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腐败倾颓的唐朝是如何平定来势汹汹的安史之乱的?

腐败倾颓的唐朝是如何平定来势汹汹的安史之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4/2/16 11:43:17

首先,尽管洛阳、长安失陷,但许多富庶的地区仍在唐的掌握当中。

《新唐书》记载,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一路向南,先攻打常山,后转向太原与汴州,再下洛阳,与哥舒翰对峙潼关,最后攻破长安。安禄山叛军的进攻路线直奔唐的核心政治区域——洛阳与长安。唐玄宗李隆基自长安出逃,在马嵬坡与太子李亨分道。李亨北上灵武,继位称帝,基本恢复了唐对全国未失陷区域的控制。同时,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得利于长江与淮河的滋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江淮地区成为了全国最富庶的区域。

安禄山叛军的攻势十分迅猛, 洛阳与长安相继失陷,逼得皇帝出逃,对唐的打击很大。但国都沦陷并不代表唐再无力对抗安禄山。安禄山所占据的区域并不及唐的领土,全国最富庶的江淮一带也依旧在唐的掌控中,仍然能给唐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与赋税,这也成为了唐对安禄山反击的基础。

其次,安禄山的叛军内部存在斗争,削弱了其战斗力。

《新唐书》中写道,安禄山因眼疾与疽病,性情日渐暴躁,对手下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安禄山的宠妃生下孩子后,安禄山起了“废长立幼”的想法,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对军队控制力不足,致使史思明独立。在安庆绪被郭子仪打败后,逃归史思明,被史思明杀死。几年后,叛军再次内讧,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手下多有不服,田承嗣献莫州投降,李怀仙献范阳投降。

安禄山久任三处节度使,叛军都是他的心腹,他对军队的控制力是最强的。安庆绪弑父夺权,失去了一部分支持。史思明得安禄山信任,却擅自反叛,还杀死了继承安禄山的安庆绪。最后史朝义弑父夺权,更是让整支叛军离心离德,再无力对抗唐朝军队。

最后,一批能征善战的忠臣良将捍卫了大唐。

我们在《新唐书》中可以看到,在安禄山起兵之初,封常清高仙芝在长安、洛阳两地紧急募兵,率领着并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市井子弟阻碍了安禄山的进军。洛阳失陷后,二人又在潼关坚守,打退了安禄山多次进攻。之后哥舒翰领军,阻击安禄山数月,为郭子仪、李光弼牵制住了安禄山的主力。之后哥舒翰还识破了安禄山的诱敌之策,如果不是唐玄宗下令出击,安禄山甚至不能攻破潼关。公元757年1月,安庆绪进攻睢阳,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率领不到一万人,面对十余万敌军,苦苦坚守睢阳城十个月,使得江淮十月免于战乱。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先在河北大战史思明,收复河北,随后乘胜而进,收复洛阳、长安,最终在公元763年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

封常清、高仙芝临危受命,延缓了叛军攻势;哥舒翰驻守潼关,牵制住了安禄山的军队,使得郭子仪与李光弼可以在河北大展拳脚;张巡死手睢阳,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区不落入叛军掌控,让朝廷有了喘息之机;郭子仪、李光弼南征北战,收复失地。正是这一批能征善战的忠臣良将的奋斗,才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

总而言之,尽管安史之乱来势汹汹,大唐两京俱失。但唐朝根基仍在,叛军内斗不断,最终在一批能征善战的忠臣良将的奋战下,安史之乱才得以平定。

王朝、国家的延续从来都不是所谓“天命所归”、“天意不绝”,而是一群群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奋斗的结果。他们远比那高高在上的“天子”更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更多文章

  • 汉明帝的美好向往,居然只是想和父母再见,皇帝也向往温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明帝尊师小故事,明帝曹叡

    过去我们说到皇帝都会说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着全天下所有的财富,所以每个人都向往皇帝的生活,向往他三宫六院的美好。但其实,真正的历史记载中,每一任皇帝都有着身不由己的痛苦,这就好像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权利与义务对等一样。皇帝表面上拥有着一切,但是他每天也承担着太多的压力,混乱之际要担心天下大乱

  • 盗墓贼进入唐玄宗墓,拿出了一件古物,揭开唐朝衰败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历史唐玄宗墓,唐玄宗盗墓视频,唐朝所有墓都被盗了吗

    关于唐朝衰败之谜一直是近代历史学家研究的问题之一,但是各方声音不一,难以有共同的观点,但是其实在唐玄宗墓中的一样东西已经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唐玄宗死后正值乱世,唐朝的古墓除了武则天的乾陵几乎都被盗过,而五代的温韬更是挖遍了关内的唐朝皇帝陵,将目中的宝物全部都盗走了,而考古学家在发现的唐玄宗墓中的古籍中

  • 汉代的班婕妤是千古才女,为何还不如舞女赵飞燕,选择孤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汉成帝算得上是汉朝时期的帝王中,超没有用,但是能够坐拥一群美女的代表了,历史上著名的赵飞燕和班婕妤都是他的妃子。赵飞燕的名字我们就不用说了,她是汉代的典型以瘦为美代表,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跳起舞来的样子更是如同天仙,听说她小的时候还曾经被抛弃,因为三天不死,所以家里人觉得她将来必有大用,于是把她养大还

  • 皇帝人物志之唐昭宣帝(哀帝)李柷:唐朝的最后一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哀帝李柷后面的皇帝,李柷怎么读,李柷简介

    李柷于公元 897 年(乾宁四年)2 月被封为辉王,904年(天祐元年)8 月,昭宗被杀后。于同月丙午日被朱温立为帝。宫中一片恐惧,不敢出声哭,亦不敢改年号,沿用昭宗年号"天祐"。即位后,徒有空名,大权全由朱温掌握。公元 905 年,朱温杀唐昭宗的诸子9 人。宰相柳璨自进士及第,不满4 年就登相位,

  • 汉中战四将,力挫魏延,被低估的西凉猛将,实力直逼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延大战关羽,关羽黄忠魏延战法搭配,关羽张飞魏延战法搭配

    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之中纷争不断,诸侯混战,涌现出了许多勇猛的武将。吕布、徐晃、魏延、关张赵马黄,都是威震华夏的人物,千余年后读来,仍然 觉得向往不已。不过,在三国之中,还有一位名声不显,但是实力很强的武将,此人就是庞德。同时期的关羽、张辽等人都成为了万人敌,而庞德的名声,则明显逊于二人。庞德曾是马

  • 河北历史上为何多叛军?安禄山的河北兵团竟动摇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安禄山叛乱真实原因,安禄山得到杨贵妃了吗,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您有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说这河北,自古以来多叛军!河北的朋友听到可能要生气了,这简直是污蔑!您别不服,河北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早在唐代,安禄山的河北兵团就差点推翻了整个唐王朝,还受到了河北人民的支持,这是怎么回事?点个关注,接下来啊,姑夫就带您分析一下。唐朝中期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 汉中之战,王平为什么舍弃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汉?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平任职公示,王平是谁,王平被判死刑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接替魏延,成为汉中守将,一战击溃曹爽十万大军的王平。王平投靠刘备的时候,虽然还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在蜀汉立下的功劳,件件都不容小觑。例如街亭之战,他力劝马谡不要违令,之后又在马谡被击溃时,保护了自己的部曲,收拢了其他将领麾下的散卒;他沉默寡言,非常有威严,成为了“无当飞军”的

  • 汉朝相比宋朝晋朝,之所以能够再次中兴,主要是因为这个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说汉朝的皇帝和制度算得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制度,在封建王朝里边,只有汉朝是可以说是人民的王朝。汉朝对百姓的支持,对朝代兴衰的分析,对天下兴亡的承担,是所有朝代都没法企及的。对于西汉来讲,皇权的明确宗旨就是不管你是豪强地主还是勋贵商人,只要你挡着皇帝得到百姓人民的拥护,你就得死。所以对于刘邦他们一

  • 此人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立即将其活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为什么灭掉蜀汉,司马昭被司马师打军棍,薛姨妈和司马昭

    黄皓,蜀汉宦官,性格狡诈圆滑,善于卑躬屈膝,得到了刘禅的信任。在黄皓的吹捧下,刘禅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蜀汉逐渐走向崩溃灭亡。他自幼服侍刘禅,公元223年,刘禅登基为帝,年仅十七岁。幼主对黄皓还是比较的宠幸,不过由于朝中大事大都是诸葛亮一手在支撑,黄皓也没有本事去搞什么名堂出来。等到诸葛亮死后,黄皓便

  • 汉朝经七国之乱走向兴盛,唐朝经安史之乱却走向衰亡,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汉朝的七国之乱,历史笔记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汉代時期的七国之乱是汉朝景帝阶段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代阶段或是有分封制规章制度的,汉高祖刘邦在干了皇上以后就立过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可称霸,那时候他对自身的同宗宗亲开展了大规模的册封。那样的规章制度到景帝阶段还存有着许多的诸侯国。景帝称帝以后,那时候的御史大夫晁错提议景帝对各诸侯国开展消弱,为此加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