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扁鹊受到质疑,炎黄是否都应该考证了,对中医缺乏信心是关键原因

扁鹊受到质疑,炎黄是否都应该考证了,对中医缺乏信心是关键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16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28

很多讨论资料认为扁鹊被请出教科书的原因多集中在《史记》中关于扁鹊记载的巨大漏洞。

《史记》扁鹊列传中记载了赵简子、虢公子、齐桓公三个医案,而这三个人物的历史时间相差二百年以上,所以由此认为《史记》关于扁鹊的记载多系道听途说,难以令人信服。

而发出这种议论,应该有三点基础性的认识偏差:

1,对古人的治学态度缺乏了解。古人写东西并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尤其是史官,更以直笔为使命。所以古代的很多史料,尤其是先秦的史料,虽然纰漏在所难免,但其严谨性和真实性不可置疑。

[var1]

2、 认为古人所掌握的资料匮乏。虽然古代的记录工具十分落后,但自文字产生之后,对于

重大事件的记载一直是十分重视的。就以春秋战国为例,如果没有丰富而详尽的历史资料的积累,也不会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的出现。

3、东周秦汉时文字的传承主要以竹简为媒介,所以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编次混乱等情况。比如《史记》鲁仲连列传中记载了劝说赵国不要帝秦和协助田单劝降聊城两个事件,现在的《史记》中就把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弄颠倒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竹简散落之后重新编排时出现了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读《史记》等古代史料时,在存疑的同时,也要对古人的艰难劳动成果予以足够的尊重和敬畏。

《史记》扁鹊列传中所记载的三个医案,关于赵简子的医案没有什么问题,而齐桓公和虢公子两个医案则有诸多疑点。

一、关于齐桓公的记载极大的可能是错的。

根据古人的记录习惯,扁鹊列传中所提及的齐桓公应该是有问题的。 虽然齐国有姜姓和田姓两个桓公,但应该都不是。

[var1]

无论是《史记》、《春秋》,还是《东周列国传》,对于国君的称谓都是极为严谨的。这其中主要有两种表述方式:

一是按爵位表述:比如宋公、虢公、卫侯、蔡侯、郑伯、秦伯、许男、楚子等等,齐国是侯爵,所以齐国的国君为齐侯。

另一种是按谥号表述:比如楚国虽然是子爵,但楚国国君自武王开始就称王了,所以即便是《春秋》中也会很尊重地用楚某王进行表述。春秋时期很多国君虽然不是公爵,但谥号中也会使用“公”。不过,根据《史记》等资料的记载,蔡国国君的谥号一直是侯,比如很有名气的蔡哀侯

韩非子》中是扁鹊见蔡桓公、《史记》是扁鹊见齐桓公,在具体行文过程中,都是使用的桓侯,如果指的是齐国桓公,那是不符合写作惯例的。所以这里所提到的桓侯,是不是蔡桓公很难说,但极大的可能不是齐桓公。当然,也就没有是姜姓齐桓公还是田姓齐桓公之争的必要了。

此外,扁鹊见蔡桓公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问题,因为蔡国国君的谥号都是蔡*侯,没有蔡*公。

根据《史记》的记载,蔡国确实有一位蔡桓侯,不过与赵简子的时间也对应不上, 这就需要再研究了,是记录错误,还是在撰写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因为与赵简子同时代的一位蔡国国君没记载谥号。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不是蔡的桓侯,而是其他国的桓侯。

二、关于虢国的三个疑义。

1、《史记》中原文:扁鹊过虢。这里的虢,指的是地名还是国名呢?

2、虢国确实在春秋时期就被晋国所灭,但晋国是否同时废掉了虢国的宗庙和祭祀。虢国虽然是小国,但爵位很高,同晋国又同属姬姓。所以晋国虽然灭掉了虢国,但也有可能保留了虢国的宗庙或祭祀。

[var1]

虢国博物馆

3、虢国被灭掉后,国君虢公丑逃到了王都。虢国的地位很高,对周王室贡献也很大,是否周王又会给虢君一个小小的封地呢?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虢君的新封地就又可以称为虢国了。只不过这时的影响实在太小,虽然延续了宗祀,但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被史料记录的资格和必要了。

上面这些分析是我搜集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所做出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扁鹊列传中所列举的三个医案,在时间上是有吻合的可能的。

并且,也不能因为三个医案在发生时间上有争议,便把三个医案的真实性完全否定。难道可以因为一个人说过一句谎话,便认定这个人说的所有话都不可信吗?

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从中医角度是讲述防治未病,而其社会教育意义则更为广泛,是解释讳疾忌医、防微杜渐概念的绝佳案例。

实在不能理解这个故事为何会被移出教科书,其他诸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惊弓之鸟等源自春秋的故事是否也尚在教科书之中呢?

或许,扁鹊被移出教科书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些编委专家对于史书中所记载的扁鹊的神奇医术是持很大的怀疑态度或否定态度的。

扁鹊列传中所写的扁鹊从长桑君获得医术的过程确实是夸张的,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不过这种写作手法是也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也并不能以此否定所具体阐发的所有内容。

没有人能生而知之,但有些人确实做出超越所有人,超越所有时代的成就,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圣人”。

[var1]

就以中医领域而言,能被成为经典的著作公认的只有四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这四部书均出现在两千年前,而直到现在依然未被超越。如果不承认圣人的存在,是很难解释这种情况的。

当然这几部书中都有一些虚妄、不正确的内容,但相比较于整体内容而言,只能说是白璧微瑕。

这几部经典的形成,显然并非是一时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了若干代的探索、积累和传承,扁鹊应该即是其中之一。

而扁鹊列传所记载的:“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以及其提出的“六不治”,不但不是韩非子、司马迁所能杜撰而出,也不是医德不高、医术不深、医学实践不广的医生所能总结出的。

[var1]

很多国家的专家为了给自己国家增添一分荣耀,不惜篡改历史,甚至凭空杜撰历史。而我们的专家能够如此认真,实在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清流。

只是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是否是炎黄子孙是否也应该考证一下了呢?,而在确切考证之前,也把炎黄字样移出教科书呢?

更多文章

  • 曹操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了一人,他是谁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评价曹操,曹操七个孩子都嫁给谁

    曹操的儿子多,按理说他的女儿也不少。据说曹操有七个女儿,个个都貌美如花,然而这七个女儿却在曹操的授意下嫁给了同一个人。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人又是谁? 东汉末年战事纷飞社会动荡,各方势力纠缠不休觊觎江山 先来说说那时期的社会背景。东汉末年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混乱时期了,社会动荡,战事不休,各方势力

  • 魏国最强间谍,刺杀蜀汉大将军的郭遁仅排第二,第一位有多牛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国最害怕的蜀军将领,曹魏大将郭淮被谁杀死,曹魏军营厉害的是哪个武将

    本篇的主角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最传奇的间谍。吴蜀联盟签订后,孙权把都城重新迁回了建业,合肥再次成为魏吴交战的核心。[var1]继张辽、曹休后,吴国这次要面对一个新面孔:曹魏三朝元老满宠。229年春,孙权扬言亲征合肥,满宠加紧战备,孙权闻讯,只得退还,满宠升为征东将军。230年冬,孙权再次声称要取合肥,

  • 赵子龙那么强,刘备却不重用他,死前终于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还有一个人不能忽视,他银甲银枪,一身是胆,刘备亲封的虎威将军,这个人就是——常山赵子龙。赵子龙是个忠勇兼备的人才,汉水之战中,赵子龙一人率十几个人马纵横在曹营中突围。又将曹军诱敌深入,乘其不备,万箭齐发,打的曹军措手不及。汉水战役是赵子龙的成名作,一站打出了个虎威将军的名号。长坂坡战役中,刘

  • 魏国为何只有曹操攻取汉中走了陈仓古道,在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曹操兵发汉中,基本上有四条路线可供选择。一、子午谷道;二、谠骆谷道;三、褒斜谷道;四、陈仓故道。这几条道路各有利弊,比如前三条谷道,基本属于道路艰险难行,但是谷口却没有敌人把守的险关,敌军一般是依托山势进行防御。而第四条陈仓故道,则相反,道路相对平坦,但是需要强攻阳平关。而曹操就是选择了

  • 吕布手下一强将,忠诚、自律且有威信,誓死不肯投降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高顺在历史上并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事迹都零零散散的出现在吕布、刘备等人的传记中,这些大多记载在《三国志》、《英雄记》中,虽然记载不多,但是却可以看得出高顺是一个强将。强将手下无弱兵高顺早期的记载是没有的,他是在吕布的传记中出场的。高顺是吕布手下一支非常强劲的武装力量。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英雄记

  •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马超?竟因马超是位坑爹的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什么刘备不重用马超,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张飞大战马超诸葛亮出计收服马超

    马超算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其祖先为汉之名将马援。演义里讲马超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坐下白马,手中长枪,狮盔兽带,金甲锦袍,其俊美仪表、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将,人称“汉末双绝”的温侯吕布,归汉后在刘备帐下与关、张、赵、黄一起,位列于“五虎大将”之四,有着“锦马超”的美誉

  • 楚国怎样引进人才?浅谈楚国的人才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国出了多少人才,楚国失败原因,为什么楚国的人才都没受到重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才表现出政治性、层次性和阶级性。人才都是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进行比较产生的,在评价者眼中都是出类拔萃者,同时任何阶级都会对有利于本阶级的人才进行褒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包容开放的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随着等级制度的破坏,中国历史进入了不可替代的黄金期

  •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跟随他一起起义的3000死士是何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的3000死士最后都去哪儿,司马懿夺权后有几次反叛,司马懿为什么能够轻易夺权

    在这场兵变中,司马家族圈养的3000死士功勋卓著,可以这么说,没有3000死士,司马懿就很难控制曹魏朝堂,击败曹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人关心,举足轻重的3000死士在功成身就后,去哪了?他们的下场如何?这三千死士说实话训练起来,要不被人发现还是挺难的,因为你要保证这三千人中都是效忠自己的,没有一个人

  • 中国第一家妓院出现在山东,管仲为何要做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有学者认为,夏商时期出现的奴隶妓女是宫妓和家妓的前身。对于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态度。这些学者依据的史料,要么是汉人刘向编纂的《列女传》,要么是战国时期的《管子》,根本就不是第一手的史料。在缺乏直接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谈论夏商时期的娼妓业,就是瞎子摸象,根本看不清全貌。所以,这段时间直接pass。我们从春

  •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变成啥样了?楚国都城已沦为乡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47位君主列表,楚国士兵被阉杀

    历经春秋浪淘沙,诸侯失国十余八。东周时,被削弱的中央政权,逐渐失去对其侯国的掌控,这让各王侯有了通过外交和战争扩大其统治野心的机会。[var1]由此,历史进入了混乱冲突、兵戈频发的时期。小国、弱国逐渐被势力强大的国家吞并或征服,最终形成七大国主导的战国割据局势。[var1]七雄依托各自优势,进行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