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来时还是东汉,归去已是魏国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来时还是东汉,归去已是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5 更新时间:2024/1/19 12:15:33

管宁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志》,而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

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有一篇大概是教育人们“有恒心,不为外界所动”的课文,就引用了“管宁割席”的典故。管宁割席的主角是管宁,配角是华歆。前者淡泊明志,后者追求名利。虽然管宁割开席子,表示跟华歆不是一路人,但华歆一直敬重管宁。管宁这次横跨渤海的航行,就与华歆有关。

[var1]

(管宁隔席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魏文帝曹丕的文采稍逊弟弟曹植,但同样也是一位“名士收集者”。当时,他下了一道诏令,让公卿大臣举荐“特立独行”(褒义词)的君子,到朝中任职。诏令下达之后,朝廷三公之一,时任魏国司徒的华歆马上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管宁,就上表推荐。于是,朝廷下令,征召管宁。

管宁,原籍在北海国(郡)朱虚县,大致在现在的潍坊安丘、临朐一带。不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管宁和同乡好友邴原等人,乘船过海,从山东半岛来到辽东躲避。

[var1]

当时主政辽东的人是公孙度。他见汉祚将亡,渐有割据之心。而辽东地广人稀,想要发展壮大,招揽人才是必由之路。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管宁在魏国正始二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而他渡海到辽东的时间大概是在东汉初平年间之后,算起来当时也有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成名。公孙度此前在中原为官,应该对管宁有所耳闻。因此,《三国志》称:“(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

管宁在辽东这段时间,算是客居。而长期客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如果表现强势,就有喧宾夺主之嫌;过于弱势,则会有寄人篱下之感。从东汉初平年间开始,到魏国黄初四年为止,前后约三十年时间,管宁在与辽东公孙氏相处过程中不卑不亢,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公孙度父子对他始终比较客气。

此前几十年间,当初一同来辽东避乱的同乡,不少都陆续返回,但管宁安之若素。期间,曹操曾征召过一次管宁,但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秘而不宣。

到了公元223年,中原王朝已经从东汉变成了曹魏,而主政辽东的人也换成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公孙恭人如其名,较为文弱(后来被侄子公孙渊夺位),接到曹丕的诏书之后不敢违抗,准备礼送管宁出境。而洞若观火的管宁,也看出辽东形势不同往常,公孙恭弱而公孙渊强,日久必生乱。于是,管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踏上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跨海返程之旅。

[var1]

如果把从东汉末年到魏国初年的这段时空,看做是一次大的渤海漂流记的话,那么,管宁这次归途,则是一次小的漂流,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因为船队在途中遇到了暴风天气。

这段经历在《三国志》的原文中没有记载,但裴松之的注中却有详细介绍。裴注载:“宁之归也,海中遇暴风,船皆没,唯宁乘船自若。时夜风晦冥,船人尽惑,莫知所泊。望见有火光,辄趣之,得岛。岛无居人,又无火烬,行人咸异焉,以为神光之祐也。”也就是说,管宁的船队在途中遇到暴风,其他的船都沉没,只有管宁乘坐的船安然无恙。当时夜黑风高,不辨方向,正在焦虑的时候,在船的前方出现火光,管宁的船向着火光行驶,来到了一个岛上。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火焰燃烧的痕迹,大家都很惊奇,以为是上天的庇佑。对此,魏晋时期的名士皇甫谧感叹道:“积善之应也。”意思就是说管宁是大好人,因此得到了善报。

除了传达出“善有善报”的理念之外,刚才这段漂流记也颇有史料价值。因为在汉代时期,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一直有船舶往来,但具体航行的细节却鲜有记载。通过管宁这段记载,可以大体窥见当时的航海状况。

根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曹丕下诏求贤是在初夏的五月份,志称:“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

从时间上推算,从华歆接到诏书上表举荐管宁,到曹丕下令征召,再到诏书传到辽东,大概需要一两个月左右,也就是说,管宁一行出发的日期应该在夏季的七月份左右。这样一个季节,还海上的确容易遇到台风。

管宁一行途中遇险,在火光的指引下停靠小岛才得以摆脱,说明在当时的跨渤海旅途,路线很有可能是经过长山列岛的逐岛航行,这也跟后世学者对于古代航线的推断大体一致。

[var1]

经历海上暴风也大难不死的管宁,回到老家之后,似乎更加坚定了看淡风云的心态。朝廷多次派人请他,他均婉言拒绝。

到了正始二年,皇帝由曹丕换成了他的孙辈曹芳,他的旧友华歆也已故去。此时的魏国朝廷,再一次下令征召管宁入朝为官。这次管宁没有来得及拒绝,就溘然长逝。淡泊明志的他,活到了八十四岁。

更多文章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贾诩赵云华佗,关于华佗的故事

    但即使是如此高明的医生,也只有一个“赛”字,由此可见华佗究竟有多么厉害。可是在两千年前,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华佗这个妙手神医呢?答案尽在后汉书中。一、阴冷监狱,神医将死公元208年,因撒谎而被曹操逮捕入狱的华佗正呆坐在监狱里铺满稻草的地上,眼神呆滞,双目无神。他被抓到这里的原因并不是犯了什么杀人的罪名,

  • 一个家奴的独白:我如何从一位大明卫国将士变成大清汉军旗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的八旗骑兵,古代家奴为何能跪很长时间,清朝家奴

    我叫陈子帅,是一名光荣的士兵,奉命保卫大明朝的京城——北京。可是,上任老板是个木匠,可能想学李太白去河里捞月,结果一不小心多喝了一些河水,呛死了。现任老板叫崇祯,自从登基后,日夜心神不宁,睡不好,吃不香,喝不下,总是一个人呈45°仰望天空。[var1]崇祯皇帝剧照作为皇帝卫兵,我时常可以听见皇帝说:

  •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否被高估?我国伟大领袖曾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评价一个人,自然要看历史背景。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汉集团的情况如何?答案是很不乐观。在之前,蜀汉主动出击的两场战争,关羽北伐的襄樊之战和刘备东征的夷陵之战尽皆大败,荆州已失,只剩下一个益州的地盘,少主刘禅刚刚继位,国内形势复杂极不安定,如此局面中的所有难题,全部交给了诸葛亮。然而仅仅历时四年,国

  • 《史记》闲读丨大汉天子刘邦竟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和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感悟,信陵君简介

    信陵君是唯一一个享受这一待遇的非帝王级人物,其他几位是秦始皇、楚隐王(陈胜)与三个诸侯王。[var1]△刘邦影视形象刘邦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他年少时,有一次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了——去了大梁城,要投奔信陵君。可是到了才知道,公子无忌已经去世几年了……这个少年还不死心,终于找到了信陵君的门客——一个

  • 张良为什么能取得刘邦的信任?又因何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杀萧何韩信张良,张良与陈平踩刘邦的脚,张良刘邦cp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曾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也是如今大多数人对张良的印象。汉兴功成时,子房选择放弃人间繁事,云游四海,他的“成功不居”历来为人称颂。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都认为子房功成不仕、择隐山林为超群绝伦之举。众所周知,刘邦猜忌之心甚重,忠如萧何都被三番两次监视,又冤周勃、杀韩信

  • 堪称历史游击第一人,他曾协助刘邦击败项羽,韩信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历史人物谁能打得过项羽,项羽韩信刘邦什么关系

    大家应该都下过象棋,上面的楚河和汉界就代表着楚汉之争,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不敌刘邦,自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在这场战争中,历史上有很多人都说兵仙韩信的战绩最大,因为如果不是他尽力北伐,使汉军实力大增,胜负很难预料,但是真正协助刘邦击败项羽之人却另有其人,他就是彭越。彭越本人是一

  • 孔子身上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丧失人性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南宋朱熹引用别人的话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似乎没有孔子的诞生,中华文明将永远在黑暗中摸索。这种观点在汉武帝以后整整两千年的古代时期,都占有主流地位。孔子的故乡曲阜,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孔庙为孔子立碑,无论是金国皇帝还是朱元璋,还是清帝康熙乾隆,都对孔子

  • 烂尾的西汉王陵与兵马俑,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高成儿每当提及兵马俑,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可谓闻名中外,妇孺皆知。西安的一些饭店、宾馆,甚至会摆放兵马俑复制品招揽顾客。其实,兵马俑在古代是用来陪葬的器物,属于殉葬制度的延伸。夏商周时期,权势者往往使用奴隶殉葬,手段极其残忍,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意识到与其杀死奴隶陪伴祖先,还不

  • 【边疆时空】张文平 | 从九原到五原——包头地区战国秦汉历史与考古若干问题考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var1]张文平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北疆史地考古,发表考古报告和论文共50余篇。公元前4世纪晚期至公元前3世纪初期,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于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的变革,北破林胡、楼烦,扩地

  • 他被曹操称为“千里驹”,一生战功彪炳却最终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杀过的十大名人,曹操的四大名将排名,曹操十大顶级人物

    曹操看到风尘仆仆的曹休,高兴地对周围人说:“这可是我们家的千里驹。”从此,曹休成为曹操手下一员猛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休跟随曹操较早,深受信任,史书记载曹操对待他恩同父子,将手中的精兵交给他来带。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休立下赫赫战功,著名的精锐虎豹骑就曾由曹休统领。这支虎豹骑曾在战场上直接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