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三位的张良,陈平,萧何都是保刘邦打天下的人。有人曾说在楚汉争霸之时,是张良献策六陈平献策四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陈平这个人的才华实际上是不亚于张良的。
而且后来汉朝得到天下之后,张良归隐萧何做了汉朝的丞相管理朝政琐事,而有关于政治上的博弈陈平就成了刘邦唯一一个可以倚靠的人,但是让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后能倚仗的陈平却投奔了他的妻子吕雉与他作对。
是什么让陈平选择了倒戈投靠吕雉而不是继续保刘邦呢?
其一是因为陈平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乱世之中,谋臣武将都比较容易安顿自身,因为天下局势的安定需要他们出力,但是天下一旦太平起来这些人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保全自身的性命。在这样的事情上一般来说谋臣比武将都更容易脱身,当时张良已经选择归隐,萧何用贪污拴住了刘邦,但是钟离昧还有韩信等人却接二连三的被杀,对此关于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陈皮已经是看的十分透彻了,所以陈平选择了避其锋芒,跟随樊哙一起在边疆坐镇。
为此他也逃过了湫兔死走狗烹的结局,但是因为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也让陈平对于刘邦多了一丝不屑或者是怨恨。因此陈平对于刘邦的中心便大打折扣,当刘邦开始与他的妻子吕雉进行博弈的时候陈平的心思便有了动摇。
其次是因为陈平毕竟是一位谋臣,对于他来说察言观色是他最擅长的一件事情。有关于刘邦和吕雉之间实力的天平,陈平也是看的十分准确的。
当时的铝制已经暗中获得了张良的支持,在朝庭当中还有大将周昌为他的儿子作保。在看一眼当时的丞相萧何也已经有了倾向于吕雉的苗头,刘邦虽然尚未察觉,但是他的朝廷之中的人为吕雉办事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可以说整个大汉王朝的权利都倾向于吕雉那边,并且陈平对于吕雉这个人也是十分了解的,刘邦手段虽然阴狠,但是相比于吕雉也是有所不及的。
对此陈平认为吕雉与刘邦的对弈当中吕雉获胜的机率要比刘邦大上许多。对于陈平来说自然是帮一个胜率大的人最终获得的益处要多。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吕雉对于有恩于他的人,向来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她不像刘邦从不念及往日恩情。
所以说综合当时的局势以及刘邦与吕雉的个人性格,陈平最终选择了背叛刘邦投靠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