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赵构为何执意要将屡次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

宋高宗赵构为何执意要将屡次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4/1/18 18:32:47

面对骁勇善战的北方少数民族,宋朝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面对辽人还是金兵,我们大多都是战败,因此而损失大量资源、流失大量土地,导致边关人们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在最苦最难的时候,岳飞,作为一名天才军事家,他的出现给南宋,甚至于给整个宋朝都带来了希望。

如果当时宋高宗没有选择12道金牌召回岳飞,向金兵投降,或许后来的一切都会不一样,宋朝的历史也许会远不止三百多年。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宋高宗赵构,执意要将屡次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呢?

一:君臣间嫌隙日益增大

1.妄议立储犯下大忌

岳飞一生忠诚爱国,忠心为君,他主动提及立储其实原本是为了让宋高宗的南宋政权能够更加稳当。只可惜,岳飞一来高估了自己在宋高宗心中的位置,二来则没能顾及到宋高宗当时的实际情况。

宋朝分为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南宋的成立正是源于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宋钦宗双双被俘虏一事。当时,侥幸逃脱的宋高宗在忠臣的护送下逃往南京(今河南商丘),在公元1127年5月1日正式称帝,建立南宋。

据《帝国政界往事》记载,当年金兵入侵的那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不仅两位皇帝被俘虏,就连"开封的全部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一万四千多人"也全部被掠去。

虽然是金兵发动的这场战役让原本永远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宋高宗赵构,有了能够当皇帝的机会,但金兵在后来对他的追捕却导致宋高宗因为惊吓而在身体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痛,让他从此以后再难拥有子嗣。

岳飞在军事上拥有着远超常人的天分与能力,但到了官场上却缺少一些敏感度。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有记载,岳飞觐见宋高宗时,因为担心金兵会利用钦宗建立伪政权威胁南宋。

所以"密奏请正建国公皇子之位,"当时,"风动纸摇",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宋高宗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当下岳飞脸色就变了,随之退了出去。

2.功高震主行事却未加收敛

如果说身为手持重兵的大将随意言及立储是岳飞犯下的第一个错,那大大错故了身为统治者所能拥有的容人之心则就是他犯下的第二个错。

当时,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虽然曾立下战功赫赫,但因为私生活不加节制,统兵不严声名狼藉,所以被朝廷上下弹劾,被宋高宗所忌惮。听到风声的刘光世反应极快,立即上书表示要放下军权,只求一个闲职养老。

宋高宗对于刘光世的识时务很满意,答应了之后准备将刘光世的率下全部交给岳飞。本来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宰相张浚和枢密使秦桧的阻止而成了泡影。

当时,两人以不宜让武将过于坐大为理由劝阻宋高宗,宋高宗听完后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改变了决定。

已经下出去的旨意自然是不好改变的,所以作为中间人的张浚的说话就很重要。但可惜的是,当时张浚找到岳飞说明此事的时候,表现得并不好。

他故意在岳飞面前一一列举那些他认为能够接下刘光世这支军队的人选,并且将他们一一指出,询问岳飞怎么样,岳飞只好如实回答,一一把缺点都只出来,最后张浚大怒,表示难道你认为就只有你可以么?

岳飞很无奈也很愤怒,表示你都这么正式的问我了,我当然要据实以答。并反问说难道自己这么做会是为了图谋这支军队么?

这次的谈话谈崩后,不仅张浚心中不快,岳飞更是直接一直辞职信递了上去。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一纸辞呈直接坐实了自己贪图兵将,以重兵要挟皇帝的罪名,彻底打碎了君臣之间最后的和睦。

二:金兵悍勇让人惧怕

1.死里逃生难忘当年

宋高宗在岳飞数次战胜金兵后依然不改软弱外交政策,坚持在对金问题上保持懦弱,其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他内心深处对于金兵的畏惧。

据《南渡录》记载,当年宋高宗同无数宋朝皇室一起被金兵所俘虏,要求让康王(即赵构)出来与金太子一同比试射箭,结果康王三发都射中,金兵认为他是冒充的所以将他放走。

康王得脱后立马开始马不停蹄的逃跑,有次跑累了到一座小庙中暂作休息,结果睡梦中也梦到金兵追杀,赶紧冲到门边发现正好有一批骏马,立马骑上开始飞驰,渡河后骏马突然不动了,"下视之",发现是"泥马也",随即惊醒。

虽然关于泥马渡江拥有许多个版本,但宋高宗被金兵猛烈的追击吓出了心理,乃至于身体上产生了障碍却是事实。

2.战事频仍难以安心

当年的金兵勇猛始终让宋高宗对于金兵能否战胜这点惴惴不安,而发生在宋朝年间的数次败仗、民间起义则更进一步加深了宋高宗的心理障碍。

南宋期间,百姓凋敝,人数比起北宋来说少了一半不止,这不仅导致税收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导致兵员得不到有力补给,军费得不到充足保障。

为了能够尽量不让军费出现问题,宋高宗采取的做法是名列各种苛税杂税项目,将朝廷的压力直接转移到民间。

这一做法让本来就生存压力巨大的人们濒临崩溃,于是纷纷起义,而起义又反作用于军队,使得军费进一步增加,在这样一个恶循环之下,宋高宗实在很难看到国家彻底站立起来的希望。

三:宋高宗赵构执意要将屡次为宋朝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的原因

1.岳飞不懂得揣摩帝王心思

岳飞常年征战于沙场,于官场涉猎不多,因此在君与臣,臣子与臣子之间的相处上并不是很擅长。对于宋高宗来说,没有子嗣不仅是他的心病,更是他的顽疾,代表着他过去的耻辱和痛苦。

虽然岳飞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没能设身处地将宋高宗的情况想过一遍,就贸然提及立储一事,无疑是极不理智且极不妥当的。

2.宋高宗没有充足的信心能够打败金兵

如果说岳飞没能及时领会宋高宗的心意,及时将统治者心中的怀疑减少是外因的话,那深植在宋高宗内心的,对于金兵巨大的恐惧,则是导致岳飞最后被冤死的根本内因。

当时金兵久攻南宋不下,眼看岳家军实在太过勇猛,正准备退兵时,金兵统帅突然听得一个计谋,"自古未闻有权臣在内,大将能立功于外者。"权臣当然指的就是秦桧一党,而大将则是指的岳飞。

心领神会的金兵统帅立即发信给秦桧威胁,表示你们天天请求和谈都是假的,不然岳飞哪里还敢图谋河北之地,你们只有杀掉岳飞才能合议成功。

宋高宗要的不是"生死存亡"的胜利,他希望的是安安稳稳的胜利,是南宋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国力不遭受巨大破坏的胜利。因此,当这个意思传到宋高宗的耳朵里,早已和宋高宗生出嫌隙的岳飞必死无疑。

3.担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在当时,金国坚持不将宋高宗的大哥宋钦宗放回,一旦他们在关键时刻扶植宋钦宗继承皇位,那么不仅南宋朝廷会出现危机,更重要的是,宋高宗赵构的地位会岌岌可危。

因此,除了为了挽救最后的一点凋敝的国力之外,宋高宗还希望能通过讨好金兵来换取自己长久的统治者地位。在他的心中,南宋能够继续延续,自己能够一直保住南宋统治者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在宋高宗的心中,岳飞再厉害也不可能将金兵彻底打败,而即使打败,也必将使国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如果能尽快停止战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一争端,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在已经和岳飞生了巨大的嫌隙的情况下,有了秦桧等人从旁协助,金人的求和意向一到,岳飞就已经必死无疑了。

四:总结

宋高宗赵构执意要将屡次为宋朝立下战功的岳飞赐死,一来是因为岳飞的不善言辞导致宋高宗不再信任他,二来则是因为宋高宗的内心对于金兵有着巨大的畏惧,三来则是希望通过向金兵作出的良好表现换回金兵在一定程度上的,对于自己担任宋朝统治者的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宰相谥号与政治的关系-以岳飞与秦桧谥号变化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是赵构还是秦桧害死的,郭德纲讲岳飞秦桧,岳飞后人与秦桧后人同朝为臣

    谥号也分美谥,平谥与恶谥。如果此名官员为官清廉,处事干练,一般会得到美谥;若只是平庸,与皇帝关系不好不坏,通常会给一个平谥;若是公认的奸臣,朝廷会直接给个恶谥,比如秦桧谥号“缪丑”。不过通常情况下,得恶谥的官员家人不会主动请谥,再加上宋朝一般不轻易给大臣恶谥,所以整个宋朝只有秦桧一人是恶谥。宋朝大臣

  • 纣王兵败自焚后,他的儿子差点成功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纣王为什么要杀儿子,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妲己水池迷惑纣王

    对于商周那段历史,一般人是从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获得的,其中,纣王帝辛的两个儿子殷郊与殷洪学成下山后,为申公豹策反,助纣伐周,后都应誓而亡,被分别封为“执年太岁”与“五谷神”。其实,真实的历史中,帝辛的儿子并不是殷郊与殷洪,而是一个叫武庚的人。周文王姬昌崩逝,其嫡次子姬发继位为王,是为周武王。

  • 元始天尊的算计有多厉害?在姜子牙三十二岁之时就已经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始大天尊有多强,元始天尊授予姜子牙的三大法宝,元始天尊为什么对付姜子牙

    但是在他下山之时,元始天尊与南极仙翁纷纷对他说道:下山之时有人叫你,万不可答应。姜子牙很听话,下山有人叫,他果然没有答应。无奈背后叫他的人是申公豹,申公豹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不叫到姜子牙答应,绝不松口。申公豹呼喊道:“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

  • 谁说夏朝不存在?现在被发现的关于夏朝的古代遗址不止二里头一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当下没有出土过夏代的文物,没有发现夏代的遗址。其实这句话不全对,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很多和夏朝同时期的龙山文化晚期以及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遗址被发掘出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河南中部以及山西南部――这无疑和历史上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央区域极其吻合。而在一些龙山文化遗址中所呈现的考古现象甚至和史书上对

  • 姬昌不愿立姬发为西岐少主?老祖宗劝说姬昌,表明姬发是天下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姬昌和姬发有什么关系,西伯侯姬昌儿子姬发,封神英雄榜姬昌打姬发

    而在大臣们的告知下,姬昌也是终知原来早在之前,伯邑考为救自己便只身赴往朝歌,如今更是生死不明。只是话虽如此,但想来姬昌心里应该也是明白,儿子伯邑考早已不在人世,只是他不想接受这个现实,为此才会选择一直逃避!而如今,因伯邑考的“生死不明”,再加上西伯侯姬昌将近天年,为此当下,这西岐的大臣们也是希望姬昌

  • 寒心!琅琊榜2刘昊然被罢免,长林军编制撤除,萧元启开启新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琅琊榜2刘昊然霸气片段,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刘昊然专访,琅琊榜2刘昊然被罢免

    萧庭生从小在掖幽庭长大的萧庭生,幼时幸得林殊指点,和武帝、先帝关系要好,适才有今天这般成就。同样的,萧庭生自也未辜负这几位,倾尽毕生精力,护大梁长盛不衰,边境安定。只可惜,老王爷萧庭生在临死之际,也没有痛痛快快地离开。毕竟自己的儿子萧平旌。因抗旨不遵之事被内阁弹劾,直接削掉了将军之位。大梁未来的安宁

  • 封神:黄妃抢夺后位,她用秘术怀上皇子,却被妲己一句话开肚取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封神演义黄妃与妲己,黄妃怀上龙子,黄妃妲己

    武成王黄飞虎是一个忠诚,他并不愿意让妹妹争夺那个血腥的后位。但黄妃不甘心,姜王后被妲己陷害行刺大王后,她就开始漏出野心。大王让黄妃审问姜王后,她就利用自己的私欲让姜王后再次百口莫辩。姜王后后来不得不用自己的生命祭天,来唤醒大王的心。姜王后离世后,黄妃就展开了妲己的争夺,其实妲己并没有做皇后的意思,她

  • 封神演义:比干下线!自己动手挖心重伤子虚,最爱纣王的人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封神演义纣王和比干,纣王杀比干,比干挖心见纣王老版

    53集里,比干下线了,摘星楼修建成功,纣王让申公豹请来仙人助阵,申公豹早被玉虚宫除名,于是他心生一计,将这个责任推在了妲己身上。子虚担心妲己会被纣王责备,就去轩辕坟找狐子狐孙来冒充仙人。这些狐子狐孙来了后大吃大喝,把纣王当猴耍,比干看不下去,后来比干意外发现这些仙人有狐狸尾巴,就知道了真相,他带人烧

  • 封神演义:姬昌在墓碑前捡到婴儿,凑够100个孩子,他就是雷震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封神榜姬昌碰见雷震子,封神演义姬昌与雷震子相认,封神演义姬昌哪吒雷震子

    在最新剧情中,姜王后因为被妲己、费仲等人暗算,遭到了纣王挖眼烙手,最终为了不让妲己得逞,竟启动了献祭仪式,将自己当祭品贡献给上天,最终自焚而死。姜王后死后,终于进入正题。姬昌和伯邑考也随即登场。姬昌是西伯侯,史称周文王。他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是人人称赞的明君,他的结局也算不错

  • 为何越王勾践剑能2000年不锈?放X光检测后,专家: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越王勾践剑科普视频,越王勾践剑2500年了为何不生锈,越王勾践剑是不是特级文物

    [var1]他身边的谋略家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意思是商汤和周文王都曾经历过勾践今日所经历的,晋文公重耳以及齐桓公小白也都曾狼狈逃亡,可后来却也称霸了天下,由此可见,去吴国当人质也算不上什么委屈。勾践心有计划,在吴国虽将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