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杀15万人都无法治贪,为啥雍正用了3招就解决问题

明太祖杀15万人都无法治贪,为啥雍正用了3招就解决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2/22 9:02:04

而清朝的雍正夺得帝位后仅仅用了3招就让当时的贪官心惊胆战,惶惶不安,此后吏治清明,再无贪官,那么雍正是如做到的呢?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突然驾崩,一毫无胜算的皇四子胤禛被拥上帝位,史称雍正帝。而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千古一帝,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然而晚年的他倦于政事,对于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官员过于仁慈,对他们的贪污腐败也是不闻不问。以致朝廷上明码标价的买官鬻爵,像总督,巡抚都是明码标价的卖官,甚至连太子胤礽都深陷其中,胤礽为了填上户部欠款,明码标价四川盐道50万两,其他大臣和官员就更不用说了。

而造成这些官员贪污腐败的罪魁祸首不光是由于康熙的纵容,也有其朝中重臣的暗中作梗,助长了其贪污腐败之风,堂堂大清帝国已是危机重重,而此时康熙留给雍正的是一个只有8百万元银子的烂摊子。

因此雍正上台后,面对的不光是严峻的财政亏空还有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当时的雍正是出了名的“喜怒不定”,在九子夺嫡中很少有同盟者,就连同母弟弟十四阿哥都是其敌对力量,因此对于朝中官员而言,雍正完全是陌生的。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上台后会如何处置吏治败坏呢?朝中大臣心中没数,但是雍正对他们的贪腐可是心知肚明的,虽说朝臣们贪腐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另一个原因也是自明清以来清廉官员的俸禄用来养家糊口都比较困难,因此明清以来官员贪污也是被逼无奈。

康熙也正是知晓其中原因才会睁一只眼闭只眼,而雍正却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为人处世都是严苛的,所以他上台后众人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了。于是在康熙驾崩不到一个月,他便开始清算所有亏空的钱粮。

本来康熙尸骨未寒,他不应该大张旗鼓的搞清算,然而由于事情的紧迫感,雍正不得不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在整顿贪腐这件事上,雍正为何仅仅用了3招就彻底的把贪腐给治住了,他是如何做的呢?

其一他派出了钦差大臣前往各地清朝亏空的钱粮,而这些钦差大臣都是他精挑细选,信得过的人。为了避免官官相护,雍正还从各地抽调一些州县官员一起参与其中,一旦查出贪污之人,首先罢其官职,限其在规定时间内还清,让调查团中之人就地顶替其职务。

因为以往新上任的官员为了前途会为前任留下的亏空补窟窿,自己走了又为后面的留下亏空,这样这些贪官的口袋永远是满满的,而雍正却利用调查团中和地方官员毫无瓜葛之人接替其位置,不得不叹服雍正的高明之处。

调查团中之人不会为前任买单,贪污之人无法从中周旋,只能府首认罪,乖乖的补上亏空。既然新上任的官员不为前任买单,那么前任也就不会为他的前任买单,为了确保自己的前程他们也只好乖乖补上自己的亏空。

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雍正派去的调查团尝未到达之前,贪官们听道风声后也会想方设法填补亏空,比如找当地的富豪借钱填补亏空,而富豪之所以能富也是离不开官府撑腰的,所以他们也会倾其所有为贪官买单。

面对富豪们的顶立相助,雍正干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借钱给贪官填补亏空的,一律充公,这样不仅贪官不能逃脱清算,就连富豪也是鸡飞蛋打一场空,本来是指望帮助官员渡过难关,之后获取更大的利益,而现在雍正却给他们当头一棒,谁还敢借钱给贪官呢?

其三在雍正元年正月,雍正成立会考府也就是现在的检查机关,对于各地上交的税银和官员报销开支以及各部门动用钱银或报销开支都要经过会考府审核批准,一层一层的核查落实,这样不论他有多高的权力也没办法从中做手脚。

既然高官们没办法从中牟利,下面的基层官员们也就不可能花钱为高官们填补亏空,这样就彻底断了卖官鬻爵。而且在贪官被查处后,首先是罢其官职,以免他狗急跳墙给百姓增加各样税收。

第二是限期补上窟窿,第三步才是抄没家产,斩首示众。如果家人没有参与其中的,虽然可以免其一死但至少要流放边疆永远不得返回。但若是家人参与贪污受贿的,就会被满门抄斩,而且在贪官斩首之时,雍正让所有的官员一起前去观看。

如此几步下来彻底断了贪官的来源,贪官们无法找富商借钱,又不能敲诈百姓,最后只有自掏腰包想方设法把亏空补上。同时雍正还下令,在清查过程中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立有大功之人都要一查到底。

只要情况属实欠了国库的钱都是要赔偿的,最后进行抄家,而且他还特别强调就连那些得到贪官庇护的亲戚们也照样要严查,在雍正的几招下来,朝中的贪腐之风明显好转,仅仅5年的时间,清朝国库的库银渐渐充实起来,社会风气也焕然一新,清朝的盛世得以延续,这也为乾隆后来7下江南攒下了家底。

而反观朱元璋虽然决心很大,也因此斩了15万人,却是收效甚微,贪官是越杀越多。雍正却仅仅用了3招就让康熙未年的卖官鬻爵到后来的无人可贪,不得不佩服雍正皇帝的高明之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咸丰离世前,拒绝弟弟恭亲王探望,原因是防着他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中期的时候,咸丰皇帝和恭亲王就是从兄弟到仇人的最好例子。他们两个都是道光的儿子,由于咸丰的母亲去世得早,所以咸丰从小就养在恭亲王母亲静妃的身边,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多,关系也不错,小的时候十分的亲密。后来两个人长大之后,咸丰被道光看重,选为了接班人。虽然是这样,但是咸丰也没有亏待自己的这个弟弟,不

  • 假如明朝有微信,16位皇帝在群里聊天,你猜他们说点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帝在一个群里对话,明朝16位皇帝表顺口溜,明朝皇帝说话技巧

    明太祖朱元璋:群里边这些个小兔崽子哈,给我听清楚,不管轮到谁当了皇帝,这位子给我坐好了,记住这三点:把劝你们搞丞相制度全都拉出去,腿打断!喂狗!第二个,不许太监干涉朝政,听到没,不许太监!不许太监!不许太监!重要的事情给我听三遍记清楚!第三件,你们几个狗崽子别给我发现你们欺负我孙子们,我死了不会放过

  • 《雍正王朝》中雍正与老十三胤祥下成和棋为什么发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十三的棋术在诸位皇子之中可是力压群雄。而老四的棋术只能是一般般,但老四登基成为雍正帝以后,每次下棋老十三都与其是打平的和棋,所以雍正勃然大怒,认为老十三没有认真与他下。表面来看是老十三本着伴君如伴虎的想法如此谨慎,而雍正因为如此感觉兄弟两个疏远了,老十三变了才生气的。深层次原因来

  • 岳飞之死的五个版本的历史考证,你认为是那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之死的原因揭秘,岳飞满江红全文,两宋风云音频岳飞之死

    宋代是不能士大夫的,就算是谋逆等“十恶不赦”之罪,也不能。有人问那该如何处理?其实就是“赐”。有人又问那和了有什么区别?区别是赐你,你可以不,苟活着,朝庭和皇帝也拿你没办法。岳飞之,有五个版本,第一个是《宋史》,岳飞被赐后,自己喝了一杯毒酒,过一会儿就了。第二个版本是《金史》,说岳飞被赐,喝了毒酒后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放过的郑春华,为什么雍正一定要她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和郑春华,郑春华怀孕被勒肚子,胤礽第一次与郑春华相遇

    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关于老四胤禛的刻画整体而言是光明正大的,毕竟是主角嘛。但其实电视剧的隐喻手法也是高明无比,使人乍看之下觉得精彩绝伦,细看之下呢,还是精彩绝伦,当然还会细极思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仔细看看这部神剧,会发现雍正才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腹黑高手。当然这样也贴近现实,毕竟一般来说好人当不了

  • 大清皇子众多,最后活下来的却很少,因为结婚太早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实质上古时候后宫之中的妃子们是没人敢谋杀皇子的,尤其再加上当时康熙对所有的后妃都很好,因此争斗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皇宫中帝王之子都是如何生活的吧!据史册记载清代皇子的存活率还是比较低的,虽然说玄烨总共有三十五个儿子,但其实活到成年后的也只有九个阿哥,因此这也有了大家常说的“九子夺

  • 民国名媛严仁美至今尚在,107岁高龄仍然优雅从容,回首皆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仁美晚年照,上海名媛严仁美,民国美女严仁美

    在这样的纷争当中,却也不乏很多浪漫而又传奇的故事,民国出了很多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故事十分不同寻常,甚至至今都为民间所流传。这些人成为了时代的点缀,他们代表着财富与潮流的最前沿,成为一个时代的焦点人物,却同时也如同潮水上的浪尖,常常身不由己。在他们的身上,往往能够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模样,而这些人的身世,

  •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海兰珠姑侄3人侍奉一主,比电视剧还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宠海兰珠,皇太极偏爱海兰珠集锦,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故事视频

    他的后宫里面有几个非常重要,她们都是来自于蒙古,当时把她们五个称为大博氏们。她们是蒙古中的贵族,从元朝一直到明末,博尔济吉特一族一直开枝散叶,出现了很多枝部,而这些支系实力相当,所以他们的地位也都比较悬殊,不相上下。皇太极的五个大博氏里面,其中有三个来自蒙古族的科尔沁部落,她们分别是皇后,宸妃,庄妃

  • 顾命八大臣中为何景寿能独善其身呢,只因他是被迫顶替了恭亲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恭亲王和顾命,景寿和恭亲王关系,顾命四大臣实力排名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弃都而逃的清文宗咸丰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帝临驾崩前做了以下三点安排:一、以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因为载淳年仅六岁,并没有处理国家政务的能力。所以咸丰帝又下了第二道手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

  • 《雍正王朝》里为何西北大捷有邬思道一半功劳年羹尧却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邬思道临死前说的话,老梁故事汇讲邬思道,十七爷杀邬思道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年羹尧担任大将军以后平定西北叛乱使新雍正立威坐稳了皇位,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然而平叛过程中,邬先生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没有他的指点,年羹尧是短时间之内找不到叛军的主力的,自己的大军也是消耗不起的。所以说西北大捷还是有邬先生一半的功劳的。年羹尧为什么不提邬先生的功劳呢,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