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和他的后人们,为什么口碑这么差?

司马懿和他的后人们,为什么口碑这么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17 更新时间:2024/1/23 13:05:28

第一,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太不给力。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九个大一统王朝,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大都盛极一时、四海咸服,只有晋朝和宋朝,相对弱势。但细细考究起来,宋朝并非积贫积弱,不仅GDP稳居世界第一,老百姓安居乐业,其外战胜率也是历朝历代之最,至于最后败亡,是因为其恰逢草原帝国巅峰时刻,整个欧亚大陆都沦陷在蒙古铁蹄之下,宋朝灭亡只是大势所趋。

而晋朝自始至终都混乱不堪,“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晋朝之前,华夏文明打遍亚洲无敌手,就算是三国割据魏蜀吴,教训周边小国仍然像是搂草打兔子,但大一统的晋朝却被游牧民族打的节节败退,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丢掉了中原地区,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这为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埋下了伏笔。如此不给力的晋朝,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口碑呢?

第二,司马氏的残忍冷血史上罕见。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在这点上尤其明显,比如高平陵政变和平定辽东之战。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带领司马家族一举上位,夺取了曹魏家族一切大权,此后不久,司马懿便对曹魏宗室开展了大屠杀,前后共诛杀七千余人,满城腥风血雨,令人不寒而栗。在平东辽东之战中,公孙渊几次想投降,司马懿却拒不接受,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城破之后,司马懿将当地所有成年男子全部诛杀,死难者尸体堆在一起,当真是尸山血海。如此残忍冷血的司马懿,一次次突破了中国文化道德底线,虽然最后取得了江山,但终究难以取得人心。

司马氏的冷血,还体现成济弑君事件中,成济公然杀害魏帝曹髦一事,究其根本,仍旧是在为司马昭的利益服务,不料司马昭事后翻脸不认人,不但把干系脱得一干二净,反而直接诛杀了成济三族,如此残忍冷血的对待忠于自己的下属,恐怕这就是司马氏的家族招牌吧。

第三,《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力。如果要问哪一段历史最为人所耳熟能详,那一定是三国,如果要问哪个时期的人物最具有历史影响力,那一定也是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英雄们,原因何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功不可没,这部历史小说,问世几百年来,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爱好者。

其实,《三国演义》有着明显倾向性,《三国演义》中的正面角色是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正统,反面角色则是以曹操、司马懿为代表的乱臣贼子。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和司马家族,就会发现,罗贯中对曹操是先抑后扬,尤其是在曹操去世后,罗贯中默认了曹魏家族在中原地区的正统地位,在曹魏江山被篡夺时,罗贯中甚至不吝同情,而罗贯中对司马家族,则始终秉承一种批判态度,比如司马懿,作为三国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的对手,罗贯中对其岂能笔下留情?比如司马昭,阴狠不下其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看来,司马家族才是《三国演义》头号反派,这加重了后来人对司马家族的憎恶。

结语:以上三点,就是司马家族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主要原因,如果从现代文化视角来看,司马家族这些特性可以升华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外抵抗不了游牧民族侵略,对内却残忍冷酷、杀戮成性,这与中国历史中“兄弟倪于墙,而外御其侮”的文化内核背道而驰,无怪乎,司马家族及其建立的两晋,会口碑如此之差了。

更多文章

  • 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什么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刘备长期以来,一直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还一直要匡扶汉室,这是多么打得理想啊。可汉献帝被废后,他却并没有把汉献帝接回来,而是自己也称帝了,这是为什么?220年11月25日,刘协在魏王曹丕逼迫下禅位于曹丕,降封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将两个女儿嫁于曹丕。刘协在封地不当皇帝当起了医生,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 曹魏篡汉和晋朝篡魏,都是采取禅让的形式,为何大家都诟病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魏和晋朝并存吗,曹丕禅让,古代皇帝禅让

    一、曹丕建立魏朝与司马炎建立晋朝的形式不同。曹丕建立魏朝的时候,其实是遵照他父亲曹操的遗愿行事的。在当时,改朝换代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曹操不愿意背负后人的指责,才没有实施。曹操为了改朝换代,遵照王莽当年篡汉的形式,照做了一遍。他先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使得自己的家族拥有了外戚的身份。然后加

  • 刘备最蠢的一件事,信了诸葛亮的话,怒杀1个虎将,给关羽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看透刘备的忠义,刘备临终前是在对诸葛亮的试探吗,诸葛亮为什么不帮刘备复仇

    这句话是刘备说的,他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鱼儿离不开水,刘备离不开诸葛亮,因此刘备很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说什么,刘备就听什么,从来没有怀疑过。可是诸葛亮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也会犯错。可是刘备太信任诸葛亮了,他犯了错,刘备也跟着犯错,以至于酿成了大祸。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 马谡在街亭之战中扎营南山,让出了大道,张郃能否由此奇袭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一仗中,马谡的指挥遭到大家一致的诟病。大家一致认为,正是马谡的指挥失误,才造成了蜀军的失败。当时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街亭平地的五总路口下寨,使得魏军不得偷过,马谡就是不听。这样,马谡在南山扎营,也给了魏军通过街亭的机会。那么,如果张郃不理睬马谡,直接通过街亭,诸葛亮会不会象京剧《空城计》那

  • 西汉时嫔妃宫女都穿开裆裤,为什么霍光时却只允许皇后穿开裆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汉霍光的简介,西汉霍光墓发掘纪实,西汉霍光对汉朝的贡献

    西汉之前,无论宫内宫外,贵族百姓,不分男女,大部分都着“开裆裤”,开裆裤版型无实质差别,只是布帛因地位不同。但是这样的传统到了汉昭帝刘弗陵的后宫,就截然而止,这时政策根本不允许后宫妃子甚至宫女穿开裆裤,甚至连裙子都不能穿,还有好几个“风流开放”的妃嫔宫女因穿开裆裤而被砍头。把历史传统向“传统保守”扭

  • 刘备为何选择成都作为根据地,而不想拿下荆襄九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为什么喜欢荆襄九郡,荆襄九郡有多大,刘备荆襄九郡完整版

    他们最眼馋的地方其实是荆州地区的襄阳和江陵,而刘备当年虽然在荆州短暂居住过,可他住的地方却是不怎么起眼的新野。因此襄阳和江陵这两个地方对刘备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更不存在任何对他有利的势力。当时的刘备实力很弱,襄阳的豪族们也看不起他,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资本去争夺荆州。再说当时的形势很复杂,刘备本就没有足

  • 刘备和刘邦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俩都姓刘,两人相差多少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与刘邦的关系图,刘备和刘邦四川起兵,先有刘备还是先有刘邦

    在东汉末年,像刘备这样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数量大概可以说是有数百万人了,要是仔细查一查那还真不容易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身上流着皇家的血液,只要刘备有他这个皇叔在,而刘备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那么就会有一堆有才干的人来帮助他,跟随他南征北战,恢复大汉的江山。在刘备刚刚起义的时候就是打着

  • 蜀汉真的缺乏人才吗?其实在诸葛亮时期,就还有这么多可用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偌大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难道就只有蒋琬和费祎可以继承诸葛亮的职位了吗?其实,在当时,还有至少四个人拥有相当的才能,足以接替诸葛亮的。那么,这几个人是谁呢?首先第一个人是魏延。魏延在当时官居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他在蜀军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不但魏延自己,当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他就会除掉两个功臣。诸葛亮已看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打开WiFi主控键可查看更多图片第一个是刘封。他原名寇峰。他是荆州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因为我从小听英雄的故事长大,当我得知刘备的三兄弟已经到了荆州,现在我驻扎在新野市,我渴望见到英雄。刘备看出他很有天赋,武功也很好。他的家族在荆州的影响更是交织在一起。他以为自己刚到荆州,需要这些贵族的支持。于是他被

  • 如果刘备的夷陵之战能够打赢,天下的形势会变成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打不过夷陵之战吗,夷陵之战刘备完整版,三国志14夷陵之战刘备

    一、刘备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可能。在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面临着一股重大的战略选择。在刘备的面前,有着两个敌人曹魏和东吴。为了重振旗鼓,树立国威,一扫失去荆州带来的颓势,刘备必须要在两个敌人中选择一个发动攻势。在经过长期的探讨后,刘备将进攻的目标定为了东吴。刘备亲自率领四万多军队,顺流而下,向东吴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