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吕后以及吕家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利中心的呢?吕后的临朝称制对整个汉朝来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一、吕后以及吕家是如何走向权利中心的?
1、新上任的皇帝不是性格有缺陷就是年纪太小不能理政,吕后取帝代之
汉高祖当了十二年的皇帝,于公元前195年逝世之后,由他和皇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继承皇位,成为汉朝历史上的第二任皇帝,汉惠帝,而吕雉则由皇后进阶为太后。
汉惠帝的性格比较仁弱,加上有吕雉这么一个强势的老娘存在,所以,上位之后的汉惠帝就渐渐发现,自己方方面面都斗不过老谋深算的亲娘,名为皇帝,实际上是一个傀儡,因为汉朝的朝政大权几乎都掌握在吕后手中。
汉惠帝由于性格问题,逐渐让吕后在朝政上取代了他;而汉朝的第三任皇帝前少帝刘恭是被吕后亲自囚禁废除,最后赐死的,只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吕后所杀生了变心;而第五任皇帝后少帝刘弘并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所以最后也被拉下了皇位。
这三任皇帝在位期间,由于性格问题或者年龄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朝政大事一直以来都掌握在吕后的手中,吕后就相当于是一个女皇帝了。
2、吕后一人发达,开始提拔自己家族的人,分封诸吕,培植拥护势力
吕后自惠帝开始在朝中权势的把控就非常严重了,否则汉惠帝刘盈也不至于一直都只能是傀儡皇帝一般的存在。吕后称制之后,在朝中并不是说就没有反对他的声音,所以,为了增大自己的筹码,她就需要壮大自己的势力,扶持自己的族人了。
历史上将关于吕后扶持自己家族人的这一事件称之为“分封诸吕”。具体涉及到哪些人物呢?可以说,只要是和吕氏关系比较亲近的,或者是有姻亲关系存在的,都能在朝中获得一个不错的地位。像吕后已经故去的父亲和两个哥哥,被追封为王;各个侄子侄孙外孙什么的,也都获得王的称号,吕后甚至还将自己的妹妹封为侯爷......先后被封为王侯将相的人数高达十几人。
当时朝中的臣子很多都持反对意见,但是奈何吕后手段太过于毒辣,所以即便他们心中愤愤不平,却也不敢太过于表现出来。
除了提拔自己的家族之人,吕后对于自己宠信的臣子也是非常大方的。就拿审食其来说,公卿大臣要处理事情还要经过他才能有进一步的后续,可以想见当时的吕后在朝中的拥护势力有多广泛了。
二、吕后的临朝称制对整个汉朝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1、采取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进一步巩固了汉朝的统治,这一点是积极的
吕后虽然在权势把控上显得十分强势,但是她临朝称制期间,在执政方式上采取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对汉朝统治就产生了比较深远又积极的意义。
在无为而治的政策下,那些曾经远逃深山的人可以回来,拿回他们曾经的宅院以及土地;释放大量的奴婢,让他们返乡参与进农事更桑中去;鼓励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等政策,使得当时的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有田可做就不说了,还不用交很重的赋税,农民心里都十分美滋滋。
在那个农民占据总人口大多数的封建王朝,“伺候”好了这些人,朝政就会稳妥许多。
汉朝的经济就算在早期的战乱中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随着几年的休养生息,经济也逐渐恢复过来,进一步巩固了汉朝的统治。这些难道不是为后期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么?
《史记》中对于吕雉有着这样的评价:“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个评价从民生角度考虑吕后所作所为的价值,评价还是很高的。
2、作为帝后,开皇后专政先河,算是开了一个口,成为后世女性“借鉴”的榜样
不过吕雉实行的政策手段虽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她身为帝后,却开了皇后专政先河,就像是给那些个身处后宫的女性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了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固,不惜大力提拔自己家族的人,为此甚至不惜除去了不少刘氏宗族子弟。
对于后世女子来说,吕后成为了一种可以“借鉴的老师”,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权希望自己家族的子弟会出现这样被女子夺权,成为傀儡的情况。
总结:
吕后执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生活在汉朝的人民来说,给他们塑造了一种比较良好的生存环境,无为而治的政策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这为后来文景之治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是,吕后当政期间,为了扶持自己的拥护势力,大力提拔自己吕氏家族的子弟,打破了汉高祖刘邦“异姓不封王”的规矩。
而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屠杀了不少刘姓宗室子弟,这就显得非常狠毒了。所以,看人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对刘宗室来说,吕雉是一个比较负面的女人,但是对于汉朝的子民来说,她算是一个很好的执政者了。
参考资料: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