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殷墟四期现奇景,揭穿武王伐纣弥天大谎,社科院:商亡原因很复杂

殷墟四期现奇景,揭穿武王伐纣弥天大谎,社科院:商亡原因很复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16 更新时间:2023/12/14 4:23:04

自第19位商王盘庚迁都于此,殷墟作为商朝都城的时间长达273年,占商朝国祚时间的49%。末代君主纣王继位后,扩建殷墟南面的军事要塞—沬邑(朝歌),增设为行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以“殷有重罪”为由,率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出兵攻打朝歌,商纣王兵败自尽,立国500余年的商朝宣告灭亡,而昔日的大邑商也被新的京师镐京所取代,沦为了后人眼中的殷墟。

1928年,殷墟正式开了考古发掘,经历90余年的考古工作,已清理出的大小墓葬超过1万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根据墓地延续时间判定,将殷墟文化划分为四期。

其中:殷墟一期对应的是商王武丁前期,二期对应武丁至祖甲时期,三期对应廪辛至文丁时期,四期则对应帝乙和帝辛(纣王)。

这也就意味着,殷墟四期的文化面貌,可以窥见商朝末世景象。但殷墟四期的考古发掘,却与传统印象中的末世王朝大相径庭。

首先是墓葬,墓葬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当时的人口,而人口的多寡又代表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殷墟西区、孝民屯、大司空、戚家庄等墓葬区,年代落入第四期的墓葬占比均超过62%以上,这意味着,商朝在纣王父子统治时期,国都人口数量超过了一期至三期人口数量总和。

而在社会人口构成中,占比最多的是自由民,第二是奴隶,第三是军队,最少的则是王室和贵族。

其次是建筑,殷墟发现的族邑聚居区,在第四期时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建筑的数量和复杂程度绝非此前的半地穴式建筑可比。此外,以血缘为纽带的不同族邑家族墓地之间的“空白地带”在逐渐消失。换言之,当时国都的土地利用率在大幅提升,其直接的原因就是人口的增长。

第三是青铜器,商周是古代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但与西周传世青铜相比,殷墟此前出土的中晚期青铜器器壁较薄、纹饰也较为简单,给人造成一种末世王朝国力衰退的景象。

但殷墟四期考古发掘证实,纣王统治时期,商朝青铜器出现明器化,器壁较薄的青铜器事实上是专门用于随葬的陪葬品,而青铜礼器的铸造技术不仅没有出现所谓倒退,反而出现了技术革新。

体表现为体大、壁厚、造型新颖、纹饰精美繁密,此前被认为是西周初年才出现的华冠凤鸟、方座器等新礼器在殷墟四期文化中找到了陶范(浇注器具的模具)。青铜器铸造形制的革新,离不开强大的国力做支撑。

显然,殷墟四期所呈现的种种欣欣向荣的奇景,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更不符合武王伐纣所宣扬的纣王残暴导致众叛亲离、国势衰微(周武王伐纣誓师词:今商王受……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俾暴虐于百姓)。

而周人在叙述这段历史时,也往往将胜利的原因归结为纣王的逆天命和周武王的顺天时,却绝口不提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武王伐纣时,商朝军队的主力并不在国都,而是远在东夷。

事实上,就连西周自己的文献都存在诸多矛盾和不合理之处。一方面表现的是纣王大军的临阵倒戈,武王仅用一夜时间就顺利灭亡了商朝,另一方面却又记述此次战役血流漂杵,俘虏无数。

而殷墟四期所呈现出的景象,可以说揭穿了这个弥天大谎,商朝的灭亡绝非自身衰败,众叛亲离所致,而是有诸多偶然因素在内,其中既有主力外调,也有周军攻击的突然(周武王行至牧野纣王才得知)。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刊载的研究员岳占伟的研究中就指出:商朝被周人灭国,原因很复杂,并非是因国力衰败所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墟人骨DNA结果出炉,揭秘商朝后裔地理分布,网友: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现代考古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犹如“满天星斗”,在我国的四面八方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它们以各自的血缘氏族为纽带,逐渐壮大并演变成方国诸侯。即使到了炎黄部落联盟主导华夏的时代,这一格局也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在文明演进过程当中,夏人、商人和周人先后崛起,建立起有别于上古时期氏族部落联盟

  • 武王伐纣,为何攻入商朝境内700里纣王才知道?考古发现冷门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伐纣的史实,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武王伐纣经过哪些困难

    出乎预料的是,面对这个与周边方国征战了500余年的殷商王朝,小邦周国的军事行动显得格外顺利。二月二十七日,近5万周军已抵达朝歌以南的牧野(今河南卫辉)。据出土的青铜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牧野之战,周武王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结束了战斗,完成了商周鼎革。自盘庚迁殷以后,

  • 夏朝治水名人--大禹:翻山越岭、走遍大川江河,只为心中的信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资料图:朝拜帝尧退位后,大舜登基,鲧因流放被致死,所以需要找另外一个人来治水。大舜把群臣召集过来,一起探讨合适的人选,很多人认为大禹具备这样的能力。舜也是一代明君,没有因为大禹是鲧的儿子就弃用他,任命禹为新的治水的领袖。大禹总结了父亲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并且找来了契和后稷来协助自己。大禹所在的朝代,是

  • 孔子说女真在西周初年就来朝贡,为何1300多年后才重新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子对女子的态度,孔子推行男尊女卑,孔子晚年整理了六经对吗

    春秋时代,一群隼鸟飞到陈国的宫廷,其中有一只掉下来死了,这隼鸟身体被箭贯通,受了严重的伤,靠着顽强的毅力才飞到这里。从鸟身上取出的是一支奇怪的箭,有一尺来长,是用楛(hù)木做的箭杆,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跟中原诸国使用的金属箭头完全不同,国君陈湣公问了很多大臣都说不认识。当时的人们比较迷信,认为这

  • 秦始皇30岁才开启灭国之战,24—29岁时在卷啥?六国:你太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咱的始皇帝是在公元前247年13岁时即位的。刚刚即位的秦王政,那时候还得管吕不韦叫爹(仲父)呢!所有军国大事都是由丞相吕不韦一手把持,大家就可想而知少年秦王当时所处的凶险境地了。在母后跟人鬼混,军政被大臣把持等诸多不利情况下,秦王政在即位后的十年里,深藏不露,暗中积攒力量培养自己人。终于,在公元前2

  • 与周朝分封制相比,为什么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和西汉分封制的比较,刘邦商周时期的分封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很多种管理制度,有了人类,就产生了社会。有了社会自然人类就会增多,为了方便管理,人类分成了三六九等,封建制度产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管理者又创造出了各种方便管理的制度。分封制就是这众多制度其中的一个,作为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分封制在周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直沿用了很

  • 夏启:少年苦难,受尽人间冷暖,贵为天子70岁仍不忘年轻时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启的故事,夏启到底多厉害,夏启是干什么的

    夏朝开国天子夏启,在位16年(前2025-前2009年)。他恢复了炎帝与皇帝时代的“世袭制”,结束了尧舜禹三代200多年“禅让制”的历史,普遍追认夏启为夏朝的建立者。夏启在位期间,勤政国事,勤俭节约,与民同甘苦。夏启伐有扈,征河西,为统一华夏作出来不朽的贡献。这么说吧,古籍文献,除了骂他破坏“禅让制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在少康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兴时代,到了少康的儿子季杼统治时期夏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季杼十六七岁时便跟随父亲攻打寒浞为复兴夏王朝做着自己的努力。相传季杼在与寒浞势力交战期间发明了用兽皮制作的甲。兵士穿上这种甲以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夏朝复国后刚开始国家并不稳定:东夷各部落并不是真心归顺夏王

  • 蚩尤终结与周朝起始,都在“山西运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蚩尤年轻照片,蚩尤是在山西运城解州战死的吗,运城蚩尤部落

    其一,蚩尤终结于“山西运城”?蚩尤终结在哪里的问题,有很多说法,但真正可靠的是藏于汉字里面,其不仅能清晰地指向“山西运城”,还能更具体地指到是“山西运城”的“解州村”,那是4700年前汉字造字的年代,“解姓”原本只存在于黑龙江的赫哲族,蚩尤的“蚩姓”也在那里,只有“蚩”作为首领有可能将“解”直接带到

  • 看完商纣王的后宫群才懂,纣王早知苏妲己是狐狸精,一直在利用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狐狸精附身苏妲己来迷惑商纣王,苏妲己狐狸精跳舞

    商纣王进香女娲宫,一脸怒色,极不情愿。继而不顾文武臣工的劝谏,题歪诗亵渎上古正神女娲娘娘。非但如此,纣王回头就选美,充实后宫,指定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进宫侍驾。小说作者许仲琳开篇点明,纣王子承父业,名正言顺;体格健硕,才思敏捷,文武双全。闻太师与黄飞虎珠联璧合,朝歌城众星捧月,商汤天下固若金汤,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