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刘邦比项羽强,因为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看上去对的事情;
有人觉得项羽比刘邦强,因为项羽很勇猛,而且很有骨气,虽然失败了,但做了个人的英雄。
我呢,写过刘邦,也写过项羽,对于两个人的好与坏,都有分析过,但在读了《品中国先贤》之后,我对两个人有了新的看法。
在这本《品中国先贤》中,他以“炼”“食”“色”“智”“勇”“义”“学”“游”“狂”等主题,分别写了中国古代诸多著名人物。
其中,刘邦和项羽,分别是“智”和“勇”的代表。
是了,刘邦和项羽的争斗,不就是一场智和勇的斗争吗?
这一点,他们二人也是极为清楚的,在项羽觉得因为两个人的战争,让百姓受了太多苦的时候,他曾经给刘邦提出以单挑来结束战争。
不过刘邦拒绝了单挑,明要用智慧战胜他。
其实说到智慧,项羽也不是一个笨人,刘小川在《品中国先贤》中便说:
“智与勇有时相背,有时相连。血气之勇往往生智慧,因为后者并不是静态的。亢奋乃至偏执的激情状态亦能催生大智慧。”
项羽其实也是有智慧的,试想,能有几个人,可以带着队伍,所向披靡。
他之所以被称为是西楚霸王,不仅仅因为力气大,武功高,更是有一定的能力所在,但和刘邦相比,他的智慧还是少了一点点。
事实上,刘邦还会在自己的亲人拖自己后腿的时候,主动甩开对方,比如对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儿子。
这也是众人鄙视刘邦的一个地方。
如项羽,在败局已定的时候,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虞姬和自己的马。
在登上船就可以逃生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跟自己出来,现在却无一人生还的兄弟。
这便是项羽让人敬佩的地方。
可以这样说,项羽因勇而生出的智慧,在后期没有增长,而刘邦的智慧,却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增长阶段,他是一路感悟过来的,比如他在进入咸阳后,看着成堆的美女和黄金,他听从了好的建议,没有动一点点,而是和百姓进行了约法三章,这就很收人心了。
这一点对于刘邦来说是很了不起的,要知道他是一个无赖,喜欢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但是他忍住了,这是很厉害的地方,也是他开始比项羽厉害的开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勇和智的斗争中,智都会胜利,但智的胜利,总是会来出其不意,给人意外的感觉,就如同是奇兵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