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莫被电视骗,野怪转身的纪晓岚与和珅关系很好,而且让人大吃一惊

莫被电视骗,野怪转身的纪晓岚与和珅关系很好,而且让人大吃一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4/2/7 13:17:56

但是电视剧毕竟只是哄人开心而已,和《宰相刘罗锅》一样,也不是历史,真正历史上的纪晓岚却可能让观众大吃一惊,因为历史上的纪晓岚,不仅和和珅不是冤家对头,而且关系还比较好,诸位莫急,且听店家细细道来。

纪晓岚(1724.7.26-1805.3.14),名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沧州以武术之乡出名,却出了一个大文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相当于最高检检察长、国防部长、教育部长、副总理、中央大学校长,算是文教界的最高主管领导。在政治上,其关注民间疾苦上奏赈灾灾民,维护妇女权益;其学问极深,曾任《四库全书》主编,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

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晓岚病逝,谥文达,后世称纪文达公,其一生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中。

民间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比纪晓岚年纪26岁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和珅得志时,纪晓岚已六七十岁)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由于和珅是上司(四库全书总编),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和珅年轻气盛,容易得罪人,所以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晓岚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所谓书生误国是没说错的,乾隆皇帝评价学问虽高,但是办事水平并不高也是实事,他清楚自己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晓岚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真正与和珅有直接冲突的是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有着状元宰相的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和暗中抵制的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等,阿桂和王杰、董诰抵制和珅,以至于到了几位军机大臣都不在一起办公的程度了。

纪晓岚和刘墉关系很好,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正是纪晓岚的乡试主考官。而后来纪晓岚被发配的案件,又恰是刘墉负责。还有更巧的,举荐纪晓岚担任四库馆总纂官的,也是这位刘大人。

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因他喜抽旱烟,有次,乾隆急召,纪晓岚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面君,哪承想烟在靴子里却燃起来了,他又不敢做声,只能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哪想到皇帝偏不急,直到他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他答:“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他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他不得不拄着拐棍(纪晓岚心想,这哈老子吃了一个哑巴亏)。

关于纪晓岚,清朝一些文人的记载,更为惊人,比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公(指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而另外一部野史《虫鸣漫录》记载: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同时代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亲王昭梿(1776年-1833年)在他的《啸亭杂录》记载:公(指纪晓岚)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啸亭杂录》书中记载了大量清朝典故、满族习俗和贵族官员的遗闻轶事,涉及民俗、人物、宗教、传说、重大历史事件、个人生活琐事、读后感……范围很广。有些文章还有独家报道性质,能补正史之不足,而且昭梿治学严谨,凡涉及历史事件多为亲历,如系道听途说则注明来源,因此错误不多,所以对纪晓岚的记载应该属实。

如果野史的记载属实,那么纪晓岚的身世确实让人大吃一惊,也真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野怪转身。

更多文章

  • 平庸的曾国藩,做了一件事,让他连升四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连升七级的秘诀,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

    说起曾国藩的发迹史,给人最多印象就是他因平灭太平天国而立下大功。其实就在太平天国之前,曾国藩就已经在京城的官场上崭露头角。他在1840年开始,由一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三年时间就连升四级,担任从五品的官员。更大的机遇是在道光二十三年,一道圣旨,让曾国藩由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内阁学

  • 清宫最大宴席,全京城老人参加,一共办过四次,为何让和珅主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吃豆腐脑,和珅纪晓岚搞笑片段

    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这吃饭乃是天地间最正经的要事。其实啊,不但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皇帝也以食为天。比如清朝,一说到吃,大家就能想起来著名的满汉全席,以及琳琅满目的宫廷大宴。清宫对吃那是相当讲究,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宴席,为什么经常有宴席呢?因为我国自古都是农耕文明

  • 曾国藩小时候被一个小偷鄙视,从此便奋发图强,成为一代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清名臣曾国藩背书背不过小偷,曾国藩和小偷动画视频,晚清名臣曾国藩为何被称为圣人

    曾国藩是“中兴”晚清的四大名臣,在清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被后人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虽然是一代贤臣,半个圣人。但他小时候天分并不是很高,甚至是颇为愚钝。据曾国藩自己回忆,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尴尬事,使得他从此更加努力、奋发图强。有一天深夜,曾国藩正在家中苦读,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了

  • 《红楼梦》中袭人温柔似水,处事周全,为何被安排离开贾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楼梦里袭人是怎么离开贾府,袭人离开贾府完整版,袭人被撵出贾府

    从书中可以看出袭人的地位确实与其他丫鬟不同,即使是漂亮泼辣的晴雯也不及她在宝玉心中的位置。首先是袭人初初来到宝玉身边。宝玉就兴起的给她改了自己喜欢的名字“袭人”,以此侧面将袭人冠上了自己的标签。不知此时的宝玉知不知道贾母赐给他袭人的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能猜出三分。从袭人的入房开始,就无微不

  • 曾国藩拒绝称帝之谜,从大清至今被不断猜测,真实原因居然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曾国藩为啥没有称帝,左宗棠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 称帝

    古代历史,有过许多功高盖主的人,那样的人将会是英雄人物,也将会是奸雄,但她们的結果通常全是:英雄人物变为先烈、奸雄变为狗熊,她们大多数由于沒有自我保护的智慧,而不得善终。而曾国藩不仅功高盖主,并且手握着雄师,把握了清朝的一大半江河,多少人劝他自立为王,他却放弃,更拥有自我保护的方式,最后平安降落,善

  • 雍正登基后,为何非要赐死年羹尧,并非他功高震主,主要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后悔赐死年羹尧,年羹尧之死雍正去了哪里,雍正到底为啥要杀年羹尧

    雍正二年有一个奏折,朱批:朕躬甚安。您好?你父身体甚健硕,全家人皆好,京都內外甚安。通过这段雍正的朱批,不难看出雍正和年羹尧的深厚情谊,同时从年羹尧,到年羹尧父亲,再到年羹尧全家,京城内外情况,顺治都给年羹尧汇报一遍,让人觉得非常温暖。不要忘了雍正和年羹尧是君臣主仆关系,在封建纲常制度下,雍正这样宠

  • 慈禧病逝后,李莲英为何要逃出皇宫,你看慈禧临终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晚年是怎么被李莲英伺候的,慈禧太后与李莲英是什么关系,老梁故事汇慈禧李莲英

    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卒,享年63岁。在李莲英以前,慈禧有一个很宠幸的太监安德海,安德海在辛酉政变的情况下,当作慈禧和恭亲王中间的通信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而慈禧

  • 曾国藩灭了太平军,为何不挥师北伐进京称帝,不是不想而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何时攻克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军湖口之役,曾国藩对太平军的作用

    殊不知,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如今却只给他封了一个侯爵。曾国藩的部下多次向他提议自立为王,与清廷平分天下,那么,曾国藩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为何放弃称帝,而继续做忠臣,还裁撤了自己一手打造的湘军,背后到底有何隐情?首先曾国藩确实有实力称帝清军的战斗能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暴露无遗,清军已经不堪一击,相反湘

  • 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起源追溯周朝,君王用来纪念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这个节气后面的第十五日。这个阶段,气候清爽,万物洁净而明朗,因此而得名。清明到了,大大地气温逐步升高,真正到了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有有一句农事谚语这么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

  • 盘点史上八位武功最高“霸主”,秦始皇仅排第六,纣王最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纣王和秦始皇哪个厉害,纣王与凤青青接吻,纣王图片

    看过封神榜的应该都知道的,他就是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因其母为正后,故得以立为嗣子。据正史所载,商纣王也是一位人才,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