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键一战:牧野之战,它是否是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键一战:牧野之战,它是否是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03 更新时间:2024/1/23 23:23:21

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发生的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因为在牧野之战以后,商朝直接覆灭了,而在这之前,商朝是一个持续了将近600年的强大的王朝,仅仅因为一场战争而灭亡,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

周武王即位以后,根据制定的策略,在攻伐商朝这场战事上,是有着既定的步骤和策略的,因此,牧野之战的直接结果是武王伐纣成功,商朝覆灭,许多人说牧野之战的胜利是决定周武王伐纣最后成功的关键一战,也是压倒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商朝覆灭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否在于牧野之战的结果是否直接导致了商朝灭亡,商朝覆灭是否"非战之罪"?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造成商朝覆灭的原因是复杂且综合多样的,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讨论其背后的原因。

一、牧野之战时期商王朝与周朝的实力比对

武王伐纣的进程绝不仅仅是一个牧野之战,在这之前,自周武王即位时起,正逢商朝内部发生了动乱,周武王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出兵,开始了伐纣的进程。

而决定牧野之战中纣王最后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商朝和周朝的实力相差太多,商朝末期,纣王不理朝政,经济上骄奢淫逸,政治上又宠信佞臣,事关战争胜败的军事方面也穷兵黩武。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鹿台、酒池肉林,国库空虚,这一时期的商纣王已经完全不符合作为一国帝王的标准和要求。

而周武王从即位时期,就开始着手伐纣,统一天下的大业,政治上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培育军事力量,与此同时,还积极地使用外交策略与周边各个诸侯国家建立发展起良好的外交关系,在商纣王失去民心的时候,正是周武王努力获得民心的时候。

另一方面,尽管商王朝因为纣王的原因开始走下坡路,在大局上还面临着东南一族的对立和入侵,因而商朝的军事力量长期盘踞在东南一方,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使得商朝国都造成了军力空虚、无兵可守的局面。

而与此同时,商朝内部发生的内乱,使得商朝内部大多数力量背离了纣王的管理,国内的各路权贵和大臣纷纷逃亡周国,甚至出卖了大量关于周朝的情报。所以说,牧野之战的胜败是毫无疑问的,除了军事力量的对比之外,王朝的实力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武王的胜利也许只是一次战役的胜利,而纣王自焚殉国直接宣告了商王朝的覆灭。

二、商王朝已经走在倾覆的道路上

1.腐朽的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中,最显然的当然是商纣王后期骄奢淫逸,荒淫残暴,直接造成了商朝末期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然而,从现代的角度上来说,商朝末期的社会制度已经不能支撑着商王朝的存在,是导致其覆灭的根本要素所在。

大约是在商朝灭亡前150年左右,商王朝在武丁的统治之下出现了"武丁盛世"的局面,此时也是商朝社会实力最为鼎盛的一段时间,在经济发展到鼎盛的局面之前,奴隶制度的弊端还尚未显现,反而成为了商朝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而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奴隶制度作为一种酷无情的社会制度,对百姓和社会来说,其弊端逐渐开始显露出来,奴隶制度下的奴隶根本没有自由的尊严可言,他们只是会说话的牲口罢了。

与此同时,西方的周朝国家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新的社会制度和旧的社会制度一经比对,商王朝的社会制度就更加难以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被时代所淘汰,它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和稳定,反而成为拖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

2.矛盾重重:社会阶级矛盾恶化

实际上,商王朝建立之初,由于吸取了夏朝灭亡的教训,在对百姓的态度上还是比较温和的,然而由于社会中的统治制度是奴隶制度,因而君主对于百姓的体恤体现的也不甚明显。以礼乐制度为根基的商朝社会中也奉行十分严苛的等级制度,统治阶级、贵族阶级、享有独立财产的平民阶层和只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阶层,相互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日益的发展也逐渐加深。

严酷的刑罚在社会中使得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而贵族对于平民的压迫和剥削使得百姓们的生存受到威胁,而统治阶层对于少数民族的征伐过度,以及采用的穷兵黩武的社会政策也使得社会中统治阶层与贵族、平民甚至是与整个社会为敌,社会动荡不安,百姓们民不聊生。

3.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负担繁重,刑罚酷虐

商王朝整个社会都追求信奉鬼神的制度,因而现代挖掘的商代墓葬中都有殉葬人的发现,少说有一至两个人,多则至几十个甚至上百人,这还只是平常人的墓葬规制,商纣王的墓葬标准按照现在发掘的数量少说也有上千人。

而这样的墓葬制度还只是发生在奴隶制度不够发达的时间段,到商王朝国力发展到鼎盛时期,奴隶制度也发展到顶峰,大量的奴隶被用于供奉祖先、圣灵的祭品,之后辗转又被用于从事生产劳动。

奴隶制度统治的社会之下,国家刑法更为森严,现在挖掘出来商朝时期的仆词中关于刑法的内容和种类十分多样,一些残酷刑法的字眼出现的也十分频繁,每次仆词中被执行的人数多则达到上百人。除此之外,在严苛的社会等级制度之下生存的百姓们,还遭受着来自社会中上层贵族们的剥削和压迫。

商朝的由来据说和商业的商是等同的,商代社会中的贵族嗜酒,后期随着社会中经济的发展酗酒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酒的原料大多数来自于底层农民种植的谷物,逐渐的社会中上层贵族同普通民众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来,百姓们承担着越来越沉重的社会负担。

三、纣王的兵败身死,的确"非战之罪商朝与周朝的决胜战,牧野之战的胜败直接决定了之后各诸侯国的根基和大局,虽然牧野之战的成败并不是决定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但也起着直接性的关联作用。因而,牧野之战的胜败也值得探究,而纣王的身死和商王朝的倾覆与牧野之战也有着直接性的关系,而牧野之战的失败并不是商纣王本人的恶性可以轻易影响的。

我们都知道商纣王不是一位明君,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亡国之君和暴虐之主,而实际上无论是在牧野之战的成败中还是在商朝的覆灭中,商纣王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昏庸无能。牧野之战的失败离不开社会中长期积攒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以及各种制度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和不匹配,以及考虑到对手和自己的实力对比,许多因素都已经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此外,关于商朝的倾覆和纣王的兵败身死,虽然结果显示是直接在牧野之战之后,但实际上牧野之战的胜败或许只是提前了商王朝的倾覆,就算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取得胜利,商王朝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中主要势力的组成代表,士大夫阶层的人心背已经决定了王朝势必最终会走向终结的。

在贵族政治成为主要特点和最佳选择的商朝社会中,当社会主力士大夫阶层"昏弃厥遗王父母弟",已经在根本上背离了统治者,而在他们看来,真正的人心向背发生在率先选拔奴隶的商纣王。

而缺少了士大夫阶层支持的商纣王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除此之外,腐朽的社会制度,残酷肆虐的社会刑罚,饱受压迫的底层百姓都是商王朝最后走向覆灭的原因所在,因此说牧野之战决定了商朝的倾覆是不够严谨的,商朝的灭亡也好,商纣王的身死兵败也好,实际上与牧野之战没有根本性的关系,的确是"非战之罪"。

四、结论

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就算是晚期的商朝社会开始走下坡路,能够持续存在六百多年的王朝,势必有其生存下去的资本,这样的延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现象,所以说,因为一次战争的成败轻易断定其倾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商王朝的覆灭虽然是非战之罪,在社会各种矛盾的积压之下,最后的这场战争也成为了压倒纣王统治和商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羽昕

更多文章

  • “蜀中孔子”谯周: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谯周,字允南,光禄大夫。籍贯巴西郡西充国县。可以理解为巴蜀的“土著”。人物特点1、名仕望族:西汉开始,谯周先祖成为名仕望族。2、博学经典:少读典籍,精研六经,蜀汉大儒,素有“蜀中孔子”之称。精通天文,号称“蜀汉谯半仙”,简单介绍下“谯半仙”两个成名作,一是夜观天象劝刘璋投降刘备(看来早有劝降前科);

  • 嫦娥的丈夫居然不是后羿?可惜一代英雄被误叫了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嫦娥真正的丈夫是谁,嫦娥的年龄有多大,嫦娥有多少岁了

    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人们也一直认为如同神话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嫦娥和后羿互为夫妻,但是其实我们都被骗了。嫦娥是帝喾的女儿,而帝喾正是三皇五帝之一,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曾孙。我们所知的嫦娥,据传本称姮娥 ,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嫦娥的丈夫叫做大羿,而

  • 身为楚国平民,李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为秦国统一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统一天下,秦王嬴政在吕不韦之后又起用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斯,在李斯的辅佐之下,嬴政一步步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中,李斯绝对是功不可没,可是身为一个楚国平民,李斯究竟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的呢?他为秦国的统一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李斯的“老鼠哲学”李斯(?

  • 嫪毐事件结束后,秦王只是贬了吕不韦的官职,他却为何要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嫪毐事件虽然得以平息,可接下来却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公元前253年,辅佐了秦国两代君王的吕不韦在自己的封邑(今河南洛阳)饮鸩自杀。那么,以经商起家,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事实上,关于吕不韦的自杀,最主要的爆发点其实就来源于嫪毐事件,还是得从秦王嬴政

  • 作为连接吕不韦、异人和秦始皇的关键人物,赵姬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让后世人争论不休的千古之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引起的: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正因为嫁给了异人才成为了秦国的皇后,也更因为生下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才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但是,历史上对于赵姬的评价并不是很

  • 秦始皇当年修的公路,荒废2000多年,为何至今仍“寸草不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秦朝只有短短的两世,但始皇帝嬴政的众多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而有一项功绩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非常的有意义,那便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直道。有意思的是,即使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这条秦直道莫说塌陷,就连长几颗野草都不常见,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条路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秦直道是始皇帝委派大将蒙恬修建,从咸

  • 屈原跳的汨罗江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投河的汨罗江在哪? 答案:在汨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投河于汨(mì)罗江:(屈原)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汨罗江在哪里?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境内,向南流入湖南省,主要流经湖南岳阳的平江县及湘阴东部(今县级汨罗市),折向西,最终汇入洞庭湖。全长253公里。平江

  • 东汉风云:汉廷宫内出异事,蔡邕密谏反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文学家蔡邕,蔡邑与蔡邕,蔡伦和蔡邕是什么关系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四月,都中又闻地震,侍中署内有雌鸡变作雄鸡;到了五月,有白衣人入德阳殿内,与中黄门桓贤相遇。桓贤喝问你有何事,白衣人却厉声说道:“梁德夏叫我上殿,汝为何阻我?”桓贤不知梁德夏为何人,正要将他扭住,详讯来历,偏赶到白衣人身前,一手抓去,落了个空,白衣人也不知去向了;桓贤不胜骇异

  • 唯一由武林高手组建的国家,疆域仅一座城,却让“战国七雄”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七雄争霸国家分布图,战国七雄都城全景,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始皇横扫六国

    ——宋. 林亦之从古至今,关于武林的传奇故事有很多,在他们当中,有为了称霸武林而进行各种纷争的人,也有为了黎明百姓而默默无闻付出的人,不过,今日要讲的,便是一群令人意想不到的武林高手,在三国时期,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还仅依靠着那一座城大小的国土,令那时的“战国七雄”都为之闻风丧胆。[var1]话说

  • 匈奴使者正春宵,突然刺客挑开被子,使者羞愤:迟一刻会死?不讲武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德最后的下场,不讲武德完整版,唐武德九年

    班超,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的父亲、哥哥、妹妹都作为史学家名垂青史。然而班超却是个异类,从小就不喜欢舞文弄墨。哥哥班固早早入朝为官,帮班超找了一份为官府抄写文书的工作。然而班超常叹息道:“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才略,也该靠建功立业来封侯晋爵,怎能老干这笔墨营生呢?”一次抄写文书时,竟然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