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第一武状元武功有多高,为何败给一个弱女子自废武功销声匿迹

唐朝第一武状元武功有多高,为何败给一个弱女子自废武功销声匿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4/2/7 13:19:40

后来北魏皇帝赐给这刘家祖上新姓“员”,因此员家当时地位很显赫,可是到了隋朝后期,员家一门虽然不及当年,但也是个豪门。

当时,李渊在太原起兵,员余庆的父亲和伯父就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靠军功起家。等唐朝建立后,员家都在朝中做官。

可是员余庆的父母早年就病故了,他就跟着伯父一起生活。

员余庆从小在伯父的熏陶下,熟通经史、练习骑射,学得了一身本事。

他伯父为了使得余庆成才,还特意招聘武士十几人养在家中,陪他习武。这样,员余庆就在就在家读书练武。

这一天,余庆正和武士们在院子里练武,忽然门外有人敲门,家人开门一看见是一个僧人。手里托着一个铁钵募捐。

家人报告给员余庆后,员余庆就请这个僧人进来。

两人一交谈,员余庆见他气度不凡,是从五台山而来,法名铁臂禅师,于是就把他留了下来。

这铁臂禅师一住就是半年,一日三餐,吃肉喝酒并没有打算走的意思,员余庆也没说什么。

这一天中午,僧人吃饱喝足出来溜达,见员余庆与几个武士在广场上使枪弄棒,舞刀试剑,场面十分壮观。

铁臂禅师就在一旁看着,见他们收招后大笑,然后对员余庆和众武士说:“你们练的这些只是花拳绣腿,看起来好看,但不实用,经不住老僧的三拳两脚。”

众武士闻听大怒,一齐高声喝道:“你这秃驴白吃白喝有什么本事,竟然敢藐视我们,今天就拿你练练手!”

员余庆制止不住,众武士一起上前将铁臂禅师围住鸥打起来。

再看这铁臂禅师并不还手,只是左右腾挪,众武士的拳头打在他身上都是软棉棉的,打了半天,根本打不倒僧人。

这时就见铁臂禅师说声:“倒”,就见他一翻手掌,一股疾风扫来,众武士都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在地。

众武士倒地不起,这才发现铁臂禅师是位世外高人,于是齐声说:“大师有绝技,我等有眼不识泰山,请教授我们如何?”

铁臂禅师说:“你们想要学得老僧的本事,必须先要学在蒲团上打坐的功夫,如果能在一昼夜没有杂念才可教授!”

于是众武士盘坐,没到半夜就困倦支持不住睡觉去了,唯独员余庆一个人认真打坐一直到天亮。

次日凌晨,铁臂禅师前来,员余庆就向僧人求教。

铁臂禅师说:“习武搏击主要以力量为基础,技巧为进步。”说完从怀中取出一本《易筋经》又说:“此经是达摩老祖相传,其功法与众不同,公子千万不要轻视它,你练功一个月后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奥秘之处。贫僧这里有丹丸三十粒,你每天服一丸,一个月后咱们再见,员余庆谢过老僧。

二、

一个月后,员余庆忽然感觉气力比之前增加数倍,再与众武士比试根本没有对手。

但是员余庆却并未满足,于是再次来向铁臂禅师请教。

铁臂禅师说:“现在你的功夫才算扎实,就问员余庆:“你是愿意学剑术,还是愿意学暗器弹丸?”

员余庆说:“师傅,我想两样都学!”

铁臂禅师说:“样样通,样样松,学不精,必有薄弱之处,遇到高手就会被人找到弱点偷袭!”

员余庆说:“那我还是学剑吧!”

于是铁臂禅师就从背上抽出一把宝剑来,这把宝剑剑锋凝霜,寒气逼人,锐利无比。

铁臂禅师说:“此剑是由舟山铁所铸,绝非普通的宝剑能比,你用这把宝剑,剑身可合而为一,世上无敌。”

说完就教授员余庆剑诀,员余庆屈膝跪下洗耳恭听。

铁臂禅师每教授一句,员余庆都细细揣摩,僧人用手抚摸着他的头顶,很久才完毕。

由此,员余庆又练了一年。这一天,铁臂禅师来对员余庆说:“你的剑法已经学成,贫僧将要告辞!”员余庆苦苦挽留,但僧人头也不回转身离去。

员余庆此时剑术高深,武艺学成后,于是又拜当地名士王义方为师学习经史。员余庆聪明过人,而且有毅力。

王义方非常赞赏推重他,对他说:“"五百年才能出一个品德出众的贤人,你是当之无愧的。"于是就给他的改名字为半千。

等到后来王义方去世,员半千穿上丧服,守孝百天才离开。

上元初年,唐肃宗举行八种科目的科举考试,员半千一文武全才一举夺魁,被任命为武陟县尉。

这一年,武陟县遭遇罕见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因饥荒每天都饿死很多人,于是

,员半千劝县令殷子良开仓来救济贫苦饥饿的人。

殷子良脸一沉说:“国库的粮食,岂能开仓”。

这一天,恰逢殷子良到州府办事去了,员半千便下令开仓发放粮食来救济饥民。很快粮食就把抢购一空。

员半千私自下令开仓放粮的消息传到怀州,刺史郭齐宗大吃一惊,决定查办他。

于是,就亲自带兵来抓捕员半千。

郭齐宗知道员半千武艺绝伦,不敢造次,就派人来向员半千说明情况。

员半千一笑,命手下将他绑起来,出门领罪。

郭齐宗就把员半千投入大牢中,这时河北道存抚使薛元超听说此事后,就来见郭齐宗说:“您的百姓受灾您不能救助他们,却把赈济百姓的好事让一个县尉做了,难道您不惭愧吗!”

郭齐宗一听,就立刻下令释放了员半千。

不久,员半千听说朝廷遴选封疆大吏的科举考试,于是就报名参加。

这天,唐高宗李治来到武成殿,召集各州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亲自问道:“兵书上所讲的天阵、地阵、人阵,各指的是什么呢?”

这些参加遴选的举子上前回答,唐高宗都不满意。

这时,员半千越过等次来到近前说:“陛下,我看过有关书籍,这方面的说法很多。有的说:天阵,是像星宿孤立若虚;地阵,是指山川阴阳向背;人阵,是指军队协调互相弥补缝合。按照我的见解,认为不是这样。军队出战靠道义,像天及时落雨滋养庄稼一样,得到上天的赐命,这是天阵;军队重在有充足的粮食,一边耕种一边作战,得到土地的好处,这是地阵;善于用兵的人,能使三军将士像父子兄弟一样,得到人的团结和睦,这是人阵。离开了这三条,凭什么作战呢?”

唐高宗听了非常赞赏他, 等到回答策问后,就提拔他为优等。

李治去世后,到了垂拱年间,唐睿宗李旦就派员半千担任宣慰吐蕃使。

这天,员半千准备赴任,武则天召见了他,说:“我很久就听说你的名字,以为是一位古人,没想到竟在朝廷官员中。出使境外是小事,不值得烦劳你,你应该留下来等候任用的诏令。”

于是,当天就让员半千进入朝廷官署做供奉官员。

三、

这一天,员半千单人独骑去河北办案,途径一山道时,看看天色已晚,于是勒马缓行。忽然,就看从树林中飞来一只箭、直奔他的咽喉而来,眨眼间的功夫已到近前。

员半千刚用手接住,第二只箭又来到,他再次接住,就在这时,就听马铃一响,从树林中冲出一队人马来。

员半千见是一群绿林人,领头的是一个壮汉,长得方口大眼,满脸络腮胡须。他大刀一挥,喽啰兵包围过来。

员半千一看拔剑在手,一刀寒光过去,前队的两个人头落地。

壮汉大吃一惊,知道不是对手,长啸一声率队逃去去。

这时,天色渐黑,员半千下了山找到一客店投宿。刚把马匹牵到马廊里,就见十几个客商愁容满面进来。

员半千一问知道他们遇到了强盗,被劫走十多担货物,为首的正是那个络腮胡子的劫匪。

员半千说:“我观看了他们逃走的踪迹,离这里不远,我领着你们去捣毁他的巢穴,诸位谁敢跟我去”

商客一听,一个个吓得哆哆嗦嗦不敢答应,只有两个胆大的人愿意跟随。

于是,员半千带着两人纵马向偏僻的山道行了大约有十多里路,隐隐约约看见树林子里有灯光,他们策马来到近前。

员半千透过月光一看见五十步开外是一个大院落,一条小溪横在面前。

员半千纵马一跃跳过小溪,回头一看,二个客商顿足不跳越。于是,他只好返回去,挟着二人过了小溪。

就在这时,就听大院门外二只恶犬狂吠,冲出来直奔他们三人。

员半千挥拳将恶犬击倒,就见二扇大门大开,闪出来一个短衣的女子,她右手执剑,大声喝道:“何处来的毛贼,深夜来此是想找死吗?”

员半千用手点指这个女子说:“商客有有十几担货物被贼人抢去,在你家院子里,今特来索取。如果你不同意,别怪员某剑下无情!。”

女子噗嗤嘤笑出声来,忽然取出宝剑朝员半千刺来。

员半千也拔剑相迎,两人就在院子里打斗起来,但见剑光闪烁,人影晃动。

打斗多时,员半千却赢不了这女子,他只得将平生的本事拿出来,利剑总不离女子之前后左右。

双方斗得正酣时,女子突然剑光一闪,一跃出十余丈外,高声说:“别打了,我有话问你。”

员半千也收剑在手。女子说:“你的剑法是五台山铁臂禅师的招数,你是他的徒弟吧?”

员半千很惊讶说:“是的!”

女子说:“既然你是我的同门,来人把货物还给这位官人?”

话音未落,门内十几个彪形大汉把货物抬了出来,女子吩咐络腮胡子帮员半千把货物送到寓所,员半千随即与女子告辞。

等回到客店后,天一大亮,客商们再三拜谢员半千。员半千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员半千就回到屋里,忽然心窝疼痛,后背紧缩,他解下衣服后再看,从肩胸以下都是剑尖的划痕划。他惊愕得呆若木鸡。

这才知道此女的武功高过自己一大截,要不是她手下留情,早就死去几个来回了。

员半千回到洛阳后,心情低落,自此自废武功,弃武从文。于是撰写了《明堂新礼》共三卷呈报给武则天。

武则天祭拜中岳嵩山,员半千又撰写《封禅四坛碑》诗十二首来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赞赏他。前后赐给他千余匹绢。五次升官做正谏大夫,封平原郡公。

员半千一生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李隆基,一共六代帝王。

开元二年,98岁的员半千去世了,这个中国第一个武状元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更多文章

  • 清朝用25万最精锐部队对付2万太平军,成吉思汗会做何感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军队战斗力有多高,清朝军队真实战斗,清朝一支军队有多厉害

    可以这么说,为了对付这2万“广西猴子”,清军几乎是调动了北方几乎所有能调动的精锐部队。但是可以说,这时的清军,已经非常腐朽了,其战斗力的低下,几乎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虽然前期在开封等比较大的城镇,由于北伐军缺乏攻城武器以及其攻击目的是天津,所以清军在这些少数地方偶有小胜,但在绝大部分地方,清军几乎

  • 隋朝末年,魏征在山里修道,出山时身边带着一位道士 等到唐朝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等到唐朝时,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身居显官,封为郡公,这个道士还在魏府里。魏征有个小儿子叫魏叔璘,当时在宫中任禁卫官。一天,魏征听说长孙皇后病了,派魏叔璘带着礼物前去探望。长孙皇后让侍女掀开门帘,召魏叔璘进入内室。魏叔璘转达了父亲对皇后的问候,皇后很高兴,便叫他坐下来叙谈。此时魏叔璘正值年少,容貌如玉

  • 李自成手下大臣,见到崇祯尸体大哭不止,结果李自成说了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是可以不死的,当李自成入主京城,翰林学士李明睿对他进言,只要迁都南京便可保存实力。崇祯不是不想走,只是朝廷的关系实在错综复杂,而他没有那个本事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里清理出来一条生路。他是无能的,所以最后没有走成。但同样,最后的关头,他守住了明朝皇室的尊严,那便是“君王死社稷”。他说,如果能换取百

  • 武则天一刀扎在婉儿脸上,还不让她拔,婉儿大哭:臭男人,都怨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心狠手辣的手段,婉儿对婉儿怎么打,王者荣耀婉儿怎么打婉儿

    上官婉儿从掖庭的奴才,一路熬到武则天的红人,咽下了其他奴才咽不下的苦,却因看了一眼老男人,被打回原形。这男人不得了,是当朝宰相。那天,他正和武则天谈论朝政,评说时政。上官婉儿躲在案几后,趴在武则天脚下,专心致志记录大臣说的话,中间一阵沉默,她顿了顿,抬起头,不经意瞅了眼这个侃侃而谈的老头子。恰好武则

  • 《大明王朝1566》历史权术王者、自私自利者——明朝嘉靖帝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靖帝朱厚熜死后谁当了皇帝,朱厚熜 嘉靖,明嘉靖帝朱厚熜与万历

    术王者:二十多年不上朝,朝廷里的大小我都清楚。 知道杨嵩贪婪,也一样重用,用杨嵩为自己赚钱,埋小金库。 我知道徐阶等人是清流,但不工作,用他们关系到严嵩。 因为知道宦官是没有根据的人,所以利用他们收集信息,掌握信息。 执政期间,说话也没说明白,让人猜猜,保持神秘性,时不时敲他的钉子。 最后一集斗海瑞

  • 后梁处于霸主地位,傲视群雄,为何政权仅存17年,就被后唐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言:“不逢乱世,无革鼎之新,不当自强,何匹重阁巨贾之嫡”众所周知,大唐曾有三百年的历史,也曾辉煌一时,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由繁盛转为衰败,朱温借此机会,夺取了政权,成功篡唐,建立了后梁。五代十国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时,后梁处于霸主地位,傲视群雄,为何政权的存在仅仅17年,就被后唐所灭呢?今天就

  • 朱元璋有一个“穷习惯”,成为皇帝后也没改,后宫妃子难以忍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绝对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皇帝,但是对于他的评价也是有褒有贬的,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的话,他对推动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皇帝期间,也制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军事方面,推动了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却留下了一些诟病。可以说朱元璋最后能够取

  • 北宋的作死之路,其实在赵匡胤时就已经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灭亡后,开封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依然以开封为都城。开封地理位置极佳,位于豫东平原之上,水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这样的地势对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对于军事防御却十分不利。因为四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所以赵匡胤定都开封以后。一直想迁都别地。公元976年。赵匡

  • 窦建德盗墓,爱上复活的魏宫女,为什么最后她会死在唐太宗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窦建德和窦皇后的关系,窦建德简介,窦建德宇文成都

    因为传说这是曹丕妻子甄氏的墓地,里面藏有奇珍异宝,所以窦建德心仪已久,但等挖开这个坟墓打开棺材一看,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美貌绝伦的一位妇人躺在棺木中。挖掘的兵士们仔细一看,这位妇人的脸色就跟活人一样,滋润而有光泽。她姿容绝丽,年龄大约在二十多岁。她穿的衣服非常鲜艳漂亮,但却是魏国服饰,与隋朝的贵

  • 都是农民,都借宗教起义,都定都南京,为何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和洪秀全的不同,为什么洪秀全成不了朱元璋,洪秀全与朱元璋对比

    在知名的农户起义领导者中,以朱元璋和洪秀相同点最多。例如,其严厉打击目标都为代表少数人为主体的封建王朝,都以宗教作为机构和发动农民起义,均定都于南京,都遇到北伐西征与东讨的难题,仅仅时期不一样,为何朱元璋起义成功,而洪秀全起义失败?最先,朱元璋与洪秀全均运用了宗教。朱元璋曾以弥勒教为其外套,洪秀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