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至写了一首诗,大小官员捧场唱和:唐朝中书舍人是个什么官?

贾至写了一首诗,大小官员捧场唱和:唐朝中书舍人是个什么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1/29 7:04:12

唐肃宗乾元元年,中书舍人贾至写了一首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一时间,中书、门下两省的大小官员纷纷唱和,诗中不乏对贾至吹捧、赞誉之辞。

岑参在和诗中说“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就是夸贾至,你的诗写得太好了,好比阳春白雪,很难唱和。杜甫也说“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老贾啊,你的才华太出众了,就好比凤毛麟角一般。

贾至这个中书舍人是什么职务啊,引得众人上赶着夸赞?

这要从唐朝的官制说起。隋文帝杨坚曾任北周大丞相,深知大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威胁太大,夺外孙皇位称帝后,为避免丞相集权,便将相权一分为三,设三省六部。唐承隋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行使政令。

中书舍人便是中书省的重要属官,品秩为正五品。虽然上面还有正三品的中书侍郎和正二品的中书令,但是中书令、中书侍郎是朝廷大员,辅佐天子干大事,中书省的主要业务还是由六个中书舍人来承担。

一、职掌草拟天子诏令。影视剧中太监们尖着嗓子宣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可不是皇帝亲自动手写的,皇帝没有空,也不愿费脑子,全得靠由中书舍人根据皇帝的意思,按照一定格式,先草拟出来,经门下省审核后,再报皇帝定夺。

别说皇帝了,大小是个领导都有秘书班子专门写稿。中书舍人就相当于皇帝的文秘人员,往往一散朝,中书舍人就开始忙了,根据皇帝在朝堂上的意思,起草诏书。所以王维有诗句“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中书省官衙称凤凰池,简称凤池。

二、帮助中书令审阅尚书省六部的奏章。六部呈上来的奏章,不直接交给皇帝,而是先交中书省审阅,由中书省草拟意见,这个任务也是由中书舍人来完成。中书舍人草拟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报中书令审,最后才能报皇帝阅。

三、对重大军政事务提出初步意见。如果发生灾荒、战争等重大军国事项,中书舍人要共同商议,拿出初步应对方案,经中书省长官审阅确定后,交门下省复核后上奏皇帝。

从这三项主要业务看,中书舍人的位置有多么重要。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能当中书舍人必须具备三项条件。

一是善解圣意。皇帝往往一句话,中书舍人要将其形成书面文字,这不单是简单地复述和润色,更需要体察圣意,将皇帝话中的深层意思表达出来。皇帝想到的你要想到,皇帝没想的你要替皇帝补充到。

二是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圣旨拿出来就代表皇帝的话,那必须是文采飞扬;皇帝颁发诏书,都有时效性,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写出来,拖拖拉拉当不了中书舍人。

三是必须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中书舍人就是皇帝的秘书和参谋,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不懂治国理政肯定干不了。

大诗人李白绝对才华出众,写诗没问题,“李白斗酒诗百篇”,立马可待;但要论治国理政就不行了。所以李白只能当翰林供奉,写写诗陪皇帝玩,当不了翰林学士参与朝政。

中书舍人绝对是皇帝绝对亲信,有“文士之极任”的说法,相当荣耀,是唐朝文人的向往。所以,中书舍人贾至写首诗,大小官员纷纷捧场唱和就不奇怪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老照片 看清了清朝女性的真实容貌!原来丫头比格格还要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看古装剧,尤其是那些清朝的古装剧。非常的受大家的欢迎。剧中的格格娘娘,有的温柔贤惠。也有的刁蛮泼辣。他们个个勾心斗角,都是为了获得皇上的宠爱。在现实生活中清朝。真的是那个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来自清朝的老照片。这张老照片应该是来自宫里头的一些贵人。他们个个都穿着清朝的服饰,

  • 诡异唐朝宫廷怪谈,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阴间使者奉命勾取皇帝的魂魄,这样的事情您听说过吗?今天咱们要讲的,是一件唐朝时期诡异的宫廷怪谈,这件事收录在《续玄怪录》之中,这本书里记载的每个故事,都被收录到了《太平广记》中,却唯独这个故事没有被收进去,到底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看,这件诡异之事是怎样的吧!唐朝时期有一个县尉叫做辛公平,相当于现在

  • 罕见老照片:清朝诰命夫人服饰华丽“惊艳四座”,气场超级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照片中的改名夫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穿上朝服的样子依然气场强大,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能够想象到她年轻时贤德能干的样子,能得到这个荣誉,想必他们家族当时也会朝廷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了。清朝的诰命夫人,何妙龄简直就是冷艳的代表,她是晚清大臣外交家伍廷芳的正室夫人,照片中的她端庄沉稳,虽是冷艳却也不失大气,气质那

  • 话说成都·历史(04)‖九天开出一成都(南朝至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qú),今成都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明朝嘉靖年间版本)唐朝复为益州,公元618年,置总管府。公元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公元626年,又改为都督府。公元662年,升大都督府。公元742年,复为蜀郡。公元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

  • 罕见老照片:清朝官员向八国联军磕头,最后一张少年溥仪呆萌可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溥仪和光绪是什么关系,清朝皇帝的珍贵影像,溥仪皇帝的一生完整版

    罕见老照片:中国晚晴时期,大家都知道发生过八国联军侵略。他们趾高气昂地入侵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是清朝政府也做不了什么,因为打不过人家。图上就是1900年,一位清朝官员在向一位八国联军中的指挥官行叩拜磕头大礼。看着还是很心酸的,不过弱国就要挨打是不变的道理。罕见老照片:这个图上一看就知道是

  • 西安遗留下来的五处唐朝遗址,想梦回大唐,去这些地方就对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陕西西安唐朝历史遗迹,西安梦回大唐不夜城,唐朝西安主要景点

    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此。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和杨贵妃来华清池沐浴,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这里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其中三处是唐太宗沐浴的,两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大明宫是唐朝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 绍兴师爷为何在清朝名声大噪,其实原因很悲哀,主官很多不识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绍兴古代师爷,师爷相当于现在什么人,为什么叫绍兴师爷

    徐文长做过胡宗宪的幕僚我们先说说绍兴师爷的起源,绍兴师爷其实是幕僚,明朝科举为尊,地方官都是科举出身,但是大多数科举官员并没有行政经验,到了地方上面对地方的那些世代为吏的吏员们,很容易被蒙蔽,所以这些官员都会找一些知识份子作为自己的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当然一开始这些幕僚都是主客两便的,就是官员有权

  • 西安曾为十三朝古都,为何唐朝之后,难成为首都,其原因在于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安是唐朝的古都吗,唐朝以后西安不再成为首都的原因,西安和洛阳都是唐朝首都吗

    其中西安曾在历史上成为大大小小的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据历史记载,自西周开国至唐朝结束,西安作为王朝首都的时间前后累计长达1140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不仅是封建王朝发展的一个高潮,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开创了

  • 秘本虎啸金钟罩图说(清朝邓钟山著当代范克平整理)(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演练者仍然像前架相似,仰卧于长凳上。即以其头部上端处挂靠在上首长凳表面一端,用其两脚,其脚后跟,勾在下首长凳之表面一端,同时腹部仍然压着一块大青石,唯有不同的是,将两手分别托靠着大青石的左右两侧,以求准备抓举之动作。行前三换息之后,则吃气一口,并作咽气一次,且送气达丹田穴,便可提劲,并分别用两手拖住

  • 袁天罡:猪能上树之时,就是唐朝灭亡之日,李世民听后大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天罡死在李世民前面,袁天罡说猪能上树是什么意思,袁天罡讲母猪上树的意思

    因此古代有许多术士,被皇帝看中,留在宫里,专门为皇室服务。而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就当属袁天罡,后代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传说袁天罡擅长看面相,还有星象,擅长占卜。他曾经为许多名士作出预言,并且全都实现了。就连唐太宗李世民有的时候也会问他的意见。有一次,李世民找袁天罡问了他一个问题,就是唐朝什么时候会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