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的孙武、吴起、白起、孙膑,哪一个最厉害,为什么?

春秋战国的孙武、吴起、白起、孙膑,哪一个最厉害,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53 更新时间:2024/2/5 2:20:23

吴起、白起、孙膑和孙武,都是顶级军事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如果非要排一个名次,选出最厉害的那一个,这个从不同的指标进行考量的话,结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在这里就大胆尝试一下,来给他们排一个座次。

一、军事影响力第一名:孙武。

孙武,又称孙子,或孙武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公认的“兵圣”。

[var1]

孙武本为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后经伍子胥推荐,孙武将兵法献给了吴王,得到了赏识。

孙武到了吴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震惊了吴王。当时,吴王出难题,让孙武训练180名宫女,并由两名爱妃做队长。宫女们根本不听孙武的号令。孙武果断的斩了吴王的两名爱妃,瞬时,宫女们“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孙武也由此被吴王拜为了大将军。

孙武最大的战绩就是助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吴军数败楚军,一路攻打到了楚国都城郢。楚昭王被迫逃往他国。而孙武以3万吴军大败20万楚军的事迹,也震惊了中原诸国,自此一战成名。

之后,孙武又助吴王夫差,击败了越王勾践,并北上黄池,大会诸侯,成为了一代春秋霸主。只是夫差日渐骄横,孙武就返回齐国,专心研修、编撰兵法。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成为了后世兵家所推崇的最高典籍,不仅在中国世代流传,还散播到了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孙子兵法》一书,现在至少有日、法、德、英至少四种外文译本。由此,孙武也成了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世界级军事家,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

因此,在军事影响力上,吴起、白起、孙膑,很难企及孙武项背。

二、军事实战第一名:白起。

白起,又名公孙起,位居战国四名将之首,效力于秦国,兵家的代表性人物。

[var1]

白起善用兵,自从军后,是真正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他在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共计攻破城池70余座,歼敌近百万之众。

白起所指挥的著名战役,就有与韩、魏、东周联军之间的伊阙之战。此战白起还顺手揍了赵国一顿。还有与楚国之间的鄢郢之战;与赵、魏之间的华阳之战;以及攻打韩国的陉城之战。另外,最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也是白起的杰作。此战,白起坑杀了赵降卒近40万人。

白起率领的秦军,每次作战,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但帮秦国稳定了边境,还夺取了大量的城池、土地和人口。只是,白起因为各种原因,杀死过大批的俘虏,由此,白起也就有了“人屠”的绰号。

如果以实战成就论断,吴起、孙膑,甚至孙武都只能望白起而兴叹,太强悍了。

三、综合实力第一名:吴起。

吴起,是略晚于孙武,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并著有《吴起兵法》。同时,吴起还是一名改革家,在楚国主持了吴起变法。而且,吴起还有丞相之才,治国有方,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同样的,吴起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var1]

吴起曾在鲁、魏、楚三国供职,先后学习过儒术、兵法,还精于法学,可谓是一个集大成之人。

吴起在鲁国时,助鲁穆公击败了来犯的齐国大军。后被人中伤,吴起不得已离开鲁国,投奔了魏国。

而在魏国,吴起挑选最精锐的士兵,组成了魏武卒。他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衣服、饭食、睡铺、行军等等,都与士兵无异。吴起率魏武卒,击败了屡次侵犯的秦国,将秦国压缩于华山西部的狭长地带不敢动弹。他在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军征战四方,夺取了大片土地。而魏武侯听取吴起的建议,魏国士卒的士气也空前的高涨。吴起曾以5万士卒,大败秦军十万,还曾率军打到了齐国灵丘(山东滕州),使魏国达到了极盛状态。

据《吴子》记载,吴起在魏国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起率兵作战的能力之强,不容置疑。

后来,吴起因为不断被人构陷,失去了魏武侯的信任,无奈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

当时,主政楚国的楚悼王重用了吴起,任命吴起为令尹。令尹是楚国最高官阶的官员,类似于丞相。吴起上任后,大刀阔斧的开始在楚国进行改革。这次改革让楚国很快强大起来,开始扩张四方。楚国的势头一举盖过了魏国,诸侯都开始畏惧楚国。

只是,吴起变法伤害了部分楚国贵族和官员的利益。楚悼王死后,贵族们群起杀死了吴起,他的变法也就此以失败告终。

虽然吴起在母亲去世后没有守孝;为了争取统兵机会,杀死了自己妻子,人品上的确有瑕疵。但是,他对于他曾经效力过的每个国家和君主而言,都是忠心耿耿的。

吴起除了统兵作战,还善于治国理政,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综合性顶级人才。除了道德上的一些瑕疵,吴起在四人中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贡献,是其他三人无法相比的。

四、有才能,但均不及其他三人的孙膑。

孙膑,原名孙伯灵,因为被同窗庞涓所害,遭受了膑刑,双腿残疾,有了“膑”的称呼。据《史记》所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

[var1]

我们知道孙膑,多数是从田忌赛马和孙庞斗智的历史故事中听到的。

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门下,庞涓出仕魏国,担任了将军之职。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所以,将孙膑接到魏国监视,并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

后来,孙膑说服了出使魏国的齐国使者,将自己救回了齐国,并得到了田忌的赏识,成为了田忌的门客。孙膑帮田忌轻松赢了分为上中下三等马的赛马大会。于是,田忌就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

此后,孙膑主要担任齐国大将田忌的军师,为田忌出谋划策,率军作战。

孙膑在桂陵之战,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之策,成功迫使庞涓率魏军撤退,回救魏国都大梁,解了赵国之困。而在此战之中,齐军还一举擒获了庞涓。后来在楚国的调停下,各国休战,魏军撤出赵国首都邯郸,而齐国释放庞涓。

之后,魏国又攻打韩国。孙膑再次作为军师随军出征,并再次使用围魏救赵之术。庞涓得知消息后,只能紧急撤兵。孙膑在魏国境内,以减少做饭火灶数量的方法,迷惑庞涓,让庞涓以为齐国军队大量逃散,开始麻痹轻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陵之战,孙膑成功将庞涓引入自己设下的埋伏之中,逼得庞涓在兵败之后,自杀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一举歼灭了魏国10万大军。魏国自此之后,元气大伤,每况愈下,再也没能恢复霸主之位。

孙膑善谋,不可否认。但是,其他三位,孙武、吴起、白起,如果不善于谋略,也是无法取得那么多场胜利的。孙膑的谋略和功绩,相比三人,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假设四人率军作战,谁会是胜利者?

有句话,叫做“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在战场上,领兵作战,过于仁慈了,即约束不了所统帅的军队,也可能因为仁慈,不忍过多杀戮,而错失战机。

[var1]

白起能够成为战国四名将之首,甚至有战神之称,跟他的果敢决断,没有妇人之仁,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是白起、孙武、吴起和孙膑,各自率军,逐一两两对决,白起相对而言,战胜其他三人的概率最大。

所以,只论作战,白起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更多文章

  • 吕后想杀他,他跑到刘邦尸首前哭诉了27个字,吕后反而安慰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为什么不杀死狠毒的吕后,吕后是怎样处置刘邦八个儿子的,刘邦死前吕后问了三个问题

    陈平投靠了刘邦之后,也就开始了辅助刘邦的道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项羽和压父范增就是因为陈平使用了一点计谋关系渐渐破裂。所以在对付项羽这件事上,陈平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不过陈平相对于刘邦手下某些谋士是比较幸运的,刘邦在登上皇位之后,和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多疑,而且他的皇后吕雉也是个厉害的女人,很多谋士最后

  •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为何见死不救,专家:换别人也不会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志》评价关羽和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对三国中蜀国政权而言,关羽失荆州是一个死穴。它促使孔明精心策划的《隆中对》战略发展规划无法完成,“兴复汉室”最后也变成泡沫,蜀汉因而一蹶不振。有关蜀国在荆州战争中为什么没发救兵的难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述,大部分人觉得是赶不

  • 他是与屈原并列的青年才俊,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文帝:话太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屈原必背古诗10首,屈原死时多少岁,屈原的故事完整版

    [var1]在这个秘书处,可谓人才济济,但是年纪最小的贾谊,却是最具有才华的,这点让吴太守很欣慰,总算没有给他丢人。文帝有事需要秘书处的时候,很多年老的秘书还在想怎么下笔怎么说,贾谊已经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贾谊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这些老臣们自叹不如。文帝也觉得贾谊确实是个人才

  • 司马懿为何不愿出兵伐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50万大军伐蜀,司马懿出山抗蜀,曹真与司马懿伐蜀

    魏国人口及国力远胜于蜀国,拖得起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始终都是最强的,而蜀汉的实力长期垫底,人口始终不过百万。魏国经过曹氏父子数十年经营,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的广大地区,拥有900万人口。而东吴北有长江天险,夺回荆州以后西有三峡险关,再凭借将近300万的人口,自保之力绰绰有余而蜀汉政权在关羽大意失荆

  • 此人吓跑过荆轲,等到荆轲刺秦以后,遗憾说出他的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占据最多的篇幅。有关于荆轲的小说、影视作品也远远超过其他四个刺客。这让荆轲在中国妇孺皆知。不过身为刺客,荆轲无疑是失败的。他的目标连油皮都没有擦破,自己惨死于秦王宫里。荆轲是神勇之人,所以能够从容地接近嬴政,好完成自己的计划。和他同行的秦舞阳,十三岁就杀过人,结果被吓得面

  •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霸气的名字,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给中国取什么名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这还要追溯到公元前221年,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各国割据。直到有一个国家横扫了中国,将所有的国家收入麾下,让中国一统,它就是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大秦帝国被建立,其历史意义重大。这是中国第一次统一,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建立封建主义国家。嬴政觉得自己是一个为后世做出巨大贡献的王,于是他给自己

  • 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大君王,没有他们,秦国不可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君主排名,秦国哪个帝王最厉害,秦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是哪几个

    是秦国国君,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华夏,第一称皇帝的君主。继位之后,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var1]秦始皇是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

  • 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当皇帝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秀是最优秀的皇帝,刘秀之子刘强当了皇帝吗,完美皇帝刘秀

    漫漫历史长河,无数帝王将相,为何刘秀最会做帝王?我们一直都说,中华5000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皇帝大约有三百多位,他们或圣明廉洁,或残暴无道,或平庸无常,但他们都为中华的历史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多彩篇章。对圣明的君主,后世大都广为流传称赞。反之残暴的君主,大都会留下一些不好的评价

  • 战国谋士鬼谷子,最终却神秘消失!走后留下一本智慧国学宝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梁讲鬼谷子的下场,鬼谷子十三篇思维导图,鬼谷子内揵怎么读

    [var1]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户经商的人家,姓赵。旁边住着一户务农的人家,姓周。两家交往密切。周家公子和赵家小姐也是从小青梅竹马,郎情妾意。后来,赵家生意失败,欠了一大笔钱。务农的周家,慷慨解囊,帮赵家渡过了难关,赵家为表感谢,就许诺将女儿嫁到周家。本来该是一段天赐良缘。可没过多久,周家父母却

  • 汉朝要求后宫的每个女人都要身上系上几条绳子,这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后宫等级表,汉朝后宫争斗电视剧,汉朝后宫妃嫔等级制度

    在现代,男女之事上哪怕一方不好时都会影响这方面的快感。更别说是在古代,后宫女人全都指望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还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面对国事,再这样的情况下,后妃在侍寝时就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早在唐朝就有这样的规矩,当皇帝翻牌子叫宫中后妃来侍寝时,使用翻牌子这个方法可以很有效的防止皇帝过多接触妃子,导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