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为何有人说三国并非如此?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为何有人说三国并非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1/20 0:50:12

因为最终结束三国时代的司马家,是通过篡取曹魏的皇权,继而成功控制了北方。而作为西晋前身的曹魏政权,本身也是在三国时代,成功控制了关中地区。

至于说东汉末年,曾经一度在关中地区声名鹊起的马腾、韩遂李傕郭汜等人,虽然也曾短暂割据关中,但整体上并没有完成对关中地区的统一。所以这些势力,自然也就谈不上‘得关中者得天下’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关中。而得到关中的曹魏政权,虽然后来被司马家取代,但司马家还是统一了天下。

所以,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这句话,在三国时代依旧没有失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中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所以相对来说,关中地区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

对于这样的关中,如果外界想要进攻的话,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从东方进攻,几乎就只能走潼关这条路。如果从南方进攻,则首先需要占据四川地区,然后再进行北伐。如果从这个方向进攻,几乎又只能走汉中这条路。

至于西方,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西边基本上没什么强大的势力,最多也就是西域那边的一些小国而已,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如果想要南下进攻关中地区的话,则需要翻越黄土高原,同时还要跨过长城的封锁,才能真正进入关中地区,一样也是非常困难。

除此之外,关中地区所拥有的关中平原,又是古代中国少有的产粮地,土地非常肥沃。而关中地区的百姓,民风往往又非常彪悍,百姓的战斗力极强。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关中地区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只要占据了整个关中,然后扼守住关中地区通往外界的几条关键通道,便可以牢牢守住关中。

正是因为关中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仅凭少量兵力就能守住关中。而关中地区所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又足以支撑对外扩张。所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固定的套路:谁先攻占关中,谁就有更大的把握统一天下。

先得关中,再得天下,同样的剧情,至少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分别是秦朝、西汉、隋朝以及唐朝。

首先是秦朝,秦朝的前身秦国,最早是因为先祖给周王室养马,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所以被分封在甘肃天水地区。此后,秦国的先祖不断壮大,逐渐从甘肃东南部,扩张到了陕西关中地区。到了东周时代,经过近百年的扩张之后,秦国更是占据了整个关中,彻底成为了西方的大国。

正是因为占据了整个关中,实力雄厚,所以在春秋时期,秦国的秦穆公才能顺利称霸,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后来,因为晋国的崛起,导致秦国向外扩张非常困难。所以在这之后,秦国不得不转而向西和向南扩张。

最终,到了战国时代,秦国不但控制了整个关中,而且还控制了河西地区,以及南部的巴蜀之地。再加上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完工,导致秦国这块地盘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有了粮食之后,秦国的人口就可以再次大幅提升。所以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最终扫平六国,第一次彻底统一了中原。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占据关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正是因为占据了整个关中,秦国在面对其他诸侯国的时候,便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哪怕其他六国联手针对秦国,秦国也可以凭借函谷关的优势,将六国大军阻拦在关中地区之外。至于秦国本土,则可以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不断发展,最后耗光其他六国的有生力量,真正实现统一。

秦朝之后,接下来西汉统一天下的过程,几乎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秦朝末年,随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天下,秦朝的统治根基也彻底被动摇。最终,随着刘邦攻入咸阳,秦朝也就此覆灭。但秦朝覆灭之后,当时的刘邦,因为自身实力有限,所以被项羽分到了汉中地区。

对于当时的中原来说,汉中无疑是非常偏远的地方,已经算是边疆地区了。项羽之所以把刘邦分到了汉中,也是想要借此来限制刘邦的发展,阻止刘邦和他争夺天下。但接下来,刘邦到了汉中之后,没过多久,刘邦便趁着项羽去山东平定判断,趁机偷袭关中,短短几个月,便拿下了整个关中地区。

随着刘邦入主关中,整个中原地区的形势,都开始变得截然不同起来。在刘邦的拉拢下,很多诸侯开始纷纷倒向刘邦,和刘邦一起围殴项羽。再之后,项羽虽然迅速率军回援,并且正面击溃了刘邦主持了联军主力。但在这之后,刘邦占据整个关中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当时的汉丞相萧何,尽发关中民力,疯狂从关中地区募集士兵,支援前线,这才得以从正面挡住项羽的进攻。

因为占据了整个关中,刘邦集团就变得进可攻退可守。此后的两年里,刘邦一边从正面拖住项羽的主力兵团,一边让韩信在北方开辟侧面战场。两年之后,项羽集团的有生力量被大幅消耗,终于不得不和刘邦议和。而在这场议和之后,正当项羽刚刚准备率军后撤的时候,刘邦便主动进攻,最终在垓下地区,彻底消灭了项羽。

垓下之战结束后,在几大异姓诸侯王的推举下,刘邦正式登基,西汉也自此开国。而西汉开国之后,刘邦又花了数年的时间,逐渐铲除了其他几位异姓王,彻底统一了中原。这就是西汉统一天下的过程。

纵观西汉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刘邦偷袭关中。正是因为刘邦占领了整个关中,所以后来在楚汉战争当中,刘邦集团才有能力靠人海战术,正面拖住项羽的主力。如果没有占据关中的话,刘邦想要统一天下,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西汉之后,下一个重复剧本的大一统朝代是隋朝。南北朝后期,南方由南陈政权统治,北方则是由北周和北齐瓜分。在这其中,北齐占据了传统意义上的‘关东地区’,而北周则是占据了关中以及陇西地区,后来又控制了蜀地。

就是在这种三国对峙的状态下,后来北齐内部出现内乱,北周趁机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但是就在北周统一北方之后不久,北周高层出现混乱,最终外戚杨坚掌权,篡取了北周皇位,建立了隋朝。

而隋朝开国之后,杨坚先是用数年时间,打击北方的突厥,致使突厥彻底分裂,无力再南下袭扰。同时在这几年当中,杨坚又迅速积攒国力,准备南下灭陈的具体事宜。所以,等到杨坚登基八年之后,隋朝终于派遣大军南下,最后一鼓作气,灭了南陈政权,彻底统一了天下。

至于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则更为经典。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对隋朝国力透支过于严重,导致各地百姓纷纷开始起义。一些传统的当地豪强也同时起兵,割据一方。就在这个时候,杨广的表哥李渊,因为之前在山西地区任职,经过一番筹划之后,直接在太原起兵了。

而李渊起兵之后,并没有以太原为中心,控制整个山西。而是选择带上了全部家底,千里奔袭,直接向长安方向进攻。因为在这之前,杨广已经从关中地区抽调了大量的隋军主力,导致隋朝在关中地区的力量,特别薄弱。再加上李渊本就是出身传统的关陇集团,在关中地区影响力很大。所以仅仅四个月之后,李渊便顺利攻入长安,继而以长安为中心,占领了整个关中。

控制了关中地区之后,接下来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则更为有趣。此后,唐朝先是打算进攻洛阳,进取关东。等到控制了整个天下最重要的两个区域之后,再去统一其他边边角角的地区。但就在李渊刚刚打算这个计划的时候,远在江都的杨广,却忽然遭遇兵变,被麾下军队勒死了。

随着杨广被杀,关东地区一时间陷入乱战,李渊也逐渐错失了先拿下洛阳的机会。在这之后,李渊只能转而向西攻略,先是派李家宗室成员李孝恭,进入蜀地进行招降,几乎兵不血刃便控制了整个四川。与此同时,李渊又派遣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灭掉了雄踞陇西的薛举,继而彻底统一了西北。

讽刺的是,就在李渊刚刚统一西北之后不久,山西北部的刘武周,却率军南下攻占了太原。也就是说,还没等到唐朝统一天下,李渊反倒是把起兵的老巢给丢了。但这也没关系,因为此时的李渊,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以及蜀地和陇西,实力极为强大。所以接下来,没过多久,李渊就再次派出自己的二儿子,彻底击败了刘武周,再次收复了山西。

收复山西之后,接下来唐朝就有了统一天下的能力。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北方战场上,李世民一战定双王,在洛阳围困了王世充,在虎牢关击败了窦建德。此后,整个长江以北,便彻底被唐朝收入囊中。就在李世民胜利之后不久,唐军主力迅速转移,被调入蜀地增援李孝恭。

此后,李孝恭及其副将李靖,率军迅速平定了南方最强大的萧铣政权,继而又招降了岭南诸部,平定了一些叛乱。等到江南地区的辅公祏叛乱,被彻底平定之后,唐朝便彻底统一中原了。

回顾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我们也不难发现,唐朝统一天下最重要的一环,同样是攻取长安。正是因为占据了关中,所以李唐集团才能多次在失败之后,再次卷土重来,继而取得胜利。哪怕起兵的老巢太原,都被人家攻破,李唐集团一样可以迅速将太原给夺回来。而李唐集团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战争韧性,靠的也是关中和蜀地的战争资源。

如果没有关中地区的战争资源,在背后进行支持,李家想统一天下,无疑是痴人说梦。

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几次大一统王朝统一天下,基本上都是按照‘谁完全占据了关中,谁就能统一天下’的剧本来进行。唯一一个例外,是东汉王朝。东汉是先占据了河北地区,继而统一了整个关东,然后再攻入关中,继而南下攻取蜀地,继而统一天下。但在这个剧本当中,攻占关中的重要性,同样也是极为靠前的。

至于说三国时代,其实也没有超出这个剧本。东汉末年,因为董卓乱政的原因,各地军阀纷纷割据自立。而董卓被刺杀之后,虽然吕布和王允曾经短暂控制皇帝,把持朝政,暂时占据了关中。但在这之后没多久,随着西凉军反水,吕布出逃,关中地区就彻底分裂了。

从这时开始,一直到曹操攻取关中,这期间关中地方发生了很多事情。先是李傕和郭汜相互混战,然后又有以马腾为首的凉州派系扩张。在这段时间里,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势力,真正完整占据过关中。哪怕是后来曹操征讨关中的时候,关中诸将内部,依然是派系林立,根本没有彻底形成统一。

所以,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第一个完整占据关中地区的,还是曹魏政权。而再之后,真正统一天下的西晋政权,也是从曹魏政权衍生出来的。这样算下来,三国时代‘先得关中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自然也没失效。而且三国时代统一天下的剧本,其实更像是东汉,只不过时间更长一些罢了。

不过,有趣的是,在唐朝之后,先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好像就彻底失效了。唐朝之后,后面的宋元明清四朝,都不是从关中地区开始统一天下。宋朝是从传统意义上的关东地区,元朝是从北方草原,明朝是从江南,而清朝则是从东北地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因为到了唐朝之后,随着大运河的完工,再加上经济中心彻底南移。关中地区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关中地区虽然土地肥沃的,按能够供养的人口上限,最多也就三四百万人。相比之下,其他区域则是后来居上,拥有了更强的战争实力。

所以,这样看来,真正决定天下归属的,还是在于战争实力。在唐朝之前,关中地区能够提供的战争实力最强,所以先得关中者得天下。而唐朝之后,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关中地区的优势开始逐渐消失,这个道理自然就不管用了。

至于三国,如果严格来说的话,三国时代真正开始于曹丕登基那一年。而曹丕登基的时候,曹魏政权早已占据了整个关中,后来则是由曹魏衍生出来的西晋政权统一天下。这样算下来,先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这个道理,在三国时代自然也没有失效了。

更多文章

  • 历经安史之乱,大唐还能喘气一百五十年的原因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只是使唐朝由盛转衰,衰弱不代表要亡国,并非一百多年后的黄巢起义让唐朝奄奄一息最终亡国那样严重。安史之乱前的盛唐,大家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唯一的女帝武则天,还有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而安史之乱以后的中晚唐却在大众印象中存在感很低,都以为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藩镇林立,

  • 为什么武则天最终把皇位传回给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把江山奉还给李家,武则天为什么没有皇位给李家,武则天为何不把皇位给李家

    武则天本是无忧无虑的世家小姐,凭借自己的美貌被选入宫成为了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那时已经年纪不小,而且后宫佳丽众多,根本没有在意这个武才人,反倒是太子李治受到了武则天的吸引,等到唐太宗死后便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后宫。而武则天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之后,可谓是机关算尽,为了坐上皇后的位置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来嫁祸

  • 魏延之死是因脑后长反骨,还是得罪了诸葛亮?懂行的进来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都不陌生,还能有谁呢?自然是蜀汉后期的大将军魏延了。他一出来就被诸葛亮说此人脑后长着反骨,是天生的叛徒,断不可留,就要将他正法,幸好刘备拦着。回看他的一生,跟着刘备四处征战,很受重用,曾守卫汉中这一蜀汉的战略要地,受刘备的信赖一度超过了义弟张飞,却从没有过反叛的行为,就是最后,也

  • 30多岁的李世民,为什么要纳“年近50的萧皇后”为妃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真的娶了65岁的萧皇后,李世民与萧皇后谁厉害,李世民纳过萧皇后吗

    萧氏于公元567年在兰陵出生,家族乃是南北朝时南梁皇室后裔,颇负盛名。但这并未给她带来美满的生活,因为生辰不吉利,还未满周岁的她便被过继给叔叔抚养。两岁那年,叔叔家突遭变故,她又辗转来到舅父生活。舅父家中贫苦,雇不起佣人,她只好亲自操劳家务,由此逐渐养成了自律、识大体的优良品质。公元582年,还是晋

  • 关羽为何被称“神”,这2点是关键因素,清朝时关帝庙高达30万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是什么神位,历史上的关羽是怎样变成神的,关羽历史有没有神化

    神是什么,神是一种崇高的象征,它分为人们想象的神,另一种是现实人物被广大民众推崇出来的神。关羽成神是第二种。我国的民众信奉神明,有段时间民族进行改革,把许多的神啊鬼啊都打破了,看似打破神鬼,其实是希望真的有神出来帮助人们,不然孔子为何会有雕像于天安门。之后虽然挪地方了,但是也存在过那个地方。曾经中国

  • 身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何在唐朝以后没有王朝定都于此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安是唐朝的古都吗,西安最新消息今天,唐朝万国来朝是在西安还是洛阳

    西安是陕西省会,属于历史文化古城,曾经有多个朝代定都于此,被称之为十三朝古都。像中国封建王朝中赫赫有名的汉唐都定都于西安,可以说自汉朝定都西安以后,基本上之后的朝代大多是定都于此。可以说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都城西安。可是唐朝之后的西安就开始一蹶不起了,甚至再也没有成为过都城。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宋安

  • 为什么秦始皇一定要推行郡县制?为什么只有秦始皇能推行郡县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对抗,秦始皇郡县制完整版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嬴政拔出手中的太阿剑,用十年时间将齐、楚、赵、魏、韩、燕等六国一一吞并。公元前221年,一个疆域前所未有广大的帝国矗立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对于春秋战国的纷争而言,已经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可对于秦汉的帝国时代而言,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大家好,我是小步。【楚河汉界系列01】呈上,欢

  • 张飞被杀后,刘备只说4字,赵云听了想离开,诸葛亮听了心拔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死后刘备说了哪四个字,张飞为什么死后刘备说了4个字,张飞死后刘备暗中说了什么

    说起三国是个中国人就不会陌生,那是一个战火纷飞,各路英雄各显神通的年代,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而且还拍摄了很多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尤其是老版本的三国演义最为经典,百看不厌。里边的故事也是一个个惊心动魄,各种谋略应接不暇。如今却全部都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同滚滚长江一去不复回。三国里最经典的人

  • 张飞杀其父,曹操关羽夺其母,这位幼童长大后威震天下,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古尸容貌复原图片,正史谁打得过张飞,刘备张飞赵云枪好还是盾好

    说起三国,不仅有名著《三国演义》的生动描述,更是有许多的影视作品来反映这个时期。 正是因为三国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所以才值得我们反复的揣摩。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三国时期除了四分五裂的动荡局势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许多英雄好汉的出现,以至于到现在我们对他们的形象

  • 宰相写下“青鹅”被斩,群臣百思不得其解,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登基群臣跪拜,武则天毒杀群臣,武则天临死前说的十个字

    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使用了很多残忍的手段,而裴炎是她上位之路的一块垫脚石。公元684年,裴炎支持武则天发动政变,废黜唐中宗李显,拥立唐睿宗李旦,赐爵河东侯。然而也是在这一年,裴炎被传与柳州司马徐敬业密谋造反。据说,他曾经给徐敬业留下了一个字条,上面写“青鹅”两字,武则天看到后,直接下令将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