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力如何?白起三入楚地的结果是什么

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力如何?白起三入楚地的结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3/16 3:38:48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 ”秦昭襄王多么狂妄,想要与偌大的楚国直接开战,那楚王的态度如何呢?天下惧秦,楚顷襄王也不例外,“乃谋复与秦平”,“楚迎妇於秦,秦楚复平”,这样的和平维持了十一年。但身为王,楚顷襄王当然想光复先祖的霸业,“楚欲与齐韩共伐秦,因欲图周”,秦可不愿意楚国再出一个中兴之主,于是白起率兵攻楚,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白起再次伐楚,拔楚西陵;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白起再度率军攻楚,破楚国都城郢都,焚毁楚国先王墓地夷陵,楚顷襄王溃败北逃,楚国再无力单独对抗秦国,亡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为何白起三入楚地如过无人之境?是秦国太强还是楚国太弱?

一、荆楚百年,昏君丧国

荆楚八百年,也留下了荡气回肠的鸿篇巨制。“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但在国君熊绎的努力下,“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之后的楚国越来越强,甚至在第六任国君熊渠时,还说出:“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封了三个儿子为王,这是周朝诸侯国中第一个僭越封王的。此后周越弱,楚趁机参与中原争霸,楚庄王时,庄王熊旅还曾问九鼎示威,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在他的带领下,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经过多年沉浮,但好在有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几位明君在,楚国虽不复楚庄王的霸业,但国内君臣团结,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仍被各国所畏惧。

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为楚怀王。楚怀王自幼生活中富庶的楚宫中,这让他不像秦昭襄王那样有较为悲惨的经历,尽管也有强国之壮志,但多了几分天真。楚庄王没有经历过祖先那样筚路蓝缕的艰苦过程,他继承的是一片形势大好的楚国,在治国理政上,这位王更像随着性子来,想要重用变革派,最终因为贵族的反对,自己也意兴阑珊,革除弊端的变法不了了之;齐楚交好,他却因为贪图商於六百里之地而“闭关绝齐”,被张仪欺骗,随后的举兵伐秦在丹阳、蓝田也以惨败告终。

秦国一直把楚国视为假想敌,楚怀王伐秦,秦将魏章大破楚军于丹阳,楚怀王不甘心,二度伐秦,又惨败于蓝田,秦国则松了一口气,这楚国也没“吹”的这么厉害嘛,于是一年后秦军攻楚,楚军三战皆败,魏韩也趁火打劫,进攻并夺取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地位一落千丈。而后楚国继续遭受列国打压,为报绝交之仇,齐联合韩魏大败楚军,秦也夺取了楚之汉中六百里、召陵,楚国根本无力反击。后来楚怀王被秦昭襄王诓骗入秦,被扣留,秦昭襄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其严词拒绝,被扣三年里,楚怀王子不思救父而自立为王,诸侯自以为无害于己而不讨伐,后楚怀王出逃,无一国愿意收留,在秦客死后,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二、尾大不掉,好战必亡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越强,人民皆好公战,反观楚国的变法却屡屡失败。楚悼王时,吴起变法,让“贫国弱兵”的楚国一下子又强盛起来了,但因为悼王的早逝,吴起被乱箭射死,楚国轰轰烈烈的变法戛然而止。而后楚怀王想要效仿先祖进行一次革除弊端的改革,也因为受阻而意兴阑珊,楚之所以会败,根本在于楚国的构成。

秦楚之争,背后则是制度之争,商鞅变法,废分封而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设军功爵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增加了秦人作战的积极性,也向近乎所有才子开放了一条晋升之路。反观楚国,虽然疆域广大,人口最多,但地方上的氏族贵族太多,盘根错节,甚至还能对楚国中央造成威胁;此外,地方还拥有自己的私兵,还曾一度成为楚军主力,这些地方军队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打打顺风仗还行,当面对有“虎狼”之称的秦军时,想必早就被秦人别在腰带上的人头吓傻了吧。

“国虽大,好战必亡”,楚国的兼并国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把握得非常好。楚在南方建国,从初代国君的筚路蓝缕来看,在当时的楚国肯定相当穷,而南方又很难开发,造成了楚国不被中原诸国所接受。然而楚人在向南开发后,在开疆辟地的同时也解决了后方的问题,楚国很早就解除了后顾之忧,不像秦国,在秦惠文王时还得受义渠国在后方搞事。后来,楚越交战,越国一战即战败,越王也战死,齐威王则趁机吞并越国,楚国国土得到一次大的扩张。楚怀王时,他即位初年隐忍不发,五年后北伐魏国,攻城夺地,一雪前耻;他还成为各国共推的合纵长,声名大噪;他还趁秦惠王重创齐国,秦国又因秦武王暴毙发生内乱之际,东败越国,拓境江东。但楚国也因此被各国忌惮,那些以前一起合纵针对秦国的盟友纷纷倒戈,加入迫害楚国的队伍,连年征战的楚国终于不堪重负,与列国交战而无一胜绩。

“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为了一举击溃楚国,白起深入楚地,烧毁船只,自断归路,这支哀兵入楚后势如破竹,反而楚军因在本土作战而有后顾之忧,士卒担心家人受难,军中又没有猛将坐镇,节节败退,白起一路攻城杀人,决水克鄢,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最终,白起也因此受封“武安君”。

标签: 楚国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改朝换代最惨的就是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有一种人生于帝王之家,但却注定了不幸,这类人就是亡国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夏朝开始,每个王朝的产生和覆灭都会牺牲一批人,站起来一批人。如果一个朝代被灭,首先遭殃的就是皇亲国戚,他们会被抓做人质,如果简单杀掉反而是个很好的死法。今天我跟大家讲的就是公主的凄惨下场。当然有些大臣不敢立即

  • 李存勖在位期间,为何放任皇后的权利扩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李存勖,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李存勖在位期间,皇后刘氏权力极大,所发布的教令与皇帝诏敕具有同样效力,各地官府都必须执行。刘氏生性贪婪吝啬,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敛钱财,还派人到各地经商,连柴火果蔬之类都要加以贩卖,从中获利。四方贡献的钱财都据为己有,却吝啬不赏,只用于供养伽蓝。降将如袁象先、温韬、张全义,都通过厚赂刘氏而

  •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打更的?又是怎样区分时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打更,宋朝,历史解密

    “夜半三更,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古代,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每到一更,巡夜打更的人就敲锣,或者打梆子报时,这就是打更。至于古时候为什么有人打更?是因为古代的科技没有现在发达,那时虽然有计时的,但却缺少精准的报时手段。为了让人们

  • 夷陵战败后,为什么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章武元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

  • 他是唐朝十八学士之首,凌烟阁位列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十八学士,唐朝,历史解密

    根据题目就能想象得到他的彪悍,这人确实非常了不起,是唐朝18学士之首,凌烟阁排名也非常的靠前,与房玄龄简直绝配,历史上最著名的“房谋杜断”中的杜就是他了,他就是杜如晦。他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他的爷爷做了隋朝的工部尚书、义兴公,他老爹是隋朝昌州长史,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聪慧,长大后,成了隋

  • 洺水之战是在哪一年打响的 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世民,历史解密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为了消除刘黑闼军队势力,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率兵讨伐刘黑闼。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下,窦建德死后,刘黑闼自立

  • 乾陵为何很多石像?都有什么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会有人对此不太理解,乾陵外面的“六十一蕃臣像”,的的确确是六十一个,现在也立了一块碑,如果数一数也是六十一个,但是古代人很讲究对称,如果是这样一边有29个另一边有32个,那很可能是有什么问题的,难道说是少了三个吗?那这三个石像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摆出来?这些石像的身份又是谁呢?由于史书没有过多记

  • 古代真实后宫生活如何 真的有宫斗剧演的那么恐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后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后宫真的像宫斗剧中那么恐怖吗?从《甄嬛传》开始,各种各样的宫斗剧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可能有的人就比较疑惑了,真实的历史后宫,真的像电视剧中演的那么恐怖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宋哲宗:当年孟皇后被指控行巫蛊诅咒婕妤刘清菁,这段历史并

  • 关平的实力如何?他是如何被关羽收为义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关平,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困麦城,派廖化去上庸求援。后人看到此处感叹道,何不派关平前往,可为蜀汉留一栋梁。只是当时关羽大军离散,数万精兵只剩下数百残兵败将,自己身上还伤势未愈。在这种情况下,关平作为关羽最依赖的人,当然不会弃关羽而去。那么,关平究竟有何实力,能够得到后人的如此感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 秦国和楚国原本是结盟关系 两国最后是怎么走向对抗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秦国和楚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和楚国,为什么从结盟走向了对抗?春秋四大强国,指的是当代史学家列举的东周春秋时期的四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在春秋四大强国中,秦国和楚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共同对抗晋国的盟友,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