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之时,王翦和白起是最伟大的英雄吗?大错!

秦灭六国之时,王翦和白起是最伟大的英雄吗?大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2/7 2:47:27

王翦白起都是历史上秦国名将,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

[var1]

白起在当时被誉为战神。他在秦国担任了数十年的指挥官。攻占近80座城市;他消灭了将近一百万的敌人;尤其是著名的“秦赵昌平之战”,为秦灭六国打开了新的起点。因此,白起真正立下了秦灭六国的伟业!

而历史上的王建,功劳比白起还要大!他和他的儿子王贲几乎参加了秦国灭六国的每一场战役;并率军灭除韩国以外的其他五国;秦国一统天下的时候,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王翦父子打下的!

[var1]

也正因如此,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尊王建为“太上皇”,可见其功绩之大!

但是,如果因此说他们两个对秦灭六国的功劳最大,那就不公平了!因为大家忽略了一个小人物,他就是赵王迁在赵国最得宠的大臣郭开

[var1]

郭凯其实天赋不高,文不武武,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特长,就是善于诽谤赵忘津。在赵国的历史上,如果倒数的话,赵王一共被害过三代。

公元前260年5月,秦赵大军在赵国昌平大战。当时双方的军事首脑均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这不重要。不过,论军事实力,秦国略强于赵国。

[var1]

因此,秦国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而赵国则采取“固壁清野”的防御策略。平等了,谁也不能对谁做什么。

然而,秦国对赵国实施了“间接反制战略”,也可以在帖子《史记》中读到:

”赵王信秦简。秦简曰:“秦恨马谡赵奢之子赵括一统军阀。

另一方面,秦人收买了赵国的奸臣,就是郭开。

[var1]

当时,郭开只是昭孝成王儿子的侍从。但是,他却利用这段关系接近了赵孝成王。他还骗赵王说,廉颇要靠兵夺位,坚持不住。

同时,他还故意说秦人害怕赵括的军队。于是,疑心重重的赵王立即换将,换掉了廉颇,让“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自己。随后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赵军在赵括手下惨败,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五万多人!

[var1]

这一战,也让赵国从此郁郁寡欢!当时,赵国是六国中最强的军事力量。因此,此战也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死,其子赵孝王即位。当时,郭开也因为陪伴在赵王身边,成为了赵王的近臣。这时,秦国趁着赵国国丧事,再次集结兵力进攻赵国国。

[var1]

赵襄王此时很是慌张,但后来廉颇被解除了兵权,赵王手下又无将,昭王又打算重用廉颇,但又怕廉颇年事已高那个时候要重用。于是派郭凯前去拜访。

殊不知当时廉颇一直想再次为赵国做贡献。郭开一到家就知道赵王在想什么,当着郭开的面吃了一桶米和十只猫肉!那就是告诉赵王,廉颇的剑不老!殊不知这个郭开又一次从秦国人手里拿了钱。

[var1]

”又回去对赵王说:“连将军虽然老了,但吃得很好,但和大臣坐在一起,剩了三份。

你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廉颇虽然老了,还能吃东西,但是陪我坐了一会,便上了三趟厕所。赵王一听,顿时怀疑廉颇消化系统失灵了,还怎么打仗呢?于是他放弃了利用廉颇的念头。

[var1]

当时,赵国因统兵无能,再次战败,国力更弱!不过,赵国的一再削弱,还是离不开郭开的三寸不烂之舌!

赵孝王死后,其子赵王迁即位,郭开成为赵王的宠臣。这时,秦国意识到赵国已经活不下去了,于是再次起兵,准备一举灭掉赵国。这时,虽然廉颇不在,却出现了另一位名将,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var1]

他之所以没有早点出现,是因为他正在赵国北部与匈奴作战。现在赵国危在旦夕,他就率部抵御秦兵。

李牧走在前列的同时,依然采用了廉颇先前“固壁清野”的策略,积极防守。这让秦军一时难以攻陷。于是,秦国人又贿赂郭开,让他将赵国君臣分开。郭开故技重施,说李牧拥兵自重,意欲造反。

[var1]

但赵忘迁心怀恶意,一怒之下杀了李牧。李牧死后,秦军知道赵国无人带兵,长驱直入,灭了赵国。赵国灭亡后,秦国国力更加强大!至于其他五国,军事实力弱于赵国,同样被秦国一一灭掉!所以秦灭六国的关键是先灭掉最强的赵国,而郭开对秦灭赵的功劳也算是最大的了!白起和王渐能比得上他吗?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每战必败奔亡不暇,到一举拿下益州,谁打通了刘备的任督两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法正到达荆州后,反而劝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深怕失信于天下,犹豫再三,一时不能决断。最后,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劝说下,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将守卫荆州,亲自率庞统以及数万将士入蜀。刘备虽然身经百战,但战绩却不理想,用赵戬的话来说,就是“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而此次入蜀作战,又是刘备出道二十七年来

  • 楚怀王在决定与秦国对话之前,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怀王被秦国囚禁几年,芈月传楚怀王去秦国,楚怀王时期秦国

    这是不折不扣的外交纠纷,而秦国此时刚刚还给楚国尚庸,帮助楚国解除了韩、魏、齐的围困。当然,如果楚怀王果断不破坏秦楚刚刚恢复的友谊,他就得马上把太子交给秦国,他可以随心所欲。可他毕竟是楚王,楚怀王怎么可能同意?于是我装作不知道,准备忽悠过去。但是秦国就没那么好谈了。他们直接与韩国、魏国、齐国结盟,分四

  • 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心存异心,若是刘备一统天下首先会除掉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五虎上将谁厉害,假如刘备一统天下,如果庞统不死刘备能一统天下吗

    在三国时期的时候,除了各势力之间明面上的战争以外,人才的抢夺,其实也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之下,如果谁能够得到拥有过人能力的人才的话,那么自己离君临天下肯定就会更近一步,所以人才是相当重要的。曹操手下有着非常多的人才,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有能力的话曹操都会加以善用。曹操手下的这些人才

  • 李牧-也许是战国最后能阻挡秦国统一六国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赵王叫赵谦,是赵孝成王的孙子。这小子早已没有了祖父赵武灵王和祖父赵孝臣王那种锐意进取、勇敢果断的精神。赵王家老将庞暖欲起义推翻赵王迁,立其子贾为王。秦军杀来,赵王急召群臣商议抵抗之策。皇室长老和郭开都推荐李牧,因为想要造反的人需要强大的军队,权臣郭开也察觉到有人对他不满,要不要纠正他。他必须迅

  • 战国七雄中,为何秦朝能统一六国,看看卫星地图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统一六国地图全图,王立群讲秦朝统一六国,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地形图

    [var1]首先申明,在本篇文章中,关于七国的皇帝、大臣、国力等暂时不纳入参考的范围,单就来说说地理位置,通过上图我们能够发现,西边是秦国以及匈奴,中间是韩国、赵国、魏国,东边是齐国以及楚国,最北边是燕国。从地理位置来看,韩国的位置是最糟糕的,不仅领土面积十分的小,周边还有秦国、楚国、魏国包围着,根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少年22岁封狼居胥,现却要退出教科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是谁说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哪位将领说的,匈奴未灭的由来

    霍去病,汉族,河东平阳人,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和平阳公主府女奴所生,可以说出身低微,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成为西汉著名的将军,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是古代版“闪电战”的创始人

  •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无力和秦国对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秦军号称“虎狼之师”,韩军当然抵挡不了其进攻。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韩国的君主韩惠王决定用土地换和平,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当时的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意执行国君的命令,不想投降秦国,于是冯亭和上党的百姓商量以后决定利用赵国

  •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董承被毒死 天子中计 还是郭嘉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承之死,董承个人资料,三国机密郭嘉大结局

    刘平迫切的希望自己可以赢一次郭嘉,他心里的想法除了皇后谁都没告诉,但郭嘉一再试探天子刘平,已经捕捉到蛛丝马迹,刘平即使知道这很危险还可能是个陷阱,但自己还要义无反顾的跳下去,因为这是自己脱离郭嘉,脱离司空府,脱离许都的唯一机会,自己必须要抓住。于是刘平与皇后伏寿扮成小兵,联合袁绍的人救出董承,但让人

  • 为何春秋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到了明朝萨尔浒出十二万人都费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萨尔浒之战如何打赢明朝,萨尔浒之战明朝怎么才能打赢

    [var1]首先,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少历史记载和典籍,本质上是查无实据的,既然查无实据,那就有很多种说法,所以春秋战国时代记载的军事作战,本质上水分是挺大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长平之战号称赵国出动了四十万人,但是考古发掘发现最多也就几万,这玩意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艺术,也就是所谓的“号称”,我不跟

  • “此间乐,不思蜀也”,刘禅回司马昭的7个字,错1字就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为何笑死司马昭,司马昭说刘禅,刘禅要怎么回答司马昭的问题

    想想看他爹,刘备,人家白手起家,从一个卖草鞋的,混到了一方诸侯,天下三分,谥号昭烈皇帝。再看看你刘禅,治理政事全靠人家诸葛亮,自己只会应个声,最后在成都还有二十万人马的情况下投降西晋,还好意思说“此间乐,不思蜀也!”,丢尽了列祖列宗的脸。但是,我们认真来解析一番,刘禅真的是昏庸无能吗?我们先看看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