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翦打仗像是做生意,跟秦始皇讨价还价,只因自己太了解秦王

王翦打仗像是做生意,跟秦始皇讨价还价,只因自己太了解秦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58 更新时间:2024/1/18 22:44:47

秦始皇时的名将王翦,为秦王朝统一天下,扫平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秦王政的军事柱石。他虽出身陕西富平的贫寒之家,却勤学谦恭,文武兼备,刚柔并用,盈缩有序。在战争中长于知己知彼,善于捕捉战机,时机不到,则静如处女,时机已到,则形似脱兔。同时,又机智巧妙地处理了自己与秦始皇的关系,做到了才大主不疑,功高主不震,摆脱了“光环变金箍”的局面,避免了受谗被妒迢杀的悲剧,安然无差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var1]

王翦成功的经验何在?其实,他的妙计只有一条,就是功成身退。他在军事上采用先南后北,先弱后强,先中原后楚国的方针,为秦王朝圈下中国十分之七的国土,随着大功即将告成,王田敏锐地感到:秦始皇快要‘卸磨杀驴”了。所以当他获韩王假于阳翟,亡赵王迁于邯郸,杀燕太子丹于易水,逐燕王喜于关外时,咸阳秦宫的慰问使者络绎于道,各种奖励、赏赐源源不断。又是加官晋爵,又是持节奉诏慰问,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笑逐额开,倍感皇恩浩荡,唯独王翦愁云罩脸,唉声叹气。他儿子王贲大为不解,深感疑虑,问:“父亲有大功于国,国王信任有加,以你为国之柱石,别人欣喜若狂,而你却独愁独忧,何也?”王翦说:“犬子何知?秦王其人鹰鼻、蜂头、豹声、长目,此种人寡恩,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囚母、杀弟、车裂假父、鸠杀宰相,令人寒心。我现今率几十万精兵强将在外,他能放心吗?明是慰问,实则对我不放心。”可见,他对秦始皇其人掌握得彻骨透髓。

[var1]

古人有句名言:“宿将还山不论兵,英雄到老皆皈佛”,这是全身之法,王翦对其中的道理琢磨透了,当战争一结束就主动交出兵权,回归田园,深居筒出,再不问世事,这样使秦始皇的猜疑消除了不少。

作为秦始皇,深知王翦立勋功于国家,自己虽将其视为心腹,倚为柱石,但随着王翦的功劳越来越大,心中不可名状的不安与日俱增。巴不得他主动交出兵权,只要能不用他就不用,所以在最后伐楚时,有意不让王翦带兵,而让李信统兵挂帅,不料不争气的李信被楚国大将项燕打得丢盔弃甲,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几乎损伤殆尽。为他即位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事实摆在面前,不用王翦不行。于是秦王政不得不屈尊下驾,亲临王翦府第,甚至不借帝王尊严,对王翦屈膝下跪。然而,王翦并没有对这些感到受宠若惊,飘飘欲仙,他对秦始皇的内心世界,视如明镜,知道秦王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当他统领秦国的倾国之兵——六十万大军向南楚行进途中,曾三返咸阳,向秦王政求田要舍,在古今的战争史中,作为一军的最高统帅,临阵前再三为自己和子孙向皇帝求财求产,实为少见,王翦可谓鹤立群雄,似乎不像打仗而是在生意上讨价还价。

[var1]

对王翦的做法,许多将领认为欠妥,尤其他的二儿子王苗,认为其父做得太过分,有趁势打劫之感。但王翦却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私下对王苗说:“秦王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不这样做,他能放心吗?他不放心,这仗能打吗?我不是为子孙谋田产,而是给自己找活路。我请一次,秦王不会相信,请两次、三次,他就相信了,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也就放心了,不怀疑了。这样,对他是一颗定心九,对我则能韬光养晦。”

王翦这种大智若愚的做法,实在技高一筹。秦王心中踏实了,王翦如商贾做生意一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求田要舍,没有另立中央的野心,如果有野心,他决不会这样做。所以送走王剪,秦王回宫后对左右说:“数次求田问舍.看来王翦也井非真英雄。”

[var1]

王翦深知祸福相倚之理,不愿做无首英雄。灭楚以后,第二次又马上交出兵权,不问世事,过起隐居生活。他并清楚记着楚国大将项燕被他所灭时留下的话:“我身死秦将,秦将必灭于楚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他体察到因果规律,如影随形。隐居后,他坚决反对后代从军,他对孙子王离说:“道家忌三代为将,因杀戮过重之故。我家已有三人为大将,已杀戮过多,你再投军已非上策,恐将来对你不利。 王翦坚决反对他孙子从军,然而王离并没听他爷爷的忠告.最后还是成了秦国的将军。短短十几年后,始皇死,胡亥立。第一个亡秦攻人咸阳的沛公刘邦,正是楚人的后代,而在关外斩下王离首级的正是项燕的后代项羽。项燕的遗言和王翦的预料,最终都变成了现实。

[var1]

清代名土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他又说:“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难得糊涂”现今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究其实,能由聪明转入糊涂者,由内心聪明,外似糊涂者,即大智若愚的少之又少,而由内到外一塌糊涂者倒多多易见。

由聪明转入糊涂,是由凿穿世事、高素质的修养所达到的。王翦可谓其人,他不是求当下心安,求后来福报,而是求功成后能保住项上人头。这就是老子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var1]

宋朝名士苏东坡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就是鱼和熊掌都要,想两全其美,但是世间却无这样的美事。 苏学士可谓聪明绝顶,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见解超群,但一生却遭遇坎坷,挫折绵绵,无奈之下,才产生了这样的幻想。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蠢如猪,无灾无祸到公卿。”前两句讲世故人心及自己一生失落的原因,后两句可以说是异想天开。愿生下的儿子蠢如猪,却能一生平安地到达公卿之位,世间哪有这等美事?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生平行善积德,童叟无欺,死后阎王判他仍转生阳世为人,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阎王让他随便挑。他说:“千倾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妄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翘起腿。”阎王听了此说,站起来说;“老兄世间如有此种事,你做阎王我做你。”

[var1]

《尚书.帝命验》载着文王的治世格言:“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昌,欲胜义者亡。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义得之,以仁义守之,传其百世。以不义取之,以义守之,传其十世。以仁义取之,以不义守之,传其三世。以不义取之,以不义守之,不及其世。”历史的轨迹,也确实是这样运行的。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相继灭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在公元前211年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朝。但以刑杀酷治为治,极性纵欲,大造宫殿和陵墓,耗尽财力无数,短短十五年,在公元前206年便遭覆灭。

秦始皇在世时,得一隐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以为“胡”为北方的胡人(匈奴),便让太子扶苏为监军,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但事实证明“胡”非北方之“胡”,乃是次子胡亥,所谓“亡秦必楚”,胡亥实为亡秦之第一功臣。

更多文章

  • 晏婴如何用两个桃子,杀死三位齐国权臣?维护了齐景公的权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婴简介,东周列国春秋篇晏婴,晏婴的故事视频大全

    这是《史记》中关于晏婴的评价。[var1]晏婴提到晏婴,我们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晏子,很多小伙伴就知道了。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在当时的男子中,算是个子比较矮的。有一次齐王派遣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得知晏婴个子矮小,准备羞辱于他。楚王命令在城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婴从里面经过。晏婴带领齐国使团,来到

  • 周幽王,不作死就不会死,史上第一位被蛮夷干掉的一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周幽王,周幽王有什么贡献,周幽王有贡献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灭商,建立西周,经过周公辅政、成康之治后,从周懿王、周厉王到周宣王,西周逐渐走向衰落,国内政治腐败,井田制崩溃,私有土地不断发展,奴隶制度开始瓦解,外部西北地区犬戎等蛮夷部落不断入侵。前782年,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姬宫湦继位,史称周幽王,不过西周可没有复制商朝盘庚迁都的王

  • 他是深受秦惠文王器重的秦国大良造,为何最后却走上了抗秦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大良造是什么官职,秦国四大名将一览表,秦孝公时期秦国有哪些名将

    公元前338年,那位锐意改革的秦孝公去世,年仅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因力主改革的秦孝公去世,被压制了十余载的守旧贵族如释重负,卷土重来。与此前攻击新法条例不同的是,他们这一次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主持改革的商鞅。而此前因为秦惠文王尚未登基之前曾触犯新法,商鞅处罚了秦惠文王的两

  • 同是殷商柱国之臣,为何黄飞虎被封武成王,闻仲却只是太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闻仲和黄飞虎哪个厉害,武成王黄飞虎之死,闻仲训斥纣王去追黄飞虎

    闻仲被纣王封为太师。太师是三公之首,宰相制度诞生前,太师也是百官之首,闻仲可谓位极人臣。然而,闻仲的职务虽高,但只有官职,却没有封爵。反观黄飞虎,他官拜殷商最高军事统帅,同时还被纣王封为武成王。所以,从柱国之臣的角度看,闻仲和黄飞虎地位平等,但如果综合职务和封爵,他的地位其实并不如黄飞虎,毕竟太师的

  • 套路的鼻祖,春秋战国张大忽悠的百万富翁之路,仅凭一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大忽悠,大忽悠成功案例全集,大忽悠买袜子视频完整版

    [var1] 没错!就是你了,张姓大忽悠。 话说,为了破坏齐楚之间的联盟,张仪主动请缨,帮助深受联盟威胁的秦国出使楚国。对于这样一个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的使者张仪,当时楚国的国君楚怀王是很不待见他的。勉勉强强答应见他一面。不管张仪怎样地溜须拍马,楚怀王就是不为所动。好吧,时间差不多了,张仪对楚王的冷淡反

  • 周幽王真的“烽火戏诸侯”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烽火戏诸侯全部作品,周幽王简介,烽火戏诸侯为什么被叫做总管

    周平王的老爹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恐怕现在耳熟能详。周幽王为了讨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骗了各路“大佬”前来施救,等到“大佬”们风风火火地带着自己的“虾兵蟹将”来了之后,看到的是一个欢快的褒姒和内心舒畅的周幽王。周幽王“正装照”如此这般闹腾几回,大家都不满意了。申侯(一个叫“申”的诸侯国君主)

  • 为何称献公订下的晋制成为了晋国分裂的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晋制的产生以及对晋国造成的诸多影响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成王之弟叔虞,是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当时周朝施行的是宗法分封制,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后按照血缘关系判定亲疏远近,然后将国内土地分配给宗族成员,以此来起到团结宗族成员、统治辖内人民,共同抵抗外辱的作用。周朝的宗法分封制持续了数百年,本身具有

  • 周武王分封土地时没预料到这样会让周越来越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回答提问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分封土地就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即分封制。根据相关记载夏代就有分封制,《史记》说:“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君主,一说是第十六任)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通叛)之。” 可见那时候就有了诸侯。商代诸侯,称号有侯和伯,周文王在商纣王时,就被称为西伯侯。西周灭商

  • 秦百年未灭的楚霸之地,王翦带兵一年屠尽,最终灭八百年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翦60万大军灭楚视频,王翦和王贲读音,秦始皇与王翦精彩对话

    [var1]秦军灭楚之战,因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征战显得诱人许多。很多史学家纷纷投身研究,都想要搞清楚,当年把百年基业毁于一旦的楚国,究竟是怎么办到的。重读史书,蛛丝马迹当中我们能够体会霸王爷爷项燕的心中怨愤,大败二十万秦军的他,真的是被六十万这个庞大的数字给打垮了?我认为不是。[var1]众所周知,

  • 妲己睡前有一个坏习惯,纣王十分喜爱,为何现代女性无人敢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妲己为什么能征服纣王,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邵氏电影妲己迷惑纣王

    妲己妲己,有苏氏部落人,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人,据说妲己是一个绝色的美女。据《国语·晋语》记载,商纣王并非是昏庸无能的君主,而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想要开疆破土,成就一番绝世伟业,征战四方。当年,商纣王率领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氏部落打不过,就选择了屈辱求和,向商纣王献上了财宝和美女苏妲己。据说,商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