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世人误解的刘邦:不只善于将将,也极善于将兵

被世人误解的刘邦:不只善于将将,也极善于将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2/9 16:17:49

当时的刘邦,拥兵十万,号称二十万。

就在刘邦还军灞上大约一个多月后,项羽率诸侯联军杀尽函谷关,并驻扎在鸿门。当时的项羽和诸侯联军,共四十万军队,号称一百万。

刘邦衡量了一下双方的军事力量,料想并无百分之百胜利之可能,于是以身犯险,带了百八十人,亲至鸿门与项羽相见并示弱,项羽随即与刘邦把酒言欢,但在席间,刘邦还是经历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尴尬。

汉六年,刘邦已称帝一年,并移驾关中,把都城由洛阳迁往长安。

当时的刘邦,已不是刚刚进入咸阳时的沛公了,他已经是事实上的天下共主,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在内的所有诸侯,都是他的小弟。

就在这一年,刘邦接到举报,举报称楚王韩信意图谋反。

刘邦仔细衡量了一下双方的军事力量,料想并无百分之百胜利之可能,于是采用陈平计,伪游云梦,再次以身犯险。刘邦在云梦泽会见诸侯时,突然抓捕了韩信,随即把韩信囚禁,押解到洛阳后释放,并封为淮阴侯。

刘邦的一生中,这种能不动手就尽量不动手的操作还有很多,但都没有这两次的出名。

或许正因为这种操作太多,刘邦才给世人留下一种懦弱无能的印象,仿佛他刘邦只能耍些阴谋诡计,一上战场就完犊子了。

刘邦也的确有在战场上完犊子的时候。

最出名的,莫过于彭城之战,刘邦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杀进项羽的都城,霸占了项羽的后宫,占有了项羽的金银珠宝,每日在项羽的都城彭城大摆筵席,胡吃海塞。

人有多忘形,报应就来得有多快。

项羽杀回了彭城。

项羽只带了三万精兵就杀回了彭城。

刘邦仓促应战,诸侯作壁上观。刘邦和他的汉军,被项羽的楚军逼到水边,许多人进了睢水中,或死或伤,睢水为之不流,但这时候的刘邦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完全没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更没有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的背水一战,输得相当狼狈。

但,胜败乃兵家常有之事。

败了一两次,只要元气未伤,也算不得了什么耻辱。

刘邦兵败彭城,随即回到关中,水淹了废丘,彻底灭了大秦最后一个名将章邯,而后继续攻城略地,在荥阳一线和项羽彻底地耗上了,由此可见,对于刘邦来说,彭城之败并不致命。

而且,彭城之败也只是刘邦漫长的军事生涯中为数极少的败绩中的一个而已。仔细统计《史记》中记载的刘邦亲自参与并指挥的战斗,刘邦的败绩并不高,不到十分之一,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远超一般的将军。

被刘邦亲手灭掉的诸侯,既有杨熊、章邯这样的名将,更有项羽这样的战神,至于司马欣、魏豹、臧荼等诸侯,刘邦收拾他们根本就是分分钟的事。

这样的一个刘邦,怎么可能只会将将,不会将兵呢?

世人之所以这样误会刘邦,除了刘邦经常使用阴谋诡计之外,还因为刘邦自己承认过自己不如韩信,还因为韩信评价刘邦善将将,是将军们的将军。

而实际上,刘邦之所以经常使用阴谋诡计,并不是因为他刘邦带兵的本事不够大,而是因为他不想冒着失败的风险,他要求稳,他要百分之百的胜利,这种打法和韩信的打法很像,所以刘邦和韩信聊得来,第一次聊天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

更多文章

  • 良嫂才离世11天,“著名网红”张良开启商演:都不假装悲伤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网红张良个人资料,网红张良视频,网红张良是干嘛的

    这个女人当初个十几岁的时候,就义无反顾地嫁给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张良,她根本就没有嫌弃一贫如洗的张良。依靠着两个人的辛苦打拼,他们从白手起家发展到拥有七八家烧烤连锁,挣下了上千万的身家。经过了岁月的蹉跎,给张良生下3个孩子,开始变胖变老的良嫂,确实没有年轻时那么漂亮了。而一颗春心荡漾不止的张良,开始在

  • 背水列阵的背后,是韩信的精准算计,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背水列阵背后的故事,韩信算计孩子,韩信背水完整视频

    韩信很会招兵买马,很快就重新招了2万人的新军。然而,这些新部队缺乏训练,并在短时间内与陈郁军队对抗,表现出明显的实力差距。为了打败陈郁,他不得不采取最有效的获胜计划。首先,他观察了赵驻军的地形、山川。赵的教练把他的军队驻扎在井口,那里的地形高,容易防守,难以攻击,如果他猛攻没有获胜的机会。井口西侧有

  • 《三国机密》刘平鼓起勇气壁咚皇后,我一直喜欢你,皇后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刘平买发簪讨好皇后,皇后不以为然连任姐姐都发现了两个人最近不对劲,于是就给刘平支招,让刘平去买一个发簪送给皇后,皇后是因为那天晚上,自己主动献身刘平,刘平却因为皇兄拒绝了自己,于是皇后这几天对刘平一直不冷不热的。买了发簪,就能哄哄皇后了,但是皇后却反问刘平:“陛下也只是哄哄我吗?”,刘平意识到皇后还

  • 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岐山之战,汉人在北方重新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东魏的掌权人是高欢,此人年轻时候是一名豪杰,在一个看脸的时代被鲜卑贵族之女看中,于是得以从军并创下一番事业。高欢祖上本是汉人,被流放到边境上,于是其后人受当地鲜卑人影响,逐渐被同化。高欢的死对头宇文泰是西魏的创始人,他是鲜卑人但已经高度汉化,这两个人的背景非常有趣。双方势同水火,逐鹿中原

  • 细数魏国后期十大名将,比蜀国和吴国加起来还多,难怪能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国蜀国吴国顶级猛将,吴国vs蜀国vs魏国,三国魏国的名将排名

    [var1][var1][var1]当然,这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正统观念下的诸葛亮和刘备及关羽形象;时至今日,在思想解放下,刘备则成了伪君子,诸葛亮权臣断蜀后路,关羽心胸狭隘不配为“武圣”的评论越来越多,就不多表了。现在来说说为何三国归晋,晋的前身是魏,其实按照三国的剧情继续走下去的话,即使

  • 揭秘历史上张仪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最后的结局,张仪与公孙衍结局,历史对张仪的评价

    [var1] 张仪出生于魏国贵族,在那个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的年代,很多人都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所以人们为了谋生,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是非常大的。而张仪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去了秦国,想成为秦国的一名谋士。其实那时候的谋士说白了就是说客。当然,张仪之后也是凭借着他那张嘴纵横各国之间了,可以说是绝对

  • 说说魏无忌为什么叫信陵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信陵君魏无忌简介,信陵君的个人资料,信陵君之死原文

    [var1] 就比如说晋国六卿,这几个爵位为卿家族主任往往被其臣民称之为君。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就称王了,于是封君就制度化了。将国内除开王以外其他等级最高的便采邑主,分封为君。这些所谓的君基本上都是一些王公贵族,或是做出了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立过大功勋的人。在郡县制逐渐形成的战国时期,若是能得

  • 苏秦:鬼谷子门下的高徒,佩六国相印,演绎最著名的屌丝逆袭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鬼谷子给苏秦的四句话,鬼谷子徒弟苏秦张仪,鬼谷子与苏秦

    苏秦:初无二顷田,魂魄千秋后 文革时上体育课,学得一套叫做“红卫兵拳”的花式,至今还记得开始的几个动作,这也是我此生武术的全部功底了。在老师的介绍中,提到一个词叫“苏秦背剑”,应该是武术中的一个动作名词吧,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苏秦这个人,后来学历史,也下了些功夫来了解苏秦这个人,但始终形象模糊,一直如谜

  • 于正怼韩国人后,韩画家盗用《兰亭集序》,文化浅薄导致文化掠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正赵丽颖胡歌,于正最火十部电视剧,于正夸杨紫

    [var1][var1]就在中韩网友僵持不下之时,一直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服饰的于正坐不住了,亲自下场为汉服正名。表示韩国人所谓的“韩服”其实是我国明朝时期的汉服,只不过被当时的附属国高丽沿用了,却被一些没有文化的韩国人说成了“韩服”。[var1][var1]于正还晒出了一张历史服饰图来证明自己所述,

  • 如果把春秋战国比作江湖, 诸侯们都是哪些门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江湖九大门派,江湖悠悠最强门派,战国时期著名的门派

    郑国的崛起诸侯国:郑卫对应门派:丐帮武林地位:★☆☆☆☆传承度:★☆☆☆☆代表武功:克段于鄢、乘轩使谷杰出人物:郑庄公、卫懿公郑卫之地,渊源极深,当年扶立平王东迁,于此国家将兴。方当齐国未崛起,晋国未霸主,郑国庄公已可与周天子王者之师对抗,几可分庭抗礼,天下诸侯,莫非郑党。奈何用力过猛,后继乏力。待