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26 23:02:54

先来看看项羽逃到乌江之前发生了哪几件关键的事:订立鸿沟之约前,项羽中了离间计,失掉了范增;之后,英布也背叛了他;而鸿沟之约后,项羽本以为自己可以跟刘邦相安无事一段时间,却没料到刘邦迅速撕毁盟约发动攻击,项羽虽然暂时打败了汉军,随后却迎来了近60万兵力合围。

刘邦以各种手段,成功聚拢了韩信彭越、刘贾、周殷4路大军,加上本部军马一起,分别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项羽兵力不足,只能后撤,而他试图正面交战时,遇上的又是韩信大军,韩信诈败,引得项羽入了包围圈,项羽顿时损兵折将,大败退守。

这是项羽纵横一生后迎来的最大挫折,由此出现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兮虞兮奈若何!”且不说虞姬命运如何,单看项羽这首歌里最重要的3个字:时不利。这3个字,左右了项羽接下来的一系列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项羽在突围垓下后做的一切:他带着800骑兵突围,渡过淮河以后只剩了100多人,等来到东城山上,只剩了28人。这些人都对项羽忠心耿耿,而项羽临死前拼尽全力,只为了向他们证明一件事:“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话和前面的“时不利”对应上了,项羽认为,自己落得今天这番田地,不是因为自己不会打仗,而是因为天时不利,天要亡项羽,跟别的无关。项羽毕竟是个古人,很多“天命”思想深深植根在他的脑海中。但如果项羽真相信天命,会放出要取代秦始皇的豪言壮语吗?

所以,项羽要么是价值观变了,要么就是最后关头想为自己挽回一些尊严,西楚霸王无论何时都是骄傲的,这种骄傲令他可以从容地告诉故人:把我的头送给你;也可以让他在走投无路之际,还要对身边的骑兵们说:看我怎么为你们杀掉一个汉将。

项羽当着诸骑的面杀掉一个汉将后,匆匆忙忙来到了乌江边。接着,乌江亭长的一席话,劝得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最终拔剑自尽了。后世很多文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项羽明明有机会卷土重来,为什么在最后关头放弃?这是因为,乌江亭长戳到了项羽心中最大痛点:

江东父老。项羽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乌江亭长告诉了他几个事实:一,自己有船,汉军没有,项羽逃生几率很大;二,江东子弟还没有折损殆尽,项羽渡过乌江还是可以称王。可就是这话提醒了项羽,他意识到自己能依靠的只有江东父老,但他已经没脸“衣锦还乡”了。

兵法里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乌江亭长不见的是为了攻心,但他恰好令项羽想到了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跟他起事的江东子弟,没一个生还。与此同时,项羽又想起了“时不利”的总结,两相夹击之下,焉能不陷入绝望?项羽是因心理挫败而死,绝不只因战败。

更多文章

  • 九岁为使的孙权,因自己的凶狠的王妃,才将大位传给孙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江东的孙氏一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先是有“江东之虎”孙坚,再就是“小霸王”孙策,随后就是身为东吴之主的孙权,就连当时的曹操也评价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当时的孙权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孙坚的确,孙权,不愧是一方霸主,在孙权小的时候,就跟随这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四处征战。自幼报读兵书

  • 李世民评杨坚建隋是欺孤儿寡母,李渊建唐就不是?两者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贞观政要》中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四年评价隋文帝杨坚时,说了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一堆缺点,其中还有“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这么一句。这是指杨坚当初以臣欺君,逼迫年仅九岁的北周静帝禅让,然后建立隋朝,是杨坚绕不过去的黑历史。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太多了,权臣或夺位,或欺君,在唐朝之前就有不少事

  • 安禄山有一绝活,为方便私会杨贵妃,认她为干妈,还被唐玄宗夸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贵妃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贵妃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虽然过得不太好,但是寿王李瑁也从来都没有让她受过一点苦。杨贵妃嫁过去因为相貌过人,所以就连她的公公唐玄宗都垂涎她的美貌,后来干脆就把杨贵

  • 唐玄宗李隆基的姑表兄弟为什么除薛崇简外都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韦后乱政之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唐玄宗)联手,一举消灭韦氏集团,之后李旦复位,就是唐睿宗。一则太平公主有功,二则太平公主是李旦的妹妹,所以她此时极受李旦恩宠,以至于发展成了太平公主曾一度权倾朝野。本来她和李隆基还曾联手过,但后来太平公主发现这个太子很精明,她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就谋废太子,

  • 三国中被忽略的三位谋士,文可谋天下,武力几乎可以媲美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王朗是汉魏之际著名的历史人物,是曹魏的三朝重臣。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出让众看客看的津津有味的一场“对骂”,也就是诸葛亮和王朗的高端舌辩。诸葛亮痛骂王朗说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翻阅资料,其实这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环节。真实的王朗其实是一位难得的良臣。能和诸葛亮对战,可见他的分量。在建安

  • 杨修VS郭嘉:豪门背景反而成了负担,郭嘉为何独得曹操“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修和郭嘉,杨修临死前说的话,郭嘉好还是sp郭嘉好

    三国时期三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段历史,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的背后,有一大批具有才华以及谋略的谋士在出谋划策,这些谋士在三国时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于社会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不过这些谋士的人生发展却是大不相同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才华以及智慧的高低,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他们出生门

  • 唐太宗英明神武,为何选性格仁懦的李治为继承人,只因此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至尊红颜李治与武媚娘吻戏长镜头,李治和他的亲姐姐,李治为何只当了42天的皇帝

    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几位之一,在继位之前,他的传奇人生,令后世津津乐道;在继位之后,他更是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如此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堪称帝王的楷模。李世民剧照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管李世民一代明君,在自己儿子身上,也犯了糊涂。因为在立谁为继承人时,李世民犯了

  • 看到他的头颅,刘邦痛哭流涕,将士听到此人的死讯,通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经典传奇刘邦,王立群说刘邦完整版

    你们知道此人是谁吗?这人正是田横,他自小聪明过人,有着过人的胆识,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不过他却自刎,刘备因此也感到十分伤心,田横的死成为了一件让他痛心的事。田横曾经和项羽交战,在此期间,他出了不少失地,表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作战能力。如此厉害的一个人物,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自杀的呢?田横曾经自称齐国

  • 他从一个小和尚一步步成为了唐朝宰相,却陷入帝后之争,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皇宫从一介和尚成功当上皇帝的人,大家都很熟悉,是明太祖朱元璋,但要问起从和尚当上丞相的人,就很少人知道了。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这位奇人。隋炀帝在江都纵情声色公元608年,位于今天的河南三门峡陕县,出生了一个孩子,家人为他取名上官仪。上官仪出生时,正值隋炀帝大业四年,他的父亲是隋炀帝江都宫的副

  • 真相解密:诸葛亮的岳父可能用计杀死了孙权他爹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就说,要继续八卦荆州另外两位姓黄的大人物,也就是杀死孙坚的黄祖,跟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什么关系呢?今天终于有空了。诸葛亮的这位岳父在正史中的笔墨并不多,只有两处有记载:一是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裴注引《襄阳记》说,黄承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孔明。二是在《襄阳耆旧记》蔡瑁条记载: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