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分封,不是简单的赏赐,而是让诸侯给他二次打江山!

周武王:分封,不是简单的赏赐,而是让诸侯给他二次打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2/6 20:25:47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一期我们继续读《史记》,和你聊一聊司马迁笔下,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周武王。

一说到周武王,离不开两件事,一个是“武王伐纣”,另一个是分封制。武王伐纣早已成为正义战争的代名词,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相比之下,虽然分封制在中学课本里也都讲过,但大家不会关注这个古老的制度,反而更关心替代了分封制的郡县制。

但是我这一讲,恰恰要告诉你,分封制,在早期中国历史上的价值,比你想的要重要得多。

周武王所推行的分封制,不仅是分封诸侯,从此奠定了早期中国的政治格局,还通过逐级分封,层层外扩,极大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而从更长远的历史维度上看,周武王的分封制更是开了华夏文明第一次的地理大开拓。

这些重要的价值就隐藏在《史记》之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分封制的真相

说到分封制这个词,你肯定知道,但周武王的分封制具体是怎么回事,可能有些读者不太清楚。在这里,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

分封制就是将天下分成若干个封国,由天子分封诸侯作为封国的国君,通过间接管理,实现对不同地区的治理。比如,开国功臣姜太公受封为齐国的国君,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受封为鲁国的国君;另一个弟弟召公爽则受封为燕国国君,等等。

整个过程听上去,好像就是武王打下了商朝的领土之后,把这块领土分成了若干份,像分果子一样,依次划给了开国的功臣和周天子的亲族们。

但我要提醒你注意,这个认知是有问题的。

首先,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人少地多,封国之间有大片空洞地带。因此,相对于对内管理周武王分给自己的领地,对诸侯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拓新的活动空间。所以,分封制的真相,并不是简单由中央空降一个人,到地方上当现成的领导。而是由这个诸侯,带着他的家人和家臣团,有组织地来到一个新地方,对新领地进行开拓。

一般来说,诸侯来到封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建一座城。这座城的外围,分布着受这位国君武力保护的农耕区域。在这个农耕区的外围,诸侯国垒土植树,有时候还要借助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以此形成封国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封疆”,分封的封,疆域的疆。

最开始,这样的一个城就是一国,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资源的增加,城邦就要在原有的封疆边界上,打开出口,去开拓新据点,这就是“开疆拓土”。在开拓出的新领地上,国君会建设新城,并分封给自己的某个亲属,或者家臣里的某个功臣,从而形成次一级的分封。

城与城之间,则会用车道交通线相连。所以道路和马车技术,在当时非常重要。车道往往是在周天子的主持下,由各路诸侯协同完成,而驾车技术更是每一个贵族的必修课。通过城和车的结合,开疆拓土不断深入,一个诸侯国下属的城池越来越多,一些重要的诸侯国的中心位置,也会不断向远方移动,从而形成整体疆域的不断扩张。

比如前面提到的齐国、鲁国和燕国。这三个诸侯国的封地,根据傅斯年和钱穆先生的考据,最早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后来随着开拓的深入,才逐渐向远方发展。鲁国来到了今天的曲阜地区,齐国到了今天的淄博地区,燕国则扩到了今天的北京地区。

突破黄土层世界

当然,这个开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武王死后,他的弟弟周公旦,儿子周成王,继承发展,再经历后世很多代周天子的努力,对华夏地理的第一次开拓才逐步完成。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开拓是从周武王开始的。在我看来,这才是周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他借助分封制,让华夏文明的范围突破了黄土层世界。

这里,我说到了一个新名词,“黄土层世界”。这是一个在华夏早期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名词。

这里所说的黄土层世界,指的就是黄土层覆盖的地区。黄土是风力从沙漠和戈壁地区吹来,逐渐沉积下来。这种风吹来的黄土,到今天河南省的中部地区就消失了。

但是,从河南中部向东,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仍然有丰富的黄土。这些黄土不是风吹来的,而是黄河带过去的。是黄河带着黄土东进,再通过黄河的支流,淤积分布。所以,黄土层世界既包括了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也包括了华北平原的主体部分。

相对于西亚文明,铁器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早期的华夏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赖的是石质和木质农具,也就很依赖松软肥沃的黄土进行农业开发。黄土层世界就成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个资源地带。从黄帝大禹,再到夏朝和商朝,华夏文明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这个“黄土层世界”。

正是周武王实现了黄土层世界的统一,又通过分封诸侯,让华夏文明走出了黄土层世界,进一步向外拓展。向北,抵达了燕山附近,东南到了太湖地区,南边则抵达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地区,西南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今天的四川一带。同时,作为武王灭商的一个副产品,商朝的贵族箕子,率领很多族人迁徙去了朝鲜半岛,同样促成了华夏文明的进一步传播。

这就是华夏文明的第一次地理大开拓。

被误解的版图

看到这儿,有些读者可能就要举手发表反对意见了—这个范围好像不对啊?因为按照《史记》的记载,黄帝生平的活动范围,向东到了大海,登上了今天山东境内的丸山和泰山;向西到了今天甘肃省境内的崆峒山;向南到了长江,登上了今天湖南省境内的熊山和湘山。

这不就已经实现了黄土层的大一统了吗?为什么说周武王是第一人?

同样的,还是按照《史记》里的记载,黄帝之后又出了一个大禹。大禹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对天下的主要河流进行了系统性地整治,还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州的范围更是远远超过了周武王的一统范围。

用这两个范围去看周武王的分封,你会很明显地发现,周武王的领域不仅没有超出黄帝和大禹的活动范围,在某些方向上还有很大的后退。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越开拓越小了呢?

对这个困惑,我要跟你多说两句。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关于黄帝与大禹的活动范围,掺杂了很多战国时代才形成的传说。是战国时代的人,误把战国时代的地理范围,当成了古代人物的活动范围。所以事实是,即便是经过了夏朝和商朝两代的开拓,也还是没有哪个政权,能够把自己的控制范围填满这个传说中的活动范围。

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周武王通过分封诸侯,实现了黄土层世界的大一统,还将黄土层之外的文明势力,也纳入到了自己的政治框架里来。

事实上,相对于传说中大禹划定的九州,真正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地理区划名称,也正是分封制中形成的那些地域名称。比如,今天我们说山东省,会将其称为“齐鲁大地”,对应的就是,分封时代的齐国和鲁国。说到江浙地区,会说“吴越故地”,同样是对应分封时代的吴国和越国。又如四川和重庆地区,会说“巴蜀故地”,也是因为分封时代的巴国和蜀国的原因。

这些地名还影响了此后的多个王朝的名称。事实上,你仔细看历史就会发现,除了元明清三个王朝,之前的王朝,无论是统一王朝,如秦隋唐宋,还是分裂王朝,如魏蜀吴,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分封时代遗留的地域名称。甚至包括百家姓里的主要姓氏,很多也和这些分封时代形成的地域名称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武王开启的这次地理大开拓,不仅影响了华夏的地理格局,更塑造了华夏民族在空间意识上的集体记忆。让整个黄土层世界融合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并最终让华夏文明以此为基础,掀起了更大的开拓浪潮。

总结

好,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本讲内容。今天这一讲,我首先介绍了周武王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启了华夏世界的第一次地理大开拓,完成了黄土层世界的一统。在这个开拓的过程中,分封制发挥了重大作用。我还分析了司马迁时代的历史地理认知误区,澄清了周武王的历史功绩。

最后,再留一道思考题。在评论区,我想请你查阅一下自己的姓氏和家乡地名的来历,跟大家讲讲这些名称背后的历史故事。

上期回顾:大禹:治水英雄,地理开拓方面的典型人物,空间智慧的象征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史重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海军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这个题目,读者朋友可能感到好奇,春秋战国时有海军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那时候不叫海军,叫水师,船也叫舟,海战就叫做水战了。那么,那时候的水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我们知道,提到海军肯定就要跟江河湖海打交道,春秋战国时期,能够挨上边的,也就紧邻黄河长江和渤海黄海一带的诸侯国了。从《史记》和《东周列

  • 喜欢“酒池肉林”的荒淫暴虐君王—夏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传说中的夏桀是个大力士,可以把弯曲的铁棒拉直,此外他还拥有过人的智慧及胆识,曾经潜入水中征服蛟龙,并且曾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可惜的是,他把聪明才智都用到了暴虐和享乐上,因而成了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在历史上留下恶名。桀王不仅大兴土木,耗尽百姓之财,而且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不断发动了掠夺战争,百姓们怨声载道

  • 宋襄公称霸失败,为什么也算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霸和七雄,有不同的版本。仅就春秋五霸中宋襄公来说,争议就比较大,原因就在于他称霸失败,但为什么历史上还把他算在五霸之内呢?小编以为,任何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宋襄公继位时正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另位霸主还没起来的时候,他虽然有些自不量力,但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说宋襄公算五霸之一

  • 女娲用的什么补天?五帝分别指得是谁?夏启如何让其他部落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共工氏撞倒不周山,天庭迸裂,人类面临劫难之时,女娲氏不忍心这个浩劫,她采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那些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一只倒霉的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用芦草烧灰,把它

  • 周朝开始的作揖礼,与西方握手礼,哪个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043年,由于周武王驾崩,而他的子嗣周成王,则继位开始治理朝政,可由于年龄较小,朝中的大权都掌握在皇叔手中,这期间就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甚至很多的制度影响至今。同时在周公旦的治理下,完善了封建制和继承制,在周礼的相关记载中,会通过不同的身份,而作揖礼的方式也分为多种,其中包括:天揖、时揖和特揖等,

  • 十六国春秋里的成功与关系:立国得有盖世雄主,争霸得凭桥梁人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十六国,什么是立国之基,秦国立国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十六国是一个胡人称雄的时代。这么说的依据,就是内迁的五胡批量化地建立了政权。除了前凉和西凉,十六国里有十四个政权都是胡人建立的。三国时代,分裂的中原大地,是曹操、刘备、袁绍等汉人主公。十六国时期,中原大地依旧分裂,但主角却是刘渊

  • 早期的秦国为何不通过与周王室联姻来加强自身的正统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秦楚联姻,秦国比较强的时期

    但是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国与国或者是皇室与门阀士族联姻都是要有利益关系的。[var1]秦朝建国初期实力弱小,周王室作为统治者,是不可能跟秦国这样弱小的诸侯国联姻的,那是丢面子的大事,会被其他诸侯国嘲笑的。联姻对于周王室来说好处太小了,可能还会被下边的诸侯国嘲笑,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利益关系占主导地位。依据秦

  • 女娲娘娘被纣王羞辱,派妖精祸害纣王,想不到正中纣王下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女娲娘娘纣王,纣王写给女娲的诗原文,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

    在商朝鼎盛时期,纣王并不知道女娲是何许人,一日在大臣的撺掇之下,为了祈福国泰民安,纣王也答应了亲自前往女娲庙,虽然他并不觉得这个女人何德何能需要他亲自进拜。不去则已,一看惊人,女娲娘娘的塑像让纣王眼前一亮,那婀娜多姿的姿态,慈眉善目楚楚动人,不禁让纣王浮想联翩,即兴作诗一首,并且持剑将这首大不敬的诗

  • 山东发现3000年前古城,3千亿工程被叫停,神秘铭文疑似姜子牙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据相关资料记载,这个意外被迫使得国家耗资了将近3,000亿的项目紧急叫停,而且找来了全省顶尖的考古学家。其实,重大的发现是位于山东高青县陈庄村的西周遗址,而被紧急叫停的原因之一,就是西周遗址有可能跟大家所熟知的姜太公有密切的联系。工程紧急叫停后,考古专家开始紧急发掘,不光发现了西周时期的贵族墓葬,还

  •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为何就开始慢慢衰败了?有这4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末年周幽王时期,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许有待考察,但周幽王肯定是一个不会处理政治关系、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君王。周幽王本来的王后是申国公主,但是周幽王在遇到褒姒之后,褒姒更讨幽王的喜爱,所以幽王就想要把太子之位从申国公主的儿子转给褒姒的儿子,最后发生夺嫡大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