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曹操虽然被称作魏武帝,但他的帝位是儿子曹丕追风的,他一直都是东汉的丞相。虽然他欺献帝、杀吕伯奢、杀许攸、灭袁绍。同时他有礼贤下士,广聚人才,郭嘉说他有十胜于袁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曹操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成长为东汉丞相,最终被追封武帝,这三条经验是我们不可不学的。
一、做人留一面,日后好想见
曹操爱才,所以会允许关羽“降汉不降曹”,也答应关羽一旦知道兄长的消息就要千里投奔。于是后来才有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传说。过五关之后,还有一道黄河关卡,关羽原本是过不去的,如果曹操下令格杀勿论,十个关羽也要身首异处。但曹操还是爱才惜才,对斩六将一事视而不见,放走了关羽。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才有了后来赤壁大战之后,关二爷顶着军令状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也放猛虎归了山林。
二、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看似跟第一条矛盾,但却显示出曹操的毒辣眼光。这说的就是吕伯奢被杀一事。
作为我们不同人,这样的事情绝对是干不出来的,怎么能恩将仇报,因为把误会变成事实,制造一门血案。
但曹操却不叫天下人负我,如果不杀吕伯奢,结果会怎样呢?曹操肯定还会被抓,但再也不会遇到陈宫那样额中牟县令了,于是一代奸雄一命呜呼,东汉后的朝代,估计就归了孙家了。
分析原因,只在于吕伯奢不同于关羽,他不会指望日后还会蒙受吕伯奢什么样的恩惠,杀了也就杀了。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曹操虽然对敌人像冬天般寒冷,但对自己手下士卒,却可谓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曾经曹操出兵,严令士兵践踏百姓的麦苗,违令者斩。
可触发之后,曹操坐骑受惊,不慎踏入了田野,自己打了自己脸。
曹操一度想要自刎,以表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后来经过谋士们苦劝,才决定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作为警示。
我们说他是真心要自杀也好,跟谋士们演了一场戏也好,起到的效果却是非常巨大的:城下违令,还要割一缕头发谢罪,那自己违反将领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于是三军用命,打下不少城池。
这就叫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
曹操的成功不是偶然,论出身他不如袁绍,论兵力他比不过董卓,论勇猛他更是不如吕布,但后来三国鼎立,北方的魏国总是最强大的一个,这背后的原因也只有曹操最明了。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