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战败后,为什么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呢?

夷陵战败后,为什么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4/3/16 9:28:45

章武元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在夷陵之战被陆逊击败之后,刘备退到永安白帝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并且,对于刘备来说,之后近一年的时间,他都留下白帝城,而没有回到蜀国都城成都。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从时间上来看,刘备完全可以回到成都,尽管身体抱病,不过,回到成都托孤,依然是比白帝城托孤更好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为何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并不简单。

首先,刘备之所以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而没有回到蜀国都城成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为了聚拢溃散的蜀军。在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人左右。因此,虽然陆逊取得了胜利,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歼灭蜀军,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物资丧失殆尽。

在此基础上,因为部分蜀军四处溃散,所以刘备选择留在永安白帝城,以此聚拢这些士兵。反之,如果刘备匆忙逃回蜀汉都城成都的话,那么这部分溃散的蜀军,很可能就没有聚拢的方向,从而真的损失殆尽了。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

正是因为聚拢了夷陵之战中溃散的士兵,加上赵云带来的兵马,促使刘备手中握有接近2万人兵力的。在此基础上,刘备得以守住永安白帝城。众所周知,一旦白帝城被攻破的话,那么东吴将士就可以深入益州腹地,甚至灭亡蜀汉了。这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最不能接受的结果。于是,聚拢士兵,镇守永安,成为刘备临终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虽然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陆逊,可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能抵挡陆逊接下来的冲锋,蜀汉还有翻盘的可能。反之,如果刘备自己逃回成都,夷陵之战带给蜀汉的损失,很可能就不是数万大军的伤亡了。另一方面,刘备之所以没有回到成都,是为了反攻东吴。对此,可能有人要问了,夷陵之战中,蜀汉伤亡惨重,怎么还有实力反击东吴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夷陵之战后,东吴和曹魏矛盾激化,双方逐渐兵戎相见。而这,无疑给了刘备卷土重来的机会。

公元222年十月,也即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选择背叛曹魏。在此之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曾向曹操俯首称臣。现在,陆逊打赢了夷陵之战,蜀国这边的威胁得以解除,孙权也认为不必再向曹丕称臣了。对于孙权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分恼怒,又下《伐吴诏》鼓励将士们曰:“南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坚决要南征孙权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东吴和曹魏之间的关系变化,尤其是曹丕征讨东吴的消息,刘备肯定会及时获悉的。于是,刘备留在永安白帝城,很可能就是等待曹丕征讨东吴的走向。公元222年,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 ,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不过,东吴还是艰难化解了曹丕三路征讨东吴的战役。

最后,在笔者看来,如果曹丕三路征讨东吴取得了胜利,甚至直接攻入到东吴境内。那么,此时坐镇白帝城的刘备,完全可以率领手中的2万兵马,以此反攻东吴。虽然规模上不如夷陵之战,但是,只要曹丕可以吸引东吴主力,刘备这一边完全可以浑水摸鱼,甚至收回关羽大意失去的荆州。当然,非常可惜的是,曹丕三路大军讨伐东吴,没能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不过,不管怎样,刘备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还是给了孙权非常大的压力。就孙权来说,听闻刘备驻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夷陵之战中,虽然是东吴一方获得了胜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胜利一方的孙权主动派遣使者到刘备这边请和。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备一直停留在白帝城,给孙权带来了不小的威慑。特别是在曹丕征讨东吴的背景下,刘备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威慑,显然是放大化了。而这,意味着之后蜀汉和东吴的结盟上,前者可以保持主动,至少不会因为兵败夷陵而处在下风了。进一步来说,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而不是回到成都,可谓是充满智慧的一招妙棋,不仅避免东吴趁势扩大战果,乃至于消灭蜀汉的奢望,还威慑孙权,促使其主动使者请和,为之后蜀吴联盟的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的来说,夷陵之战后,刘备虽然锐气受挫,不过,一向坚毅的刘备,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最后的努力,以此为元气大伤蜀国谋取更多的好处。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言:“(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唐朝十八学士之首,凌烟阁位列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十八学士,唐朝,历史解密

    根据题目就能想象得到他的彪悍,这人确实非常了不起,是唐朝18学士之首,凌烟阁排名也非常的靠前,与房玄龄简直绝配,历史上最著名的“房谋杜断”中的杜就是他了,他就是杜如晦。他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他的爷爷做了隋朝的工部尚书、义兴公,他老爹是隋朝昌州长史,他年轻的时候非常的聪慧,长大后,成了隋

  • 洺水之战是在哪一年打响的 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世民,历史解密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为了消除刘黑闼军队势力,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率兵讨伐刘黑闼。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下,窦建德死后,刘黑闼自立

  • 乾陵为何很多石像?都有什么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会有人对此不太理解,乾陵外面的“六十一蕃臣像”,的的确确是六十一个,现在也立了一块碑,如果数一数也是六十一个,但是古代人很讲究对称,如果是这样一边有29个另一边有32个,那很可能是有什么问题的,难道说是少了三个吗?那这三个石像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摆出来?这些石像的身份又是谁呢?由于史书没有过多记

  • 古代真实后宫生活如何 真的有宫斗剧演的那么恐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后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后宫真的像宫斗剧中那么恐怖吗?从《甄嬛传》开始,各种各样的宫斗剧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可能有的人就比较疑惑了,真实的历史后宫,真的像电视剧中演的那么恐怖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宋哲宗:当年孟皇后被指控行巫蛊诅咒婕妤刘清菁,这段历史并

  • 关平的实力如何?他是如何被关羽收为义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关平,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困麦城,派廖化去上庸求援。后人看到此处感叹道,何不派关平前往,可为蜀汉留一栋梁。只是当时关羽大军离散,数万精兵只剩下数百残兵败将,自己身上还伤势未愈。在这种情况下,关平作为关羽最依赖的人,当然不会弃关羽而去。那么,关平究竟有何实力,能够得到后人的如此感叹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 秦国和楚国原本是结盟关系 两国最后是怎么走向对抗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秦国和楚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和楚国,为什么从结盟走向了对抗?春秋四大强国,指的是当代史学家列举的东周春秋时期的四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在春秋四大强国中,秦国和楚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共同对抗晋国的盟友,也即

  • 三国司马家为什么如此长寿?揭开司马家长寿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司马家为什么如此长寿?司马家能笑到最后和他的长寿密不可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司马家长寿的秘密吧!杨修(公元175-219)看他不对付,熬,在司马懿40岁的时候看着44岁的杨修因为老作死,和领导耍聪明断送了性命和前程;曹操(公元155-220)一直想搞他,熬,在司马懿41岁

  • 历史上古人所用的春凳是什么?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凳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老物件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现在家家户户的客厅或者是卧室都会放有椅子和沙发,以提供给人们临时的休息,还有板凳和躺椅之类的家具也是很普遍的,而这些发明创造可不是近代才有的,在中国古代也能找到与之相关的原型。就比如造型独特,又大有妙用的春凳,或许很多人对这件家具都

  • 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为什么没有自立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不同于此前任何农民起义领袖,石达开的一生经历,近乎不存在任何悖论,正因如此,后世誉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但石达开依旧留给我们后世人们许多的疑问,尤其是石达开出走避祸的诸多历史细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1856年这个时间节点,太平天

  • 朱元璋非常喜爱朱椿,为何历史鲜有记载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有两个儿子最为出名,一个是长子朱标,当了25年的太子,最后遗憾地死去。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通过三年的战争,战胜皇太孙朱允炆成功夺位。事实上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除了朱彪和朱棣之外,朱椿也是非常有名和非常成功的。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他的生母是郭惠妃。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是元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