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预备立宪与丁未政潮1:改革官制,袁世凯要踢翻清朝大锅饭

大清预备立宪与丁未政潮1:改革官制,袁世凯要踢翻清朝大锅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4/1/19 22:49:23

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

1906年夏,出洋考察西方宪政的五大臣“公费旅游”一圈后,高高兴兴地回到国内。出洋的这大半年,五位大臣除了对西方各种新鲜事物甚为惊奇外,也终于明白了议会制、执政党、在野党、君主立宪、责任内阁、总统等等这些新鲜名词的含义。但要说据此写几篇宪政考察报告,指导未来大清立宪改革,那是难为五位大臣了。

预备立宪

端方还在考察途中,就知道他们这些人写不出什么考察报告来,但是没有考察报告是绝对交不了差的,慈禧轻则罢他们的官,重则下狱甚至杀头。思来想去,端方决定和手下“凤凰才子”熊希龄商议一下。熊希龄告诉端方,可以请人帮助写一份考察报告,而这个人非梁超莫属。梁一直主张君主立宪,还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端方同意了。熊希龄赶到日本,找到梁启超说明来意,劝说梁启超借五大臣考察良机,将自己的立宪主张推出去,虽说不能真实署名,但也算是“曲线救国”了。梁启超欣然同意。

端方拿着梁启超的《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和《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作为考察报告呈递给慈禧。与此同时,载泽将日本君主立宪的经过和优点——减轻外患、消除内乱、巩固皇权,报告给慈禧。慈禧对上述考察结果甚是满意,对于早日实现宪政,与西方接轨充满了期待。1906年9月1日,慈禧颁布“预备立宪”诏书,预备立宪正式开始。

资议局章程

万事开头难,说是预备立宪,可是从哪里入手呢?朝堂上众人争论不休,慈禧看着梁启超的《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最后拍板,立宪从改定官制入手。改革官制也就是改革人事制度,这是最难办的,但也是必须办的。慈禧命载泽主持此事。载泽是宗室子弟,喊喊口号,打打官腔还行,办实事就不行了。于是,他不得已,找袁世凯帮忙。

此时的袁世凯既有实力,又有声望。论实力,袁世凯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参与政务大臣、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督办政务大臣、督办天津至镇江铁路大臣、督办商务大臣、督办邮政大臣、会办练兵大臣。论声望,袁世凯改革政绩斐然,一直推动立宪,身边一大批追随者、一大批人才。

袁世凯接了载泽的橄榄枝,将手下大将杨士琦、张一麐、金邦平等人推举给载泽。在这些人一个月的努力下,改革官制的《新官制改革案》递到了慈禧面前。该案的大致内容如下:

1、取消军机处,设置责任内阁,限制君权;

2、设置资政院,作为国会没成立之前的立法机关;

3、改大理寺为独立的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与行政权分离,行政官员不得干预司法;

4、取消督察院,设立行政裁判院,作为全国人民投诉政府的最高诉讼机关;

5、取消礼部、翰林院、宗人府等冗余机构。

这份官制改革案很复杂,但总结下来就是要实现西方的三权分立,削弱清朝权贵的权力,打破独裁局面,革除不需要的政治机构,是一份非常好的方案。

在袁世凯预料之内,这个方案一出,立即在官场炸了锅。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载沣光绪帝的弟弟,溥仪的爸爸。因为戊戌变法泄密事件,哥哥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载沣一直痛恨袁世凯。载沣知道,载泽不过是挂名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袁世凯的主意。载沣不等袁世凯介绍完整个方案,大骂道:狗屁不如的方案,太嚣张了,你袁世凯眼中还有主子吗?袁世凯也不生气,不卑不亢地解释:我这是为了大清,不这样就不能真正立宪,就不能强国,就不能避免再次受辱。载沣见袁世凯敢顶撞他,突然拔出枪要崩了袁世凯,幸亏庆亲王奕劻及时出手阻止,才避免血案发生。

庆亲王奕劻:晚清最贪婪腐败的满清权贵

除了暴怒的载沣,站出来反对的还有军机大臣铁良。因为按照这份改革方案,裁撤军机处,他就没了工作,同时兼任的户部尚书,练兵处会办也不保。还没等袁世凯想好怎么安抚铁良,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让他异常被动。

御史赵炳麟上《新编官制权属内阁流弊太多折》,挑明袁世凯的《新官制改革案》居心不良,因为按照这个方案,资政院根本就无法有效控制责任内阁,其结果是责任内阁独大,皇权旁落。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得罪皇上(光绪),一直担心皇上重新掌权和他算账,所以希望通过责任内阁架空皇权。您(太后)在还能控制住局面,那一天您不在了,皇帝又没有权,后果真不敢想象啊,大清的江山还是不是爱新觉罗家的不好说。

爱新觉罗.载沣

赵炳麟不过是一个打手,他后面站着的是军机大臣瞿鸿机。瞿鸿机是庚子事变后进入军机处的,自视为汉臣和清流的代表,此人满嘴仁义道德,却很少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以廉洁著称的瞿鸿机非常鄙视善于专营、腐败的袁世凯,凡是袁世凯支持的,他总是反对。赵炳麟出手后,瞿鸿机借题发挥,多次求见慈禧,攻击袁世凯包藏祸心,任由下去,慈禧的权力也可能受到削弱。

瞿鸿机根本不在乎改革官制对大清的益处,他是为了反袁世凯而反改革官制,是对人不对事,纯粹的党争、权斗。为了达到目的,隐藏自己阻碍改革的祸心,瞿鸿机将着眼点转为维护慈禧的权力上,而权力是慈禧的痛点,是所有独裁者的痛点,他们都担心失去权力。不出瞿鸿机所料,慈禧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突然下旨:为了让改革顺利进行,此次改革“五不议”:军机处之事不议;内务府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随后,慈禧命瞿鸿机和奕劻按照这“五不议”对《新官制改革案》进行修改。瞿鸿机将该方案中削弱皇权,三权分立的内容全部删除,加强军机处的权力(自己是军机大臣吗),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入军机处,其它方面一概不动。然后将新方案呈递给慈禧,慈禧对新方案十分满意,下旨按照瞿鸿机的方案执行。

瞿鸿机

慈禧的行为证明她已经对袁世凯产生了动摇、怀疑。为了证明自己绝无私心,也是为了回避瞿鸿机等人的攻击,袁世凯以退为进,要求慈禧免去自己除直隶总督之外的所有职务,军事上,除了新军第二、第四镇因为负责直隶防务,仍由自己统领外,其它四镇军权全部上交。慈禧对袁世凯“识大体”的行为非常高兴,接受了袁世凯的请求,也减轻了对他的怀疑。

在瞿鸿机的宣传下,袁世凯成为专权跋扈的小人,想做第二个曹操,很多人借机攻击他。袁世凯沮丧地回到天津,一年多来所有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愤怒、失望、憎恨,同时也化为力量。我要反击,我把这一局搬回来。(未完、待续)

立宪的结果:皇族内阁成立

预备立宪新闻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国姓是“朱”民间的老百姓吃猪肉时要怎么避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是明朝国姓吗,明朝有多少人姓朱,明朝百姓姓氏

    所以,考试就形成了一种约束文人的体制,以及八股考试等。此外,还大力推行“文字狱”,推行“文化独裁”,以强化意识形态的统治。明朝和清朝的“文字狱”,历史上有很多次,朱元璋杀了不少文士,其中朱元璋的禁忌是很多的,所以明朝的官员和百姓,都要遵守这个禁忌。例如“天”、“国”、“君”、“臣”、“圣”等等,甚至

  • 《红楼梦》中薛家仅仅是皇商为何能与王、贾、史三个官僚家族并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楼梦薛家和贾府关系,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关系图,红楼梦薛家与贾家什么关系

    封建社会,一个商家的兴盛必然有官家的背景。薛家能够成为皇商,必然也是有一定的背景,这个在原书中第四回仿佛有所提到,“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说到就是薛家本来是来自紫薇舍人,而紫薇舍人实际上就是中书舍人,历代都是皇帝近臣。所以说薛家的兴起应该是

  • 明朝王府长史,朝廷监视者,藩王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明朝宗藩制度的确立,为了维护藩王尊崇的地位和处理宗藩事务的需要,朝廷在藩王府设置王府长史,左、右长史各一人,为正五品。注意,这个长史是亲王府的长史,不是郡王府的。明朝郡王除了靖江王以外的郡王府官员设置教授一人(这里也可以看出靖江王在明朝拥有堪比亲王的地位)。在亲王府中诸多的官员中,长史排第一。王

  • 慈禧到底有多奢靡看她是如何吃西瓜的,就知道清朝为何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晚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慈禧一个人当家主权了,而光绪帝作为名义上的皇帝,也只是慈禧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甚至慈禧作为后宫妃嫔,竟然连光绪帝都敢囚禁,由此可见,她的手段是有多么的毒辣了。可以说清王朝之所以会那么快的走向衰落,并且对外来敌人签订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这背后推动一切的人都是慈禧,这个晚清名义上

  • 明朝民间故事:小木匠和富家千金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都曾海明与罗马小木匠,小姑娘爱上小木匠,小木匠的故事完整版

    这一年,江西大旱,颗粒无收,张权带着老婆儿子来到了苏州逃荒。苏州有一个财主王员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瑞姐,嫁给了叫赵昂的人为妻,小女儿玉姐,十二岁,尚未婚配。瑞姐和赵昂这两口子都是心眼很坏的东西,一心想着霸占王员外的财产,所以视玉姐为眼中钉肉中刺。张权带着老婆儿子在苏州府街上接木匠的活,刚好王员外家

  • 明朝末年,以当时的人才,究竟谁才能挽救大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应该指出,明朝末年,虽然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在辽东的活动很猖獗,但是离动摇明朝的国本还有一段距离。真正促使明朝灭亡的,是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在崇祯皇帝之前,所表现的形式不过是官员的贪腐,和外敌带来的消耗。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虽然触目惊心,但是不过是地方战争,对经济的消耗终究有限。官员的贪腐已经是

  • 51年镇反运动,张之洞之子被捕,面对审讯大喊冤枉:我有功于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之洞荒唐事件,张之洞被杀,张之洞杀了谁

    父亲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在任期间,重视教育,兴修工厂,可谓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作为子女,自当继承遗志,利国利民,那么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张仁蠡出生于1900年,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腐朽的满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自然也涌现出许多救国于己任的杰出

  • 明朝末年, 崇祯皇帝穷的叮当响, 而明朝的藩王到底多有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最穷的五个藩王,明藩王,河南明朝藩王分布图

    就在样,在太祖皇帝制定的祖制下,明朝各代分封的藩王都拿着巨额的俸禄、住着奢华的王府、挥霍着无数的银两,生活在大明帝国广袤的土地上。那么,到了明朝末年,在崇祯皇帝都过的穷的叮当响的情况下,那些生活于全国各地的藩王都过怎么样呢?他们到底多有钱呢?答案是惊呆众人。明朝末年,在大明王朝的全国各地生活着30多

  • 康熙、乾隆、嘉庆的生母都不是满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庆的生母,康熙生母是汉人还是满人,嘉庆是康熙的什么人

    对于皇族与汉族、包括满汉通婚则是为祖制所不允许的。但是在顺治皇帝福临之后,却有三位皇帝违反了祖制,娶了汉女为妃;只不过这三名汉女都不是一般的汉人,而是入了汉军八旗、甚至已被抬旗进入满州八旗的满籍汉人女子了。第一个就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佟佳氏。她原本属于汉军正蓝旗(即由汉人所组成的八旗之一)、也本姓佟;其

  • 明朝最嚣张的一个锦衣卫,皇帝的美人他敢下手,明朝大才子他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对某个大臣不顺眼,不必在经过刑部大理寺等朝廷机构复杂冗长的程序,可以凌驾于朝廷各部门之上,随心所欲地拘捕、刑讯、关押甚至处死大臣。在君权和臣权尖锐对立的明朝,锦衣卫作为皇帝皇权的拓展外延,对皇帝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明朝皇帝才会把锦衣卫视为心肝宝贝传家宝,整整在明朝存在了两百多年,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