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由于军队组成的缘故战斗力格外差所以一到合肥就是送头,这说明孙权确实不能打,但是其作为领导人对于军事行动的指挥官任命合理得当,能体现其类似刘邦那种概念的不善领兵善领将的特点。
其次,看看他的功绩,即位后第一件事,到处杀山越边民,迁徙人口,进攻江夏,进攻四川福建交州,活生生的一个奴隶贩子。名不正言不顺,败坏家族名声,人口贩子,作战弱鸡,背刺盟友,什么时候口碑不错过了。孙权唯一的能力表现只有一个,就是在兄长留下了一滩烂摊子后,强行继位东吴领导,至于东吴怎么领导起来的,孙权并没有太大表现,反倒是周瑜二张戏份比较多。曹丕继承皇位是篡汉统,刘备继承皇位是复汉统,人家要汉统是法理上方便自己未来统一中原,你孙权继承皇位是闹哪样,你真有本事就先把中原统一了,然后再玩禅让这一套。
但先继承皇位就形成了国与国的对抗而不是一国框架内统治权的争夺,放弃了继承汉统的法理但获得了孙家占江南的法理,我怎么看你这继承皇位操作都是为了让你们孙家永远割据江南,也就这点志气了。孙家和江南几大家族始终不对付,都督们死的都挺早的,后期玩脱了子孙更是开始比烂,无论是诸葛亮北伐成功干翻曹魏最终吃掉孙吴兴复汉室、还是魏的继承人司马家最后吃掉孙吴统一中原,东吴孙家的结局都是定死了的,这货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其他两方势力。单论孙权,他起步是最高的。
曹刘都是自己一步步走上来的孙权这种没有经历过创业阶段的人,是有很多缺点的。包括不能服众。还有孙权和曹刘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曹刘在各自的集团里面都是大老板。孙权只不过是东吴集团推出来的总裁。搞不好大家就不让你上了。所以孙权更注重眼前利益。其实从个人角度,我是理解孙权的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蜀汉。孙权决定背刺关羽拿下荆州,至于刘备会不会报复,魏国会不会渔翁得利以后再说。白崇禧决定拒不赴任徐州剿总阻挠救援淮海战场,至于淮海打输了校长会不会报复,蒋系垮了桂系能不能顶住共军以后再说。
刘备打过来了,孙权求和不成,幸好有魔法师陆逊掏出了打火机。共军打过来了,李宗仁求和不成,幸好有阴阳师张淦掏出了罗盘,白崇禧淮海战役这么明着给校长拆台,接着还发动逼迫官员让校长下台,是一点脸面也不给,事后居然还敢跟着去台湾,实在是心宽,但是人家有个好儿子会写书给老子洗白,要是换成孙权的儿子就指不定会写点什么了。孙权的口碑差,关键是看在什么语境,如果和三国曹刘两家比起来,口碑就差一截了。先说刘备,老牌正面人物,自古以来几乎就是官方民间钦定的正面人物,而孙权对他和他的季汉做了啥?
背刺,不但杀了义薄云天光芒万丈威震华夏的关二哥还收留了暗杀张三爷的小人,夷陵之战更是让桃园之愿彻底化为乌有,和正面人物对抗的人,肯定是白脸反派。所以孙权在蜀粉、汉粉、关粉、诸葛粉那里统统名声不佳。孙权评价低,是因为他的名声输给了曹魏的武力和刘汉的故事上。刘璋被赵韪、庞羲扶持上位,孙权被周瑜、张昭扶持上位,两人各自经营多年,孙权成功压制江东豪族,巩固孙氏统治,亦可平息孙贲兄弟叛变。刘璋麾下出了一伙带路党,就等着明主入蜀,还爆发差点被颠覆政权的赵韪叛乱。
最后,孙权确实是如他哥所说能安定东吴的一代雄主,可能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了吧,现在看个球啥的都强调数据了,表现好坏不重要了,数据好才是真的好,这方面来看,孙权确实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但如果说他哥不死的话,吴中四姓早晚跟他孙家翻脸,有没有这个吴国还是回事呢。所以呢,我觉得口碑差也正常,毕竟孙权从青年到老年都有被黑的点,但全盘否认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