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唐朝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尤其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唐朝将华夏武功发挥到了极至。
所以,大唐英雄辈出,名将如云,比如秦琼、程咬金、李靖、侯君集、薛仁贵、高仙芝、封常清、李绩、苏定方、尉迟恭、哥舒翰等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要说悍将的,还是下面这四位最厉害。
需要说明的是悍将和名将、战神不同,比如李靖是名将,是战神,但绝非悍将。悍将往往是冲锋陷阵,打在最前线,上阵杀敌,勇猛无敌的那种人。
第一位是程咬金。
程咬金是悍将吗?绝对是。我们都知道,演义里程咬金,身体魁梧,拿着个斧头,刷三板斧,三板斧闯天下,十分厉害。当然,这是演义。据《旧唐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
骁勇,这就说明程咬金,猛将无疑。而程咬金使用不是大斧头,而是马槊,那么,马槊是个什么武器?
槊,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所以,这也可以说吗程咬金这个人是悍将,因为只有孔武有力的人才能拿得动这种武器。
天下大乱后,程咬金参加农民起义,加入瓦岗寨,在瓦岗隶属四大骠骑将之一,领八千内军,得李密赞称:“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有一次,李密和王世充对战,当时大将裴行俨在前面冲锋陷阵,但冲到中间被流矢射中,滚鞍落马,危急时刻,程咬金挺身而出,冒死杀散了四周的士兵,然后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二人同骑。
而王世充的大军穷追猛打,程咬金的前胸也被对方马槊捅穿,结果程咬金大怒一声,把马槊拧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神威凛凛,吓得追兵不敢近前,悍勇异常。
后来程咬金与秦琼在九曲之战时,舍弃王世充,投靠李世民。结果王世充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竟不敢追赶。
追随李世民后,程咬金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打败了宋金刚,活捉了窦建德,降服了王世充。每次交战他都身先士卒,战功赫赫。
第二位是尉迟恭。
跟程咬金一样,尉迟恭也是绝对的悍将。
据《旧唐书》记载,“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
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得知,尉迟恭此人武艺了得。而且长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武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它由矛和棒演变而来,其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悍猛的将领使用。
所以,尉迟恭悍将无疑。
尉迟恭,参军前,是一个打铁的,而打铁基本都是孔武有力的,所以,被刘武周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后尉迟恭被李世民策反,成为李世民的人。
追随李世民后,尉迟恭一生对其忠心耿耿,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有一次,有一次李世民围攻王世充,他只带了尉迟恭和少量人马去侦查,结果被王世充手下的大将单雄信发现,被包围。“飞将”单雄信挺槊直趋李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顺利掩护李世民杀出重围。
可见,尉迟敬德艺高胆大,不但挥鞭击槊功夫了得,而且骑术精湛,在万军中冲锋陷阵收放自如,毫发不伤。
后来,李世民和窦建德对战中,尉迟恭再显神威。当时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去挑战窦建德,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弓箭,你握长枪,二人互相照应,百万大军都无可奈何”。结果,果然如此。二人到窦建德营帐门前叫阵,居然无人敢出来应战。
由此可见尉迟恭的神勇。
而且尉迟恭曾经把李元吉吓得半死。我们知道,李元吉这个人有的本领,叫“力敌十人”,所以,他很高傲。当有人说尉迟恭比他厉害,他不服气,于是找李元吉比武。结果李元吉被尉迟恭三次夺走了武器,搞得他颜面尽失,甚至留下阴影,以至于在后来玄武门政变中,看到尉迟恭,李元吉直接不是对手。
第三位是秦琼。
秦琼我们很熟悉,他是山东大汉,高大威猛,威猛剽悍,典型的悍将。而且秦琼出身武将家庭,父亲是一个军人,北齐时期的录事参军。这就奠定了他悍将的武艺。
后来秦琼投靠瓦岗寨。
有一次,李密对战王世充,李密被流箭射中,坠于马下,昏迷不省人事。而此时李密身边已经没有随从,都被干掉了,逃的逃,死的死,李密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琼拼死相救,一个人独自对战敌人,并集结散兵游勇,这才保住了李密的一条性命。
但李密此人缺乏大志,随后秦琼又投靠王世充。不过,当秦琼发现王世充奸诈小人的真面目后,无法容忍王世充的倒行逆施。于是与程咬金等人乘唐郑两军于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
秦琼追随李世民,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路义军,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赫赫。
而且秦琼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据《旧唐书记》上记载“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日,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数斛失,安得不病乎”。
可见,秦琼的确是一位冲锋陷阵,打在最前线的悍将。或许,也正因为生猛,所以,秦琼和另一位勇猛悍将尉迟恭成了门神。
晚年的唐太宗经常做噩梦,被“邪魔”骚扰,夜不能寐,于是他叫秦琼和尉迟恭站在门口,效果很好。后来二人双双去世后,唐太宗只好将二人画像画下来,贴在门口。之后就成了如今人人都在用的门神,贴来辟邪。
第四位是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社尔,东秃厥处罗可汗的次子,少年时就以智勇双全而闻名,受命统领臣服的东部铁勒诸部。
贞观九年,阿史那·社尔率部投附唐朝,受到唐太宗的厚待,任命他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在归唐后,随侯君集平高昌。
贞观十九年,阿史那·社尔随唐太宗远征高句丽。在驻跸山与高句丽交战时,他虽屡中流矢,仍拨箭继进,所部奋勇作战,最终大获全胜。
足见其悍将本色。
贞观二十一年,阿史那·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贞观二十一年,阿史那·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后来唐太宗去世后,此人主动说要自杀殉葬,可见他对唐太宗十分佩服仰慕,死都不怕,真让人感动。
以上就是唐太宗手下最猛四大悍将,个个勇猛无敌,冲锋陷阵。
朋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