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妫满聪
在东汉、三国时代,荀彧无疑是当时知识分子中极为难得的人才,属于高手中的高手。曹操能够统一中国北方,荀彧从战略、战术、行政、人才召等方面,为曹操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的克定北方,这是史学界很多学者的观点。
东汉立国的基础是世家大族与刘秀共天下,是皇权有限的政体。尽管光武帝提高尚书台的地位,试图提高皇权,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整个东汉时代,基本上是世家大族以外戚的身份与内廷宦官轮流坐庄。
东汉时代的世家大族很多,尤其是距离首都不远的汝南、颍川一代为最。其中,荀氏是颍川大族,是荀子的后人。荀彧的叔父位列三公,父亲也做过高官,再往上也有很多出仕的名人。这个家族在有汉一代,名气一直很响亮。
东汉世家大族的特点是:第一、服膺儒教,坚守宗本思想,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特点;第二、垄断学术,家学兴盛,对儒家经典的某个分支具有绝对的解释权;第三、名士辈出,强于行政但短于军事。
在和平时代,世家大族一般都会垄断朝政,并且将自己家族的利益与一姓王朝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极为重要,一定是一姓王朝,而不是群雄纷争。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到董卓之乱,汉室天下进入了纷争混战的局面,对世家大族极为不利。
荀彧带领家族避祸,一路来到了冀州,加入了袁绍阵营。袁绍是汝南大族,与荀彧在价值观方面完全一致。然而,袁绍的政治路线是,割据天下,继续保持东汉的世家大族分割皇权的地位,但对汉室宗本不置可否。
然而,荀彧是个聪明人,对袁绍的政治路线非常不认可。在乱世,需要能臣荡平天下,随后才能恢复世家大族平分朝政的局面。能够荡平天下,恢复制度的人显然不是袁绍,而是曹操。于是,荀彧毅然离开袁绍,加入了当时势力比较小的曹操阵营。
荀彧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所以振臂一呼,大批优秀的人才都聚拢到了曹操身边,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司马懿等人。荀彧在曹操极为不自信的时候,为他提出了北方战略,先灭张绣、吕布,然后北上图冀州,与袁绍争北方,随后南下荡平天下。
在东汉末年,荀彧一心想恢复东汉的旧制,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必须辅佐一位有这个能力的人起来。他精挑细选之后,这个人只能是曹操。但是,当曹操真的被他辅佐起来后,他对曹操又失去了掌控力与话语约束力。
这是荀彧人生中的矛盾之处。建安十七年,董昭为了拍曹操马屁,上表称他功劳,建议他加为公爵,加九锡,这个建议让曹操非常满意,但遭到了荀彧的反对。曹操勃然大怒,随后将荀彧逼死了。
荀彧担心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是自己服膺儒教的宗本思想,不允许曹操称帝。不仅是荀彧,以他为首的整个汝颍地区的世家大族都反对曹操称帝。一旦曹操称帝,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都会受到动摇,也会重新洗牌。荀彧一生追求的制度也会烟消云散。
辅佐曹氏父子,荀彧是为了让汉祚继续延续下去,并维护世家大族在其中的地位;反对曹操称帝,荀彧还是为了汉祚继续延续下去,并维护世家大族在其中的地位。荀彧的一生都在这样的矛盾中度过,既波澜壮阔,又极为苦楚,让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
2.范晔,《后汉书》;
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4.孟祥才,《论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