑的方法,然后成为师父鬼谷子的唯一真传弟子。

二人的行为做派也都被鬼谷子看在眼里,并暗地确定了继承自己绝学的人选。

后来,鬼谷子对学生们说:“我讨厌老鼠的声音,晚上你们轮流给我驱鼠。”

等到孙膑起床值夜时,鬼谷子却偷偷拿出一捆竹简交给孙膑:

“这是世间失传已久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上面有我多年的心得批注,你拿回去潜心学习。”

[var1]

自此,孙膑越来越受到师父鬼谷子的重视,得到了鬼谷子多年研究的真传,也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鬼谷子继承人。

可师父对孙膑的青眼有加,让本就不平衡的庞涓内心更加嫉妒。他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从孙膑那里把师父的绝学拿回来,自己才是师父最出色的徒弟。

虽然心里对孙膑愈发不满,但城府极深的庞涓还是装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让孙膑误以为庞涓对他的感情很深。

几年以后,学有所成的庞涓决定下山闯荡,成就一番事业。

临别之时,他涕泗横流地对孙膑说道:

“吾与师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此去列国,倘有进身之时,必然举荐吾兄,我兄弟二人当共建功业。”

听完庞涓的话,孙膑很是感动:

“师弟此言若能实现,兄必感激终生。”

仿佛怕孙膑不信一般,庞涓又“真挚”地发下毒誓:“此言若虚,弟必死于万箭之下。”

举荐魏国,设计陷害

[var1]

离开山门以后,庞涓很快打听到魏国国君正在招贤纳士、征召贤才。

在当时,万乘之国魏国可以算得上是列国中首屈一指的大国。于是,庞涓没有丝毫犹豫地来到了魏国国都大梁,积极向魏国国君推荐自己。

由于出自鬼谷子门下、而自身又的确能力非凡,所以庞涓很快就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为了魏国统兵练军的大将。

在魏国根基逐渐稳固以后,庞涓想起了自己的师兄孙膑。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庞涓对得到师父偏爱的孙膑的嫉妒和怨恨却没有丝毫的削减。为此,庞涓决定邀请孙膑来魏国,然后再设法陷害他。

[var1]

在山上继续跟师父鬼谷子学习了几年以后,孙膑的本领更加高强,在收到师弟的邀请以后,孙膑十分激动,毫不迟疑地决定动身前往魏国。

毕竟,他拜师学艺的初衷就是为了施展抱负,而魏国也正是他施展抱负的不二之选。

来到魏国后,孙膑很快得到了魏国国君的召见。在朝堂之上,孙膑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他卓越的才识和高远的眼光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高度赞赏,随即被封为大夫。

后来,孙膑多次向魏王建言献策,在魏国的地位也扶摇直上。

孙膑受到的重用,让庞涓的心中再次燃起了嫉妒的熊熊烈火。

深知魏国国君生性多疑的庞涓,派人伪造了孙膑和魏国宿敌韩国之间的往来信件,然后向魏国国君污蔑孙膑是韩国派来魏国的奸细。

[var1]

果不其然,虽然证据并不充分,但猜忌成性的魏国国君本着“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原则,直接下令把孙膑关进监狱严刑拷打。

为了迫害孙膑让他“认罪”,庞涓甚至直接对孙膑动用墨刑和膑刑,挖去了他的膝盖骨,让孙膑从此变成了一个残废。

原本,庞涓以为遭受酷刑以后的孙膑的精神肯定会直接崩溃,或者在监狱里抑郁而终,可他却低估了孙膑的意志力。

实际上,在被施加膑刑以后,孙膑就暗下决心,从此不再相信庞涓的话,而且要忍辱负重,伺机逃出去并找庞涓报仇。

在冰冷潮湿的牢房里,孙膑每天吃着霉烂发臭的饭菜维持生命。为了消除庞涓的戒心,他又开始装疯卖傻,在污水里打滚,让庞涓相信他是真的疯了。

可只有孙膑自己知道,他是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够逃出去的机会。

[var1]

皇天不负有心人,孙膑想方设法把自己被囚禁的消息传到了齐国,而齐国国君也早就听闻孙膑是当世无双的贤才。

于是,齐国借故向魏国派去了使者,并在精心谋划之下把孙膑救出监狱送到了齐国。

复仇:围魏救赵

来到齐国后,孙膑当即向齐国国君表示自己会帮助齐国对抗魏国。

而另一边,庞涓听说孙膑装疯逃往齐国之后,也十分担忧,多次怂恿魏国国君进攻齐国。

没过多久,赵国卫国之间爆发了战争。由于卫国有魏国的帮助,所以赵国军队在两面夹击之下节节败退,连国都邯郸都被庞涓率领的魏国大军包围了。

无奈之下,赵国国君向齐国求援。

听到魏国主将是庞涓,孙膑立即主动要求作为齐国大将田忌的军师随军出征,救援赵国。

[var1]

庞涓既然率领大军进攻赵国,那么魏国国内的守备必然空虚。

于是,孙膑一边让田忌派出轻战车部队快速向魏国国都大梁挺进,一边让田忌麾下的将领齐城、高唐率领一支残弱部队前去阻击引诱庞涓。

果然,在得知齐军进攻大梁以后,庞涓当即决定回师魏国。

在路上,奉命“阻击”的残弱齐军被魏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便认为齐军不过如此、不足为惧。于是,为了尽早赶回大梁,庞涓决定率领一支骑兵部队轻装疾行,而大部队则徐行回国。

庞涓率军刚刚抵达桂陵时,早就埋伏于此的齐军从两边杀出。魏军大败,庞涓也被齐军俘虏。

[var1]

虽然此时庞涓的生死全凭自己的一句话,但已经在战场上“完成”复仇的孙膑却没有对师弟痛下杀手。或许,他又想起了以前那个和自己同吃同睡、一起读书学习的师弟。

魏军在桂陵兵败以后,魏国再没有余力来进攻赵国了。于是,魏国国君和赵国国君达成了和约,俘虏庞涓也被放回了魏国。

马陵之战

重获自由回到魏国以后,庞涓非但没有因为师兄孙膑的不杀之恩而对他心存感激。相反地,桂陵之战失败的耻辱让庞涓对孙膑的仇恨更加深刻。

再次被魏国国君拜为大将的庞涓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在战场上打败孙膑,洗刷自己战败被俘的耻辱。

[var1]

公元前341年,庞涓率领魏军进犯韩国,一路势如破竹,韩国国都新郑危在旦夕。

看到魏国大军即将兵临城下,韩国国君想到了向其他国家求援,而韩国使者所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十年前在桂陵大败庞涓所率魏军的齐国。

见过韩国的求援使者以后,齐国国君当即表示同意出兵援韩。

而为了速战速决,齐国国君更是几乎派出了十年前大败魏军的原班阵容——以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而腿脚不便的孙膑则作为军师随军出征。

原本韩国已经成为了魏国的囊中之物,可齐国出兵却打乱了魏军的计划。

看到又是齐国从中阻挠,又想起十年前的桂陵兵败,魏国国君的心中新仇旧恨一起涌上。

于是,他愤而决定,暂且放过韩国,命令庞涓率领转向攻打进犯的齐军,想要给齐国一点颜色瞧瞧。

[var1]

由于齐军已经深入魏国腹地,所以孙膑料定生性自负的庞涓必然十分轻视齐军。

为此,孙膑让齐军每日“减灶”行军,营造出一种齐军在魏军追击下溃不成军、纷纷逃窜的假象。

在韩国五战五捷的庞涓本就意气正盛,再加上他心中击败孙膑报仇雪恨的欲望太强。于是,在连追了三天发现却齐军避而不战、一路减灶以后,庞涓料定齐军已经大乱,便决定率领一支轻骑兵部队丢掉辎重,昼夜兼程追击齐军,想要生擒孙膑等人。

经过几天追赶,庞涓一路追击齐军到马陵。

天色渐晚,庞涓看到前方大树上隐隐约约地好像写着些什么字。于是,他命令士兵点燃火把到树前去看。火把点亮,只见被刮掉树皮的大树上赫然写着一行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var1]

暗道一声“不妙”,庞涓便想传令士兵调头撤退。可还没等他发令,附近埋伏已久的齐军便声势震天般地从旁边杀了出来。

顷刻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骑兵连同战马还未来得及反抗,便纷纷被箭矢射杀在大树之下。

看到魏军已经折损大半、而自己却回天乏术,又想到先后两次败在孙膑手下,庞涓顿觉羞愧难当,大喊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拔剑自刎,死于树下。

由于齐军中早已重金悬赏庞涓的首级,而魏军又有把主将遗体带回魏国的传统。于是,双方人马又对庞涓的遗体展开了一番争夺。

最终,庞涓的头颅被齐军割下带走,而他的尸身则被魏军带回了魏国,并且被魏国国君以厚礼安葬。

[var1]

马陵之战大胜,孙膑从此闻名天下。在随军回到齐国后,孙膑先是在朝中任职,辅佐齐国国君治国理政。期间,他还在淄川为坟墓被盗的庞涓另立碑文,可谓仁至义尽。

当了一段时间的官员以后,孙膑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之上争名夺利的风气,于是,他向齐国国君辞去官职,隐居到乡野之中颐养天年。

结语

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孙膑和庞涓无一不是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兵法奇才。

可孙膑心地纯正、与人为善,而庞涓却是心地狭窄、嫉贤妒能。

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仿佛也预示了两个人的最终结局。庞涓死在争名夺利的路上,而孙膑则能够在齐国善始善终。

这对师兄弟不同的人生走向,实在令人唏嘘不已。而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人生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更多文章

  • 三国一流武将马超典韦,俩人武力值谁高?可能马超占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上典韦和许诸打个平手,而马超和许诸打个平手。有人说当时马超年青,而且和许诸打的时候是求胜心切,所以应该是马超厉害。但这个只演义里说的,所以不需要追究。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识去分析一下。比如说一个厉害的武将力量一定大,就是个常识。而真实战场上打仗,基本是没有单挑的,而且事实上,别人单没单挑不知道

  • 孙膑和庞涓#腹黑师弟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膑怎么死的,孙膑庞涓36集,庞涓

    在一次宴会上,庞涓先告诉魏惠王有孙膑这号人,然后又谦虚地表示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得多。惠王一听,顿时两眼放光:“竟然还有比你庞涓更有本事的,不行,咱必须把他拉过来。”于是,庞涓写了封信给孙膑,意思是想让孙膑出山,和自己一起闯天下。这时候,孙膑也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是该实践一把了。于是他收拾好行李,辞

  • 能入曹操法眼的6员大将:没有赵云,第一无人替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陈讲解历史传奇说起英雄大家可能有有说不完的话,毕竟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也许你认为的轰轰烈烈在我看来却是稀松平常,所以小编并不想多做评价,但是说起枭雄小编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曹操。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曹操这个人可以算得上识人善用,没有主角光环的他虽然没有称霸天下,却也带着

  •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杀商鞅的严重后果,帮助商鞅在秦国树立威信的是谁,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影响

    [var1]影视剧中的商鞅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

  • 秦始皇为何不烧毁《易经》?幸亏古人重视占卜算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保留易经,千古一帝秦始皇,百家讲坛王立群秦始皇

    在较早的历史时期,由商汤推翻夏朝而建立的商朝,便是占卜的典型王朝。商朝上至国君,下至平民百姓,都相信天神的存在,而占卜被看作是与天神的交流,比如商王准备发动战争,最开始要请巫师进行占卜仪式,然后进行解卦,看下这场战争到底是会胜利还是失败。最后商王将根据“神”的旨意而下达命令,那万一占卜是“大吉之相”

  • 一口气看完战国七雄之韩国173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国七雄韩国巅峰兵力,韩国战国七雄发展,战国七雄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是为三家分晋,自此,韩虔正式建立韩国,是为韩景侯,韩景侯在位期间,由于韩国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因此,韩景侯不断的对郑国发动战争,来获得生存空间,但双方互有胜负。前400年,在位3年的韩景侯

  • 刘备妻子很多,但最贤惠的却只是一个妾室,人称“神智妇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全部老婆照片,刘备七十一代后人现状,刘备张飞赵云枪好还是盾好

    刘禅在历史上有一个绰号叫做“扶不起的阿斗”,但是精明狡猾如刘备,他为何偏偏要选刘禅当皇帝呢?这大概要归功于刘禅有一位好母亲吧!刘禅的生母只是刘备的一个妾室,称甘夫人,她是刘备所有妻妾中最贤惠的人,就连诸葛亮也这样说。194年,刘备担任豫州牧一职,住在小沛,甘夫人就是在此时嫁给刘备为妾室的,而在此之前

  • 历史名人主题雕塑,范蠡被后人尊之为商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三致千金,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var

  • 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千年桑树枝及东周水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12月30日,记者获悉,在商丘市睢阳区宋国故城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大片桑树枝及东周水井。[var1]白鹏摄据了解,宋国故城是中国历史上两周时期的宋国都城遗址,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是最后一个被考古发掘找到的两周时期的大诸侯国都城。2021年5月20日,宋国故城

  • 苏秦可以让张仪辅佐自己,为何将他送去秦国?其实是为自己留退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苏秦合约六国 苏秦就是纵横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的徒弟,他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师傅学习,学成之后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来到了秦国,可惜当时的秦国刚刚处理完商鞅的事情,不愿意再任用外来的游说士子,苏秦只能默默地离开秦国。后来苏秦带着自己的一腔谋略游说山东六国合力抗秦,一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