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资治通鉴》开篇要写三家分晋?这其中有何缘故

为什么《资治通鉴》开篇要写三家分晋?这其中有何缘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1/20 3:05:40

晋悼公死后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国卿专政。国君权力作用日益变小。韩、赵、魏、智联合消灭另外两氏之后,韩赵魏又将智氏给消灭。

自此晋国魏、赵、韩三家大夫无视国君瓜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威烈王不但不加以制止,却还助纣为虐,给他们进行封赏,使得三家并列位于诸侯国君之席

。周威烈王这一做法使得自家礼坏乐崩,可以说是自己毁了周朝的礼教。本有可能是四家分晋,但是智氏的智伯虽然强大却有才无德,要求割地,四处立敌,最后逼得三家联手群而攻之而灭亡。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为何《资治通鉴》开篇写它?

周朝的消亡,智氏的灭亡,到最后晋国的分裂到底给了司马光什么样的体会让他要从三家分晋开始著书?有人说三家分晋历史意义重大,有人说司马光想让大家知道历史吸取教训,还有人说司马迁是在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那么到底哪个才对呢?各位莫急,且听小编细细分说。

三家分晋虽使春秋结束,战国来临,但是这些却并不是司马光开篇写它的关键所在。关于历史节点你说他重要可以,但他却不是最重要的。若要说历史意义重大的话难道历史节点的“家天下”意义还不够重大吗?为什么不从“家天下”开始写,所以因为历史意义的原因以三家分晋开头显然证据不足。

再看书名为何叫《资治通鉴》呢?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意思就是大家看了以往的故事,把它作为借鉴,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东西治理现在。那三家分晋有哪些需要吸取的地方呢?

当仁不让的自然是周威烈王改弦易辙,礼坏乐崩;其二,智氏有才无德不施仁义之道所被灭;其三,存于世上要谨小慎微。这是司马光想要提醒宋神宗的话呀,这是告诫宋神宗你不要乱来啊,不要搞得最后被灭啊。可以说司马光想要大家吸取教训这一点是非常对的,铁证如山啊。

那三家分晋有没有司马光的政治立场呢?司马光重礼,而周朝破坏了礼法最后灭亡。那么司马光为什么举出来这样一个例子呢?是因为当时的王安石要变法,王安石要打破礼法,所以司马光才开篇以三家分晋来写。那么说用这个故事来表现他的政治主张也是对的,毕竟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嘛。

所以上面三个缘由各有占比,但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虽有三家分食,但到底又是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三家分晋看似是三家之事,表面上赵、魏两国瓜分最多,但事实上三家分晋却与每一个诸侯国都有所关系。敌强则我弱,我弱则敌强。三家分食则晋弱而他国强,三家的分食使得当时强大的晋国一分为三,原来的巨无霸也变成了也逐渐变弱。

晋国的分裂给了其他诸侯国突起的机会,尤其是本来实力就很强劲的诸侯国更是如鱼得水。当三家因为分晋而高兴之时却不知周围已是暗藏杀机,原本可以力压群雄的晋国到现在也已经力不从心。反观秦国韬光养晦,处心积虑的搜刮人才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三家分晋,给了秦国逐个击破的机会,最后一统天下,所以最后的赢家还是秦国。但若是没有三家分晋的话说不定最后是由晋国一统天下,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更多文章

  • 宋朝最“幸运”的皇帝,本不受人待见,最后成为了宋朝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最好的四个皇帝,历史中真实的宋朝皇帝,宋朝皇帝是姓宋的吗为什么叫宋朝

    宋朝有这么一位皇帝,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仁君,他就是宋仁宗,是让百姓乃至对手都十分敬仰的一位仁君。但就是这样的一位仁义之主,上天却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一样,让他一生无子。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宋朝登基最幸运的一位皇帝--宋英宗。今天小李子就来和大家聊聊宋英宗的幸运,看看什么是“命”!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

  • 南宋都城在杭州,为何不惜一切代价防守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为何定都杭州,杭州南宋皇城拆迁规划,汉中南宋盐铁古道

    南宋曾经跟金国签署过《绍兴和议》,约定双方边界以淮河-大散关为界限,南宋在这里打造了一个绵延千里的防线,汉中就是秦岭防线的重中之重。从军事角度分析,汉中在,蜀郡就在,江南就在,而汉中一旦丢失,蜀郡也危在旦夕,江南也就没几天活头了。当年晋朝也是选择先消灭蜀汉,后灭亡东吴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执行着一条这样

  • 于谦忠心耿耿,为什么明朝皇帝一定要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谦为明朝做的贡献,明朝于谦视频完整版,明朝于谦父亲

    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脍炙人口,他的最终结局也印证了这首诗,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忠臣,却在1457年被下令处死。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一直很高,那明朝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于谦呢?其实,这跟当时明朝的朝廷有很大的关系,跟爱国无关。土木堡事变后,于谦就成为了明朝的顶天之柱,他一手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并在英宗被俘后,

  • 戚家军抗日有功,为何万历年间戚家军全军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家军是怎么灭亡的,戚家军林雪个人资料,孙德胜拍戚家军的电影

    为什么戚家军最终的结局会是这样?戚家军,建立在义乌民兵之上,这支部队纪律严明,而且很有章法,火器也很先进,在应对倭寇的侵犯中,戚家军立下大功,平定了倭寇,因而被誉为明朝的铁军。只可惜最后戚家军没有防备到自己人。戚家军的全军覆没,其实是明朝内部的一些原因。在平壤战役后,明军竟然没有给戚家军的战士们记功

  • 如果明朝和后金议和成功,历史的车轮会如何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与后金之间有哪些的战役,后金是怎么打败明朝的,明朝与后金战争示意图

    在明朝对外用兵的历史上,蒙古一直是明朝用兵的重点,然而双方并不以消灭对方为目标,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于,明朝希望闭关,然后进行有限的朝贡贸易,但是蒙古则对正常的边境贸易十分渴望。蒙古人至少有两次机会攻占京师,但他们都没有这么做,这说明蒙古和明朝之间的战略利益有相通的地方。然而后金不同,后金原本

  • 嘉靖有两项爱好,一个是爱猫,另一个让宫女无法忍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靖为什么和宫女同归于尽,嘉靖宫女图片大全集,嘉靖被宫女勒死事件

    嘉靖帝有两项爱好,一个是爱猫,另一个让宫女无法忍受。要介绍他这两个爱好,还得从头说起。最开始的时候,朱厚熜只是个有封地的王爷,远离京城,在他的封地自由地享受着生活。但命运有时候确实有它的神奇之处,因为上一任皇帝游湖落水,又没有留下子嗣,本来离皇位一万八千里的朱厚熜,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本与他无关的高位上

  • 秦汉唐宋明,为何南宋出现宦官专权的频率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七年级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宋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晚唐专权的宦官

    宦官之所以会专权,是由于他们最接近皇帝,能够准确揣度皇帝的意图想法,皇帝将他们视为贴己心腹,遇到不便明言的隐情,往往与之商量,也由于他们出身卑微,自幼被阉入宫,没有子嗣,没有亲友势力,皇帝重用他们没有被篡位的顾虑。基于这两点,自秦汉开始,宦官以其特殊身份掌权,宦官专权现象层出不穷。一般来说,在王朝开

  • 《大宋宫词》遭挑刺,名场面《韩熙载夜宴图》穿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熙载夜宴图穿红衣服,韩熙载夜宴图题跋字体,韩熙载夜宴图美术教案

    《大宋宫词》剧照官服朝会帽子戴错啦用混朝服进贤冠、公服幞头该剧以刘娥和宋真宗赵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从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间,北宋真宗时代,名臣、宗族及周边国家之间邦交的故事。黄强介绍说,宋代官员有朝服、公服之分。朝会时穿朝服,上身穿朱衣,下身系朱

  • 南宋简史-宋的南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中旬,钦宗在开封被攻危急之际,以蜡书诏令在相州的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同时任命坚守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孤城已达半年之久的知府陈遘为元帅,相州知州汪伯彦、磁州(今磁县)知州宗泽为副元帅,起兵抗金,入援首都开封。康王赵构于十二月一日于相州建大元帅府,就任大元帅,此时金军早已攻占开

  • 为了避讳,明朝都叫猪什么?其实从朱元璋开始就表明了皇室的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啥叫明朝,明朝朱元璋孙子朱允炆,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

    而这一制度的的起源十分的悠久,根据《左传》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由此可见这一制度周朝就已经存在了。而避讳最主要的就是避皇帝的名字,比如为了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将“邦”字写成“国”字。而在唐朝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所以唐朝就将王世充写成王充,而功臣李世勣在李世民即位之后也改名为李勣。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