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孙权执掌政权能达52年之久?一才能太杰出,曹操、刘备皆不及

为何孙权执掌政权能达52年之久?一才能太杰出,曹操、刘备皆不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77 更新时间:2024/1/19 7:38:55

曹操剧照(来自网络)

但若从治国的能力和成绩来看,孙权却比曹操、刘备更胜一筹。孙策也正因洞悉到孙权的这一才能,才会在临终之时将王位传给孙权的。

当孙策决定将王位传给孙权时,是出乎许多人的预料的,因为一直以来孙权与哥哥孙策关系并算不太好。孙策有三个弟弟,他与四弟孙匡从小感情笃厚,孙匡也最得孙策喜爱,这点从孙策生前把他老爹孙坚的爵位都让给孙匡就可看出;对于小弟弟孙羽,孙策可能是对他有“长兄如父”的感情,非常疼爱,在兄弟中与三弟孙羽也是最谈得来的。并且孙策还有个儿子叫孙绍,子承父业是最没有没毛病的。可谁都没想到,孙策临终前却把二弟孙权唤到身前,欲将大位传给孙权,这一举动让大将周瑜和文臣首领张昭都大吃一惊。

曹操剧照(来自网络)

《三国志》对于当时的情景有这样的记载:“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孙羽),而策呼权,配以印绶。”孙策不立自己尚幼的儿子孙绍,张昭等一众文武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在几个候选人中大家更看好三弟孙羽,孙权并非首选。但孙策也不愧为一代枭雄,更具慧眼,坚定地将大任交给了孙权。孙策语于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一语道出了选择孙权的原因所在,而结果也证明孙权不负所望。

刘备剧照(图来自网络)

结果正如孙策所言,孙权确实不会打仗,他带兵打的有限的几仗不仅都失败告终,还几度让自己陷入绝境。孙权不会打仗却很会用人,而且很善于培养人才,重视文化教育,这点他的父兄及曹操、刘备等皆所不及。孙权对他手下掌管兵马的统帅有一个基本要求,那便是读书,提高文化素养,他手下的将领大多都具有较高学识,如周瑜、鲁肃陆逊都是博览群书、富有谋略的“儒将”,连一向不爱读书的大老粗吕蒙,都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发奋读书,并留下了从“吴下阿蒙”到“刮目相待”的美谈。

孙权剧照(图来自网络)

经过孙权的苦心经营,吴国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吴国这个政权的地基被孙权打得十分坚固牢靠。与此同时,孙权也得以储备大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人才,在残酷的争斗中很好地实现了干部的有效更替,从没出现过青黄不接不的窘境,这是曹操、刘备做不到的。如大将鲁肃死后,吕蒙平稳接下江东帅印且表现十分优秀,设计袭取荆州、打败关羽一役便足见吕蒙的能力。

孙权19岁就“坐领江东",之后执掌政权达52年,是东汉末年所有霸主中执政时间最长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且在与曹操、刘备为代表的众豪杰相争中从不落下风,如没有过人的治国之才是做不到的。

诸君以为,如此孙权,可算真正的英雄?

更多文章

  • 九为极数,三国中武力值排名前九的武将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名,赵云。赵云排第一,可能很多人不服,不过确实是小编有些偏心。但是常山赵子龙绝对是三国武将中最受人喜欢的一个,白袍长枪,能文会武。图1长坂坡上赵子龙在曹操的大军中来去自如,还救下了阿斗。而且他没有受伤,虽然是因为曹操下令不许放箭,但他的勇武也不容抹杀。一人一骑,在千军万马中来回奔腾,仿佛像周围没

  • 大臣写“青鹅”二字被武后问斩,群臣疑惑,武则天:拆开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登基群臣跪拜,神探狄仁杰武则天训斥群臣,武则天所作的四言铭文排列顺序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凝碧池》王维凝碧池,是唐代洛阳禁苑中的一座湖泊,水面辉映朝夕之景,水色凝洗如碧。玄宗年间,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攻陷,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部分朝臣出逃,匆忙离开长安。王维没有来得及随玄宗一行离开京府,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获。叛军之首安禄

  • 他们有相同的名字,又一同为刘邦打下江山,却在同一年双双毙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已经被刘邦打击得一无所有了,刘邦着手考虑赵国、燕国等异姓王的问题。但这时一个女人登场了,他就是刘邦的媳妇儿吕雉吕太后。吕雉并没有因韩信的落魄而想过饶了韩信,其原因并不是为刘邦着想,而是为自己。刘邦称帝后,吕雉已人老珠黄,刘邦更加宠信的是年轻的戚夫人,还不时表露出要更换太子的意向。吕雉当然不满,在

  • 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最后遇到亭长是谁,韩信为什么不感谢亭长,亭长刘邦

    先来看看项羽逃到乌江之前发生了哪几件关键的事:订立鸿沟之约前,项羽中了离间计,失掉了范增;之后,英布也背叛了他;而鸿沟之约后,项羽本以为自己可以跟刘邦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却没料到刘邦迅速撕毁盟约发动攻击,项羽虽然暂时打败了汉军,随后却迎来了近60万兵力合围。刘邦以各种手段,成功聚拢了韩信、彭越、刘贾、

  • 九岁为使的孙权,因自己的凶狠的王妃,才将大位传给孙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江东的孙氏一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先是有“江东之虎”孙坚,再就是“小霸王”孙策,随后就是身为东吴之主的孙权,就连当时的曹操也评价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当时的孙权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孙坚的确,孙权,不愧是一方霸主,在孙权小的时候,就跟随这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四处征战。自幼报读兵书

  • 李世民评杨坚建隋是欺孤儿寡母,李渊建唐就不是?两者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贞观政要》中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四年评价隋文帝杨坚时,说了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一堆缺点,其中还有“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这么一句。这是指杨坚当初以臣欺君,逼迫年仅九岁的北周静帝禅让,然后建立隋朝,是杨坚绕不过去的黑历史。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太多了,权臣或夺位,或欺君,在唐朝之前就有不少事

  • 安禄山有一绝活,为方便私会杨贵妃,认她为干妈,还被唐玄宗夸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贵妃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贵妃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虽然过得不太好,但是寿王李瑁也从来都没有让她受过一点苦。杨贵妃嫁过去因为相貌过人,所以就连她的公公唐玄宗都垂涎她的美貌,后来干脆就把杨贵

  • 唐玄宗李隆基的姑表兄弟为什么除薛崇简外都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韦后乱政之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唐玄宗)联手,一举消灭韦氏集团,之后李旦复位,就是唐睿宗。一则太平公主有功,二则太平公主是李旦的妹妹,所以她此时极受李旦恩宠,以至于发展成了太平公主曾一度权倾朝野。本来她和李隆基还曾联手过,但后来太平公主发现这个太子很精明,她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就谋废太子,

  • 三国中被忽略的三位谋士,文可谋天下,武力几乎可以媲美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王朗是汉魏之际著名的历史人物,是曹魏的三朝重臣。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出让众看客看的津津有味的一场“对骂”,也就是诸葛亮和王朗的高端舌辩。诸葛亮痛骂王朗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翻阅资料,其实这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环节。真实的王朗其实是一位难得的良臣。能和诸葛亮对战,可见他的分量。在建安

  • 杨修VS郭嘉:豪门背景反而成了负担,郭嘉为何独得曹操“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和郭嘉,杨修临死前说的话,郭嘉好还是sp郭嘉好

    三国时期三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段历史,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的背后,有一大批具有才华以及谋略的谋士在出谋划策,这些谋士在三国时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于社会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不过这些谋士的人生发展却是大不相同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才华以及智慧的高低,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他们出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