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不许老百姓吃猪,唐朝不许吃鲤鱼,皇帝就这么霸道

明朝不许老百姓吃猪,唐朝不许吃鲤鱼,皇帝就这么霸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4/2/4 7:28:13

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可以说他的命令就是规矩,就是法律,谁也不得违抗,即使这命令不合理、不正确。

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全国发布了一道“禁猪令”:“养豕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爵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永远充军。”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对你们养猪的人家来说,买卖宰杀都是正常的事,但我是属猪的,今年还是我本命年,我又姓朱,虽然不是同一个字,可音相同啊。再说你们不知道吗,吃猪肉会长疮哎。所以这猪肉禁止吃了。谁要敢故意违抗我的命令,你全家都发配到最、最、最远的边疆,给我永远去当兵。

这个圣旨一出,全国乱了套。老百姓谁不怕发配充军啊,让我全家去打仗,那不就是让我全家死光光吗,于是大家马上把家里的猪全宰了,低价出卖,尽量减少些损失。连小猪崽儿也惨遭屠刀,没活多少日子又去投胎了。

这个正德皇帝很“潇洒”,他不喜欢工作,经常不在皇宫里呆着,而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国家大事都交给武百官,每天派人骑马向他汇报。

“禁猪令”下达之后,正德皇帝游玩所到之处,看到猪都被杀了,还有大批养猪的人家,杀不过来,就扔到河里。

一个月以后,留守在京城主持国政的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实在看不下去了,写了一道奏章——《请免禁杀猪疏》。他没给皇帝面子,一条条驳斥正德皇帝“禁猪”的理由。并请求尽快废止“禁猪令”,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

可正德皇帝没搭理杨廷和。

又过了两个月,礼部上了一道奏章,说咱国家的祭奠仪式规定要用牛、猪、羊三牲各一头,现在没猪了,无法正常进行,请求皇帝改规矩,决定一下用什么代替猪。

正德皇帝发现各方都给他压力挺烦的,只好取消了“禁猪令”。这场闹剧总算结束了。

类似“禁猪令”这样胡来的命令,并不是从正德皇帝开始,比如唐朝皇帝姓李,就不许老百姓吃鲤鱼,你要敢来一道“糖醋鲤鱼”,就等着坐牢杀头吧。

还有宋徽宗赵佶也来这一套,下了一道禁狗令。因为他属狗,所以禁止杀狗。

不过这个事不是宋徽宗发起,而是一个叫范致虚的官员拍马屁提出来的,说陛下您生肖属犬,那人间就不应该杀犬。

宋徽宗一听这有道理啊,于是下旨禁止杀狗,甚至禁止养狗。范致虚因为这一马屁拍得好,得到赏钱两万。

当时的太学生们听说以后,非常鄙视,有人说:“神宗皇帝属鼠,但却没有听说禁止养猫的诏令。”

其实这些荒唐之举完全没有意义。统治者让老百姓避讳自己的姓名、属相,就是显示自己拥有特权,高高在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饱受压迫的大宋朝最安逸的四十年,全是因为仁宗皇帝的治理有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仁宗简介,四大仁宗是哪四位,宋仁宗统治下的宋朝有多优秀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朝代,就和上面所说的两个朝代不一样了,首先这个朝代非常的富有,比前两个朝代都要富有许多,而且在这个朝代之中,我们国家的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个国家唯一一个不好的地方,也是让后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这个朝代在军事方面上实在是太弱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士兵本身

  • 时隔一百多年后唐朝凌烟阁才迎来新成员,军功卓著的他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当时的很多人很非常地渴望能够建功立业然后获得进入凌烟阁的资格,但是这个目标真的是太难了,导致在凌烟阁设立后的一百多年里,凌烟阁里面的画像还是二十四张,没有人能达到里面的人当年的高度。但是历史总是会被打破的,在一百多年后,凌烟阁终于也迎来了它的新一批功臣,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他

  • 韬光养晦待时而动,司马懿最精于此道,明朝杨慎对此总结的很到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慎的韬光养晦,司马懿经典语录韬光养晦,司马懿一生最经典的话

    客观您请阅:东坡先生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楚庄王“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句话可作为东坡语的最好注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比如爱秀小聪明的杨修,只有小聪

  • 改姓氏影响有多大?唐朝、明朝收获死忠,这个王朝却弄出百年仇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各个姓氏排名,明朝后人都改什么姓氏,唐朝名门望族的姓氏

    改姓氏在古人的心中是件大事,在军队和战争中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不少军头大佬都喜欢让便宜后代冠上自己的姓氏,这就引发了不少血案。比如李世民就干掉了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张亮,理由就是张亮收了500个和自己同姓的干儿子;朱元璋干掉蓝玉的理由之一也是这个大将军有收干儿子的爱好,蓝大将军一口气儿收了数千个庄客和

  • 陈友谅的死敌,效忠元朝不投降,朱元璋:想骑“铜马”吗?他喊:骑就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湖北洪湖黄蓬山陈友谅故居,陈友谅妻子图片,周芷若被俘虏后陈友谅干了啥

    元朝末年,还有一个起义军首领叫做陈友谅,尽管两人一字之差,但是两人不是兄弟,反而是死敌,陈友谅多次栽在了陈友定的手中。天下大乱之际,陈友定组建了一支农民军,他觉得反抗元朝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便投降了元朝,帮助元军剿灭山贼。陈友定作战勇猛,因此很快便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被委以重任。至正十九年(1359年)

  • 推翻武则天,为恢复唐朝社稷,为何在一年内全部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导致唐朝覆灭的是武则天,唐朝女皇武则天完整版,武则天算是唐朝皇帝吗

    然而张柬之却没有享受富贵多长时间,就因武三思的谗言而被李显(唐中宗)贬官出了长安,最后被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县),忧愤而死。那么推翻武则天的张柬之为什么以悲剧结束人生呢?唐中宗依靠“神龙政变”第二次登基为帝,但他却不是“神龙政变”的主导者。正因如此,唐中宗的政治实力在第二次登基后是要弱于以

  • 闭关锁国:清朝之错,还是明朝之过?乾隆为朱元璋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闭关锁国的弊端,朱元璋为什么闭关锁国,怎么评价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是一个成语,也是国人之痛。翻看教科书,清朝盲目自大,自诩天朝,愚昧闭塞,拒绝交路,导致国力衰败,落后挨打……闭关锁国,遂成近代耻辱之罪魁祸首。闭关锁国,愚民误国,当无异议。然而,闭关锁国从何而起?到底谁该为此埋单?很多人印象中,大明盛世,开明开放,七下西洋,扬威海外,万国来朝,清朝则截然相

  • 银川人文:明朝那些事之四,万历宁夏之役中,银川将士的生死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万历宁夏之役,明代银川城池图片,西夏时期的银川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说到这个万历皇帝,真的有点意思,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任皇帝,但是,他又曾28年不上朝听政,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懒惰的。可是,他在三大征的决策中,又显得是那样的果断,一点

  • 德国潜水员发现古老沉船,打捞走6万多件唐朝文物,赚得盘满钵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海洋中约有300万艘未被发现的沉船。这些沉船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多是历史上海上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地中海海域、欧洲到北美的航线、中国到东南亚的航线,以及中国到日本航线的海域等。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认定,凡距今100年以上的沉船都属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在国际海事组织

  • 引发安史之乱,将唐朝拖入泥潭的安禄山,竟是一个眼界短浅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场叛乱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主要的发动者便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在一个地方做官,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而史思明担任平卢兵马使一个掌握行政大权,另外一个掌握军事大权,两个人的关系又非常好,所以一拍即合便一同发起了叛乱。而且因为安禄山被唐玄宗十分宠爱,所以安禄山的权力也是十分的大。因为前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