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之际,遭到安史之乱重磅一击的中原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衰弱境地,四海之内各地节度使纷纷称王,自黄巢起义后,地方割据势力由暗潮涌动转变为波涛四起,北方随即进入到乱世争雄的混沌时期,与此同时,再偏安一隅的岭南地区各方势力也在暗中摩拳擦掌,为乘势争得立足之地,积蓄实力。
我是一名读书人,也是一名官员,但是我却是一名宦官,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吧。在南汉,凡是中了进士的人在授予官职之前都是要进行阉割的,皇帝说这样来可以让当官的人更能尽心尽力报效国家。
而我虽然早就考中了进士,但是为了给家里留下后代,将来有传承,所以在小儿出生之后才准备做官被阉割的,好在我得了较高的官,我的妻子不至于离开我,还为我抚育孩子,这一点我十分感激,只是就目前的状况看来,我们皇帝将来也是亡国之君,而我也是亡国之臣。
南汉朝局
当年由于黄巢造反,导致大唐朝廷风雨飘摇,为了平叛,皇帝大大封赏了参与平叛的将领们,自然,我南汉先祖刘谦也被封为封州刺史,拥兵过万,而且封州靠海,所以当时还有战舰百余艘,这在当时来讲可都是资本,毕竟有兵就有了话语权,腰杆也就硬起来了。
后来在南汉先祖刘谦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隐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其实本来这种刺史的职位压根就不是世袭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唐皇帝朝不保夕,已经没有实权,所以在各藩镇、各个州刺史等职位也就开始父死子继了,要不然在派来一个刺史过来兵将压根不听话,反倒白白浪费了一条性命。在刘隐继承刺史职位后,进一步扩充地盘,逐步凭借实力统一岭南,使得两广地区尽在掌握之中。只不过,当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覆灭,当年的梁王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政权,当然,刘隐因为仅仅安居一隅,无力与中原对抗,因此就向朱温俯首称臣,投靠朱全忠后,入梁后又献"助军钱"20万,以及一大批珍才异宝,被后梁皇帝朱温封为南海王。随着南方各地的群雄割据的出现,南方各区域出现了立国分治的局面。刘隐此时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又使弟刘岩率兵东西两道的诸割据者,并新、邕二州,平定江东七十余寨,又辟番禺山扩建广州城,城内建起双阕。
称帝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911年刘隐很快就去世了,由于没有子嗣,所以,王位就由弟弟其异母弟刘龑继起承袭王位。刚上任的皇帝自然要有一番作为,正好赶上中原的后梁政权不稳,因此刘龑也想要向中原一样称帝,于是在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年)八月,刘龑在广州称帝,年号乾亨,国号大越,第二年改为汉,史称南汉,以别太原刘氏的北汉。
刘龑在称帝之后也不想要再扩张版图了,甚至为了避免与邻国发生军事冲突开始采取了和睦四方的政策,这对于维持政权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出现战争。
在当时虽然南汉有兵马数十万,甚至有足以匹敌天下的海军水师组成的强大舰队,但是还是没有向外进行扩张,只是为了保证当时百姓的生活,而且除了正常的士兵舰队之外,我南汉还有强大的象阵。因为南汉与安南接壤,两地也保持着良好的通商关系,因此两国交情相对较好,自然我南汉可以招募到驯兽尤其是驯象的好手。而我南汉的巨象是真正的重甲战象,装备精良,战象全身都布满厚重的铠甲,因此,当年刘隐以及刘谦时期,象阵就是主要的进攻和防御方式。
由于我南汉占据两广地区,所以相对于其他各国来说经济相当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各国之中最富有的国家。两广地区向来是富商的集中地,在我南汉时期更是如此,由于当时中原地区进行混战,所以我南汉相对安稳一些。而且对于富商来讲,在两广经商绝对是一个好时机,毕竟两广靠海,无论是渔业、盐业、海上贸易等都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因此,我南汉也相对富庶一些。更何况我南汉皇室从祖上就是世代经商,所以皇家也通过刺激南汉富商的经济来增加国库的收入。
而且,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导致很多北方人逃到我南汉避难,而皇帝也十分开明,让那些逃过来的人在南汉安家落户,当然,他们的到来也为南汉带来了大部分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增加了南汉的劳动力,使得南汉在农业生产以及手工业制作上更进一步。
最后一位帝王
原本南汉的朝局一直朝较好的态势发展,哪怕有别国的入侵,我南汉都能抗衡一阵,可惜刘龑早逝,他的儿子刘玢继位仅一年,便为刘晟所杀,随后刘晟自立,此消彼长之下,南汉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乾和年间,刘晟利用建国时期积累的财力兵力开始擅自开启战争,从楚国那里夺取十八州的土地,虽然使得南汉的国土面积远超南越,但是,国力也就此渐渐衰竭。好景不长,刘晟去世之后刘鋹继位。他的继位直接将南汉带到了灭亡的深渊之中。当然,我就是在刘鋹在位的前两年当官的,当时还想虽然身体残缺,但是依然可以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足慰平生,但是刘鋹的继位使我的梦想彻底破灭。
刘鋹是一个极为昏庸的皇帝,他不应该做一名帝王,应该是一名富家翁。或许是我南汉皇室天生商人血统导致的,刘鋹这位皇帝压根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他将所有的朝廷大事小情尽数托付给卢琼仙、黄琼芝,以及宦官龚澄枢,国家大政皆由龚澄枢指示可否。
虽然皇帝曾经下令让所有当官的一律先阉割,后给官位,但是好歹我们还是饱学之士,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是那些深宫中的宦官一直以讨好皇帝为乐,他们怎么会处理朝政,怎么会管百姓的死活,但是虽然我们这群人拼命的上折子,但是还是无济于事。
原本混乱的朝政从皇帝开始信任巫术又为之一变,而当时有一位女巫名叫樊胡子深受皇帝信任,她鼓吹皇帝是玉皇下凡,而她自己是保护皇帝的仙子,因此皇帝对她深信不疑,皇帝也开始彻底居于深宫之中,娇妻美妾饮酒作乐,而朝政也都在樊胡子手中掌握,就连当时的宦官龚澄枢、卢琼仙、黄琼芝等都要依附于她。惹得民间百姓议论纷纷,苦不堪言。而那些上书反对的老臣也一一被他们罗织罪名杀害,宗室皇族也被残杀殆尽,就连我这个小官也没有放过,好在我也只是被夺官贬职而已,没有性命之忧。
大宝十三年(公元970年),宋朝大将军潘美率军攻打南汉,可是南汉却没有可以出战之人,就因为当时讲先皇时期的将领尽皆屠戮的缘故,而且现在朝堂之上全是宦官,哪怕掌握军权的也是宦官,所以,皇帝也只能派遣卢琼仙、黄琼芝的前去督军,但是,很快就失败了。毕竟现在的南汉已经不是刚刚建国时期了,现在的南汉城墙、护城河都装饰成宫殿,楼船战舰也因为长时间的没有作战泡在水中已经全部腐朽,不过一年,大宋的军队就已经攻进皇城,而皇帝也就投降了。
皇帝投降了,我们这群说宦官不是宦官,说官员不是官员的人也开始了看别人眼色过日子,毕竟我们也算是这个朝代的牺牲品。
总结
南汉作为一个五代十国中不起眼的小国家,虽然没有经过战火的摧残,百姓的生活也相对可以,但是由于刘鋹的昏庸,导致南汉的整体覆灭,在刘鋹统治时期,不理朝政,政事紊乱,甚至在国土内竟然有人揭竿而起,追随者多达十余万,而此时的刘鋹居然还在皇宫之中日日与波斯女子举行宴会,每次花费千余万。而且当时还规定凡是为官,一定要净身,百官有家有子,就不能尽心尽力为皇帝办事,那个时候在南汉从事阉割职业的人就多达两万人,更何况在南汉宫廷中被阉割的宫人以及官员人数,而在南汉后期,南汉已经完全演变成一个由宦官治理的国家了。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