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无汉朝外戚、唐朝藩镇、宋朝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很多人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民间资本沸腾的年代。
明朝有许多特殊之处,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像它一样反复地中兴衰败,很难说出它最好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明朝的奇葩皇帝也是最多的,木匠皇帝、动物园皇帝,还有几十年几乎不上朝的皇帝,但是要说起最特殊的一位,还要属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家里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时期,在他出生的时候,整个中华大地正处于蒙古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于南人范畴,位居社会阶层的末流。
朱元璋从小就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在元至正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轨迹,朱家的父母和兄长都死在了这场天灾中,为了生存,他只能跟其他兄弟姐妹分开逃亡。
为了生存,朱元璋到寺庙当了和尚,在这里至少能吃饱饭。但是没多久,又一场天灾人祸,佛门也难以自保,他只能到处流浪,最后甚至当乞丐。
朱元璋一路上与饥民相伴,生活颠沛流离,这让他尝遍了人间艰辛,世态炎凉,更是了解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存方式,这段经历,对他之后的生活有重大意义。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压榨百姓,天灾人祸不断,最终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快得到郭子兴赏识,最后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带领队伍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最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解放奴婢,种植农桑,兴修水利,社会经济和生产逐步恢复,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一生勤勤恳恳,为国为民,出身低微的他,更能体会民间疾苦,他严格要求官员,反贪反腐力度很大,他勤俭节约,更能理解百姓。
但即使是这样的朱元璋,依然被人们指责是暴君,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滥杀无辜,罔顾人命,他性格残忍暴戾,自卑心重控制欲又强,而且朱元璋登基后,将一众开国功臣当成心腹大患,受到朱元璋忌惮,这些大臣很少有得到善终的。
但朱元璋杀的也不一定全是无辜之人,比如宰相胡惟庸。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后来因被疑叛乱,爆发胡惟庸案,被朱元璋处死。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很有才干,因此很宠信他,胡惟庸也非常奋发,并且小心谨慎深得朱元璋欢心。
但也正是因此他骄纵跋扈,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自己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揭发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还收受贿赂,朱元璋对其非常气愤,胡惟庸也慢慢产生了异心。
朱元璋其实早就想除掉胡惟庸,只不过一直没有抓住他的把柄,不好下手。
有一天,胡惟庸上奏,说自己府中出现了祥瑞之兆,井里的水都变成了美酒,他邀请朱元璋来喝酒,朱元璋不好拒绝,因此前往,也顺便看看胡惟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朱元璋走到半路,却被一名小太监拦住了去路,小太监在朱元璋耳边说了几句话,朱元璋听后,马上就登上高处的城楼,他看到胡惟庸府里竟然藏了很多士兵,他才知,胡惟庸这是想谋反,因此朱元璋立刻下令,将胡惟庸捉拿,并且满门抄斩。
原来胡惟庸早知惹怒朱元璋,决定先一步起兵谋反,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刻被朱元璋发现,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他的党羽也被朱元璋清洗一空,这场大戏最终落幕。
朱元璋在历史上一直是功大于过的,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这是他作为皇帝的优势也是劣势,事情都有两面性,全看最后造成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