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与蔺相如下场令人心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29 11:41:40

随着身躯晃动,尖锐的荆刺,将他的背脊划出一道道血线。

渐渐地,血线变成了淋漓的鲜血,顺着背上密密的刀疤流了下来。

路上的行人纷纷侧目,无不悚然动容!

[var1]

蔺相如听到风声,连忙赶去迎接。

廉颇一见到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上卿!”

蔺相如赶紧搀住:

“将军,快快请起!”

廉颇并不起来:

“你抽我吧!”

蔺相如惊呆了,想了想说:

“将军若信得相如为人,相如愿与老将军结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指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可以豁出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对方。

廉颇一听大喜,这才站起来,两人执手共举,异口同声喊出:

“廉颇、蔺相如生死同心,刎颈无悔!”

[var1]

廉颇

01

大家还记得课文《将相和》吗?

在《将相和》里,廉颇是一个有点傲娇,而又知错能改的可爱老头。

历史中的廉颇,是个保持着不败纪录的军事家。

他一路摸爬滚打,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var1]

蔺相如

谁知,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凭借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就做了上卿,位次还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爽了:

“哼!别让我碰到蔺相如,否则我一定要狠狠教训他!”

蔺相如知道后,就天天躲着廉颇。

他的手下无语极了,问道:

“您干嘛要怕他啊?”

[var1]

蔺相如摇摇头,说了一句千古名言:

“将相不和成何样,二虎相争必有伤。”

紧接着,他又解释道:

“我并不是怕廉颇将军。只是,如果我们二人不和,秦国必然会乘虚而入。”

这话传到廉颇耳中,他羞愧万分。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负荆请罪”。

[var1]

负荆请罪之后,两人摒弃前嫌,成为生死之交。

他们一将一相、一武一文,成为赵国双壁。

赵惠文王的重用下,这对双壁开始了“东扩计划”——

两人通力合作,打下了齐国、魏国的几座城邑,将赵国的东方边界向前推进,为赵国夺得了不少领土!

[var1]

02

然而,随着一代明君赵惠文王的去世,赵国的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即位后,天下掉下一个大馅饼——

上党归顺了赵国。

赵孝成王想都不想,就接受了这个大馅饼。

而上党原本划入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当然不干了,嚷嚷着要打赵国。

[var1]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军和赵国大军在长平遭遇,战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爆发!

面对强大的秦国,廉颇不敢轻敌。

他认真分析了双方形势:

秦军远离本国作战,物资供应是个大问题,经不起长期消耗;

赵军不适合野 战,且损伤较重,宜休养整顿。

于是,廉颇选择了消耗敌军的战术。

他修筑壁垒、坚守不战,试图拖垮对手的粮食后勤。

于是,秦赵在长平对峙着。

几十万人马要吃要喝,慢慢地,双方都消耗不起了。

[var1]

就在这时,秦国开始用计——

他们在空仓岭,建了大量空谷仓迷惑赵军。

与此同时,他们还来了一出反间计,到处散布谣言:

“赵国的廉颇胆小怯懦,缩在城中,不敢应战。秦国最害怕的就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若为将军,秦军必退。”

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典型,连他爹赵奢都说:

“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若要拜他为将,他定会将赵国的军 队葬送掉啊!”

但是,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闭关不战、消耗粮草感到不满。

如今,他又听信了秦国散播的谣言,认定廉颇胆小怯懦。

于是,打到一半时,赵孝成王临阵换将,要把廉颇换成赵括。

[var1]

此时,蔺相如正在病中。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

他拖着病体,不惜触怒赵王,赶到宫中劝谏:

“赵括用兵,就像胶柱鼓瑟一样不会变通。他只会纸上谈兵,哪里知道真正的用兵之道啊!大王,您不能任用赵括啊!”

可是,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的苦口婆心,执意命赵括为将。

蔺相如气得吐血,病得更重了!

[var1]

而赵括上任后,很快落入秦军的围歼圈套,被围困了40多天。

最终,他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的40万大军失去主帅,又饿得失去战斗力,就投降了秦军。

秦国将军白起,根本养不起这些俘虏,将40万降兵全部坑埋!

紧接着,白起围攻赵国首都邯郸,差点将其攻破。

幸亏有楚国和魏国前来援救,才解除了邯郸之围。

然而,赵国的青壮年已然损失殆尽。

元气大伤的赵国,在乱世中摇摇欲坠……

[var1]

03

因为长平之战,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

蔺相如眼睁睁看着赵国走向衰败,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

最终,他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如此,蔺相如带着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传奇,消隐在历史深处……

[var1]

而赵孝成王在付出四十万生命的惨重代价后,终于知道善待廉颇。

廉颇再次被用,继续着不败战神的神话——

他打跑了想趁火打劫的燕国,打得燕国乖乖投降,以五座城池求和,才答应停战。

他率军讨伐魏国,并且成功地占领了魏国的繁阳。

就在赵国有点转运的时候,赵孝成王去世了。

他的儿子赵悼襄王,担心廉颇功高震主,于是又闹出了临阵换将的事——

派乐乘取代廉颇,掌握赵国的兵权。

[var1]

这次,廉颇彻底被激怒了!

他直接跟乐乘干了一架,然后跟赵王决裂!

君疑将悍,两败俱伤。

之后,廉颇没脸待在赵国,只好逃到魏国。

只是,魏王也不太敢用廉颇。

廉颇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快就陷入了苦闷。

而赵国没了廉颇,隔三差五被秦国一顿胖揍!

无奈之下,赵悼襄王便想把廉颇请回来。

不过,廉颇已经82岁了,赵悼襄王不知道他身体状况如何,还能不能打?

于是,赵悼襄王派了使者,去看望廉颇。

[var1]

廉颇为赵国付出了一辈子,自然想要报效回来赵国。

于是,他见到赵国的使者后,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最厉害的是,他吃完后,还穿上沉重的铠甲,带着铠甲上马。

廉颇在拼命证明自己:

“我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我老当益壮,我还可以为赵国征战效劳!”

谁知,使者回去对赵悼襄王说了假话:

“廉颇将军虽然年纪大了,还是很能吃,只不过……一顿饭的功夫,跑了三趟厕所。”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悼襄王一听,廉颇终究是老了,身体不行了。

于是,马上打消了再次起用廉颇的念头。

[var1]

那么,使者为什么说谎呢?

因为,他被廉颇的死对头——郭开收买了。

郭开不希望廉颇回到赵国,于是嘱咐使者诋毁廉颇。

就这样,廉颇丧失这次报效赵国的机会。

后来,南宋的辛弃疾,用了廉颇的典故发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惜被奸臣所害,离乡背井,报国无门啊!

[var1]

04

廉颇苦苦等待,却没有等到赵王的消息,只好再次陷入苦闷。

而楚国听说了廉颇的遭遇,便偷偷将他接到楚国,做了楚国将军。

只是,廉颇在楚国,没能续写辉煌。

他再也没有立下任何可以载入史册的战功。

廉颇常常唉声叹气,说:

“我还是希望能指挥赵国的士兵打仗啊!”

我思用赵人。

可惜,岁月不饶人,廉颇最终客死异国他乡,再也没能回到赵国。

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光曾经说:

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可见,廉颇对赵国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赵国的君王,一代不如一代,竟然将廉颇弃之不用……

如今,“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典故,还在为后人所传颂——

我们佩服蔺相如的忍辱负重,也赞叹廉颇的负荆请罪。

只是,世人都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蔺相如与廉颇的下场令人心寒!

一个在秦军的包围下,悲愤离世;

一个远走异国他乡,报国无门,客死他乡。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另一个三国,辽宋西夏三足鼎立,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是想到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分天下,三个国家都自称正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汉室宗亲,孙权则是保留了大量衣冠南渡的士人,俨然一个中华正统,为后世五胡乱华的汉文化留存开辟了最初的道路。这个三国时代只是古代文人所认可的三国,毕竟三个都是汉文化,都认可汉朝的正统。但

  • 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都去哪里了?真是心不狠地位不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不韦临死前告诉嬴政的秘密,秦始皇嬴政简介资料,新版嬴政最强出装30000暴击

    [var1][var1][var1]四,灭楚国,公园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攻楚国,项燕只好率军东撤,王翦抓住战机,挑选精兵在前实施追击,大败楚军,杀死项燕,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五,灭燕。公园前227年,荆轲刺秦王行动最终失败,秦王大怒,

  • 此人不死,二分天下不再是空谈,可惜诸葛亮永远不会相信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对诸葛亮的评价以及他的资料,诸葛亮最传奇的一件事,诸葛亮后期犯的最大的错误

    二分天下对于诸葛亮来说是毕生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即便明知北伐已经不可能成功,诸葛亮仍然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坚持。228年—234年,诸葛亮一共对曹魏进行了五次北伐,此期间,诸葛亮废寝忘食、不分昼夜的研习兵法,为的是消灭伪政权曹氏,实现二分天下的梦想。可惜的是,诸葛亮最终以失败而终,谨小慎微的诸葛亮对

  • 评点秦国“四大奸相”,本可名垂青史,却因私德有缺而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十大奸臣排名,秦国十大奇葩人物,秦国四大将领谁最厉害

    TOP、4范雎[var1][var1][var1]说起范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起,因为长平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白起是中国古代被尊为“军神”级的人物,在历史上的声誉可想而知,范雎虽然也颇有作为,但也无奈只好给秦昭王背这个“锅”了。范雎早年受过颇多磨难,几次险些生死,后来

  • 创建了一个王朝,骗过曹操,却被世人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最牛一首诗,曹操王朝传了几代,曹操一生杀错三个人

    三国期间,能人倍出,其中4大谋士中,“卧龙凤雏”中的卧龙是指诸葛亮,被后世传颂敬仰,后边的“幼麒冢虎”中的冢虎,虽被称为军事家、政治家,却很少有人对其歌功颂德。这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一生辅佐了魏国三代皇帝,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的权臣,可谓极为荣耀。这就还要从司马懿的家族说起,司马家族在当时算是名

  • 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十五: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1月6日,在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在三门峡市陕州城墓地公布了考古新成果。该墓地出土了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这是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var1]陕州城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部,位于商贸路以东,北环西路以西,北邻外国语高中。2021年

  • 秦始皇为什么一生不立皇后?原来全是受他母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记载,赵姬原本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妾侍,后来吕不韦不满足自己商人的地位,想要做政治生意。正如他父亲和他问答所说的一段话,让人明白了吕不韦的“雄心大志”。问答的大致意思是投资在田地上,终日辛苦劳作,即使收成好至多只能获利十倍;投资在珠宝上,每天奔走买卖,即使运气好也只能获利百倍;而投资在政治上,

  • 一代霸主楚庄王,到底是怎么称霸的?为什么楚庄王的地位无人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庄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严姓是楚庄王后代吗,楚庄王三年不鸣的典故

    这场战争还没有爆发,楚国就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楚国在楚庄王统治下,楚庄王在位十七年。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的国力在已经强大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并且让出许多诸侯国成为弟弟。所以,在这个时候,楚国终于具备了向晋国发起最后挑战的能力。这一年,楚国率先出征,以楚庄王为首围攻郑国。郑国是当时晋国的核心弟

  • 正史关羽张飞竟然都不是 刘备的结义兄弟?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便一起到张飞的庄上去商谈大事。 翌日,在庄后桃园里,三人跪地焚香盟誓,结为异姓兄弟,刘备年长拜为大哥,关羽居次为二哥,张飞次之为三弟。这就是家喻户晓的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桃园三结义正史当中当然没有这回事儿呀, 那三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刘备是刘家皇室后裔,但因为父亲刘

  • 攻打楚国后,王翦将秦国六十万大军全部带走,嬴政真的不怕他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翦临死遗言,王翦救嬴政完整版,王翦娶了嬴政女儿吗

    王健嬴政亲自出席了王建的宣誓会。他眼睛红红的,昨晚没睡。这一战楚国太重要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灭掉楚国,齐国可以察觉到秦国的意图,然后参与其中。秦国当时正在与世界上的两个强国作战,成功的概率太高了。低的。但想要速战速决也不现实。楚国正规军五十万,预备队却有三十万,嬴政打走。就算王健再不理智,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