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被纳入十国的割据政权:二世而亡,因残暴不仁而被冠以“桀”字

不被纳入十国的割据政权:二世而亡,因残暴不仁而被冠以“桀”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42 更新时间:2023/12/11 7:14:44

五代十国,顾名思义,指的是五代和十国共十五个割据政权,但还有很多政权没有算进去,像刘仁恭父子建立的燕国就是这个时期的,却没有划入五代十国内。

燕国这个政权很奇葩,因为它能建立完全是机缘巧合,不论是奠基人还是那唯一的皇帝,都不是什么很有能力的人,相反,一个淫荡好色,一个残暴嗜杀,真是一对父子。

燕国的奠基人是刘仁恭,这个家伙一点也不仁,对人也不恭。当时正值唐末乱世,刘仁恭为了活命,就投军当了兵。后来混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将领,也没有多突出的军事才能,但是却阴差阳错成了节度使,割据一方。

刘仁恭给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打工,是李可举手下一个小将领。唐僖宗元年(885年),卢龙军攻打易州的一场战役中,刘仁恭这个小将领使出了他的拿手绝活——挖地道,结果竟然成功进了城,打下了城池。

因为此战,刘仁恭的名头在卢龙军中响了,人送外号"刘窟头"。

此战后不久,李可举就被手下大将李全忠给灭了,李全忠成了新的卢龙节度使。李全忠死后,其子李匡威继任卢龙节度使。

李匡威是个色鬼,因为弟媳貌美而强暴她,其弟李匡筹因此记恨在心。后来李匡威带兵出征,李匡筹趁机夺位,李匡威无奈只能跑路,结果就死在外边了。

就在李匡筹夺位的时候,镇守蔚州的部队已经到了轮调日期,此时李匡筹忙着呢,哪有空管这茬,就一直拖着。拖得越久,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就越浓,他们的长官刘仁恭认为机会来了,就鼓动他们去攻打李匡筹的幽州,结果一战败北。

刘仁恭就跑到山西投奔了晋王李克用,李克用对他还不错。刘仁恭估计是想报仇,一直劝李克用攻打卢龙,李克用正好也想开疆拓土,就给了刘仁恭一万人马。

刘仁恭也不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几次出击都被李匡筹打得大败。刘仁恭灰溜溜地跑了,李匡筹却觉得自己牛气了,连名满天下的晋王李克用的军队都打不过他。

李匡筹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旅,竟不断进攻李克用的地盘河东。这下可真惹恼了李克用,亲自出马,三下五除二就灭了李匡筹。

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不久,唐朝追认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从此刘仁恭占据燕地,逐渐建立起割据政权。

刘仁恭能够得到幽州,全都是李克用的恩赐,但刘仁恭可不不是什么忠臣,他一得到幽州,就想着自己独立,不再听从李克用的号令了。也算刘仁恭命好,这个时候李克用跟朱温争斗激烈,没空管他,刘仁恭就这样成了幽州的土皇帝。

刘仁恭清楚自己不是李克用的对手,就玩起了权衡,在李克用和朱温之间摇摆,利用他们互相牵制来保证自己的独立,有空还出兵吞并了义昌节度使卢彦威的地盘,以长子刘守文为义昌节度使。

中原征战不休,刘仁恭却对自己称雄一隅而志得意满,丝毫不觉得这是运气使然,等到中原分出胜负,他绝对难逃一死。

刘仁恭渐趋奢侈,荒淫无度。他在大安山上大修宫殿,还遴选许多美女居住其中,整天跟道士们谈论炼丹之道,祈求长生不老。

趁着刘仁恭在山里享福的空子,其子刘守光率军进占幽州城,自称卢龙节度使,并派兵进攻大安山。刘仁恭被擒,不久被押回城中囚禁。

刘守光如此举动,使得驻守在沧州的刘守文火冒三丈,刘守文召来将士,痛斥弟弟刘守光,随后发兵幽州,兴师问罪。

交战初期,刘守文不是弟弟的对手,接连吃败仗,无奈之下,刘守文只好向契丹和吐谷浑求援。援兵四万人抵达后,局势瞬间逆转。

刘守文见要赢了,就一个人到了阵前,装作十分难过的样子,流着泪大声说:"不要杀我的弟弟!"结果这个十三还没装完,刘守光手下大将元行钦飞奔而来,将刘守文活捉。

刘守光随后指挥部下大败刘守文的军队,接着又挟持刘守文攻陷了沧州(义昌节度使驻地)。攻下沧州之后,刘守光就将哥哥和侄子全部杀死。

909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刘守光为燕王。

刘守光比父亲更加嚣张,而且暴虐无常,听不进劝告。911年,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基称帝,国号大燕,定都幽州(今北京)。

刘守光称帝不久,晋王李存勖就发兵讨伐刘守光,以报刘仁恭背叛李克用之仇,当然,更重要的是刘守光胆敢称帝。

妄自称帝的刘守光陷入了孤立境地,后梁和契丹都不愿支援他。刘守光又出钱请晋军退兵,并承诺只要李存勖前来,他立刻投降。

晋军没退,但李存勖来了,可刘守光又反悔了,不肯投降。第二天李存勖便下令攻城,城破后,刘仁恭和其他刘姓亲属三百余人全部被抓获,只有刘守光带着妻子趁乱逃走。

刘守光和妻子趁乱逃出幽州后,想南下沧州,却迷了路。在饿了几天后,刘守光让妻子去讨点吃的,结果被人认了出来,又被抓回幽州。

最后刘仁恭和刘守光都被李存勖杀了。

燕国是个昏庸无道的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刘守仁骄奢淫逸,大肆欺压百姓,搞得民怨沸腾,称其为“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有了新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殷墟考古综述,安阳殷墟甲骨文图片

    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围绕殷墟外围区域多项新发现,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孔德铭说,辛店铸铜遗址发现商代晚期铸铜作坊7处、房址10余处、墓葬近百座,出土“戈”字铭文铜器,显示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陶家营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发现了布局有序的陶器生产区、居址区和墓葬区,进一步

  • 战国有四大名将,如果评选三国四大名将,最有资格的是哪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张辽张辽投降曹操之初并不显眼,一开始只是个中郎将,爵位也才是关内侯,但是张辽能以降将身份位居五子良将之列,在曹丕登基后官至前将军,成为外姓大将中级别最高之人不是没有原因的,一切都是靠实力和战功说话。200年白马之战中张辽协助关羽大破袁绍,“数有战功,迁裨将军。”201年单枪匹马劝降昌豨;

  • 跟随河小梨的脚步,带您破译甲骨文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甲骨文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史料,甲骨文的河字怎么写,100个最简单的甲骨文

    河小梨带您逛殷墟河小梨河小梨:您知道吗?汉字最简单的一笔一画,都衍化自古老的甲骨文!“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具体事物之形的象形字,根据字形能大体猜出所象何物。古人在书写无形可象的抽象事物或概念的甲骨文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原则。河小梨:您知道吗?我们常说的殷商文化,殷指的是哪里?“殷

  • 倘若韩信放到三国会是什么水平?理性分析后,结果让三国群雄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临死一句经典的话,赵云vs韩信,爱江山更爱美人韩信

    东汉末年,从一开始是武将的天下,吕布为什么能得到董卓的喜欢,而且能名震天下?还不是因为有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吗?关羽张飞为什么早期就能够威名远扬?还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力值爆表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起码早期韩信是不能出人头地,不能那么突出的。而且在三国早期有一个猛将带出去,那得多威风呢。三国早期各个将领都喜欢单

  • “干饭人”们!跟着河大卫到殷商继续干饭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殷商历史简介,福建人是殷商后裔吗,殷商人祭祖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肉肉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干饭人,干饭魂,干饭才是人上人!”干饭人们,欢迎跟随河大卫来到公元前1300年,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在殷商时代,能吃饱,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的人生难题。那么,吃啥呢?外卖肯定是没有的,三文鱼寿司和汉堡也别想了……那能吃啥?对于我们干饭

  • 楚汉时期的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会是一个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放到三国是什么水平,韩信三国,韩信楚汉战争视频

    [var1]可能有人会想,韩信这么厉害,如果把它放到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会是一个什么水平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开开脑洞,就当是娱乐一下。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从统兵、格局、权谋这几个方面,来说说如果把韩信放到三国,将会是什么水平。统兵这一项绝对是韩信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我们就以三国时期打仗最厉害的两

  • 曾经征服西周的西戎是什么背景?原来他们与周人同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戎周天子,西戎十二国一览表,西戎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早在先秦时期,羌人就与中原王朝有了接触。这里就不得不提容了,《说文解字》说容就是:“兵亦有兵甲”。但在民族学上,戎是中华民族对西方民族的总称,《礼记·王制》:“西方称戎”。这样看来,西蓉和西强其实是属于同一类的。羌语中的“蓉”和“陇”都是山谷的意思。古羌人居住在甘清河流域,故又称“戎人”。甘肃的简称

  • 【姜子牙】子牙此际落凡尘,白首牢骚类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起源 出自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原型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尚。 介绍 姜子牙,元始天尊的阐教弟子之一,获赠封神榜、打神鞭、杏黄旗,奉命下山辅佐武王姬发反商伐纣。 有诗赞曰: 子牙此际落凡尘,白首牢骚类野人。几度策身成老拙;三番涉世反相嗔。 磻溪未入飞熊梦,渭水安知有瑞林。世际风云开帝业,享年八百庆

  • 意外挖出汉代竹简,才知道庞涓陷害孙膑的真相,孙膑被害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膑和庞涓的关系,孙膑庞涓斗智批注,孙膑于马陵伏击庞涓

    孙膑出生于战国时期,是写下了孙武的后辈,但他留在历史里最著名的,不是他的军事理论,而是他的复仇史。孙膑原名叫什么,已经不知道了,为何我们现在叫他孙膑?是因为他遭受庞涓陷害,被施了膑形。但是纵观历史,为何庞涓要对自己的好友庞涓,如此陷害?却无从实据考究。[var1]孙子兵法早年,孙膑与庞涓一同拜入当时

  • 封建时期,为何“九省通衢“的武汉无法成为都城?其实与楚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汉属于楚国吗,九省通衢指哪九省,九州通衢武汉

    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一座城市。由汉口、武昌、汉阳组成的武汉,其占地面积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坊间称武汉"九省通衢",地缘优势能辐射大半个中国。可为何地理位置这么好的武汉,于封建时期,却无法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的都城呢?或许这与楚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var1]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