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春秋时代-齐桓公如何称霸的

真实的春秋时代-齐桓公如何称霸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34 更新时间:2023/12/4 13:07:56

春秋初年,各国的对外政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关系:一是华夏对夷狄,二是诸侯对周天子,三是诸侯对诸侯。

齐桓公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后,便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他首先拉拢宋、鲁两国,接着把郑国也争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这时,戎狄势力很盛,对华夏族的一些小国有极大的威胁。

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狄伐邢(今河北邢台),前660年,狄又破卫(今河南淇县),卫人连夜弃城而逃,逃过黄河的只剩七百三十人。

桓公把他们和共邑(今河南辉县)、滕邑的人集中在卫国曹邑(今河南滑县西南),总共只有五千人。齐于是出兵救邢存卫,迁邢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迁卫于楚丘(今河南滑县),这就是《左传》闵公二年所说的“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var1]

[var1]

在狄人伐邢的战争爆发时,管仲极力谏言,明辩华夷,促齐出兵相救,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左传》闵公元年)。

在古代,各族之间的斗争是一种存亡的大事,而当时华夏族内的利害冲突,减弱了其对戎狄的抵抗力量。

面对这种危机,管仲提出了“同恶相恤”和“诸夏亲昵“的号召,使齐国联合了华夏各国,击退了戎狄的进攻,把一些小国从戎狄的蹂躏下拯救出来,从而提高了齐国在中原的威信。

[var1]

[var1]

南方的楚国,从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到,她的文化以湖北江汉平原为中心,北到河南南部,东到安徽中部,南达湖南的资兴、郴县一带。其国都初在丹阳(今河南淅川县),1978年到1979年在淅川县丹水下寺发现了一批春秋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在下寺东北不远处有一座长九百米、宽四百米的古城龙城,可能就是楚国的初期都城丹阳。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到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其古城遗址比丹阳龙城规模宏大,东西长九里,南北宽七里,面积达四十八平方里。

楚在周初,本己不弱,休养生息近四百年,积蓄了雄厚的力量。楚国西部的群蛮、百濮、卢戎都被她征服,淮水流域的舒(在今安徽舒城)、六(在今安徽六安)、寥(在今安徽霍邱)和舒鸠、舒庸等也都先后为楚所灭。

比较强大的徐(在今安徽泗县)也服属了楚。周朝封于汉水以北的“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以,周平王东迁后就于申、吕、许布防,以阻楚国北侵。但是,楚文王时,楚灭了申、息、邓诸国,攻入曹国,伐黄和郑,其势力逐渐向黄河流域扩展。

这时,由于齐国开始强大,所以一向臣属于楚的江、黄等小国转向于齐。楚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连年伐郑,以此对齐施加压力。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朱、陈、卫、许、曹、鲁等队攻伐追随于楚国的蔡国,蔡溃败,齐于是伐楚。

[var1]

[var1]

[var1]

当时楚也很强,而且不肯向齐示弱。最后,双方结盟于召陵(今河南邱城)。齐国这次虽然未能把楚国压服,但是还是暂时挡住了楚国北进的势头。

齐桓公在召陵与楚结盟后,事实上楚国承认了齐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安定了周王室后,为了巩固这一胜利,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在葵丘(在今河南兰考、民权县境)召集鲁、宋、卫、郑、曹等国开会,周襄王也派周公宰孔参加,赏赐祭肉给桓公,并且附带一个命令说:“以尔自卑劳,实谓尔伯舅无下拜,”而管仲却跟着说:“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均见《国语•齐语》)。

君之为君,臣之为臣,就是据礼而有的,如果齐桓公不尊守礼的规定,使天子不尊,诸侯也就可以效尤,也不尊守礼,那么桓公的地位也就难保了。无怪桓公闻管仲之言而惧,结果还是下拜接受祭肉。

桓公尊王,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国语•齐语》说:“诸侯称顺”。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遂成为中原霸主。霸者,亦作伯,《一切经音义》卷二引贾逵曰:“霸,把也,言把持诸侯之权也。”

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僖公四年)之际,霸者之出,则是一件大事。但是,霸者的本义却不仅止于抵抗北方戎狄和南方的楚国。齐桓公霸政的根本精神,主要在于维护过去的邦国制度,也即为了防止诸侯国内部矛盾和危机的发生。

[var1]

鲁僖公三年(公元前657年)阳谷之会时,《公羊传》僖公三年记载桓公之言曰:“无障谷,无贮粟,无易树子(《谷梁传》僖公九年传,范注云:“树子,嫡子。”),无以妾为妻”,障谷或以邻国为壑,或断邻国的水源,贮粟,则不通有无最易危害邦国的安全和存亡。那时国小,一水可能流过数国,上游国家障谷,下游国家便要断绝水源;反之,上游国家便要积水,都足以影响生产。

《战国策•东周》的“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便是障谷的具体说明。由于国小,一有饥荒则非求助于邻国不可,邻国不救,便会有举国无炊的危险。

齐桓公为了维系邦国的存在,所以首先提到“无障谷,无贮粟”,因为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基本要政。至于废嫡立妾都与西周邦国礼法不合,这是内乱的重要因素,因而不得不加以禁止。所以六年后的葵丘之会,桓公“壹明天子之禁”时,又重复“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均见《谷梁传》僖公九年)。

三百年后,孟子述“五霸,桓公为盛”(《孟子•告子下》)时,条举葵丘之盟的五项命令,与《公羊》、《谷梁》皆合,这才是齐桓霸政精神之所在。

所以,桓公身死,齐侵鲁,鲁使展喜犒师,答以不恐之故也说:“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桓公纠合诸侯是要继承和发挥诸侯子孙“世世无相害”的传统。只是周成王的盟誓,由于东周以后天子衰弱,这个禁令也只有由诸侯来“壹明”了。《左传》襄公十一年范宣子主盟时所说的:“载书曰:凡我同盟,毋蕴年,毋雍利,毋保奸,毋留慝”,大概也是继承了霸政精神,承袭齐桓而来。

管仲相桓公后,以其本身的才智,应当时的客观条件,以“尊王攘夷”的口号,把黄河中游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北御戎狄,南制强楚,扭转了“南夷”、“北狄”交伐中原的危机形势,保卫了比较进步的中原文化。

所以,孔子曾赞扬管仲的功绩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在矣”(《论语•宪问》)。

管仲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社会现实,“慎用其六柄”和“畏威如疾”,开始了国君的集权和权威的提高以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对当时齐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在春秋以后的历史中也有深远的影响。

更多文章

  •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到处蕴含着变通的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膑之死鬼谷子为何下山救孙膑,小矛神被孙膑骂了孙膑道歉,肉刀孙膑还是黄刀孙膑伤害高

    孙膑本人也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一次,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察孙膑的智谋。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魏王说:“不行。”[var1]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我是没有办

  • 皓镧传:皓镧被劫持,吕不韦和异人表现各异,谁才真的爱皓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皓镧传异人和李皓镧,吕不韦和异人谁更爱皓镧,皓镧和异人

    话接上题,皓镧传当中的女人们都是悲哀的,皓镧身为一个赵国人,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内安稳的生活,屈居在秦国,而少妃则更加的可怜,大家还记不记得少妃的一句话“若不是我脸还长得能看的过去,又怎会被当做韩国的贡品呢”,那个时代女人拥有美貌就是一种过错,就是被人利用的对象。所以皓镧想要逃离,他们制定好计划,带着

  • 《荆轲传奇》影帝刘烨演绎荆轲刺秦王的经典古装大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烨饰演的荆轲,90年代荆轲刺秦王连续剧,写荆轲刺秦王的电视剧

    [var1][var1]樊于期虽然屡立战功得到秦王的赏识,但他心中依旧心系和他一起长大的伙伴。秦王将自己的公主许给樊于期也没能减弱期对小沪的思念。秦王对期的赏识招徕丞相吕不韦的不满,一场宫廷斗争也随即愈演愈烈。荆轲从师于“天下第一剑”——盖聂,成为一名身手不凡的刺客。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荆轲杀死深爱自己

  • 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这一个姬姓诸侯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燕国七雄,燕国为啥是姬姓,燕国七雄纪录片完整版

    [var1]众所周知,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周天子之下还存在很多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卫国、郑国、曹国、霍国、吴国等诸侯国,君主都是姬姓。不过,伴随着争霸战争的持续进行,这些姬姓诸侯国逐渐被大国兼并。那么,问题来了,在战国七雄中,还有哪几个姬姓诸侯国呢?具体来说,在战国七雄,还存在三个姬姓国,分别是燕国

  • 为何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楚国,这块石头丢了,是个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灭秦国电视剧,楚国被秦国灭亡的原因,楚国攻打秦国曲沃在哪

    [var1][var1]在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国眼中,楚国一直是最大的敌人,统一路上最大的障碍,眼中钉肉中刺。楚国凭借着广袤的疆域和纵深,确实是有和秦国一争高下的资本,楚国曾经一度打入秦国的大本营---关中,但是最后统一六国的却是秦国而非楚国,纵然和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有一个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va

  • 若刘备得了天下,最有可能杀的人是谁?有两个,诸葛亮心知肚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志诸葛亮刘备张飞,曹操派徐庶拜访刘备诸葛亮,诸葛亮刘备赵云战法

    鸟尽弓藏是永远的潜规则 三国纷争多年,最后诸葛亮累死,蜀汉灭,曹家又打败了东吴,拿到了天下。话说,如果赢家是刘备,他会不会杀掉某些功臣?就像汉高祖刘邦那样,韩信杀了项羽之后,就被刘邦跟防贼似的收回兵权,然后找个借口除掉?功臣之所以能成为功臣,根本的原因不是他们对主子忠心,而是过人的本事,且本事大到令

  •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并不准确,赵云排不了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是谁,典韦赵云谁强王者荣耀,典韦打赵云完整版

    三国后期,猛将凋零,关兴、张苞大有睥睨天下之势。其实关兴张苞,战力远不及文鸯。文鸯号称三国后期头号猛将,入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跟玩儿似的,颇有赵子龙七进七出的胆略。文鸯跟随父亲文钦支持曹魏,后来诸葛诞反叛曹魏,借机斩了文钦。文鸯为了给父亲报仇,他投靠了司马家族,帮助司马打曹魏。原著是这么写的: 于

  • 为什么说扶苏不懂他爹秦始皇?2分钟看完这段令人惋惜的父子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扶苏和秦始皇关系,怎样评价扶苏这个人,秦王扶苏最后结局

    赵高连同李斯等人,把易于控制的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推上皇位,并假传诏书,先逼扶苏公子自尽,再赐死蒙恬、蒙毅两员大将,彻底清除了他们在朝堂上掌权的障碍。很多人看到扶苏公子自尽的那一幕,都会暗暗惋惜:如果扶苏能够活下来,大秦帝国怎么说也能再延续个几十年。他为什么这么傻,仅仅看到一幅假诏书就去自尽呢?就连一

  • 她生来患怪病 受汉武帝召见后竟康复如常 却在盛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赐死赵婕妤,汉武帝为何赐死钩弋,汉武帝不后悔赐死卫子夫吗

    汉武帝时期的某天,在河间(今河北省内)的一户赵姓普通农户家中出生了一个女婴。这女孩表面看来与其他刚出生的孩子没什么不同,能哭能笑白白胖胖很可爱,但是有一点很特殊,就是她的右手始终伸展不开总是握着拳头。一直到这小女孩长到十来岁,右手不能伸展的怪病都没被医好,任何人都没办法可想了。某天,汉武帝因外出巡游

  • 他有勇有谋,吕布也要礼让三分,却只能在《三国演义》中跑龙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演义吕布有勇有谋,吕布与赵子龙张飞关羽谁的武功高,三国演义最厉害的十大猛将吕布

    说起臧霸,在演义中一直是跑跑龙套、打打酱油的角色,其实,历史上,这个人可是一名丝毫不输于张辽等五子良将的名将。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曾是吕布帐下八健将之一,他父亲叫臧戒,本来是县里的狱掾,因为不帮太守用私刑而遭到政治迫圌害,相当于县公圌安局长拒绝了市委书记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