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他身边的谋略家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饹翟,齐小白饹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意思是商汤和周文王都曾经历过勾践今日所经历的,晋文公重耳以及齐桓公小白也都曾狼狈逃亡,可后来却也称霸了天下,由此可见,去吴国当人质也算不上什么委屈。
勾践心有计划,在吴国虽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住在大坟旁的小石屋中毫无怨言,夫差每次外出,勾践就给他拉马,见勾践卑躬屈膝的模样,夫差逐渐不再防范着勾践,结果吴国被勾践所灭。
[var1]
2000多年后,1965年,考古人员在湖北省江陵地区发现了“望山楚墓”,经过勘测,初步估计约有50多座古墓,同年12月,考古的工作人员在墓主人的內棺尸首骨架的左侧,发现了一把青铜剑,装在了漆木剑鞘内。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它拔出,发现这把青铜剑虽历经千年,但却没有生锈,而且十分锋利。青铜剑上有八个鸟篆铭文,其中六字是“越王自作用剑”,另外两字,金文研究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是“鸠浅(勾践)”。
春秋末期,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十分高超,其中越王勾践剑,也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因此被誉为是“天下第一剑”。
[var1]
越王勾践剑出土后,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谭德睿通过3000倍的放大显微镜,细微的观察了这把青铜剑,从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
越王勾践剑放X光检测后,专家也是惊呼:这不可能。根据质子射线荧光对越王勾践剑的成分和表面装饰进行分析后的结果,从而证实了越王勾践剑主要是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的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
越王勾践剑剑身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剑刃部分含有80.3%的铜和18.8%的锡,专家们惊叹于在2000年前,工匠们是如何把控好这个比例,使得青铜剑即锋利无比,又不易被折断。
[var1]
至于越王勾践剑两千年多年来不曾生锈,还有一个原因是古墓的环境是一个封闭的场所。正因为是封闭无氧的环境,古墓被发现后,考古人员才会在古墓中看到数百年前或是数千年的文物,见识到了古人们的智慧,为其所折服。
而对于越王勾践剑为何出现在了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学术界有两种猜测,一种说法是,越王勾践曾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勾践很有可能将这把宝剑作为了女儿的嫁妆,然后被带到了楚国。
[var1]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公元前309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攻打越国,后得到了越王勾践剑,最后这把宝剑被当成了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