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奢靡盛行,利益至上|汉武帝接连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

奢靡盛行,利益至上|汉武帝接连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2/16 11:41:20

汉武帝剧照

腐败,是侵害国家机体之蛀虫,也是危及社会稳定的毒瘤,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从封建时代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反腐败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容小觑的朝代。自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历经文景二帝时期的修生养息,又经过汉武帝数年的励精图治,整个社会有了爆发式的财富积累,王朝的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飞跃的提高,军事力量也大为增强。

作为汉朝为数不多具有庙号的皇帝,汉武帝的“武帝”当之无愧,开疆辟土,奠定了古代中国疆域的主要版图。汉武帝在政治经济上的一些举措以及军事上的丰功伟绩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所借鉴及学习。尤其在于反腐问题上,汉武帝多管齐下,采取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措施,对腐败零容忍,

一时间政治清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稳定了王朝的政权。

奢靡之风盛行,官吏贪污腐败变本加厉

西汉初年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经济得以快速恢复,人民安居乐业。汉武帝继位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

推行币制改革、盐铁官营、算缗、告缗、均输、平准、酒榷等政策,

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等到武帝即位数年,西汉建立70余年后,国家储存的粮食充实到溢出仓库,国家的钱币也堆满了库房,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丞相田蚡

汉武帝时期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他的奢侈无度也达到了西汉历史的最高水平,上行下效,就使文、景以来就存在的奢靡之风更盛于之前。在此风气的浸润下,以及巨大的财富面前,武帝一朝官吏的贪污腐败之象变本加厉,“老虎”和“苍蝇”四处横行,产生的危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1、土地的侵吞及随意征用

在农业社会里,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土地,自然是财富的象征,因此成为被掠夺的主要对象。以武帝为首的国家及贵族官吏,强行征用或占有百姓土地。各级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

强迫百姓贱卖土地给他们,或者直接抢夺失势贵族官僚的土地。

如丞相田蚡名下有大量土地,而且很多来历不明,贪欲大到开始打起官府考工地盘的主意,以致于武帝痛斥他“何不遂取武库?”。

外戚灌夫家占有的土地广阔,以至“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的程度,史料记载是“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

汉代贵族

2、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侵吞无权无势百姓田宅的同时,贵族、官僚还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索取贿赂。如李蔡任丞相曾借朝廷赐予百官墓田之机,贪污土地出卖谋利,敛财四十万钱,东窗事发后自杀。

官府私下里把大量国有土地以极低的租额租给权贵们,再让他们用较高的租额转租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从中谋取差价,以达到盘剥百姓,侵占国有资产的目的。如酷吏宁成,在任中尉时被免职以后,利用先前积累的关系租到千余顷的官田,然后转租给贫民。数年以后,已经“致产数千金”,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了。

3、官场行贿受贿之风盛行

“老虎”权倾朝野,大肆受贿;“苍蝇”钻营官场,索贿受贿。当时的大小官吏几乎人人受赂贪赃,行贿之风也是日益严重。买官买官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韩安国因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失误而被免职,以五百金贿赂太尉田蚡后被重新起用,先后任北地都尉、大司农,成为食二千石的高官。

再如主父偃竟然收受贿赂达千金,面对加以劝阻的人,竟为自己辩解说:“大丈夫活在世上不应碌碌无为,不能以五鼎食,宁可以五鼎烹。”

这样的官吏在庙堂之上,又怎么能政治清明,百姓诚服呢?即使功勋盖世的大将军卫青也不能免俗,拿出五百金为汉武帝的宠妃王夫人祝寿。

主父偃

4、司法腐败日益严重

执法者视法律为谋取私利的工具,随意引用解释法律条文,

量刑定罪全凭执法官员的主观意断,出现了很多“罪同而论异”的现象,犯重罪被释放的、以及犯轻罪被诛杀的人不在少数。汉武帝最信任的执法大臣张汤对待罪犯的原则是根据汉武帝的意愿,皇帝想严惩的,就交给酷吏严刑拷打,乃至重判,皇帝想释放的,则交给相对温和的官吏审理。法律变成了一纸空文。

缺乏法治的社会,贪赃腐败就没有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混乱,风气污浊。武帝器重的执法大臣杜周,一开始任廷史时,身无长物,在担任廷尉、御史大夫后,到了晚年“家赀累数巨万”,可见赃款数额之大。

5、军队贪污现象加重

汉武帝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注于军事之中,从而加剧了军官势力的膨胀和扩张,也为他们的贪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很多军官侵吞巨额战争物资,克扣军饷,刻剥士兵的事件。

即使是一代名将的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人,也不能独善其身,不但贪污军饷和军用物资,甚至虚报军功请求奖赏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例如李广利曾带领近十万大军和三万匹战马出征大宛,班师回朝的时候只剩下万余人的士兵以及千余匹战马,主要原因就是“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

汉武帝宠妃王夫人

6、垄断专营滋生腐败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经济改革虽然带来巨大的发展,但专营制度也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官员利益至上,垄断货币铸造,实行盐铁官营、算缗告缗、均输平准等工商政策,

给手中握有权力的主管官员营造了侵吞国家财产,贪污牟利的机会。

如张汤贪污受贿,与长安的商人田信等勾结,泄露国家经济情报与私人,从中牟取暴利。

汉武帝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

有鉴于整个朝堂之上,贪污腐败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王朝政权的稳定,汉武帝连出重拳,加大反贪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上至下一网打尽,有效的整治了腐败现象,肃清了社会不正之风。

1、建立有效的法制体系与监察制度

汉武帝对监察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

任何举措、政策的有效执行都离不开制度的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内部腐化,限制权贵资本横行。在西汉前期,行政监察制度基本是承袭秦朝而来,汉武帝时期,国家制度渐趋完善,随着国家疆域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之前的制度弊端开始显露,尤其是“七国之乱”的发生,根本原因也是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导致。

张汤

因此为了加大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王公贵族的监督,武帝加强了地方的监察,创立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监察制度,这样的法律体系与监察制度很大程度减少了贪腐的生存空间,使各级官员“不能腐”。

最重要的举措便是设立十三部刺史,除京师附近的七个郡以外,武帝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并各派出一名刺史,刺史负责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和巡察。整个监察体系独立于地方,不受地方权贵的干扰,

直接听命于中央朝廷,大大提高了反腐反贪的效力。

同时,鼓励吏民越级上书,诣阙言事,防止各级官员一手遮天而以权谋私,从制度上保证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时刻处于监督之下,使腐败能够被较早发现和惩治。

2、创新监察官员任命选拔制度

推行察举选官制度。监察政策的推行离不开监察官员的执行,因此监察官员的任命直接影响了监察政策的开展。在贪腐之风盛行时期,买官卖官司空见惯,不但不利于朝廷用人,也严重削弱了执法力度,更加重了腐败的产生。

因此,汉武帝改革任人政策,推行察举选官方式,下令各郡国守相、二千石官员设立“通晓儒家经典”这一标准,每年推荐孝、廉各一人给朝廷,经考核通过后任官。这些人出身平民,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仕途,既能体恤民情,又能有所作为,

大大改变了官吏队伍的成分,提高了官吏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遏制腐败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汉武帝所重视的董仲舒、公孙弘、倪宽等人都是由此途径而得到提拔,最终成长为一批廉洁奉公的好官。

3、加重贪腐的惩罚力度

采用“严刑峻法”。西汉初期,鉴于秦朝“二世而亡”,朝廷一度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整个王朝经过这样的发展,到了武帝时期,由于外部连年攻打匈奴,内部也发生“七国之乱”,全国并不太平,因此汉武帝采用了“乱世用重典”的治国之策。从“见知故纵”、“缓深故之罪”和“急纵出之诛”这几项律令可以看出汉武帝在反腐过程中是采用峻法惩治腐败行为的。

官吏只要有贪污、受贿、枉法的行为,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

均以重法惩治,即便是皇亲国戚,或则高官显贵,一律严惩不贷。

例如丞相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氂等,大多因贪贿之事而遭诛。

有的甚至产生连坐,祸及其上司或下属,这样严厉的惩罚大大减少了汉武帝刘彻当政期间的贪污腐败之风,除此之外,更有祸及家人还有子孙后代们,三代以内都不得入朝为官的刑罚,这些刑法的设立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官员的贪腐之心,使他们“不敢腐”。

此外,为了反贪,汉武帝更是任用了一批酷吏,用法外的严酷手段对付贪官污吏,使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举措杀一儆百、形成惩戒力,有效发挥了事后反腐的作用。

4、加大反腐倡廉的教育

加强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举措一就是用儒家思想来教化各级官员,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并且运用儒学思想感化官员,宣传反腐倡廉。儒学思想体系强调仁爱,崇尚民本,这些理念自然具有“一心为公”的内在要求,

为官者只有心系百姓,才会仁爱治天下,只有保持廉洁之风才能真正的心系百姓。

举措二就是对清正廉洁官员予以表彰,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嘉奖为官清廉者,例如公孙弘、赵禹、尹齐等一批公正执法,廉洁自律的官员被树为百官的表率,以此鼓励其他官员在行政过程中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通过这些措施,再辅以其他政策,使朝堂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吏“不想腐”。

到武帝晚年,贪污腐败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遏制,缓和了已被激化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使动荡的局面趋向了稳定。

汉武帝反腐措施利大于弊,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武帝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进行反腐,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创立的监察制度、采用严刑峻法,虽然手段过于严酷,但适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且产生了积极的意义,起到了应有的惩戒作用,有效的遏制了贪腐之风,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后世的一些帝王也沿用了汉武帝的一些措施,例如武则天在监察体系和峻法方面的设定,也有着汉武帝策略的一些精神内涵。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进行反腐。汉武帝通过完备的制度建设,严谨的监察制度和公正廉洁的选官制度相结合,杜绝了腐败官员的进入,和腐败行为的滋生。这同样跟现代的国策相吻合。

“制度反腐是抵制腐败的外在规制,构成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制度保证。”我国现阶段仍然要强化制度反腐的功能,通过建立健全反腐败的制度,有效控制腐败。

二是重视思想上的反腐。思想上的净化跟教育从根本上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汉武帝用推广儒学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整治歪风邪气,树立新风气,重新塑造了完备的道德观体系,整个社会面貌得到很大的变化。这与我们现阶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社会主义强国不谋而合。

所以汉武帝的这项举措在以后的千年里深远的影响了我国经世治国的内核。在反腐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用一些先进思想来培养官员的廉政意识、 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平。

三是加大违法乱纪的惩罚力度。汉武帝采用峻法进行反腐,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效,这也与我国目前的依法治国的思想异曲同工

。“法制反腐是一个国家反腐败斗争趋于成熟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才能让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总结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单单封建社会就有两千多年的时间长度。在这样的历史长河里,孕育出了无比璀璨的文明,政治经济各方面也都硕果累累。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的汉武帝,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伟大的功绩让中国第一次屹立于于世界的顶端,他经国治世的成就也对后世历代统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可以知兴替,现阶段我们的反腐倡廉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而透过历史的面纱,再一次聚焦千年前汉武帝的反腐斗争,审古视今,对2当代反腐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汉武帝“三不腐”的反腐措施及示》

2.《汉武帝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

3.《“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政策基本问题阐释》

更多文章

  • 外国人在唐数量增多,唐朝包容性极大,统治者一视同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唐朝国际地位高首先,唐朝时期之所以有很多的外国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唐朝时期,高句丽灭亡,唐朝便可以越过高丽直接对新罗和百济等国家施加压力。不仅如此。唐朝在当时还与许多国家进行了战争,例如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白江口海战役,唐朝在此役中,取得了

  • 她是个离过婚的农妇,一句预言改变命运,成了汉武帝的亲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来细细分析这汉武帝的生母王娡传奇的一生,一个农家女励志成为皇后的故事。这里面有各种要素,人生逆转,阴差阳错,宫斗心机,这是一出复杂而真实的大戏。一、都怪亲娘野心大王娡的家里很穷很穷,就是那种普普通通住茅草屋种庄稼的穷。要是硬说他们有几分特别的,就是这王娡的娘臧儿祖上也出过一个燕王,可惜这富贵没有

  • 在唐朝时期,最有名气的粔敉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糕点制作,初唐时期的调料,古代宫廷糕点的配方

    屈原《招魂》有云:“粔籹蜜饵,有餦餭些。”根据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可知:“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因为在古代,粔籹与角黍音近,而粔敉又与粔籹形近,故此“粔敉”即为粽子。并且在宋代文人张表臣所写的《珊瑚钩诗话》中也有相关记载:“屈原怀沙忠死,后人每年以五色丝络粔敉(音米)

  • 在三国,孙权在蜀粉、汉粉、关羽粉、诸葛亮粉中,名声都不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正史关羽是投降孙权吗,关羽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三国的孙权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孙家由于军队组成的缘故战斗力格外差所以一到合肥就是送头,这说明孙权确实不能打,但是其作为领导人对于军事行动的指挥官任命合理得当,能体现其类似刘邦那种概念的不善领兵善领将的特点。其次,看看他的功绩,即位后第一件事,到处杀山越边民,迁徙人口,进攻江夏,进攻四川福建交州,活生生的一个奴隶贩子。名不正言不顺

  • 商君之法是严酷之法?汉朝还要承秦治呢?不是严苛而是没有人情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变法,变法变法就是将原先国家不好的地方改正过来,而当时的秦国就是属于落后贫穷国民素质底下的一种,民风民俗跟戎狄差别不大,并且军制不完整,当时的秦国法制就是一套相对完整的春秋旧制,从秦穆公到秦孝公期间相隔百年,30年的变化就已经很大,何况是百年,所以当时的秦国那是相当落后的,没有一

  • 唐朝鬼事:官员见妻子精神恍惚,家中的马日渐消瘦,真相令他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诡异事件全集,唐朝诡事录八个故事排序,唐朝诡事录八个案件排行

    有一位担任户部令史(唐代时的户部小吏,户部侍郎以下常设15人,品秩为九品以下)的官员最近有点烦。他烦的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国色天香,年轻貌美,本来是人人艳羡的佳偶。可是最近这个佳偶却让他倍感头疼。他的妻子生病了。这一病就是数月,病中的妻子每日卧床不起,天天精神恍惚,沉鱼落雁的容貌已经染上了丝丝病

  • 和亲,伴随西汉走过兴起到强盛的两百年,画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和亲,中华民族有说不完的爱恨情仇!但是,历史却很有情调,喜欢作弄人!中国封建社会有和亲故事的恰好是两个兴旺王朝,汉朝和唐朝!一般人看来,和亲是迫不得已,是一件屈辱的事情,为什么和亲又偏偏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两个兴旺王朝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我这里主要说说西汉和亲的故事。西汉和亲,从刘邦开

  • 唐朝长乐公主陵墓重见天日,考古学家激动赶来,却破口大骂:禽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讲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下李世民到底有多宠爱长乐公主。太宗贞观五年,长乐公主要出嫁了,李世民既欣慰又难过。欣慰的是女儿已平安长大成人,将要嫁于人妇,难过的是,嫁于人妇之后,女儿就成了别人家的人,纵然自己是皇帝,想要见到女儿也会有诸多限制。于是李世民不顾规矩限制,下令将长乐公主的嫁妆规格提高,甚至比当

  • 名将之后的李陵,深受汉武帝看重,为何降了匈奴,而不以身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卫青病逝之后,汉武帝身边的武将就李广利、赵破奴、李陵等将军比较有实力。李广利称为贰师将军,没有封侯,可见他的战功及不上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对他的期望并不高。而李广之孙李陵,年轻有为,汉武帝曾寄予很大的期望,但在一次为李广利打掩护时,被匈奴俘虏,并最终投靠了匈奴。晚年汉武帝汉武帝怨恨李陵,觉得李陵有辱

  • 唐朝秘史—历史上的武三思到底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三思是怎么死的,唐朝宫廷秘史播放,唐朝秘史1-4

    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即皇帝位,封梁王,拜天官尚书。正圣元年(695),转春官尚书,监修园史。神功元年 (697)六月,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检校内史、特进、太子宾客。圣历元年(698)二月,三思为谋求太子之位,数次使人说于武则天;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性为嗣者。”则天犹豫不能决。狄仁杰谏武则天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