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被凌迟后,侍卫发下毒誓,迄今已传承18代子孙,执行392年

袁崇焕被凌迟后,侍卫发下毒誓,迄今已传承18代子孙,执行392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4/1/25 20:04:33

袁崇焕到底是忠是奸自有史学家评说,今天我们来回顾那些追随袁崇焕左右的卫士佘义士的故事,佘义士其名到底若何早已无从考证,谨凭其对恩主的忠义,姑且以义士相称吧!

佘义士是袁崇焕的贴身卫士,一直追随左右,在袁崇焕身败名裂,遭百姓唾弃的档口。他仍不避风险为其殓尸并发誓为其守墓。这一守就是300多年,历经了佘家上上下下18代人,其对袁崇焕的忠心当真日月可鉴。

袁崇焕的是非功过现在已很难评判,原本在明末声名狼藉,京畿百姓恨不得生食其肉的袁崇焕经过乾隆一朝的平反后,一飞冲天成了民族英雄,崇祯皇帝也因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扣上了昏庸无能的帽子。

袁崇焕何其人也?这个明末的蓟辽督师并非天资聪颖的少年之才,直到中年才有机会再宦海浮沉。当时的明朝国祚将尽,天灾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北方边关频频告急,经济更是濒临崩溃,国库早已被连年的征战和灾荒耗尽。

同时期的欧洲已开了大航海时代,荷兰、葡萄牙的舰队也已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东亚,并在东南亚诸国沿海地区建立了贸易基地。这些明人口中红夷的出现,大大减弱了东南亚诸国对大明帝国的依赖,导致商路受阻,对继续白银输入的明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所有人眼中,大明帝国这艘行驶了数百年的巨轮或许真的即将沉没了。当然不论是灾荒还是红夷,在明廷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藓疥之疾,只有频频袭边的后金八旗,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袁崇焕也因为平辽献策进入了天启皇帝的眼帘,在袁崇焕看来,威胁山海关数十年的八旗铁骑不过一群跳梁小丑尔,根本无需大军征讨,只要粮草充沛,凭借世代镇守的关宁军,山海关固若金汤,大明皇廷无忧矣

袁崇焕的一番雄才大略在哀鸿遍野的朝堂之中宛如一颗亮眼的新星,给了明熹宗无限的希望,老袁也凭借平辽之策破格提拔,授尚方宝剑,镇守山海关。到任之后的袁崇焕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在关外大修边墙堡垒,耗费钱粮无数。可世代镇守山海关的关宁军早已腐朽不堪,西江将门难堪大用,面对努尔哈赤后金军的挑衅,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关宁军竟不敢一战,一退再退。耗费无数钱粮修建的堡垒成了为后金军输血补充给养的兵站。

山海关外的明朝百姓被后金士兵其掳掠一空,成了满人的包衣阿哈这一典型的此消彼长,让整个关外赤地千里,几乎成了无人区。袁崇焕的平辽之策也成了一句笑谈,天启皇帝对其的信任大减,改换孙承宗为守边大将,袁崇焕只得灰溜溜的回到京城。

天启死后,少年皇帝崇祯继位,再一次给了袁崇焕重登朝堂的机会,老袁这次更为激进,一改曾经守关之策,在朝堂大肆推崇五年平辽之策。将关宁军打的丢盔弃甲的八旗铁骑,在袁崇焕的宏图中,成了灰飞烟灭的强撸。

初登帝位的崇祯皇帝,也急需一场大胜扭转世人对其年轻不堪大用的观感,君臣二人一拍即合,袁崇焕再次走马上任,为了赋予袁崇焕蓟辽地区至高无上的权力,崇祯皇帝不惜收回之前赐予满桂等人的尚方宝剑。

这时的努尔哈赤已死,后金统领已经是比其父侵略性更强,也更有野心的皇太极,虽有东江镇对其牵制,但战争形势更为恶劣,5年平辽依然成为了泡影。眼见平辽日期将至,袁崇焕一反常态开始了谜一般的操作,先是擅杀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直接将东江镇诸将给满清逼到了后金阵营,其中佼佼者更是成了日后威震天下的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三位可是为满清平定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绝世战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举动,是硬生生的给即将断气的明廷心窝里来了一刀。东江群龙无首之后,山海关外再无八旗铁骑的对手,看似兵精粮足的关宁军也畏战不前。袁崇焕又开始异想天开的想与后金议和,还没开始正式谈判,为了彰显诚意就开始为后金输血,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差一点连军火铁器等战略物资一并送到皇太极的账前,硬生生将勉强维持温饱的后金各部养的脑满肠肥。

这些迷之操作为日后袁崇焕的的下场埋下了伏笔,崇祯皇帝渐渐丧失了对他的信任,开始怀疑袁崇焕的政治立场,直到皇太极率领清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过山海关,从蓟县经喜峰口直逼京师时,崇祯皇帝对这个边关大将的最后一丝信任,终于消失殆尽。袁崇焕的好日子也过到了头,被以谋逆的重罪关入了大牢!

之后便是千刀万剐的桥段,据史料记载,对袁崇焕实施的凌迟整整进行了三天才结束,京畿百姓万人空巷,恨不得生食其肉。不管他的出发点到底为何,其在山海关的一系列行动和政策,的确令万千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山海关外几乎成为白地。

就这样,袁崇焕成了明末奸臣的典型代表被记入史书。被行刑之后的残尸被百姓唾弃,无人收敛。佘义士只得在深夜偷偷将袁崇焕的头颅收敛埋于自家院中。没过几年,明朝大厦倒颓,闯军攻入京城,崇祯自缢身亡,仅仅40余天后,清军入关闯军大败,中原地区又陷入了长久的混乱。

虽然明朝已亡,袁崇焕也已伏诛,况且各地官员自顾不暇,早已无人追究袁崇焕曾经叛国的行径。可入关后的清军却在占领区强行执行是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满汉矛盾极为尖锐,受尽委屈的天下百姓将混乱纷争的根源通通推到袁崇焕身上,袁崇焕在百姓心中沦为宋时秦桧一般的大佞臣。

虽然佘义士想为袁崇焕立碑,但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为了害怕事迹败露,他也只能逃离原籍,深居简出,仅是把自家院子改名为“义园”以示对袁崇焕的祭奠,直到生命的尽头。

临终前,佘义士将儿孙叫至榻前,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他让子孙将自己与袁崇焕葬在一起,想要在死后依然守护着这个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大人,并将为袁崇焕守墓定为组训,此后佘家世世代代不得入仕。佘家子孙自此接过了守墓的重担,一守就是十八代人,直到今天!

经过佘家人的努力,袁崇焕的墓碑终于在1984年成为文保单位,佘义士已经萦绕了将近400年的遗愿也终于得以完成。今天,我们已经无从评说袁崇焕的历史功过,但佘义士对袁崇焕的忠义却仍让人满心唏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4岁入宫,30岁高龄才生孩子,武则天的生育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生育能力,30岁才生下头胎,到42岁才生完第六胎。别人生一个就够呛了,她一个人生了六个。就算有人生得比她多,却都很早就去世了。武则天六次诞育子嗣,闯过生育上的各种难关,还活到了82岁。 武则天的寿命在有记载的209位皇帝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后来的乾隆帝和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在当时的医

  • 明朝和清朝,哪个朝代对现在的中国影响大,哪个朝代昏君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先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说:“胡人国运不过百年”,蒙古人统治中原90多年后,被朱元璋等人的起义军打回草原。这几乎是蒙古帝国征服土地中,最早被赶走的,要知道俄罗斯人被蒙古人统治近300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重新恢复汉制,恢复汉文化和汉服。可以明朝让汉文化得以新生。版图上明朝不仅将蒙古人赶回草原,更是将中

  • 李白“自负之心至死不变”!临终之际,挥笔42字令世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平生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努力着,可惜上天注定了要让他来做这个诗人,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半生追求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在晚年卷入了叛乱。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李白回顾自己的一生,却依旧未曾改变他的本心,他用尽生命的最后力气写成了短短四十二字的《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 他被称五代第一明君,在位六年无人差评,赵匡胤都模仿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代明君朱佑樘,宋朝十大明君排名,赵匡胤算明君吗

    当年的柴荣其实生活在一个当地的望族里,他的老家是河北,但是他从小却没有跟父亲居住在一起,而是在他姑父家长大,并且在年轻的饿时候,就跟他的辜负一起去贩卖茶叶,当起了小商人,所以从小就见过世面的他,知道社会百姓的生活利弊,对于他的长相,史料上是这么记载的,说他不仅长得非常英俊,并且饱读诗书,而且精通骑射

  • 韩愈为何能力压苏轼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拯救了中华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韩愈身处于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此时唐朝已由盛转衰。而韩愈最大的历史贡献,其实就是由他倡导的“古文运动”。这个运动是呼吁国家重视传统华夏文化,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那么,韩愈为何要做此事呢?因为当时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由于盛唐时期皇帝对于佛教文化宽容,此时的唐朝佛教力量已根深蒂固,已在各地建立佛教组织

  • 明代铜镜中兴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回光返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代铜镜铭文一览表,白川铜镜和苏桃铜镜,明代双龙戏珠铜镜价格

    明代:福铭柄镜明代铜镜的中兴,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回光返照,主要表现在铜镜合金的改变。明代铜镜为适应新的形势,在减少锡的同时,增加了可塑性好的镍和机械性强的锌。铜镍合金为白铜,铜锌合金为黄铜。明代:仿汉七乳柄镜明代铜镜主要就是白铜和黄铜这两种铜合金,因此,明代铜镜铸作的有角有棱,铭文清晰,且比宋代铜镜更

  • 明朝被严重低估的3位皇帝,各个完爆清朝一半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明仁宗朱高炽(延续永乐盛世,开启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之一,在位只有10个月,以致于他的能力和贡献被忽略了。其实,朱高炽在明朝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明朝能否步入极盛之世的关键人物,就如同汉朝的汉景帝刘启的作用一样。永乐盛世是明朝文治武功最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明成祖朱棣频繁

  • 房玄龄天生怕老婆,唐太宗想出一妙计,如今该现象广为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房玄龄和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与房玄龄,唐太宗对魏征与房玄龄的贡献

    根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的手下有着一名十分清廉的宰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房玄龄了,尽管在朝廷之中他敢于直言进谏,但却是出了名的“妻管严”,因此从不敢娶妾,生怕被自己的夫人知道。一天,唐太宗也听说了这个趣闻,于是想要为房玄龄解决这一问题,就将2名倾国倾城的小妾和一杯“毒酒”偷偷的送到了房家

  • 朱元璋除夕夜独自散步,衙门碰到小吏在喝酒,次日却将他连升十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从平头百姓,成为一国之君,他的功绩,恐怕也只有汉高祖刘邦能比得上。而且这两人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疑心特别重。对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疑心重重。朱元璋小时候只是放牛的,父母因为灾荒先后去世,之后去寺庙当了和尚,被儿时伙伴汤和邀请,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因为朱元璋的勇敢、机灵,还懂一些知识,所以被

  • 李白30余岁写下的一首诗,让80多岁的贺知章直呼是“神仙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这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也总有人会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最耀眼的诗篇,然后从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文坛乃至历史的象征。“诗仙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虽然唐代写诗的人有千千万万个,但是能够留在人们记忆当中这么久,能够这么无法取代的人,自古至今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