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挖人祖坟挖出了经验,曹操为了防盗墓,想出了这一绝招

挖人祖坟挖出了经验,曹操为了防盗墓,想出了这一绝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2/7 21:24:19

可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各路军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粮食问题。但是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东汉末年经出现人吃人的恐怖场景。要解决大量士兵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一件难事。曹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军队没有钱,没有粮饷,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注意——盗墓。

曹操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运作,他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专门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

对于盗墓这一经济来源,曹操也比较重视。凡有大墓,曹操必定亲自到现场指挥。史载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曹操组织对梁刘武墓的盗取。《水经注疏》记载了曹操当时盗梁王的场景: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曹操凭这一次盗掘所得的财宝,就又养活了手下将士三年。

曹操后来病逝洛阳,享年66岁。曹操在生前留下遗嘱,要求薄葬。所以曹操陵墓内只有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一些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除此之外,整个陵墓一切因陋就简,也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普遍是要求死后厚葬。甚至是普通老百姓家,也会在陵墓中装上家中最值钱的东西。

但是曹操却坚决要求薄葬,或许就是因为曹操本人是历史上最牛的盗墓者,他也深知,世上没有盗不开的墓。即使再高的防盗技术,只要让盗墓贼惦记上,墓中的尸骨早晚不得安宁。要防盗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己的墓让盗墓贼提不起兴趣。而盗墓贼想要的无非是金银财宝,自己只要低调,估计就能得到安宁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削藩是导火索,吴王早有不臣之心?漫谈汉朝七国之乱历史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帝总共有八个儿子,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继承皇位的惠帝除外,剩下的七个儿子的封地都是从异姓王的手中收回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天下与其放在异姓王手中,还不如交给自家人来的实在。惠帝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他无子,不存在分封问题。孝文帝儿子同样不多,除了王储刘启,需要分封地的只有三个儿子,从中挑

  •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来时还是东汉,归去已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管宁简介,管宁是个怎样的人,管宁墓

    管宁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志》,而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有一篇大概是教育人们“有恒心,不为外界所动”的课文,就引用了“管宁割席”的典故。管宁割席的主角是管宁,配角是华歆。前者淡泊明志,后者追求名利。虽然管宁割开席子,表示跟华歆不是一路人,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贾诩赵云华佗,关于华佗的故事

    但即使是如此高明的医生,也只有一个“赛”字,由此可见华佗究竟有多么厉害。可是在两千年前,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华佗这个妙手神医呢?答案尽在后汉书中。一、阴冷监狱,神医将死公元208年,因撒谎而被曹操逮捕入狱的华佗正呆坐在监狱里铺满稻草的地上,眼神呆滞,双目无神。他被抓到这里的原因并不是犯了什么杀人的罪名,

  • 一个家奴的独白:我如何从一位大明卫国将士变成大清汉军旗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的八旗骑兵,古代家奴为何能跪很长时间,清朝家奴

    我叫陈子帅,是一名光荣的士兵,奉命保卫大明朝的京城——北京。可是,上任老板是个木匠,可能想学李太白去河里捞月,结果一不小心多喝了一些河水,呛死了。现任老板叫崇祯,自从登基后,日夜心神不宁,睡不好,吃不香,喝不下,总是一个人呈45°仰望天空。[var1]崇祯皇帝剧照作为皇帝卫兵,我时常可以听见皇帝说:

  •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否被高估?我国伟大领袖曾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评价一个人,自然要看历史背景。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汉集团的情况如何?答案是很不乐观。在之前,蜀汉主动出击的两场战争,关羽北伐的襄樊之战和刘备东征的夷陵之战尽皆大败,荆州已失,只剩下一个益州的地盘,少主刘禅刚刚继位,国内形势复杂极不安定,如此局面中的所有难题,全部交给了诸葛亮。然而仅仅历时四年,国

  • 《史记》闲读丨大汉天子刘邦竟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和信陵君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感悟,信陵君简介

    信陵君是唯一一个享受这一待遇的非帝王级人物,其他几位是秦始皇、楚隐王(陈胜)与三个诸侯王。[var1]△刘邦影视形象刘邦是信陵君的超级“爱豆”。他年少时,有一次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了——去了大梁城,要投奔信陵君。可是到了才知道,公子无忌已经去世几年了……这个少年还不死心,终于找到了信陵君的门客——一个

  • 张良为什么能取得刘邦的信任?又因何功成身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杀萧何韩信张良,张良与陈平踩刘邦的脚,张良刘邦cp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曾赞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也是如今大多数人对张良的印象。汉兴功成时,子房选择放弃人间繁事,云游四海,他的“成功不居”历来为人称颂。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文学家都认为子房功成不仕、择隐山林为超群绝伦之举。众所周知,刘邦猜忌之心甚重,忠如萧何都被三番两次监视,又冤周勃、杀韩信

  • 堪称历史游击第一人,他曾协助刘邦击败项羽,韩信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对刘邦和项羽的评价,历史人物谁能打得过项羽,项羽韩信刘邦什么关系

    大家应该都下过象棋,上面的楚河和汉界就代表着楚汉之争,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不敌刘邦,自刎乌江,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在这场战争中,历史上有很多人都说兵仙韩信的战绩最大,因为如果不是他尽力北伐,使汉军实力大增,胜负很难预料,但是真正协助刘邦击败项羽之人却另有其人,他就是彭越。彭越本人是一

  • 孔子身上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丧失人性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南宋朱熹引用别人的话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似乎没有孔子的诞生,中华文明将永远在黑暗中摸索。这种观点在汉武帝以后整整两千年的古代时期,都占有主流地位。孔子的故乡曲阜,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孔庙为孔子立碑,无论是金国皇帝还是朱元璋,还是清帝康熙乾隆,都对孔子

  • 烂尾的西汉王陵与兵马俑,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高成儿每当提及兵马俑,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可谓闻名中外,妇孺皆知。西安的一些饭店、宾馆,甚至会摆放兵马俑复制品招揽顾客。其实,兵马俑在古代是用来陪葬的器物,属于殉葬制度的延伸。夏商周时期,权势者往往使用奴隶殉葬,手段极其残忍,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意识到与其杀死奴隶陪伴祖先,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