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蜀汉宦官,性格狡诈圆滑,善于卑躬屈膝,得到了刘禅的信任。在黄皓的吹捧下,刘禅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蜀汉逐渐走向崩溃灭亡。他自幼服侍刘禅,公元223年,刘禅登基为帝,年仅十七岁。幼主对黄皓还是比较的宠幸,不过由于朝中大事大都是诸葛亮一手在支撑,黄皓也没有本事去搞什么名堂出来。等到诸葛亮死后,黄皓便开始处处阿谀奉承,一心想着往上爬,不过由于董允对于黄皓这种奸宦是相当的排斥,所以总是会斥责黄皓,黄皓也一直都没敢惹事。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还专门提到了这个董允,“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 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
董允死后,陈袛接班,而陈袛对于黄皓并不反感,反而是互为表里,之后黄皓便开始有了能力把弄朝政了。公元258年,蜀汉后期重臣陈祗病逝,这为黄皓把持朝政提供了可乘之机,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一位太监居然从黄门令做到了奉车都尉和中常侍的官职。
黄皓心机城府极深,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惜暗中残害忠良,甚至暗中勾结魏国,把前线的情报私自扣留下来。就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年,还发生了一起“黄皓迫害姜维”的事件,因此可以猜测黄皓人心之险恶。
蜀汉灭亡后,邓艾听说黄皓奸诈阴险,将他收押监禁,将要处决。然而,黄皓优厚地贿赂邓艾身边的人,得以免死。公元264年,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对于这样一个死太监,你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