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了一人,他是谁这么厉害

曹操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了一人,他是谁这么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7 更新时间:2024/2/7 23:52:49

曹操的儿子多,按理说他的女儿也不少。据说曹操有七个女儿,个个都貌美如花,然而这七个女儿却在曹操的授意下嫁给了同一个人。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人又是谁?

东汉末年战事纷飞社会动荡,各方势力纠缠不休觊觎江山

先来说说那时期的社会背景。东汉末年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混乱时期了,社会动荡,战事不休,各方势力彼此缠斗,都想将这大好江山化为己有。

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董卓为了更好地控制朝政和时局,带兵闯入宫中废除了当时的皇帝,拥立才九岁的汉献帝。现在九岁的孩子在上小学,心智未开,当时的汉献帝也不例外,自然成了一个傀儡皇帝。

自从挟持了小皇帝以后,董卓成了汉王朝的操纵者,他统治无道,毒害百姓,是人们口中的乱臣贼子,是各方势力讨伐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董卓是这乱世的始作俑者。

在讨伐董贼的势力中就有曹操。最开始曹操名不见经传,但他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徐徐图之,终于有了和董卓抗衡的实力。

后来,董卓被杀害后,汉献帝趁机逃到了洛阳。令汉献帝没有想到的是,他刚逃离了一个魔掌的控制,就又被另外一股势力钳制。

曹操在汉献帝逃到洛阳后,随即也到了洛阳,名为救援,实际上开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傀儡汉献帝内心并不安分,曹操为更好把控送女儿入宫

汉献帝从他即位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扮演傀儡的角色。但历史上记载,这位皇帝虽然一直被控制,但也没有那么安分,他宅心仁厚,为民着想,视曹操为窃国贼。

汉献帝为诛杀曹操也做了很多努力。他先是将诏书藏于衣带中,派人送给董贵人的父亲,诏书的内容便是想办法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怀有身孕的董贵人被处死,她的娘家人也没能幸免。

当时后宫主位是伏皇后,她看到董贵人被曹操诛杀,心生恐惧,想着与其活在恐惧中还不如奋起抵抗。于是,她给自己的父亲写信,希望父亲能诛杀残暴的贼子曹操。

勇敢的女儿,胆怯的父亲,伏皇后的父亲在看完信后,惧怕曹操的势力,一直没有动作。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谁知曹操无意中得知了这件事,大发雷霆,进宫要求汉献帝废掉这个皇后。

事已至此,汉献帝纵然有千万不乐意,但没有实实在在的权利和曹操抗衡,于是伏皇后被毒药杀死,连同她生的两个皇子也被处死,伏皇后家族的人也因为这件事被连累被诛杀。

经过了董贵人和伏皇后的事情,曹操就更加谨慎了。他怕这个不安分的皇帝身边会有什么人出来挑唆,索性把女儿送进了宫中,安插在皇帝的周边,作为他的耳目,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这无疑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皇室的控制。

在伏皇后被诛杀后,曹操的二女儿曹节被封为皇后。从此,汉献帝丧失了作为君王的任何自由。

曹操的女儿贵为皇后,曹操与汉王室有了更加稳固的姻亲关系,汉献帝这张政治王牌又被紧紧捏在手里,曹氏集团在朝廷中的政治话语权就更大了,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可他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到顶了。

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女儿像一件礼品,婚姻就像一场生意

曹操的女儿在皇帝的身边,看似是要享尽荣华富贵,其实更像是政治牺牲品。

他的女儿曹节被封为皇后,日子过得并不幸福。

对于汉献帝来说,她就是来监视自己的,跟她完全没有感情,没有感情的生活自然是无味的。而另外一边,她的父亲不断给她压力,让其牢牢控制汉献帝。这双重压力对她来说太过沉重。

据文献记载,曹节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说给自己的母亲听,曹操知道后狠狠斥责了她,因为在他眼里,女儿的生活痛苦跟自己无关,她只需要做好监视皇帝这件事情就行,是没有任何抱怨权利的。

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冲进宫中向曹节索要传国玉玺,建立魏朝,当时曹节非常愤怒,不肯交出玉玺并大声辱骂,无奈胳膊扭不过大腿,玉玺还是没有保住。

刘协让出皇位后,被封为山阳公,曹节随夫成了山阳公夫人。曹丕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之后的日子也算安逸。

刘协病逝后,以天子礼仪下葬,二十多年后,曹节病死,和汉献帝合葬一处,结束了她的一生。

被曹操许配给汉献帝的曹家女儿,曹节只是其中的一个,同她一起进宫的还有曹宪和曹华。

曹节是一位有气节明事理的女子,后来又成了皇后,所以关于她的记载要多一些,而另外两位的结局并没有记载。

除了这三位,曹操还有四个女儿,当三个姐姐被送进宫中时,她们都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先养在了家中,但都和汉献帝定了亲。

结语

曹操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有那么高的才情,很多诗篇被后人广为称颂,他又是一位能识人用人的优秀政治家,但在女儿们的婚姻中,他却扮演着一个冰冷无情,一个毫无人情味的父亲角色。

曹操的女儿如果按出身来说,她们是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过着殷实的生活,在乱世中,她们的婚姻被当做政治的工具,这样的一生对于她们来说可能还没有普通人家的孩子幸福。

在曹操女儿与汉献帝的政治联姻中,曹操女儿的幸福和感受是不会被考虑的因素。因为在曹操眼里,他想成就的霸业,他心中的政治追求,比他女儿们自身的幸福要重要的多。

更多文章

  • 魏国最强间谍,刺杀蜀汉大将军的郭遁仅排第二,第一位有多牛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国最害怕的蜀军将领,曹魏大将郭淮被谁杀死,曹魏军营厉害的是哪个武将

    本篇的主角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最传奇的间谍。吴蜀联盟签订后,孙权把都城重新迁回了建业,合肥再次成为魏吴交战的核心。[var1]继张辽、曹休后,吴国这次要面对一个新面孔:曹魏三朝元老满宠。229年春,孙权扬言亲征合肥,满宠加紧战备,孙权闻讯,只得退还,满宠升为征东将军。230年冬,孙权再次声称要取合肥,

  • 赵子龙那么强,刘备却不重用他,死前终于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还有一个人不能忽视,他银甲银枪,一身是胆,刘备亲封的虎威将军,这个人就是——常山赵子龙。赵子龙是个忠勇兼备的人才,汉水之战中,赵子龙一人率十几个人马纵横在曹营中突围。又将曹军诱敌深入,乘其不备,万箭齐发,打的曹军措手不及。汉水战役是赵子龙的成名作,一站打出了个虎威将军的名号。长坂坡战役中,刘

  • 魏国为何只有曹操攻取汉中走了陈仓古道,在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曹操兵发汉中,基本上有四条路线可供选择。一、子午谷道;二、谠骆谷道;三、褒斜谷道;四、陈仓故道。这几条道路各有利弊,比如前三条谷道,基本属于道路艰险难行,但是谷口却没有敌人把守的险关,敌军一般是依托山势进行防御。而第四条陈仓故道,则相反,道路相对平坦,但是需要强攻阳平关。而曹操就是选择了

  • 吕布手下一强将,忠诚、自律且有威信,誓死不肯投降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高顺在历史上并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事迹都零零散散的出现在吕布、刘备等人的传记中,这些大多记载在《三国志》、《英雄记》中,虽然记载不多,但是却可以看得出高顺是一个强将。强将手下无弱兵高顺早期的记载是没有的,他是在吕布的传记中出场的。高顺是吕布手下一支非常强劲的武装力量。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英雄记

  •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竟因马超是位坑爹的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什么刘备不重用马超,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张飞大战马超诸葛亮出计收服马超

    马超算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其祖先为汉之名将马援。演义里讲马超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坐下白马,手中长枪,狮盔兽带,金甲锦袍,其俊美仪表、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将,人称“汉末双绝”的温侯吕布,归汉后在刘备帐下与关、张、赵、黄一起,位列于“五虎大将”之四,有着“锦马超”的美誉

  • 楚国怎样引进人才?浅谈楚国的人才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出了多少人才,楚国失败原因,为什么楚国的人才都没受到重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才表现出政治性、层次性和阶级性。人才都是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进行比较产生的,在评价者眼中都是出类拔萃者,同时任何阶级都会对有利于本阶级的人才进行褒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包容开放的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随着等级制度的破坏,中国历史进入了不可替代的黄金期

  •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跟随他一起起义的3000死士是何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的3000死士最后都去哪儿,司马懿夺权后有几次反叛,司马懿为什么能够轻易夺权

    在这场兵变中,司马家族圈养的3000死士功勋卓著,可以这么说,没有3000死士,司马懿就很难控制曹魏朝堂,击败曹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人关心,举足轻重的3000死士在功成身就后,去哪了?他们的下场如何?这三千死士说实话训练起来,要不被人发现还是挺难的,因为你要保证这三千人中都是效忠自己的,没有一个人

  • 中国第一家妓院出现在山东,管仲为何要做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学者认为,夏商时期出现的奴隶妓女是宫妓和家妓的前身。对于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态度。这些学者依据的史料,要么是汉人刘向编纂的《列女传》,要么是战国时期的《管子》,根本就不是第一手的史料。在缺乏直接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谈论夏商时期的娼妓业,就是瞎子摸象,根本看不清全貌。所以,这段时间直接pass。我们从春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变成啥样了?楚国都城已沦为乡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楚国士兵被阉杀

    历经春秋浪淘沙,诸侯失国十余八。东周时,被削弱的中央政权,逐渐失去对其侯国的掌控,这让各王侯有了通过外交和战争扩大其统治野心的机会。[var1]由此,历史进入了混乱冲突、兵戈频发的时期。小国、弱国逐渐被势力强大的国家吞并或征服,最终形成七大国主导的战国割据局势。[var1]七雄依托各自优势,进行行政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中国取了一个名字,2000年来一直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争议性最大的就是秦始皇。总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秦始皇是第一个称帝的,他也是第一个统一中原王朝的。在他建立了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将所有的文化都进行了融合,并且也将货币进行了统一。可以说为以后的王朝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始皇在位时颁发的很多政策,一直都是后来朝代模仿和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