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各路军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粮食问题。但是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东汉末年经常出现人吃人的恐怖场景。要解决大量士兵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一件难事。曹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军队没有钱,没有粮饷,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注意——盗墓。
曹操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运作,他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专门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
对于盗墓这一经济来源,曹操也比较重视。凡有大墓,曹操必定亲自到现场指挥。史载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曹操组织对梁王刘武墓的盗取。《水经注疏》记载了曹操当时盗梁王的场景: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曹操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又养活了手下将士三年。
曹操后来病逝洛阳,享年66岁。曹操在生前留下遗嘱,要求薄葬。所以曹操陵墓内只有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一些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除此之外,整个陵墓一切因陋就简,也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普遍是要求死后厚葬。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家,也会在陵墓中装上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但是曹操却坚决要求薄葬,或许就是因为曹操本人是历史上最牛的盗墓者,他也深知,世上没有盗不开的墓。即使再高的防盗技术,只要让盗墓贼惦记上,墓中的尸骨早晚不得安宁。要防盗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己的墓让盗墓贼提不起兴趣。而盗墓贼想要的无非是金银财宝,自己只要低调,估计就能得到安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