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国明明有帮手,为什么还是输了?

燕国明明有帮手,为什么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2/6 13:19:59

历史上齐国干掉宋国,地缘上除了和秦国没直接接触,其他国家基本都有地缘冲突,以前有宋国做缓冲地,很多事可以直接在宋国就能谈判结果,现在宋国一灭,相当于直接接壤而且齐在灭宋之前,战国的局面是2超多强,齐国吞下宋国(陶邑)后直接变成了一超多强,也是第一次展现,齐之前已经动过燕国了。

[var1]

如果被齐国彻底消化掉宋国,那么齐国完全有实力去干掉其他列国。所以齐国灭掉宋国后,展现的实力和因此而产生的地缘冲突,是五国联军的直接原因,也为秦灭六国下了最重要的一个伏笔。燕的目的是报仇,顺便壮大自己;秦的目的是推到最后一块石头;而且还是由秦国领头,秦国又不要什么利益(没直接接壤)。

[var1]

而战国各国联军能否成功唯一的点就看到能不能分到肉。各国达到目的后都会撤退,不会让燕国白白捡便宜,做一个小霸齐国的国力摆在那里,不是一个弱燕可以吞下,其他国有心也没胆,灭了齐国就要挨揍。燕国灭掉齐国的话,也不是燕国一家独享成果,土地可以五国划分,钱财也可以五国瓜分了。个人感觉应该还有什么隐情没有载入史册可以说明这种迅速打到齐国只剩两城,又迅速的死灰复燃都收腹的失地。

[var1]

客观原因战国的本质就是平衡、谁强我们就一起打谁、或魏单挑齐赵、或秦楚联盟挑三晋,齐中了苏秦的反间计一挑五、齐军败的太快、如果不是田单出世收拢败军赢得一线时间、这种情况下其他任何一国得到的利益都没有燕国大、五国都开始回归平衡的惯性开始打小九九、肯定或多或少对本军队产生影响、比瓜分齐国带来的天下大乱秦国座收渔翁之利、五国有识之士多少衡量过保持一个削弱的齐国是最好不过的结果。

[var1]

所以田单才是改变世界的那个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场面征战军力强盛的齐军队主力征秦未归,燕国联合对齐不满的中原四国乘机伐齐,燕军统帅率领五国联军迅速击败了齐国临时拼凑的军队主力,然后联军大肆掳掠齐国,可是中原四国背后有强秦虎视眈眈,大军久出不归存在风险,于是四国率先撤军。而燕军统帅乐毅看到齐军主力已经被歼,对于四国撤军后燕军独享灭齐奇功也是乐见其成。但是燕国国弱民寡,全国人口巅峰时期也就达到百万,和齐国500万的人口规模有些天地之差,燕军伐齐能派出的军队不到十万,其中掺杂了大量燕国的青壮,长期征战耽误了燕国的农耕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让国内怨声载道。

[var1]

而联军解散以后单凭燕军也没有能力扶持傀儡政府(不敢少量分兵留守沦陷区和重新武装齐国旧贵族)。因为燕国的远征军军强兵寡,虽然燕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但是燕国并没有灭齐的强大国力,所以燕军在攻破城池之后并没有敢对七十多座城市进行分兵占据,只是单纯地劫掠了城内富户之后将财富输送回国。所以燕军并没有也不敢分兵对沦陷的齐国城池进行重兵占据,七十多座城池,一城留守1000人,光分兵转化为占据军的燕军主力就要达到七八万人,而劳师远征的燕军总共才有多少人?所以燕军既没有能力对齐国沦陷区进行长期占据,更没有能力对齐国的乡村进行有效化统治。

[var1]

综上,我认为,实际上燕军的作战方式有点类似揭竿而起初期的太平军,虽然一路上势如破竹无城不下,但是害怕分兵削弱了自己的机动战力和后方留守的少量占据军被齐国贵族重新组织反扑的齐军队歼灭,所以一路上燕军采取猬集成团的方式来保持战力,攻下一城快速劫掠之后继续进攻,然后通过擒获齐国室来逼迫其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所以燕军主力除了少量负责输送财物回国和保障后路安危的分兵之外,兵团主力最后全部集中在对齐国最后三座城池的围城战上,而燕国没有能力对沦陷区进行有效占据和直接统治的弊端也不断出现,围城战中的燕军粮草只能倚仗本国输送,围城战的久拖不决带来的青壮外出和粮食消耗等问题给燕国经济带来了巨大麻烦。

更多文章

  •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主力已经全灭,白起为何不一鼓作气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长平人恨不恨白起,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

    [var1][var1]范雎因此动了心,劝说秦昭王撤兵,秦昭王估计也是对元气大伤的秦军能否拿下邯郸心存疑虑,他听从了范雎的意见,逼迫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以和谈。从后面的发展来看,秦国错过了一举灭赵的最佳机会,这也成为白起与范雎不和的导火索。结果谁也没想到,在大臣虞卿的建议下,赵孝成王没有向秦国

  • 长平之战,两败俱伤,赵括,虽败犹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大秦帝国赵括死于长平赵王晕倒,赵括兵败长平后廉颇怎样

    [var1]赵括不是没有军事才能,毕竟是他爹一手教出来的。但他太过于理想化,没有身处高位的经历。作为参谋和将军都合适,但作为统帅就不够格,太冒险,没有考虑到他的一举一动关系到整个赵国甚至六国的存亡。首先作为“将”天时和地利是必须清楚的,按有些人说的,在赵国的地盘上竟然弄不清下雨的时分,因为河水变宽而

  • 3D重构三千年前的战国赵国都城,赵王在此办公——赵王城遗址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于赵王遗址的资料,赵国都城邯郸遗址图片,战国赵长城遗迹

    [var1]赵王城遗址位于老邯郸县辖区内,位于西大屯、南十里铺村。现在位置在南环路中段。[var1]赵王城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就是赵都宫城,类似于北京的故宫,但是北京的故宫是办公和居住都在一个地方,而赵国那时的赵王城却不是这样的,这里是它的办公场所,而不是居住的场所。[var1]赵王城由东、西、

  • 古代武将封号、级别大解析,名将赵云究竟是不是杂号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斩杀名将名单,三国24名将排名赵云与典韦谁强,赵云后期是重号将军吗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武将封号中,哪个级别最高,哪个级别最低?又有哪些是不入流的“杂号将军”?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解析一下中国古代武将的封号和级别,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究竟是不是杂号将军?古代武将的封号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那时候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而且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武将体系

  • 《大秦赋》史上最帅气的赵高上线,他曾演过《琉璃》中的罗喉计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秦赵高简介,大秦赋里面赵高谁演的,大秦帝王对话赵高

    导语:《大秦赋》史上最帅气的赵高上线,他曾演过《琉璃》中的罗喉计都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在剧中,嬴政借嫪毐篡位谋反来扳倒太后和吕不韦的势力,收回王权亲政,然而嫪毐真的谋反了,一场秦国内乱拉开了巨幕。嫪毐谋反叛乱都在嬴政的意料之中,嬴政对嫪毐的捧杀,逼着嫪毐谋反,嫪毐不想死就不

  • “烛光里妈妈”玩过火!《大秦赋》赵姬嫪毐同床腻歪,嬴政怒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嬴政嫪毐决战,秦王嬴政逼死嫪毐,嬴政怎样杀死嫪毐的

    不过二人并没有发现大王嬴政已经知晓此事,还在故作非为。直到躺在床上暧昧的二人,被嬴政捉奸在床时,才感到为时已晚。赵姬嫪毐情愫被嬴政发现知道太后赵姬孤独,吕不韦为她贡献了一位寺人嫪毐。在经过长时间的暧昧下,赵姬和嫪毐渐生情愫,甚至二人秘密生下两个私生子。这段地下恋情除了吕不韦和宫内侍女之外,没有其他人

  • 霍去病当真如世人印象那般,潇洒自在不关心朝堂争斗吗?其实不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马踏飞燕和霍去病,刘彻和霍去病的墓地

    01为外甥出头当中,最经典的一个事例当属他为自己的外甥出头,上书建议帝王分封年长皇子。事情的起因,和武帝的储君刘据有关。此人的母亲是霍去病的姑母,卫青的亲姐姐,因为深得武帝宠爱而册封中宫,又因生下帝王第一个儿子,从而得到朝臣的支持。但偏偏,刘据性格和武帝相差甚远,即便年幼时候很得父亲喜欢,可随着他的

  • 刘备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之际说出原因,专家:他做的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一生有多重用赵云,刘备张飞赵云兵书搭配,易中天赵云为什么不受刘备重用

    赵云一生都没有受到重用,历史学家们纷纷认为刘备做的对三国演义是我们小的时候必看的数目,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各路英雄之间的博弈,还能学到很多兵法,这对一个小孩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被家长逼着好好读书,那个时候不好好读,长大了以后就知道自己的知识量不够了很多人读三国演义最喜欢的可能

  • “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后半句,更为经典,更有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最有名的2句话,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曹操的墓发现幼年曹操的尸骨

    “说曹操曹操到”出自《三国演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典故。今天就来简单的说一说。在东汉末代时期,董卓专权暴政,汉献帝成为牢中囚徒,而其手下更有吕布、华雄、郭汜、李傕四大猛将。然,董卓终毙命,死于王允计下,吕布手中。董卓死后,天下大乱,群雄皆出,汉献帝也依旧没能避免“牢中囚徒”命运。其手下郭汜、李傕在

  • 郭淮是曹魏重臣赫赫有名的战将,为什么反对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曹操郭淮战报,历史上真实的郭淮,司马懿以抓到逃兵为由欲斩郭淮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郭淮是曹魏重臣赫赫有名的战将,为什么不反对司马懿?首先,我们还得说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事件,在很多人看来,这次事件是司马懿夺权的开始,从此之后,曹魏政权老曹家就说了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