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良造商鞅,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这三个官职有何区别?

大良造商鞅,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这三个官职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89 更新时间:2024/2/6 20:28:02

[var1]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左庶长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可以说是秦国的首席军政大臣,商鞅入秦之前秦国的左庶长是秦孝公的兄长嬴虔,公元前356年商鞅以左庶长(实际上就是秦国的最高军政长官)的身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设十七级爵制(二十级爵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十七级爵制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最高的军功爵是第十七级大良造,大约公元前346年(也有说法是前352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值得注意的是商鞅的大良造既是最高军功爵,又是秦国最高军政长官,其地位等同于中原各国的相邦和楚国的令尹。

[var1]

荀子·王霸篇》云:“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饬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春秋时期已有相邦一职,为百官之长,简称相,战国时期最早设相的是魏国,然后是韩、赵两国,公元前334年,秦惠文王设相邦一职,秦国的第一任相邦是樛斿,他的爵位是大良造,魏国人公孙衍是左庶长(十七级爵制没有左庶长这一等级爵位,这个时候的左庶长是官职),但爵位同样也是大良造,从秦惠文王时期开始相邦取代了大良造和左庶长成为秦国最高军政长官,而大良造则单纯只是最高的军功爵位,由此可见秦国只有商鞅一人的大良造既是最高军功爵、又是最高军政长官。

[var1]

公元前328年,相邦樛游去世,出任相邦的是刚来没多久的张仪,原本以为会接任相邦的左庶长公孙衍大失所望之下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公元前311年秦武王即位之后,张仪离开秦国,前309年公孙衍回到了秦国担任相邦,但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协助公孙衍,其实是分公孙衍的权力,秦国最早的左右丞相分别是樗里疾和甘茂,但此后似乎较少出现相邦和丞相并立的情形。

[var1]

秦国最后一任相邦是吕不韦,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免了吕不韦的相位之后,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于是不再设相邦,以左右丞相分担军政要务,秦国最后的左右丞相分别是李斯冯去疾

[var1]

一言以蔽之,商鞅变法前秦国最高军政长官是左庶长,变法后的秦孝公时期大良造不仅是最高军功爵也是最高军政长官,但也只有商鞅一人有此待遇,商鞅之后大良造只是单纯的最高军功爵,百官之长换成了相邦,丞相则是相邦的副手,至于相国其实就是相邦,汉代史书为了避讳汉高祖刘邦所以将相邦改称为相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场闹剧,“街亭之战”马谡失败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对马谡做了什么,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诸葛亮不用马谡能守得住街亭吗

    【诸葛亮、魏延路线之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完全不采纳。看似对北伐路线的争论,实际上是魏延和诸葛亮对北伐战略的分歧。魏延兵出子午谷的主张是:先抢下长安,回头再收拾西边的陇右五郡(直接拿下魏国西部核心长安,对魏国长安以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弄好了就会重现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下三

  • 孔子也犯过杀少正卯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杀少正卯真相,批孔子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孔子的错误思想

    [var1]1.孔丘。网络配图鲁定公十四年(前496),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掌握,季桓子邀请博学多识、有巨大社会声望、维护公室权威的孔子任大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史记》记载:“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之类是也。”孔子

  • 东汉风云:大臣联合除竖宦,谋划不周反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汉强大还是东汉强大,东汉官职一览表图,东汉兖州

    郎中审忠不忍缄默,于是抗疏上奏道:臣闻理国,得贤则安,失贤则危;故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汤举伊尹,不仁者远。陛下即位之初,未能亲揽万机,皇太后念在抚育权时摄政,故中常侍苏康、管霸,应时诛殄。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党羽,志清朝政,朱瑀曹节等,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撞蹋省闼执夺玺

  • 任见:曹操行刺失误逃离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8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委安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部署地方爪牙。在不长的时间内,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张温曾任太尉,素来对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

  • 任见:董卓笼络亲信把持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17董卓主持召开中央常委会了,把说给袁绍的话又说了一遍:“当今皇上,愚昧懦弱,不能管理社稷,没有资格担任万乘之主,应该废掉,改立陈留王为皇上。”在场官员们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虽然心中反对,但都闷不吱声,谁也不作表态,只有丁原当面提出反对意见。丁原说:“

  • 四国联军大军压境,楚国该怎么办呢?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四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秦齐韩魏四国攻楚国,秦楚联军都打败了哪些国家

    这一讲我们继续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的历史大事,一是四国伐楚,二是赵伐中山。[var1]关于这两件事,《资治通鉴》的记载都很简略,只是说秦国庶长奂会合韩、魏、齐三国军队去打楚国,在重(chóng)丘打败楚军,斩杀楚军统帅唐昧,夺取重丘。至于赵国那边,也只是说赵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逃往齐国。到底

  • 此人受庞统和法正推崇,因诸葛亮被贬,为何选择马超一起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彭羕是广汉人,早年间在益州做官,只不过官不大,是书佐类的小官。由于彭羕颇有才学,自视甚高,性格很高傲,对人大多轻视不理睬,因此众人在益州牧刘璋那里毁谤他,刘璋就将他剃了光头并罚作苦役,后还将他贬为奴隶。刘备入川时,彭羕想投靠刘备,于是去见庞统。庞统和他会面后很欣赏他,而法正亦很了解彭羕,于是二人共同

  • 投资大师,功绩与争议并存,吕不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投资,吕不韦怎样理财,吕不韦为何敢投资异人

    在如今,有巴菲特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投资大师,其实在古代,像他们这种投资大师也是有很多,投资原本就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多投资并不单单是要收获金钱,只要能收获某些利益,就已经算是投资成功了。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投资大师,他靠着投资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此人就是吕不韦。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有很多机会,可要

  • 曹操的马,吕布的马,刘备的马,都比不上他的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的马是什么马,吕布的马和关羽的马,吕布曹操刘备

    哪里有纷争,哪里就有英雄,出彩的总是一小部分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群雄并起,必然少不了交战,古时领兵打仗,马匹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在那个生产力极低的时代,育养马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想拥有脚力出众、外表威风的马匹,更是难上加难。马作为古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不可代替性让皇室贵族争相选择良驹。那些生

  • 四川产粮区,在秦国手里能怼翻六国,为何诸葛亮连门都出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紧接着又有姜维的九伐中原,战争是贯穿这个国家的主旋律。而且单就诸葛亮的北伐来看,从228年至234年,短短6年间,除一次是击退曹真的进犯外,其余五次,都是蜀汉方面主动挑事找曹魏的茬,评个积极分子,完全不过分。[var1]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打仗嘛,人吃马嚼的,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