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人越来越少,仗却越打越大,究竟发生了什么?

三国时期,人越来越少,仗却越打越大,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3/12/27 13:41:12

第一,三国人口呈V字型走势。三国虽是罕见的乱世,但其最混乱的阶段,是在前半程,也就是从黄巾起义到赤壁之战这段时间(公元184年至208年),这24年,北方几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从而引发了人口直线下跌,就连曹操和袁绍的北方大决战,也不过才动员了十几万兵力。赤壁之战后,各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密度开始下降,尤其是北方,曹操开始了“休养生息”,人口数量迅速恢复。这样一来,到三国后期时,人口已经走过谷底进入了上升期,各方能够动员的兵力自然就水涨船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北伐时面对的北方曹魏,要远远强过官渡之袁绍,也远远强过赤壁之曹操。

第二,小诸侯兼并为大诸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大小诸侯拥兵自重,袁绍、曹操、袁术刘表刘璋孙坚公孙瓒马腾……国家几乎倒退回了春秋战国时的分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诸侯所能调集的兵力都是有限的。而随着曹操平定北方,孙权盘踞东南,刘备扎根川蜀,大大小小的诸侯都被灭了,只剩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样一来,战争密度降低了,但规模却扩大了,于是我们看到,后来的汉中之战、第六次合肥之战、寿春之战的规模,均大大超出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而大家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北伐,不过只动用了5万左右的兵力,很多人却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真是信口开河。

第三,遭遇战演化为动员战。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局势乱成一锅粥,引用李云龙在《亮剑》里的台词就是:乱了,全乱套了!因此,这个时候的战争,往往是突然爆发的遭遇战,各方兵力根本来不及集中。到了三国后期,局势已基本明朗,吴蜀联合抗魏是总基调,在这个基调下,各方都有针对性地派出了大量细作,互相之间,几乎没有秘密可言,攻防双方,都是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后才打起来的。在这里多说一句,那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之战,在那个互相没有秘密可言的阶段,诸葛亮竟然能够用闪电战迅速夺取陇右三郡,绝对是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

第四,雇佣军团大行其道。三国后期,各方为了扩充兵力增加胜算,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情况下,雇佣军团登上了三国历史舞台。比如,曹魏一方就吸纳了乌丸和鲜卑的士兵,蜀汉一方也吸纳了南蛮的士兵。比如,西凉一带的羌兵,也成为了魏蜀双方的重点拉拢对象。这些雇佣军团,进一步扩充了魏蜀吴的可用兵力,战争自然就越打越大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先平定南蛮再北伐曹魏,是一项多么英明的战略举措!

结语:以上四点,就是三国时期,战争规模越打越大的原因所在,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第一点,也就是人口的恢复,而这恰恰得益于曹操的“休养生息”政策,此后曹魏一方便越来越强大,后来的诸葛亮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果果断发起了“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最后拼搏!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以少胜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著名战役排行,历史上以多胜少战役,三国战役思维导图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而且很多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号称"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再加上汉中之战、合肥之战、兖州之战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战役,三国时期堪称以少胜多战例的集大成者了。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会频繁而密集的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呢,难道只是偶然吗,当然不

  • 三国时期辗转最多地区的人,一生在马背上度过,比闯王还能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建立功勋的英雄们,踏上了他们南征北战的路途,但当时毕竟科技落后,跋山涉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郭嘉,死在了远征乌桓的路上,比如诸葛亮,在第六次劳师北伐时病死在五丈原。不过,三国时期却有一个奇人,辗转最多地区,游历最广路程,比闯王还能闯,横跨东西,走遍南北,此人正

  • 三国时期第一冤大头,先后背了三口黑锅,沦为千古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中的千古奇冤,三国中最大的黑锅是谁,李侍尧冤大头

    三国时期有太多的经典桥段,智谋第一人诸葛亮、武力第一人吕布、演技第一人刘备,都在这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还有一个人,堪称是三国第一背锅侠、第一冤大头,此人就是西凉马腾,他先后背了三口世纪大锅,且听笔者为您一一讲来。第一次背锅,是为徐庶背锅。当时正值曹操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鏊兵长江赤壁。

  • 三国时期的荆州有多惨:英雄,其实是普通人的毒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荆州治所在襄阳吗,关羽若不失荆州刘备能一统三国吗,三国荆州刘琮

    读完三国,书中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们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些英雄们把三国这个时代渲染的如诗如画,但,也正是这些英雄们,让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们经历了一次次的腥风血雨。我们不妨想想刘表治下的荆州吧,当时的荆州可谓是民殷国富,老百姓也安居乐业,都在过着自己舒坦的小日子,这是因为,当时的东汉乱世主要发生在中国

  • 三国时期的四位“凡尔赛”高手,最后一人已达到“凡学”最高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历史上最奇葩的豪杰,凡尔赛高手,三国时期各国名将对比

    第一位,诸葛亮。诸葛亮是无可争议的三国智谋第一人、三国劳动模范第一人、三国道德模范第一人,此外,诸葛亮的“凡尔赛”功夫也不遑多让。比如,在舌战群儒时,张昭率先发难,质问诸葛亮是否曾“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这句话,如果用“凡尔赛”语言一翻译,意思就是“我这个人能

  • 三国时期沙盘推演:假如关羽守住了荆州,历史将会走向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樊城数日不克,正愁闷间,忽探马来报,说东吴吕蒙正秘密调拨人马欲取荆州,关羽笑曰:"江东鼠辈焉敢与我为敌,此不足信也",马良谏曰:"主公将荆州重任付与君候,江东虽鼠辈,然其动向亦不可不察",关羽曰:"若非季常之言,我几误大事!"遂嘱关平引兵继续佯攻樊城,关羽自引精兵星夜回荆州布置江

  • 三国时期武器盘点:七种“常规武器”,三种“非常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武器排名前十名,三国群英传8稀有武器,胡莱三国专属武器

    第十名,七星刀。七星刀主人原是王允,后来曹操从王允处借得七星刀用以刺杀国贼董卓,但行刺失败,曹操出逃。七星刀之所以能够入榜,固然是因为其坚硬锋利、削铁如泥,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曹操最初的爱国情怀,时移世易,曹操早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爱国青年,但七星刀的光芒仍然熠熠生辉。第九名,龙舌弓。吕布手中有三宝:

  • 三国时期有哪些经典文学作品?这四篇千古传诵,第一名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最有文学才的人物,张悦楷讲三国全集,三国全集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斥着战争与动荡的年代,可即便如此,曹操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巨匠们,仍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下面这四篇作品。第四名,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后世俗称《讨贼檄文》或《讨曹檄文》。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准备起兵攻打曹操,在出兵之前,先

  •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五次喝酒误事,第一名极其惨痛,改变了历史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顶级的三大智慧,历史上喝酒误事的事件,张飞喝酒误事的例子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谋士文化、武将文化非常璀璨的时期,与此同时,酒文化也不遑多让,在这个阶段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其中不乏像"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这样的千古美谈。然而,喝酒会误事,这个简单的道理,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一次次验证,比如下面这五次著名的喝酒误事事件。第五名,孙权,误事指数:青铜级。

  • 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四位老师,诸葛亮垫底,第一名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诸葛亮死后发生了什么,老梁故事汇三国系列诸葛亮,三国之诸葛亮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非常精准的诠释了老师这个行业的价值之所在。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么四位老师,他们一手培育出的学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栋梁人才,在历史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名,诸葛亮。诸葛亮作为三国智谋第一人,其丰功伟绩已是无人不晓,除此之外,他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