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臧霸,在演义中一直是跑跑龙套、打打酱油的角色,其实,历史上,这个人可是一名丝毫不输于张辽等五子良将的名将。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曾是吕布帐下八健将之一,他父亲叫臧戒,本来是县里的狱掾,因为不帮太守用私刑而遭到政治迫圌害,相当于县公圌安局长拒绝了市委书记的潜规则,可以说是条汉子。
之后,臧霸带领几十号门客马仔前去劫狱,成功救出了老爹,流窜到山东半岛东部,建立了自己的堂口,大概是因为这样的举动得罪了当局,所以臧霸短期内没法投靠其他势力而只能另立山头。
不过,这个事件倒是打响了臧霸的名号,也决定了他前半生“暴力不合作”的路线,这一年臧霸多大年纪呢?十八岁。
相比夏侯惇十四岁杀人,或许十八岁已经不太年轻,但是比起单杀,臧霸搞的这个大新闻则含有了“领导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成分,体现出他很会带节奏,这份才华没有被埋没,很快黄巾之乱爆发,臧霸又来为陶谦助拳,获任骑都尉。
历史上,臧霸可是敢公然赖吕布帐的人,并且吕布上门讨债,还没讨着任何便宜,吕布帐下有个明白人叫高顺,高顺一早就劝过吕布说臧霸的高地不好推,然而,在《三国演义》里,臧霸的出场就被描写的很惨了。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写的:“布曰:‘汉家城池,诸人有分,偏尔合得?’便叫臧霸出马搦战。”在这里,臧霸被写成只是吕布的一个打圌手而已,而且出战的理由很下作,就跟评书里那些名为“熊虎豹彪”的看家护院人士并无二致。
另外,在曹操与袁绍对垒时,臧霸曾率兵扼守青州,解了曹军后顾之忧,以后屡次南征北战,有一次和张辽去讨圌伐陈兰,孙权的援军要经过臧霸的驻地,结果听到他的名字就连夜逃走了,但臧将军连夜追击,把这支部队狠狠修理了一顿。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民间有“金吕布银马超”之说,臧霸和他们的共同点是战斗力强、自己当头,但是臧的结局要比吕马二人都好的多,这不仅是历史的行程,也有个人因素在里面,臧霸这个人除了勇武以外,还很会做人。
当曹操破南皮、诛袁谭,河北大势已定的时候,臧霸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他把自己和麾下将领的子女家属送到邺城当人质,可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对此,武帝也是心领神会、默默地照单全收,并且立马表奏臧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此后历经文帝、明帝两朝,臧霸累有采邑三千五百户,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呢?就是和曹仁一样多,但是比夏侯惇多了整整一千户。
臧霸被曹操称为忠孝,并以萧何、耿纯(此人是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作比,而曹丕代汉后,更是“每有军事,常常咨访焉”,魏正始四年即公元二四三年秋七月,诏祀大魏朝已故的有功之臣,执金吾臧霸赫然在列。
要知道,汉武大帝刘秀当年可是曾经说过:“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而这个执金吾就是保卫京城的禁军官员,臧霸死后,被追谥为“威侯”。
从以上总总不难看出,臧霸有勇有谋,是《三国演义》里极度被低估的一位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