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场闹剧,“街亭之战”马谡失败另有原因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场闹剧,“街亭之战”马谡失败另有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4/1/8 19:43:23

【诸葛亮、魏延路线之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完全不采纳。看似对北伐路线的争论,实际上是魏延和诸葛亮对北伐战略的分歧。

魏延兵出子午谷的主张是:先抢下长安,回头再收拾西边的陇右五郡(直接拿下魏国西部核心长安,对魏国长安以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弄好了就会重现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下三秦、秦国西出函谷的形势。)

而诸葛亮的主张是:以斜谷出兵为牵制,首先抢下陇右五郡,在往东向长安推进。

两人主张,优劣一目了然。很明显,魏延玩的是“富贵险中求”的大战略,而诸葛亮玩的是一城一地的蚕食小战术。

魏延是要直接断了魏国的西部中枢,关键在于长安能否一战而下。

而诸葛亮则把前线拉长到整个陇右,关键在于魏国是不是给他蚕食的机会。

看上去魏延的策略风险更大,但是一旦成功,那就是翻天覆地。看似诸葛亮的策略更稳妥,但是只要有长安做枢纽,魏国援兵就会源源不断。即使诸葛亮成功占领陇右五郡,陇右也成为魏蜀拉锯战、持久战的战场。以蜀国国力能支撑多久?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背景】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与吴国爆发“夷陵之战”。此战,刘备被“火烧连营八百里”,蜀国全军覆没、精锐尽失、元气大伤,隔年刘备就忧愤而死。

公元226年,魏国曹丕去世,曹叡新君上台。公元228年正月,孟达准备投靠蜀国,司马懿灭掉孟达之后。魏国和吴国在江淮地区爆发战争,魏国主力正在东边(司马懿、曹休都在对吴作战)。

魏国认为刘备去世不久,蜀国经过“夷陵之战”大败,无力出兵,所以对蜀国防卫松弛。

蜀国认为曹叡新君上台不就,政局不稳,而且魏军主力在跟吴国交战。诸葛亮认为可以偷袭一把,于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本身就有侥幸想法。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部署】

蜀国赵云、邓芝从箕谷出兵,由斜谷道进攻魏国郿城,吸引了魏国曹真主力。

诸葛亮则兵出祁山,准备攻取陇右五郡。魏国毫无防备,一时间,诸葛亮拿下陇右五郡中的三郡(安定、南安、天水),剩下两郡抵抗激烈(广魏、陇西),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守上邽城。魏国大惊,魏明帝曹叡亲自到长安坐镇,张郃带领5万魏军增援陇右。

面对魏军的增援,诸葛亮如何安排?

张郃大军要进入祁山,进攻诸葛亮,街亭成为必争之地。诸葛亮安排如下:

马谡作为主帅、王平副将,负责街亭防御。

魏延一部埋伏街亭北边山谷,协防街亭。

高翔一部驻守街亭南边柳城,协防街亭。

街亭周边,南北大山,中间谷地,街亭城就在谷地。马谡要防守张郃,只要守住街亭城即可。然而,在张颌军兵力优势、补给优势的情况下,马谡的主张是主动出击——马谡将主要兵力放到了南山高地,让王平一部留守街亭。

【马谡的策略有问题吗?】

一点问题没有。马谡南山阻击,张颌又不得不进攻(他必须赶紧攻下街亭救援陇右,慢了就被诸葛亮把陇右收拾干净了)。

马谡当然没想着光靠他这一部,就可以消灭张颌。马谡的计划里,他在南山阻击,前有街亭城里的王平部伺机而动;后有北边魏延部、南边高翔部,这两部会从背后将张颌合围攻击——马谡不是要阻击敌人,而是要将张颌军消灭在谷里。

马谡的计划不但没问题,而且相当出彩。可是当张颌发动攻势的时候,前面的王平部按兵未动,后面的魏延部、高翔部连个人影都没来......只留下马谡被断了水源,孤军奋战。

说好的分兵合击呢?说好的围而歼之呢?队友们都去了哪里?

【“挥泪斩马谡”的闹剧】

诸葛亮斩马谡的时候,各路军队的战报应该知道了吧?

马谡在街亭南山独力阻击张颌的时候,王平在做什么?魏延在做什么?高翔在做什么?赵云在做什么?诸葛亮他自己又在做什么?

赵云、邓芝在箕谷优势兵力下,被曹真击败了。

王平在吃瓜看戏,或许他兵少,咱先理解他。

魏延被张颌分派出去的少量兵马,捂在了山谷,没去协防。

高翔被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挡在了柳城,也没去协防。

郭淮不是在上邽城跟诸葛亮鏖战吗?怎么跑到了柳城?郭淮即使不去柳城,也可以跑到街亭掏马谡的后背——这妥妥是诸葛亮的漏洞呀。

至于王平、魏延、高翔是不是派别斗争,出工不出力,故意放水,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诸葛亮的每条战线上都失败了——预定的王平、魏延、高翔增援不到位,才是导致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街亭之战的失败,是诸葛亮的全线溃败,而不是马谡一个人的责任。

马谡被斩,很冤,他只能心里痛骂猪队友(王平、魏延、高翔,包括诸葛亮)。当然了,战争失利,朝堂上总要有人背黑锅,诸葛亮舍不得斩自己,只能斩马谡。

更多文章

  • 孔子也犯过杀少正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杀少正卯真相,批孔子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孔子的错误思想

    [var1]1.孔丘。网络配图鲁定公十四年(前496),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掌握,季桓子邀请博学多识、有巨大社会声望、维护公室权威的孔子任大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史记》记载:“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之类是也。”孔子

  • 东汉风云:大臣联合除竖宦,谋划不周反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汉强大还是东汉强大,东汉官职一览表图,东汉兖州

    郎中审忠不忍缄默,于是抗疏上奏道:臣闻理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汤举伊尹,不仁者远。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亲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党羽,志清朝政,朱瑀曹节等,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撞蹋省闼执夺玺

  • 任见:曹操行刺失误逃离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8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委安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部署地方爪牙。在不长的时间内,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张温曾任太尉,素来对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

  • 任见:董卓笼络亲信把持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7董卓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了,把说给袁绍的话又说了一遍:“当今皇上,愚昧懦弱,不能管理社稷,没有资格担任万乘之主,应该废掉,改立陈留王为皇上。”在场官员们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虽然心中反对,但都闷不吱声,谁也不作表态,只有丁原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丁原说:“

  • 四国联军大军压境,楚国该怎么办呢?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四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秦齐韩魏四国攻楚国,秦楚联军都打败了哪些国家

    这一讲我们继续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的历史大事,一是四国伐楚,二是赵伐中山。[var1]关于这两件事,《资治通鉴》的记载都很简略,只是说秦国庶长奂会合韩、魏、齐三国军队去打楚国,在重(chóng)丘打败楚军,斩杀楚军统帅唐昧,夺取重丘。至于赵国那边,也只是说赵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逃往齐国。到底

  • 此人受庞统和法正推崇,因诸葛亮被贬,为何选择马超一起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彭羕是广汉人,早年间在益州做官,只不过官不大,是书佐类的小官。由于彭羕颇有才学,自视甚高,性格很高傲,对人大多轻视不理睬,因此众人在益州牧刘璋那里毁谤他,刘璋就将他剃了光头并罚作苦役,后还将他贬为奴隶。刘备入川时,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了解彭羕,于是二人共同

  • 投资大师,功绩与争议并存,吕不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投资,吕不韦怎样理财,吕不韦为何敢投资异人

    在如今,有巴菲特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投资大师,其实在古代,像他们这种投资大师也是有很多,投资原本就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多投资并不单单是要收获金钱,只要能收获某些利益,就已经算是投资成功了。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投资大师,他靠着投资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此人就是吕不韦。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有很多机会,可要

  • 曹操的马,吕布的马,刘备的马,都比不上他的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马是什么马,吕布的马和关羽的马,吕布曹操刘备

    哪里有纷争,哪里就有英雄,出彩的总是一小部分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群雄并起,必然少不了交战,古时领兵打仗,马匹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在那个生产力极低的时代,育养马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想拥有脚力出众、外表威风的马匹,更是难上加难。马作为古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不可代替性让皇室贵族争相选择良驹。那些生

  • 四川产粮区,在秦国手里能怼翻六国,为何诸葛亮连门都出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紧接着又有姜维的九伐中原,战争是贯穿这个国家的主旋律。而且单就诸葛亮的北伐来看,从228年至234年,短短6年间,除一次是击退曹真的进犯外,其余五次,都是蜀汉方面主动挑事找曹魏的茬,评个积极分子,完全不过分。[var1]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打仗嘛,人吃马嚼的,就需

  • 此人先跟刘表后跟曹操,长坂坡打的赵云喊张飞帮忙,至死未有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徐州兵败后张飞赵云去了哪里,长坂坡赵云张飞,张飞长坂坡当阳桥前救赵云

    那么在三国时哪一个英雄才算作是常胜将军呢?这个人就是文聘。他是魏国有名的将军,同时他和赵云也是师兄弟。文聘为帅进行的战争都没有失败过,胜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常胜将军了。文聘原是刘表手下的将领,曾击败了后来在蜀国担任将军的魏延。在刘表去世之后,刘琮投降曹操。文聘属于是刘表的部下,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